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活性炭
穿越古代黃土高原種田養家日常 作者:半坡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紀永靈點點頭,又趴在地上低頭去進風口查看裏頭的柴火,還好裏麵的硬柴沒受潑水的影響。
她站起身,對楊氏說:“奶,硬柴可以燒成木炭,等這外麵的泥變幹變硬就燒好咧。”
楊氏激動地搓搓手,說:“這要是真的能燒成木炭,冬裏天你爹和四叔就有活咧,可以去縣裏賣木炭。”
紀永靈疑惑地問:“我之前在縣裏聽人說,咱這兒有錢人冬裏天都燒煤炭啊。”
楊氏搖搖頭:“能燒得起煤炭的有幾家?能燒得起煤渣子就不錯咧!住在縣裏的不少人更喜歡燒木炭,比煤炭便宜,比硬柴耐燒。咱以前不會燒木炭,冬裏天你爹他們都是擔著硬柴去賣,賣不上價。”
紀永靈點點頭,北方一帶的有錢人家都喜歡燒煤炭,但是慶州一帶沒有露天煤礦,所以有錢人家裏燒的煤都是從神木、山西那邊拉過來的,價格自然昂貴。
但是這燒製後的木炭就不一樣了,重量輕,易點燃,燒的時候沒有煙霧,不會嗆人。
更重要的是,木炭的熱值要比木柴熱值高出幾倍,取暖效果不言而喻。
不過西北黃土高原不像南方那般山林茂密、樹木繁盛,大規模燒製木炭並不十分容易,所以賣木炭的人不多。
如此說來,冬日裏去賣木炭也是個營生。
不過紀永靈覺得他家今年有不少進項,完全可以不用去掙賣炭的錢,畢竟《賣炭翁》她可是學過的,“心憂炭賤願天寒”,道不盡的辛酸和苦楚。
後世,她家村裏有老人回憶起自己曾經的燒炭經曆,都還自嘲道,“百無一用去燒炭,百路不通鑽進山。”
不過她可不敢勸說她奶放棄,惹怒了勤儉節約的鐵血老太,沒完沒了的思想教育少不了。
楊氏幾人聽說紀永靈在燒炭,便不再多說什麽,樂嗬嗬地端著盆、提著桶回去了院裏。
第二日,硬柴堆外麵的泥巴全都幹了,紀永靈扒開泥堆,裏麵的硬柴已經變成一塊塊燒黑的木炭了。
她滿意地點點頭,提著一大籠木炭回了院裏。
楊氏已經迫不及待去翻動那些黑漆漆的木炭,時不時還拿起掂兩下,滿足的笑意讓她臉上的褶子更深了幾分。
她問:“靈兒,你稱過沒有,這多少斤硬柴能出一斤木炭?”
紀永靈還真沒稱過燒製前後的硬柴和木炭重量,因為她本意想弄活性炭,意圖並不是普通木炭。
不過從提籠的重量大概可以估算出來,她說:“估摸三四斤硬柴能出一斤左右的木炭吧。”
“這麽少!”楊氏嫌棄地說道。
不過她低頭嘀咕盤算一下後,又滿意地點點頭,說:“那還是賣木炭劃算些。”
木炭不是紀永靈的目的,她要進一步做活性炭。
所以她把燒好的木炭先裝進麻袋裏用棍子捶爛,等碎成渣渣後,再用杵子研磨成細粉,放在院裏曬幹。
研磨真的是一件苦差事,紀永靈隻研磨了一根木炭,就已經感覺胳膊不是自己了,她決定了,剩下的木炭要用碾槽來碾。
她之前在徐世榮那裏和集市上的雜貨攤子上留意過,並未看到可以用腳蹬的大碾槽。
鐵太貴,鐵碾槽不是他家能負擔得起的,但是石碾槽總可以吧。
有了碾槽,以後自己家加工藥材或者碾個調料啥的,用起來的也方便。
她把這個想法和紀滿川等人一說,紀滿慶第一個出聲支持,說當初搗艾絨把他搗怕了,要是有這種碾槽,他可以坐著蹬一天。
紀老爺子想了想,覺得有個這種大碾槽是方便不少,但是沒見人做過,隻能讓紀滿川去找石匠問問。
紀永靈把已經研磨成細粉的木炭粉裝在一個簡陋的布袋子裏,用加了些檸檬幹的水進行浸泡。
這檸檬幹還是在之前在徐世榮那裏買的,和後世比起來,價格不算便宜,誰讓這玩意產在南方呢。
那些木炭粉在檸檬水裏浸泡了一天,第二日紀永靈又繼續加熱了一個半時辰,總算把普通木炭變成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隻是這第一份來之不易的活性炭卻沒用在老紀家自己人身上。
這天晌午過後,紀永寧撅著後腦勺,氣鼓鼓地回了家。
楊氏笑問:“你看你這豬眉眼,是誰把你惹咧?嘴噘得能拴個驢!”
