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已經簡單說明了恒道與非恒道的區別了,相信大家都對兩者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再來看老聃說的下一句話。”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天地萬物尚未出現以前,無形無名,此即是萬物之始。天地萬物出現以後,有形有名,此即是萬物之母。”
“萬物之始,即是恒道。萬物之母,即是非恒道。”
“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形與名。沒有形與名,即是萬物之始。有了形與名,即是萬物之母。”
“那麽問題又來了,形與名是怎麽出來的呢?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究竟是什麽?”
“我方才也已經說了,萬物之始是恒道,萬物之母是非恒道。而恒道是實相,非恒道是假象。恒道是我們的本來麵目,不死不生,永恒不變。非恒道是心識投射出來的假象,有生有死,變化無常。”
“因此,一切形與名皆是透過心識出來的。有了心識才有形與名,若沒有心識,便沒有形與名。”
“有了心識的心叫做有識心,沒有心識的心叫做無識心。有識心是妄心,即萬物之母。無識心是真心,即萬物之始。”
“如今,我們一直都是在使用有識心,卻不懂得使用無識心。有識心隻會營造出生滅無常的假象,讓人深陷於其中不可自拔。無識心一直處在當下,它不會營造出假象,不會讓人感到痛苦,隻會讓人感到平安、自由、喜悅。”
“有識心又稱為識神,無識心又稱為元神。我們修道修的就是元神,也就是將有識心轉化為無識心,將識神轉化為元神。”
“心上有相即為想。“想”字由一個“心”字和一個“相”字組成,意思是說,隻要我們心中還有相,那就等於活在了“想”中。”
“一切形與名皆出自有識心,有識心就是編織出“想”之牢籠的罪魁禍首。”
“我們唯有超越一切形與名,不再把形與名當真,才能從“想”的牢籠中掙脫出來。”
““想”中的天地其實就是一個牢籠,正因為有這個牢籠在,我們才會感受到恐懼、束縛、痛苦。”
“處在“想”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我們隻有把“想”中的一切當真才會受苦,若不當真,我們根本就不會受苦。”
“這就好比我們做夢,夢到自己被一隻老虎追著跑,內心感到十分的恐懼。若我們突然意識到這隻是一場夢,夢中的自己以及老虎都是假的,我們便不可能再感到害怕了。”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就是有識心創造出來的“想”之牢籠。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非但沒有想辦法跳脫出牢籠,還不斷地在牢籠中自我麻痹,苦中作樂。”
“有識心隻能不斷地營造假象,它無法創造出任何實質的東西。”
“假象無論顯得有多真實,也無論顯得有多穩固,終究也不過是假象,根本就不存在。”
“我之前也說過了,若我們把沒有的當成有,把有的當成沒有,把假的當成是真的,把真的當成是假的,那便等於是活在顛倒妄想中。”
“活在顛倒妄想中的心是沒有任何平安自由可言的,因為心已經被關進了“想”之牢籠裏,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皆圍繞著幻身而打轉,這樣的心不可能感受到平安和自由。”
“我們唯有將顛倒妄想給修正過來,從“想”之牢籠中跳脫出來,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平安和自由。”
“而想要修正顛倒妄想,想要掙脫“想”之牢籠,就必須得不再使用有識心,而是使用無識心。”
“無識心是真心,是萬物之始,萬物尚未出現以前,它就已經存在了。”
“無識心之所以是真心,是因為它不用“識”,而是用“覺”。“覺”在當下,“識”在過去未來。隻要我們還在用“識”,就是活在虛假裏。”
““識”隻能用來造幻,除此之外,“識”一無所用。若我們繼續用“識”進行創造,那就等於把自己關進“想”之牢籠裏。”
“好了,我們都已經知道名與形是怎麽出來的了,也知道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究竟是什麽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老聃的下一句話。”
““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因此,常常處在無欲的狀態,便能夠觀察到空生妙有的奇妙。常常處在有欲的狀態,便能夠觀察到萬物形成的端倪。”
“老聃的這句話道出了進入道之大門的方法。而進入道之大門的方法就是無欲。”
“無欲方能空生妙有,這裏的妙有指的是平安、自由、喜悅。”
“你們之所以感受不到妙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做到無欲。”
“無欲指的是沒有欲望,當我們的心中產生欲望時,證明我們的心感受到了匱乏。隻有感受到匱乏的心才會滋生欲望,感受不到匱乏的心是不可能滋生出任何欲望的。”
“有道的聖人披褐懷玉,意思是說,有道的聖人身上穿著粗布麻衣,手裏懷揣著美玉。”
“聖人穿著粗布麻衣,代表聖人沒有任何欲望。聖人懷揣著美玉,代表聖人一心向道,惟道是從。”
“欲望是匱乏的象征,欲望越多的人證明自己越匱乏,越匱乏的人離道就會越遠。”
“當自己的心中完全無欲時,必然會感受到道的完美,此即是老聃說的: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
“無欲心方空,心空方能生妙有。無欲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很多修行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到達無欲的境界。”
“無欲要徹底才有效果,若是不徹底,是很難感受到“空生妙有”的。”
“那麽,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達到無欲?”
