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休息過後,緊接著迎來了下一位被盤點者。


    視頻畫麵裏,


    一位年輕小夥,正在奮勇殺敵。


    鏡頭很快一轉,


    他又成了獨領一軍的將軍,開始馳騁沙場。


    他兩敗薛延陀,


    平定磧北,


    大破東突厥,


    攻滅高句麗!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英國公,


    一連串重要官職和榮耀加諸其身,


    最後,他諡號“貞武”,並被陪葬昭陵。


    視頻畫麵定格在已經七十三歲的李積,站在高句麗都城平壤城城牆上時候的情形,


    隨後一首詞出現在了他的身旁,


    “遍覽風雲圖濟世,瓦崗聚義會英豪。


    橫刀塞外聲名遠,立馬中原意氣高


    君王賜藥裁須發,知遇何辭一世勞。


    謀定天南地北事,悠悠千載貫雲霄。”


    【曆史十大軍神第六位:臨敵應變,動合時機,李積!】


    “哈哈!終於輪到我大唐的名將了!”


    李世民一看到那人出場,立馬便大笑起來。


    秦瓊、程咬金等人,紛紛都羨慕的望向了李積。


    這時候,視頻裏傳來了蘇治的聲音,他解說道,


    “唐朝開國名將中,以英、衛二公為首。


    但相比於李靖、李世民這種天生的統帥奇才,


    李積的成長,或許更接近普通人的想象。


    李積,原名叫做徐世積,字懋(mao)功,


    因此在《隋唐演義》等後世文藝作品中,他常被稱作徐茂公。


    後世說書藝人將他描繪成一位手持羽扇、頭戴綸巾、智計過人的老道形象,


    但真實曆史中的李積,


    卻是一位文武雙全、英姿颯爽的帥小夥。”


    “李積曆事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


    為淩煙閣二十四名功臣之一,


    一生戰功無數,威名赫赫。


    他曾為李唐奪天下,


    打敗了無數競爭對手,


    後又為大唐帝國保天下大破薛延陀、突厥和高句麗。


    他一生出將入相,


    被李唐王朝倚為擎天支柱,


    是與衛公李靖比肩並列的初唐著名軍事將領,


    被後人稱之為‘二李’。”


    “李積並非士族出身,而是來自於豪強大族,在當地頗有聲望。


    李積是最早參加翟讓起義隊伍的人。


    翟讓當年在山東一帶,


    召集亡命徒扯出大旗,最後上了瓦崗。


    而李積,正是元老之一。


    在瓦崗之時,


    李積與浚儀人王伯當等眾多好漢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他們毫無保留地支持著草莽英雄翟讓,


    這也使得翟讓給予了李積最大的信任。


    當隋朝名將張須陀率領大軍征討瓦崗時,


    軍事才能頗為不凡的李積,在翟讓的重用下率軍出戰。


    他采取誘敵深入、伏兵突襲的計策,


    成功殲滅了來犯的隋軍,


    甚至連張須陀也在此戰中戰死。


    這一戰,


    讓李積聲名鵲起,他也成為了瓦崗義軍不可或缺的支柱。”


    “後來,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的蒲山公李密投奔瓦崗。


    李積見李密乃當世英雄,


    便與王伯當等人一起,勸說翟讓推舉李密為領袖,成就反隋大業。


    經過深思熟慮,翟讓於次年將領導權交給了李密。


    李密在接過瓦崗義軍的大旗後,在鞏縣登位,自稱魏公,並授予翟讓司徒的官銜。


    同時,李積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統兵討伐江都通守王世充。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積出奇計大敗王世充,掩襲黎陽倉。


    武德元年,李積又擊敗叛將王德仁,並大敗宇文化及。


    隨著多次征戰的勝利,


    李積的名聲日益響亮,他也因此受到了更多諸侯的關注。”


    “然而,遺憾的是,


    瓦崗終究還是根基薄弱,內部也不夠團結。


    翟讓因短視,受到部屬慫恿,企圖奪回領導權。


    善用計謀的李密,


    便在宴會上趁機除掉了翟讓,


    並派手下大將單雄信安撫翟讓的舊部,


    快刀斬亂麻地處置了這一場危機。


    此後,


    李積、單雄信、王伯當等人,便都歸入了李密的麾下,成為他的核心團隊成員。


    可後來,


    瓦崗的內部力量又出現了分裂,


    整體實力也開始由盛轉衰,


    而李密在平衡各方勢力時,顯露出力不從心的短板。


    這讓李積感到擔憂的同時,


    也對李密能否堪當大任產生了懷疑。”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


    隋煬帝楊廣被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殺害,


    太府卿元文都等人,隻好另擁皇太主楊侗在洛陽稱帝,以維係隋朝政權。


    是年五月,


    李密被王世充擊敗,


    走投無路之下,他隻好率瓦崗軍殘部,歸順剛剛建立的李唐。”


    “但已歸順大唐的李積,卻保持著對舊主的忠誠,仍將瓦崗所屬州縣的數量和軍民情況表奏李密。


    這份忠誠與盡責,得到了唐王李淵的欣賞,並讚道:''徐世積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於是李淵下詔,


    封徐世積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


    後又加授徐世積為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田五十畝、上等府第一所,並賜李姓,隨秦王李世民出征。


    徐世積也由此改名李積,


    成為李世民手下一員能征善戰的驍將。”


    “李積在跟隨李世民的這段時間,


    看出李世民乃是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雄主。


    於是,李積開始盡心竭力的輔佐李世民,以期成就一番大業。


    李積跟隨著秦王李世民,


    先後與宋金剛、王世充、劉黑闥、輔公祏等人或其部將作戰,


    平定大片反王聚集地。”


    “不過不同於李靖和李世民的天縱英才,


    李積早年間戰績其實並不顯著,甚至還多有敗績。


    最慘的一次,


    是在投唐以後,慘敗於竇建德之手,幾乎全軍覆沒。


    更為尷尬的是,


    因為父親被竇建德所俘,


    再加上形勢所迫,他竟然投降了竇建德。”


    “竇建德雖然同樣給了李積高官厚祿,


    但李積卻穩住了本心,


    後來終於又逃回了唐朝,


    算是於大節無虧。


    此後,


    隨著天下平定,


    李積一直都作為地方邊將,


    鎮守在山西一帶防備突厥。


    雖然李積深得李世民倚重,李世民曾說:古人修長城抵禦外族,勞民傷財不說,作用有限;而我用李積守邊,可比長城。


    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早年那群星閃耀的貞觀名將裏,李積的光芒顯得並不那麽耀眼。


    更多的時候,


    他都隻是李世民、李靖等人的背景板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