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杜林鎮的土神祠中,有一位道士,平日裏守著這方祠廟,倒也過得平靜自在。一日夜裏,道士於夢中忽見土神現身,土神麵容愁苦,對他說道:“此地繁劇,吾失於嗬護,至疫鬼誤入孝子節婦家,損傷童稚,今鐫秩去矣。新神性嚴重,汝善事之,恐不似我姑容也。”道士迷迷糊糊,隻當這是一場春夢,並未放在心上。
過了數日,道士醉酒,臥倒在神座旁。待他醒來,隻覺渾身發冷,寒意直透骨髓,竟是染上了寒疾,病情嚴重,幾近喪命。此時,他才隱隱想起那夢中土神的告誡,心中懊悔不已,卻已為時已晚,隻能在病榻上苦苦掙紮,期望能熬過此劫。
而在景州,戈太守桐園任職朔平時,其幕府中有一位幕客。此幕客性喜清幽,常於夜間讀書,每至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方能沉浸於書海之中。一夜,幕客正於書中遨遊,忽覺困意襲來,便放下書卷,和衣而臥。待他夜半睡醒,隻見明月滿窗,灑下一片銀輝,將室內照得亮堂堂的。
正當他迷蒙之際,卻見一女子悄然坐於幾側。幕客大驚失色,惶恐至極,急忙呼喊家奴。女子見狀,輕輕搖手,說道:“吾居此久矣,君不見耳。今偶避不及,何驚駭乃爾。”幕客聽聞,心中恐懼更甚,呼喊聲愈發急促。女子見他如此害怕,不禁哂笑一聲:“果欲禍君,奴豈能救?”言罷,拂衣而起,身姿輕盈,如微風之振窗紙,瞬間穿欞而逝,隻留下幕客一人,在屋內驚魂未定,冷汗浸濕了衣衫。
穎州的吳明經躍鳴,乃是當地頗有名望的學者。他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他的家鄉,有一位老儒林生,此人生性端方正直,是個極為嚴謹之人。他常於神廟中讀書,那神廟規模宏大,建築寬闊,前來租借居住的人也頗多。然而林生性孤峭,不喜與人交往,與眾人雖同居一廟,卻甚少往來,平日裏總是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學問世界之中。
一日,夜半時分,林生因心中有所思慮,難以入眠,便起身踱步於月下。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忽然,一位客人前來,與他寒暄問候。林生正覺寂寞,見有人前來,便欣然邀其入室共談。那客人言語之間,甚有理致,林生亦覺與他頗為投機。
言談之中,偶然談及因果之事。林生神色嚴肅,說道:“聖賢之為善,皆無所為而為者也。有所為而為,其事雖合,無理其心已,純乎人欲矣。故佛氏福田之說,君子弗道也。”客人微微一笑,說道:“先生之言,粹然儒者之言也。然用以律己則可,用以律人則不可;用以律君子猶可,用以律天下之人則斷不可。聖人之立教,欲人為善而已。其不能為者,則誘掖以成之;不肯為者,則驅策以迫之,於是乎刑賞生焉。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能因畏刑而為善,聖人亦與其善,必不責其為避刑而然也。苟以刑賞使之循天理,而又責慕賞畏刑之為人欲,是不激勸於刑賞,謂之不善;激勸於刑賞,又謂之不善,人且無所措手足矣。況慕賞避刑,既謂之人欲,而又激勸以刑賞,人且謂聖人實以人欲導民矣。有是理歟?蓋天下上智少而凡民多,故聖人之刑賞,為中人以下設教;佛氏之因果,亦為中人以下說法。儒釋之宗雖殊,至其教人為善,則意歸一轍。先生執董子謀利計功之說,以駁佛氏之因果,將以聖人之刑賞而駁之乎?先生徒見緇流誘人布施,謂之行善,謂之得福;見愚民持齋燒香,謂之行善,謂可得福。不如是者,謂之不行善,必獲罪,遂謂佛氏因果,適以惑眾,而不知佛氏所謂善惡,與儒無異。所謂善惡之報,亦與儒無異也。”
林生聽後,心中不以為然,仍欲辯駁,闡述自己的觀點。然而就在這俯仰之間,天色漸曉,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客人見天色已明,起身欲去。林生心中不舍,固挽留之。卻見那客人忽然挺然不動,林生定睛一看,竟是廟中一尊泥塑判官。林生頓時驚愕萬分,呆立當場,久久難以回神。
自那之後,林生心中對於善惡、儒釋之理有了更深的思索。他常常在廟中徘徊,望著那尊泥塑判官,回想起那夜的對話。他意識到,無論是儒家的聖人之教,還是佛家的因果之說,其目的皆是勸人向善,隻是方式有所不同。而自己之前的觀點,或許過於狹隘,未能全麵地理解這世間善惡教化的深意。於是,他更加刻苦地鑽研學問,不再局限於一家之言,而是試圖融會貫通,探尋那更為高深、更為廣闊的人生哲理與道德準則。