“唯有超越生死,得失,榮辱,才算是達到了真正的無欲。”
“一般人光是超越得失以及榮辱就很難了,更別說超越生死了。”
“生死超越不了,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無欲的。”
“生的渴望是欲望之母,這個欲望不除,欲望之根就會一直存在。隻要欲望之根還在,便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無欲。”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天地萬物尚未出現以前,無形無名,此即是萬物之始。天地萬物出現以後,有形有名,此即是萬物之母。”
“萬物之始,即是恒道。萬物之母,即是非恒道。”
“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形與名。沒有形與名,即是萬物之始。有了形與名,即是萬物之母。”
“那麽問題又來了,形與名是怎麽出來的呢?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究竟是什麽?”
“我方才也已經說了,萬物之始是恒道,萬物之母是非恒道。而恒道是實相,非恒道是假象。恒道是我們的本來麵目,不死不生,永恒不變。非恒道是心識投射出來的假象,有生有死,變化無常。”
“因此,一切形與名皆是透過心識出來的。有了心識才有形與名,若沒有心識,便沒有形與名。”
“有了心識的心叫做有識心,沒有心識的心叫做無識心。有識心是妄心,即萬物之母。無識心是真心,即萬物之始。”
“如今,我們一直都是在使用有識心,卻不懂得使用無識心。有識心隻會營造出生滅無常的假象,讓人深陷於其中不可自拔。無識心一直處在當下,它不會營造出假象,不會讓人感到痛苦,隻會讓人感到平安、自由、喜悅。”
“有識心又稱為識神,無識心又稱為元神。我們修道修的就是元神,也就是將有識心轉化為無識心,將識神轉化為元神。”
“心上有相即為想。“想”字由一個“心”字和一個“相”字組成,意思是說,隻要我們心中還有相,那就等於活在了“想”中。”
“一切形與名皆出自有識心,有識心就是編織出“想”之牢籠的罪魁禍首。”
“我們唯有超越一切形與名,不再把形與名當真,才能從“想”的牢籠中掙脫出來。”
““想”中的天地其實就是一個牢籠,正因為有這個牢籠在,我們才會感受到恐懼、束縛、痛苦。”
“處在“想”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我們隻有把“想”中的一切當真才會受苦,若不當真,我們根本就不會受苦。”
“這就好比我們做夢,夢到自己被一隻老虎追著跑,內心感到十分的恐懼。若我們突然意識到這隻是一場夢,夢中的自己以及老虎都是假的,我們便不可能再感到害怕了。”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就是有識心創造出來的“想”之牢籠。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非但沒有想辦法跳脫出牢籠,還不斷地在牢籠中自我麻痹,苦中作樂。”
“有識心隻能不斷地營造假象,它無法創造出任何實質的東西。”
“假象無論顯得有多真實,也無論顯得有多穩固,終究也不過是假象,根本就不存在。”
“我之前也說過了,若我們把沒有的當成有,把有的當成沒有,把假的當成是真的,把真的當成是假的,那便等於是活在顛倒妄想中。”
“活在顛倒妄想中的心是沒有任何平安自由可言的,因為心已經被關進了“想”之牢籠裏,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皆圍繞著幻身而打轉,這樣的心不可能感受到平安和自由。”
“我們唯有將顛倒妄想給修正過來,從“想”之牢籠中跳脫出來,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平安和自由。”
“而想要修正顛倒妄想,想要掙脫“想”之牢籠,就必須得不再使用有識心,而是使用無識心。”
“無識心是真心,是萬物之始,萬物尚未出現以前,它就已經存在了。”
“無識心之所以是真心,是因為它不用“識”,而是用“覺”。“覺”在當下,“識”在過去未來。隻要我們還在用“識”,就是活在虛假裏。”
““識”隻能用來造幻,除此之外,“識”一無所用。若我們繼續用“識”進行創造,那就等於把自己關進“想”之牢籠裏。”
“好了,我們都已經知道名與形是怎麽出來的了,也知道萬物之始與萬物之母究竟是什麽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老聃的下一句話。”
““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因此,常常處在無欲的狀態,便能夠觀察到空生妙有的奇妙。常常處在有欲的狀態,便能夠觀察到萬物形成的端倪。”
“老聃的這句話道出了進入道之大門的方法。而進入道之大門的方法就是無欲。”
“無欲方能空生妙有,這裏的妙有指的是平安、自由、喜悅。”
“你們之所以感受不到妙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做到無欲。”
“無欲指的是沒有欲望,當我們的心中產生欲望時,證明我們的心感受到了匱乏。隻有感受到匱乏的心才會滋生欲望,感受不到匱乏的心是不可能滋生出任何欲望的。”
“有道的聖人披褐懷玉,意思是說,有道的聖人身上穿著粗布麻衣,手裏懷揣著美玉。”
“聖人穿著粗布麻衣,代表聖人沒有任何欲望。聖人懷揣著美玉,代表聖人一心向道,惟道是從。”
“欲望是匱乏的象征,欲望越多的人證明自己越匱乏,越匱乏的人離道就會越遠。”
“當自己的心中完全無欲時,必然會感受到道的完美,此即是老聃說的: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
“無欲心方空,心空方能生妙有。無欲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很多修行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到達無欲的境界。”
“無欲要徹底才有效果,若是不徹底,是很難感受到“空生妙有”的。”
“那麽,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達到無欲?”
“唯有超越生死,得失,榮辱,才算是達到了真正的無欲。”
“一般人光是超越得失以及榮辱就很難了,更別說超越生死了。”
“生死超越不了,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無欲的。”
“生的渴望是欲望之母,這個欲望不除,欲望之根就會一直存在。隻要欲望之根還在,便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