紀永寧雙手抱胸,一跺腳,坐在馬紮上,生氣道:“楊家發太不是東西咧!河溝邊上那點啪撲子,我靈兒姐本來說留好籽,明年打算種哩,沒想到全被楊家發拔回他家去咧!”
“啥?全拔走咧?”一旁忙碌的紀永靈問道。
紀永寧點頭,氣憤的繼續說道:“嗯,全拔走咧!你說氣人不?就是二蛋那個瓜不唧唧的瓷慫,給楊家發說,他之前身上癢,是用啪撲子煮水洗好的,所以楊家發就全拔走咧!”
紀永靈生氣地攥緊了拳頭。
這陣子夏收接著種秋,村裏的大人小孩都是累得黑水汗流,身上土一層、汗一層,一般都是在院裏曬好水,或者傍晚燒好水在窯裏擦洗一番就行。
大家夥身上的虱子當然也不少,紀永靈前陣子還想拿自己做的百部酊給家裏人除虱,卻被楊氏一口拒絕,她說,“咱窮漢人哪裏就配用那麽貴的藥!”
所以她做的那瓶百部草到現在都沒用,原本她也是想挖些百部草回來煮水給大家洗洗,但是家裏的鍋都是做飯用的,她怕搞不好來個百部中毒,就忍住了。
可是沒想到卻被楊家發這小子全挖了去。
“走,咱去看看還有沒有剩下的!”
紀永靈叫上紀永寧,二話不說出了門,朝著長百部草的河溝走去。
她心裏存著一絲僥幸,希望有漏網的百部草,至少還能留點根或者籽,明年春天來種。
兩人來到河溝邊,原本長百部草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一片光禿禿的黃土堆,別說百部草,連一片雜葉都沒有。
紀永靈想起之前還教育紀永寧,做事要給別人留活路,不能把草藥挖絕。可是,楊家發這死孩子,直接來個趕盡殺絕!
她站起身,對楊氏說:“奶,硬柴可以燒成木炭,等這外麵的泥變幹變硬就燒好咧。”
楊氏激動地搓搓手,說:“這要是真的能燒成木炭,冬裏天你爹和四叔就有活咧,可以去縣裏賣木炭。”
紀永靈疑惑地問:“我之前在縣裏聽人說,咱這兒有錢人冬裏天都燒煤炭啊。”
楊氏搖搖頭:“能燒得起煤炭的有幾家?能燒得起煤渣子就不錯咧!住在縣裏的不少人更喜歡燒木炭,比煤炭便宜,比硬柴耐燒。咱以前不會燒木炭,冬裏天你爹他們都是擔著硬柴去賣,賣不上價。”
紀永靈點點頭,北方一帶的有錢人家都喜歡燒煤炭,但是慶州一帶沒有露天煤礦,所以有錢人家裏燒的煤都是從神木、山西那邊拉過來的,價格自然昂貴。
但是這燒製後的木炭就不一樣了,重量輕,易點燃,燒的時候沒有煙霧,不會嗆人。
更重要的是,木炭的熱值要比木柴熱值高出幾倍,取暖效果不言而喻。
不過西北黃土高原不像南方那般山林茂密、樹木繁盛,大規模燒製木炭並不十分容易,所以賣木炭的人不多。
如此說來,冬日裏去賣木炭也是個營生。
不過紀永靈覺得他家今年有不少進項,完全可以不用去掙賣炭的錢,畢竟《賣炭翁》她可是學過的,“心憂炭賤願天寒”,道不盡的辛酸和苦楚。
後世,她家村裏有老人回憶起自己曾經的燒炭經曆,都還自嘲道,“百無一用去燒炭,百路不通鑽進山。”
不過她可不敢勸說她奶放棄,惹怒了勤儉節約的鐵血老太,沒完沒了的思想教育少不了。
楊氏幾人聽說紀永靈在燒炭,便不再多說什麽,樂嗬嗬地端著盆、提著桶回去了院裏。
第二日,硬柴堆外麵的泥巴全都幹了,紀永靈扒開泥堆,裏麵的硬柴已經變成一塊塊燒黑的木炭了。
她滿意地點點頭,提著一大籠木炭回了院裏。
楊氏已經迫不及待去翻動那些黑漆漆的木炭,時不時還拿起掂兩下,滿足的笑意讓她臉上的褶子更深了幾分。
她問:“靈兒,你稱過沒有,這多少斤硬柴能出一斤木炭?”
