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道德感提升了
穿越阿鬥,相父這把咱能贏 作者:喜歡刺果子的溫闌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方叔一片苦心,朕已經知道了,再等朕思索一下,眾人先退下吧,朕有些舊事還想跟正方叔敘敘……”葉倫搜索腦海裏有關李嚴的記憶時,尷尬的發現,想當初在北伐初時,葉倫打了苟安。
那個時候很單純,因為苟安破壞過北伐,先給他個教訓,結果圖樣圖森破。
雖然當時李嚴沒有上表說什麽,但是事後蜀中群臣可炸了鍋,以為是葉倫在釋放什麽信號,瘋了似的給葉倫上表,痛陳李嚴的十幾大罪狀。
最後都開始憑空捏造李嚴跟小寡婦的風流往事了,說的有鼻子有眼,還扯上什麽效仿高祖作風,心有反骨,也是給葉倫搞得哭笑不得。
盡管後來在諸葛亮的提醒下跟李嚴寫了一封道歉信,打了苟安純屬是因為貪杯誤事,沒有敲打東州派的意思,結果信發出去了之後石沉大海。
既然如今見到了李嚴,葉倫覺得有些話還是說開了比較好,免得有什麽君臣之間的誤會。
同時,葉倫也發現了,苟安這人行,雖然放在自家陣容,這人愛喝酒容易誤事,並且沒啥骨氣,為人也不勇敢,辦了這麽幾回事也沒成功過幾次,但是扔給曹魏呢?想想就酸爽。
壞了,自己也成江東鼠輩那樣的老六了……
看著眾人都退下了,葉倫才開口問道。
“正方叔,當初苟安之事是朕衝動了,還望正方叔見諒。”
“陛下想處置誰,是陛下的事情,作為臣子,一切都能理解,臣不委屈。”李嚴拱手說道。
私事說完了,葉倫便準備把自己缺德……啊不,徐徐圖之的事情跟李嚴商議一下。
“正方叔,進攻東吳此事如何?”葉倫緩緩說道。
四個字在李嚴的耳旁炸開了一樣!
曆史上雖然沒明著寫諸葛亮向李嚴奪權,但是老劉托孤的時候,明明選了兩個大臣,諸葛亮主內,李嚴主外,並且李嚴統管內外軍事,後來老劉為了限製李嚴權力,特意加了一句,僅限永安方向。
往後的劇情就耳熟能詳了,諸葛亮一攬子計劃,自從把北伐曹魏定為第一國策之後,舉國上下都在為北伐做準備,在這期間諸葛亮將內外都把持在手裏,對內穩據成都,什麽朝廷不朝廷的,政令都是從丞相府發出。
就連劉禪也說過,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軍事上北伐是第一大事,任何事情都需要為北伐讓路,更進一步加強了諸葛亮的集權。
李嚴明明什麽也沒做,結果在地位上莫名其妙的被諸葛亮甩出去了那麽遠。
並且曆史上的劉禪很信任諸葛亮,同樣穿越過來的葉倫也很信任諸葛亮,哪怕諸葛亮為了集權特殊時期特殊處理,也能理解,畢竟蜀漢真的是生死存亡之秋,哪怕老劉在心裏也想放棄了。
能扶大廈將傾,力挽狂瀾,葉倫並不懷疑諸葛亮的忠心,但是能力嘛……
曆史上的諸葛亮甚至是徒弟薑維哪怕至死都沒有摸到長安的邊……
雖然葉倫很想依賴諸葛亮,但是後麵的事情也很清楚,諸葛亮一病故,楊儀跟魏延就迫不及待的爭權,魏延孤傲的說丞相病故,但是老夫還能打啊,豈能因為一人的死而荒廢了北伐呢。
而楊儀則是上表朝廷,說魏延謀反了,並且燒毀棧道,甚至在這場爭權中大將魏延還死在了軍中……讓原本人才凋零的蜀漢更加的雪上加霜。
並且楊儀最終也沒落下什麽好下場,因為禍從口出被貶為了庶人,最後還死了,讓白蓮花費禕拿到了權力場的入場券,活生生的給別人做了嫁衣。
葉倫很討厭內鬥,更不想當孤家寡人,葉倫知道自己本身沒什麽能力,隻是想要把這些有能力的曆史人物放在他們能做的位置上去。
