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娃這事兒,誰沾手誰知道,看著小小個人兒,但瑣瑣碎碎都是活兒。


    偏這就是李青梅哄過最省心的孫子輩了。


    原因是她有個得意的好女婿。


    實在是手裏搶不著活兒,她閑的和老母親磕牙,“星耀這樣兒的孩子,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老太太也覺得是,“自古就說姻緣天注定,這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咱玲娃也是這樣兒能幹的,這家裏有一個能幹的都差不了,再兩個都能幹了,以後指定過得光亮。”


    “……”


    李星耀不是表現給誰看的,純粹是父愛夫愛使然,他的假期有限,不似尋常人家那般,可以常伴家人左右。


    不緊著這會兒多忙活一點兒,就是出門在外,心裏頭也總有虧欠。


    李鴻遠借著看孫女的名義,時不時的上門,後半場基本上是和邱玉玲討論工作上的事兒。


    “……照你說的,地已經批下來了,牽扯到你說試驗田的事兒,要的地方多,爭取年後就開工……”其實李鴻遠這邊開會的時候已經提議現在把能動的都已經動起來了。


    兒媳婦還在月子裏,沒有參與會議,是專人過來傳達的會議精神,她也沒補充什麽,但李鴻遠就是覺得有必要坐下來,和她討論討論。


    果然,邱玉玲這邊總能給出新思路。


    “爸,把試驗田蓋成暖棚,劃分為不同土壤和溫度條件的溫棚,試點肥料的時候,多種點兒各式樣的農作物,這樣不拘季節,都不影響數據推行。”


    “你具體說說……”


    “……”


    邱玉玲便把保溫大棚如何建造,規模,場地要求,以及需要考慮到風向,骨架材料、覆蓋材料等等,統統做以說明。


    說到興處,還拿來紙筆,寫寫畫畫,力爭讓公公能清楚明了的看懂。


    “你說的這個可行,上頭的草簾子蓋厚點兒,日頭大了從背麵拉開,日頭落了再蓋回去,溫度和光照都有保證……”


    逗了會兒孫女,李鴻遠還是決定這事兒由邱玉玲提出來的好,他是出於對兒媳婦的職業推動想的,“……我的意思是等下回會上你來說。”


    邱玉玲笑笑,“不用這麽麻煩,爸你就正常推行,在其位謀其政,我頂多就是能說幾句而已,正經事兒還得是專業的人來幹。


    另一個,隻要是實驗數據,就不可能一擊即中,都是反反複複折騰出來的結果,寧早勿晚。


    一旦成功,不止是化肥項目的成功,暖棚技術也可以推行,由市裏推動到各個縣上,在合適的大隊先試行蓋蔬菜大棚。


    這樣一來,冬天大家夥兒都能有點兒事兒做不說,還能保障一下咱們的基礎供應。


    往後技術成熟了,全麵推行,說不定還能外供呢……”重點是她公公正是做事兒的時候,還有進一步的空間,這點子功勞,於她助益能有多少?但要是做的好了,他可就能從副書記幹到正書記了。


    走一步算十步,算是叫他這個兒媳婦玩明白了,李鴻遠聽了個開頭,就覺得兒媳婦說的和他心裏想的不謀而合。


    且不說政績如何了,這完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不占用糧食耕地,不占用農忙勞力,完全可行。


    當下也不再想其他的,恨不能馬上開展,好叫冬天了,鄉親們的飯桌上不再隻有蘿卜白菜。


    “南南,爺爺回去了啊,我娃乖乖的,長大要和媽媽一樣能幹哦。”一步三回頭的拜拜,出了門就狂蹬自行車。


    李青梅送完了親家邊進屋邊唏噓,“這親家一家都是幹大事兒的,心裏頭想的,嘴上說的,全是大事情。”


    她聽都聽不懂,更別說能搭上腔了,這也叫她愈發覺得娃娃念書的重要性。


    “當初要不是咬牙送閨女進了學,如今怕也就是個普普通通農民,再了不得了,也就是個工人……”這話說給老太太聽,可沒有邀功的意思,是純唏噓。


    老太太點頭,“過去呀,會念書才能當官老爺,就能想來,這事歸根到底還是好的,好多人不念那是沒條件,但凡能咬住牙的,都得往這官道兒上擠……”


    “嘀鈴鈴~嘀鈴鈴~”


    “喂~您好……,是我……,那太好了……可以,就按舊例發放……”邱玉玲這頭人剛送走,廠裏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說的是馬上元旦了,廠裏頭對先進表彰的事兒。


    邱玉玲的電話費,是廠裏擔的,這也是特事特批,要不這種接打雙向收費的日子,光一天天這些個電話,都能把一家吃窮了不可。


    等她放下電話,李青梅就來了這麽一句。


    邱玉玲笑完,問她娘,“想不想給二哥二嫂打個電話?”


    “能成不?”電話是用來方便閨女工作的,她又不幹工作,能用嗎?


    “能呀,這有什麽的!”大不了自己補上這個電話費就是了,況且不補也沒什麽的。


    她裝了電話,難不成除了工作,自己的事兒是一點兒都不能用了?那多沒意思的。


    在邱玉玲的協助下,李青梅艱難的撥通了邱大河那處的電話,輾轉接通後,她憋足了勁兒喊了一聲,“大河,我是娘……”


    險些沒把那邊監聽的話務員耳朵震聾了,隔壁睡著的李圖南也驚的跳了一下,小胳膊跟倆肉翅膀似的,在空中劃了兩圈兒,姥姥急忙拍了拍娃娃,“摸摸毛,嚇不著……”


    畢竟長途,簡單的聊了兩句,互相問了下身體情況,和孩子們,便掛了。


    李青梅捂著胸口,暈暈乎乎的去做飯,出門前差點兒被門檻兒絆著。


    “這也忒神奇了,聲響兒能摸著線自己過來……”


    邱玉玲掰著指頭算了算,李青梅絕對能到拿上手機的那天呢,到時候不知道還能不能記起今天。


    李鴻遠回去後,當天就組織了市委小範圍內的會議。


    會上他直接說了這是邱玉玲的主意,順便用邱玉玲和他聊時候的草圖當底稿,用來給大家演示,“……我覺得可以聯合化肥廠和農貿部,共同開展這件事……”


    很多細節,他和兒媳婦聊的時候,你來我往的,就已經推演到了的,所以此刻照例有人會產生和他當時同樣困惑的問題。


    李鴻遠擔當了邱玉玲那會兒的角色,一一作出解答,末了還不忘替兒媳婦表功,“……還是年輕人有頭腦,敢想敢幹,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學學年輕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具體問題,邱玉玲同誌說了,她可以配合相關部門展開,不過我兒媳婦和小娃娃還沒出百天呢,大家夥兒盡可能的集中一下問題,不要過多的打擾孩子……”


    本來嚴肅的會議,被他最後整這麽一出,大家夥兒都笑了,“老李了不得啊,這是後繼有人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秋葵煎蛋的龍安並收藏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