過了數日,道士醉酒,臥倒在神座旁。待他醒來,隻覺渾身發冷,寒意直透骨髓,竟是染上了寒疾,病情嚴重,幾近喪命。此時,他才隱隱想起那夢中土神的告誡,心中懊悔不已,卻已為時已晚,隻能在病榻上苦苦掙紮,期望能熬過此劫。
而在景州,戈太守桐園任職朔平時,其幕府中有一位幕客。此幕客性喜清幽,常於夜間讀書,每至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方能沉浸於書海之中。一夜,幕客正於書中遨遊,忽覺困意襲來,便放下書卷,和衣而臥。待他夜半睡醒,隻見明月滿窗,灑下一片銀輝,將室內照得亮堂堂的。
正當他迷蒙之際,卻見一女子悄然坐於幾側。幕客大驚失色,惶恐至極,急忙呼喊家奴。女子見狀,輕輕搖手,說道:“吾居此久矣,君不見耳。今偶避不及,何驚駭乃爾。”幕客聽聞,心中恐懼更甚,呼喊聲愈發急促。女子見他如此害怕,不禁哂笑一聲:“果欲禍君,奴豈能救?”言罷,拂衣而起,身姿輕盈,如微風之振窗紙,瞬間穿欞而逝,隻留下幕客一人,在屋內驚魂未定,冷汗浸濕了衣衫。
穎州的吳明經躍鳴,乃是當地頗有名望的學者。他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他的家鄉,有一位老儒林生,此人生性端方正直,是個極為嚴謹之人。他常於神廟中讀書,那神廟規模宏大,建築寬闊,前來租借居住的人也頗多。然而林生性孤峭,不喜與人交往,與眾人雖同居一廟,卻甚少往來,平日裏總是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學問世界之中。
一日,夜半時分,林生因心中有所思慮,難以入眠,便起身踱步於月下。月光如水,灑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忽然,一位客人前來,與他寒暄問候。林生正覺寂寞,見有人前來,便欣然邀其入室共談。那客人言語之間,甚有理致,林生亦覺與他頗為投機。
言談之中,偶然談及因果之事。林生神色嚴肅,說道:“聖賢之為善,皆無所為而為者也。有所為而為,其事雖合,無理其心已,純乎人欲矣。故佛氏福田之說,君子弗道也。”客人微微一笑,說道:“先生之言,粹然儒者之言也。然用以律己則可,用以律人則不可;用以律君子猶可,用以律天下之人則斷不可。聖人之立教,欲人為善而已。其不能為者,則誘掖以成之;不肯為者,則驅策以迫之,於是乎刑賞生焉。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能因畏刑而為善,聖人亦與其善,必不責其為避刑而然也。苟以刑賞使之循天理,而又責慕賞畏刑之為人欲,是不激勸於刑賞,謂之不善;激勸於刑賞,又謂之不善,人且無所措手足矣。況慕賞避刑,既謂之人欲,而又激勸以刑賞,人且謂聖人實以人欲導民矣。有是理歟?蓋天下上智少而凡民多,故聖人之刑賞,為中人以下設教;佛氏之因果,亦為中人以下說法。儒釋之宗雖殊,至其教人為善,則意歸一轍。先生執董子謀利計功之說,以駁佛氏之因果,將以聖人之刑賞而駁之乎?先生徒見緇流誘人布施,謂之行善,謂之得福;見愚民持齋燒香,謂之行善,謂可得福。不如是者,謂之不行善,必獲罪,遂謂佛氏因果,適以惑眾,而不知佛氏所謂善惡,與儒無異。所謂善惡之報,亦與儒無異也。”
林生聽後,心中不以為然,仍欲辯駁,闡述自己的觀點。然而就在這俯仰之間,天色漸曉,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客人見天色已明,起身欲去。林生心中不舍,固挽留之。卻見那客人忽然挺然不動,林生定睛一看,竟是廟中一尊泥塑判官。林生頓時驚愕萬分,呆立當場,久久難以回神。
自那之後,林生心中對於善惡、儒釋之理有了更深的思索。他常常在廟中徘徊,望著那尊泥塑判官,回想起那夜的對話。他意識到,無論是儒家的聖人之教,還是佛家的因果之說,其目的皆是勸人向善,隻是方式有所不同。而自己之前的觀點,或許過於狹隘,未能全麵地理解這世間善惡教化的深意。於是,他更加刻苦地鑽研學問,不再局限於一家之言,而是試圖融會貫通,探尋那更為高深、更為廣闊的人生哲理與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