看著眼前的李嚴,葉倫很迫切需要一個像法正魏延一樣的鷹派且有實力的主心骨。
畢竟荊州不是東吳的荊州,也不是曹魏的荊州,而是我大漢的領土。
“陛下,請冷靜,此時並不是伐吳的好時機。”李嚴鄭重的向葉倫行了一禮。
原以為李嚴會跳著腳開心,可沒想到如今出奇的冷靜。
對於李嚴的冷靜,葉倫並不意外,他也想過這種可能性,畢竟前者老劉伐吳的影響太大了,過了這麽多年,依舊很難走出陰影。
前幾年,漢中之戰大勝還沒過多久,關二爺就北伐襄樊,搞了一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打的曹操都準備向北遷都了,曹操漢中之戰剛結束,手裏能剩下的兵馬能派的都派出去了,合肥經過幾輪的抽調都快要成空城了。
正當一切順風順水,然後關二爺就馬失前蹄來了個敗走麥城,東部戰區的司令關二爺甚至都身首異處,反轉之快結果又出人意料。
再然後老劉一怒之下禦駕親征,拿著蜀漢最巔峰的一手牌,在夷陵搞了一手戰略訛詐,結果夷陵之戰東吳動真格了,一把火把家底都賠光了。
好像蜀漢身上有個魔咒,一旦有優勢就愛浪,一浪就輸……
李嚴被重視當然很開心啊,但是李嚴也不是什麽蠢人,並不願意拿蜀漢的未來換自己手中的權力,蜀漢要是都沒了,自己官當的再大有什麽用呢?
李嚴是愛當官,但是目前來說,這個官是到頭了,雖然比諸葛亮差點意思,在蜀漢諸葛亮跺跺腳朝堂都要抖三抖,但是李嚴也不差,手握一方軍政大權,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況且東吳如果真的被曹魏滅了,那下一場戰爭,就是蜀漢單獨麵對曹魏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李嚴也不是不懂,雖然嘴上一天天口嗨,東吳如何如何,實際上大家都是成熟的政客了,不可能腦子一熱就幹什麽。
李嚴有這個想法倒是也不奇怪,畢竟蜀漢在老劉時代就窮怕了。
網上不也有段子嗎?劉邦做事,要三萬給十萬,讓人滾蛋把事情做好了再回來。劉備做事,從二弟三弟四弟手裏湊仨瓜倆棗,然後東拚西湊交給誰去做。
這也足以說明了蜀漢政權的不易。
跟蜀漢一比,後世南宋出來挨打。
那個時候很單純,因為苟安破壞過北伐,先給他個教訓,結果圖樣圖森破。
雖然當時李嚴沒有上表說什麽,但是事後蜀中群臣可炸了鍋,以為是葉倫在釋放什麽信號,瘋了似的給葉倫上表,痛陳李嚴的十幾大罪狀。
最後都開始憑空捏造李嚴跟小寡婦的風流往事了,說的有鼻子有眼,還扯上什麽效仿高祖作風,心有反骨,也是給葉倫搞得哭笑不得。
盡管後來在諸葛亮的提醒下跟李嚴寫了一封道歉信,打了苟安純屬是因為貪杯誤事,沒有敲打東州派的意思,結果信發出去了之後石沉大海。
既然如今見到了李嚴,葉倫覺得有些話還是說開了比較好,免得有什麽君臣之間的誤會。
同時,葉倫也發現了,苟安這人行,雖然放在自家陣容,這人愛喝酒容易誤事,並且沒啥骨氣,為人也不勇敢,辦了這麽幾回事也沒成功過幾次,但是扔給曹魏呢?想想就酸爽。
壞了,自己也成江東鼠輩那樣的老六了……
看著眾人都退下了,葉倫才開口問道。
“正方叔,當初苟安之事是朕衝動了,還望正方叔見諒。”
“陛下想處置誰,是陛下的事情,作為臣子,一切都能理解,臣不委屈。”李嚴拱手說道。
私事說完了,葉倫便準備把自己缺德……啊不,徐徐圖之的事情跟李嚴商議一下。
“正方叔,進攻東吳此事如何?”葉倫緩緩說道。
四個字在李嚴的耳旁炸開了一樣!