紀永靈還真沒稱過燒製前後的硬柴和木炭重量,因為她本意想弄活性炭,意圖並不是普通木炭。
不過從提籠的重量大概可以估算出來,她說:“估摸三四斤硬柴能出一斤左右的木炭吧。”
“這麽少!”楊氏嫌棄地說道。
不過她低頭嘀咕盤算一下後,又滿意地點點頭,說:“那還是賣木炭劃算些。”
木炭不是紀永靈的目的,她要進一步做活性炭。
所以她把燒好的木炭先裝進麻袋裏用棍子捶爛,等碎成渣渣後,再用杵子研磨成細粉,放在院裏曬幹。
研磨真的是一件苦差事,紀永靈隻研磨了一根木炭,就已經感覺胳膊不是自己了,她決定了,剩下的木炭要用碾槽來碾。
她之前在徐世榮那裏和集市上的雜貨攤子上留意過,並未看到可以用腳蹬的大碾槽。
鐵太貴,鐵碾槽不是他家能負擔得起的,但是石碾槽總可以吧。
有了碾槽,以後自己家加工藥材或者碾個調料啥的,用起來的也方便。
她把這個想法和紀滿川等人一說,紀滿慶第一個出聲支持,說當初搗艾絨把他搗怕了,要是有這種碾槽,他可以坐著蹬一天。
紀老爺子想了想,覺得有個這種大碾槽是方便不少,但是沒見人做過,隻能讓紀滿川去找石匠問問。
紀永靈把已經研磨成細粉的木炭粉裝在一個簡陋的布袋子裏,用加了些檸檬幹的水進行浸泡。
這檸檬幹還是在之前在徐世榮那裏買的,和後世比起來,價格不算便宜,誰讓這玩意產在南方呢。
那些木炭粉在檸檬水裏浸泡了一天,第二日紀永靈又繼續加熱了一個半時辰,總算把普通木炭變成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隻是這第一份來之不易的活性炭卻沒用在老紀家自己人身上。
這天晌午過後,紀永寧撅著後腦勺,氣鼓鼓地回了家。
楊氏笑問:“你看你這豬眉眼,是誰把你惹咧?嘴噘得能拴個驢!”
紀永寧雙手抱胸,一跺腳,坐在馬紮上,生氣道:“楊家發太不是東西咧!河溝邊上那點啪撲子,我靈兒姐本來說留好籽,明年打算種哩,沒想到全被楊家發拔回他家去咧!”
“啥?全拔走咧?”一旁忙碌的紀永靈問道。
紀永寧點頭,氣憤的繼續說道:“嗯,全拔走咧!你說氣人不?就是二蛋那個瓜不唧唧的瓷慫,給楊家發說,他之前身上癢,是用啪撲子煮水洗好的,所以楊家發就全拔走咧!”
紀永靈生氣地攥緊了拳頭。
這陣子夏收接著種秋,村裏的大人小孩都是累得黑水汗流,身上土一層、汗一層,一般都是在院裏曬好水,或者傍晚燒好水在窯裏擦洗一番就行。
大家夥身上的虱子當然也不少,紀永靈前陣子還想拿自己做的百部酊給家裏人除虱,卻被楊氏一口拒絕,她說,“咱窮漢人哪裏就配用那麽貴的藥!”
所以她做的那瓶百部草到現在都沒用,原本她也是想挖些百部草回來煮水給大家洗洗,但是家裏的鍋都是做飯用的,她怕搞不好來個百部中毒,就忍住了。
可是沒想到卻被楊家發這小子全挖了去。
“走,咱去看看還有沒有剩下的!”
紀永靈叫上紀永寧,二話不說出了門,朝著長百部草的河溝走去。
她心裏存著一絲僥幸,希望有漏網的百部草,至少還能留點根或者籽,明年春天來種。
兩人來到河溝邊,原本長百部草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一片光禿禿的黃土堆,別說百部草,連一片雜葉都沒有。
紀永靈想起之前還教育紀永寧,做事要給別人留活路,不能把草藥挖絕。可是,楊家發這死孩子,直接來個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