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遊戲,隻有徹底殺死妄心的人才能終結這場遊戲,否則就會不斷地回來玩這場遊戲,直到終結為止。”


    “妄心是使人不斷地墮入後天的根,此根不除,人便不可能成道。”


    “無論我們的妄心有多強大,我們都要勇敢地去麵對它,不能再去縱容它,喂養它,否則,我們永遠也無法擺脫妄心的奴役。”


    “這世間絕大多數人隻顧追逐財色名利,隻知道貪圖享樂,他們這麽做完全是在苦中作樂,畫地自限,自毀前程。”


    “我們活著,不是在培養道心,那就是在喂養妄心。喂養妄心的人,永遠也走不出人間這個牢籠。隻有培養出道心的人,才能走出人間這個牢籠。”


    “一味地在外物中尋找滿足,隻會麻痹自己的心。生滅無常的外在事物永遠也不可能令我們滿足,再美的事物也會變醜,再長的壽命也會迎來消逝的一天,執著於外物隻會使我們受苦。”


    “勇兒,你想要殺死妄心,就必須做到不再貪戀外物。無論外物具有多大的誘惑力,也無論外物顯得有多新鮮有趣,你都不能貪戀它們。”


    “貪戀外物的人,心是不可能安住於道中的。妄心就是靠著我們對外物的迷戀,才能將我們緊緊地束縛住。”


    “麵對困難,我們要做到不反應。”


    “麵對誘惑,我們同樣要做到不反應。”


    “若我們在困難和誘惑麵前都能夠做到不反應,妄心想不死都難。”


    “忘記形體不是隨口說說就能忘的,還必須得行出來才行。而不反應就是忘記形體的具體做法。”


    “若我們真的忘記自己的形體,那我們就不會在乎身體,也不會去追逐財色名利,更不會對外境做出反應。”


    “我們對外境做出反應,就代表我們還在乎身體,還沒有徹底忘記自己的形體。”


    “聖人不重名不重利是有原因的,因為名利都是加強妄心,加強自我感的罪魁禍首,若聖人注重名利,那他們就不是聖人了。”


    “自我存在感和本體感恰恰相反,自我存在感越強的人,本體感越弱。本體感越強的人,自我存在感越弱。”


    “因此,有道的聖人往往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他們可能一天都不會說一句話,也不會做一件事情,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塊木頭一般。”


    “老聃雲: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遼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眾人興高采烈,喧鬧喜樂,如同去參加盛大的祭祀,又如同春天登上高台眺望美景。唯獨我淡泊寧靜,混混沌沌,就像嬰兒還不會言笑。疲倦懶散,就像無家可歸的浪子。眾人皆有所盈餘,而我卻什麽也沒有留下。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皆清醒明白,隻有我迷迷糊糊。眾人都嚴厲苛刻,隻有我淳厚質樸。遼闊深廣啊,如同汪洋大海。自由奔放啊,如同不停的疾風。眾人皆有作為,唯獨我愚昧而笨拙。隻有我異於常人,隻重視道,用道來滋養自己。”


    “老聃這段話形容的就是聖人的真正狀態。真正了悟大道的聖人,行為舉止皆和常人相反。常人喧鬧喜樂,聖人淡泊寧靜;常人積攢財物,聖人兩袖清風;常人精明能幹,聖人愚昧笨拙。”


    “為什麽聖人和常人會有這麽大的差異呢?因為聖人隻重視道,懂得用道來滋養自己。他們不會在乎自己的名聲和地位,也不會在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常人隻重視自身,隻懂得用外物來麻痹自己。他們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聲和地位,也非常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聖人活在本體中,常人活在形體中。”


    “活在本體中的人,已經感受到了道的本自具足,又怎麽會去外物中尋找滿足?”


    “活在本體中的人,一切皆已經圓滿,不可能還會滋生出欲求心。隻有活在形體中的人才會滋生出欲求心,才會不斷地去外物中尋找滿足。”


    “活在本體中的人和活在形體中的人完全是不同的兩類人。他們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思想、感受、行為完全截然相反。”


    “你想要知道一個人有沒有悟道,隻需要觀察他的行為舉止便知道了。真正悟道的人不會再去追逐財色名利,隻會顯得很寧靜,很沒有存在感。”


    “存在感越強的人,往往離道就越遠。不要去羨慕那些存在感強的人,那些都是些愛做作的人。真正處在道中的人是無為的,不可能愛做作。”


    “我們唯有活出本體感,方能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故本體感非常重要,我們唯有做到徹底地忘我,做到事事皆不反應,做到隻與道認同,方能活出本體感。”


    “與本體感相反的是自我存在感,喜歡找存在感的人,往往都是內心匱乏,感受不到愛的人。”


    “若我們能夠感受到愛,往往不會去找存在感。找存在感的人就相當於在找愛,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引起他人的注意,好得到他人的愛。”


    “這就猶如孩童得不到父母的愛,就會通過嚎啕大哭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好得到父母的愛。”


    “喜歡找存在感的人,其實和那些愛哭的小孩沒什麽兩樣,兩者都是通過特意的行為來吸引他人的關注,好得到他人的愛。”


    “隻要我們還想要得到愛,那我們必然感受不到愛。靠外物以及他人來獲取愛的人真的很可憐,因為他們不明白真正的愛是什麽。”


    “真正的愛隻能來自於道,除此之外皆是假愛。”


    “真愛是什麽?”


    “真愛即是平安、自由、喜悅。我們隻有感受不到真愛的情況下,才會試圖從他人以及外物中找到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直如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直如是並收藏莊子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