曆史上雖然沒明著寫諸葛亮向李嚴奪權,但是老劉托孤的時候,明明選了兩個大臣,諸葛亮主內,李嚴主外,並且李嚴統管內外軍事,後來老劉為了限製李嚴權力,特意加了一句,僅限永安方向。
往後的劇情就耳熟能詳了,諸葛亮一攬子計劃,自從把北伐曹魏定為第一國策之後,舉國上下都在為北伐做準備,在這期間諸葛亮將內外都把持在手裏,對內穩據成都,什麽朝廷不朝廷的,政令都是從丞相府發出。
就連劉禪也說過,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軍事上北伐是第一大事,任何事情都需要為北伐讓路,更進一步加強了諸葛亮的集權。
李嚴明明什麽也沒做,結果在地位上莫名其妙的被諸葛亮甩出去了那麽遠。
並且曆史上的劉禪很信任諸葛亮,同樣穿越過來的葉倫也很信任諸葛亮,哪怕諸葛亮為了集權特殊時期特殊處理,也能理解,畢竟蜀漢真的是生死存亡之秋,哪怕老劉在心裏也想放棄了。
能扶大廈將傾,力挽狂瀾,葉倫並不懷疑諸葛亮的忠心,但是能力嘛……
曆史上的諸葛亮甚至是徒弟薑維哪怕至死都沒有摸到長安的邊……
雖然葉倫很想依賴諸葛亮,但是後麵的事情也很清楚,諸葛亮一病故,楊儀跟魏延就迫不及待的爭權,魏延孤傲的說丞相病故,但是老夫還能打啊,豈能因為一人的死而荒廢了北伐呢。
而楊儀則是上表朝廷,說魏延謀反了,並且燒毀棧道,甚至在這場爭權中大將魏延還死在了軍中……讓原本人才凋零的蜀漢更加的雪上加霜。
並且楊儀最終也沒落下什麽好下場,因為禍從口出被貶為了庶人,最後還死了,讓白蓮花費禕拿到了權力場的入場券,活生生的給別人做了嫁衣。
葉倫很討厭內鬥,更不想當孤家寡人,葉倫知道自己本身沒什麽能力,隻是想要把這些有能力的曆史人物放在他們能做的位置上去。
看著眼前的李嚴,葉倫很迫切需要一個像法正魏延一樣的鷹派且有實力的主心骨。
畢竟荊州不是東吳的荊州,也不是曹魏的荊州,而是我大漢的領土。
“陛下,請冷靜,此時並不是伐吳的好時機。”李嚴鄭重的向葉倫行了一禮。
原以為李嚴會跳著腳開心,可沒想到如今出奇的冷靜。
對於李嚴的冷靜,葉倫並不意外,他也想過這種可能性,畢竟前者老劉伐吳的影響太大了,過了這麽多年,依舊很難走出陰影。
前幾年,漢中之戰大勝還沒過多久,關二爺就北伐襄樊,搞了一出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打的曹操都準備向北遷都了,曹操漢中之戰剛結束,手裏能剩下的兵馬能派的都派出去了,合肥經過幾輪的抽調都快要成空城了。
正當一切順風順水,然後關二爺就馬失前蹄來了個敗走麥城,東部戰區的司令關二爺甚至都身首異處,反轉之快結果又出人意料。
再然後老劉一怒之下禦駕親征,拿著蜀漢最巔峰的一手牌,在夷陵搞了一手戰略訛詐,結果夷陵之戰東吳動真格了,一把火把家底都賠光了。
好像蜀漢身上有個魔咒,一旦有優勢就愛浪,一浪就輸……
李嚴被重視當然很開心啊,但是李嚴也不是什麽蠢人,並不願意拿蜀漢的未來換自己手中的權力,蜀漢要是都沒了,自己官當的再大有什麽用呢?
李嚴是愛當官,但是目前來說,這個官是到頭了,雖然比諸葛亮差點意思,在蜀漢諸葛亮跺跺腳朝堂都要抖三抖,但是李嚴也不差,手握一方軍政大權,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況且東吳如果真的被曹魏滅了,那下一場戰爭,就是蜀漢單獨麵對曹魏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李嚴也不是不懂,雖然嘴上一天天口嗨,東吳如何如何,實際上大家都是成熟的政客了,不可能腦子一熱就幹什麽。
李嚴有這個想法倒是也不奇怪,畢竟蜀漢在老劉時代就窮怕了。
網上不也有段子嗎?劉邦做事,要三萬給十萬,讓人滾蛋把事情做好了再回來。劉備做事,從二弟三弟四弟手裏湊仨瓜倆棗,然後東拚西湊交給誰去做。
這也足以說明了蜀漢政權的不易。
跟蜀漢一比,後世南宋出來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