很多東西從實際需要推行,便一切都顯得那麽合理化了起來,尤其是棗花廠對技術工種也好,文化水平的要求也罷,需求從來都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現在要求起大家,也都覺得還算正常,尤其是上麵考察完他們的安裝廠,大家夥兒都卯著勁等內部平調呢。


    邱玉玲和桑敏麗商量完,學校裏頭的學習氛圍又濃厚了幾分。


    ……


    京城!


    中央財經組的人回去就邱玉玲的表現一商議,那把她挪過來的念頭便一動再動。


    於老在外貿部也知道了。


    欒部長知道的也不晚。


    說實話,他們覺得按工作特長和需求度來說,邱玉玲這樣兒的人,顯然是更具備外交素養。


    要知道門裏門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要求,尤其是走出國門,一定程度上代表的都是國家的臉麵。


    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忠誠度、綜合素養等等等等,更是要精益求精。


    他們費老大的功夫,以編外人員的方式一點點的給邱玉玲滲透業務方式,為的也是今後。


    誰知先被同行惦記上了。


    兩方人就邱玉玲的任用,吵吵的不可開交,都覺得在自己的這邊,更能發揮作用。


    結果就是按兵不動,繼續觀察小同誌,形成了一種河蚌相爭,漁翁不得利的詭異局麵。


    但也有好處,兩邊都看好,勢必會在工作上多一分的關注。


    平時直接以組織的名義,單線和邱玉玲聯係,聽聽工作進度了之類的。


    邱玉玲還納悶呢,即便是這個項目再有前景,在沒有實際落地看到成果之前,不至於叫上頭這般惦記才是。


    唯一能說服自己的就是國家如今太需要這些技術了,都落後怕了,哪怕有一丁點兒的希望,都會放大這種期待……


    肩上的擔子瞬間不輕了起來。


    原先也談不上玩票性質,但她的習慣就是先做了再說,由結果反推過程,再重新抓過程求結果。


    可現在被這麽方方麵麵的眼睛這麽一盯著,她就不得不格外的重視了起來。


    開始從係統那邊買各種文獻,還要把這種拿來主義轉化為自己的。


    這裏頭耗費的功夫,就不是一兩句話的事兒了,凡事需要有痕跡,東西要有出處……


    李圖南幼小的印象中,自己的爸爸媽媽總是在抓緊一切的時間各自伏案工作。


    那位農業局的副局長湯向文,自打兩人交鋒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還是不能放開這些事,他覺得如果那天關係沒有搞砸的話,說不定和邱玉玲這樣兒的新青年,能聊出更多有利於發展民生的想法的。


    “不行,我得找老程一趟……”給自家老婆報備了一聲,他要出門的事兒後,心裏頭想著大過年的,總不好空手上門,把老婆剛炸好的豆腐丸子,順手牽羊端走了……


    湯副局長的愛人一扭頭,連盆帶丸子都不見了,“咦~奇怪,剛剛還見來著,我怕是真不好了,腦子裏頭一點兒事兒都記不住了……”


    嘴上這麽嘟噥,人還是不死心的裏裏外外瞅了個遍,要不是鍋裏剩的那一丟丟底油,她都懷疑自己憑空想象了一出炸丸子的過程。


    湯副局長找到老程家,他這人直的很,也不知道該怎麽起話頭,幹巴巴的聊了兩句,就不知道怎麽往下繼續說了。


    老程也隻當兩家鄰居,他過來是單純的看老夥計,看到新鮮出爐的豆腐丸子,急忙拿出了小酒,“這還是從老李那兒順來的,他兒媳婦自己釀的,嚐嚐……”


    哦,謝天謝地,老程是個會遞話的,“老李的兒媳婦,那個邱廠長是不?”


    這話倒也沒毛病,老李不是兩個兒子麽,自然有兩個兒媳婦的,老程也不覺得有問題,“嗯”了一聲,“說起來這小邱呀,也確實是個能幹的,這酒入口綿軟香醇,但後勁兒賊大,你可不要小看……”


    筷子快伸到跟前了,湯副局長一把摟掉了豆腐丸子,“那啥,咱去老李家喝唄,他那兒的酒多抗造。”


    老程的筷子夾了個空,舉了半天後,硬是被他薅起來穿好了衣裳,說要去李書記家拜個年……


    “不是,你這一樣禮走兩家人呢?……”饒是再不計較,老程也覺得這老湯有點兒摳了,“你咋不直接自己過去呢,累的你端著它還得進一趟我家的門……”


    “我這不是圖省事兒嘛……”


    隻可惜不巧的很,邱玉玲連自己住哪兒都是隨機翻牌子選地址的主兒,咋可能在婆家安營紮寨呢,湯副局端著一盆豆腐丸子,蹭了頓酒水,就暈暈乎乎的回去了……


    好在他摳的不分敵我,走的時候還知道順手拿回自家的盆兒。


    一進屋,叮叮哐哐一陣響,原本要睡的老婆一瞅見那找了一天的家夥事兒,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氣不打一處來,“我還當自己腦子有毛病了,記不得事兒了,你也不說一聲……”


    她絮叨她的,湯副局聽到熟悉的嘮叨,知道沒進錯門,放心的一腦袋進入黑甜鄉,哪裏還管什麽腦子有病還是盆盆有恙的事兒去了。


    卻說邱玉玲這邊,遇到了學術瓶頸。


    有些東西她不能自己在家憑空捏造,必須走出去,通過和技術大拿進行專業交談來迸發出這種“火花”。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先前幹校結交的這批忘年交的好處來了,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且都算得上行業裏頭的大拿了,要不也沒有資格過來苦修不是。


    正好,這不出正月就都是年,邱玉玲一尋思,再征求完李星耀的工作計劃安排後,見他也能騰出空來,直接把李圖南小朋友和她的爸爸一並打包帶上了京市。


    一周半的小朋友,已經能跌跌撞撞的走穩當了,在火車上已經沒有小時候那麽好帶了,萬幸她帶了工具人出來,這些都不用她操心。


    爺倆自發的抱團取暖,李星耀也願意慣著閨女,極盡所能的滿足她各種哼哼唧唧的小要求。


    包括但不僅限於去窗戶處看雪、去硬座車廂看人、找個眉清目秀不流鼻涕的小朋友搭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並收藏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