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八十老將,雄風依舊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 作者:權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後,戎虜進犯分州,
郭子儀派遣其長子,朔方兵馬使郭曜率領精銳部隊急速馳援鄰寧,與分寧節度使白孝德閉城拒守。
仆固懷恩的前鋒來到奉天,在城外挑戰。
諸將請用兵擊之,
郭子儀卻製止他們,說道:‘客軍遠來,深入我境,其利在速戰,吾等不可輕出與之爭鋒。’
又言:‘此皆吾舊部,深知其情。
若緩之,其眾必生異心而自離;若逼之過急,則反激其鬥誌。
一旦交戰,勝負之數難以預料。
今有敢輕言戰者,斬!’
郭子儀等人固守城牆以待之,賊軍果然不戰而退。
仆固懷恩第一次叛亂,就這樣被粉碎了。”
“然而好景不長,
永泰元年(765年)八月,
仆固懷恩因不甘心之前的挫敗,再次策劃反叛。
他勾結吐蕃、回紇、吐穀渾以及山賊等,集結三十萬大軍浩蕩南下。
他們先是出兵侵掠同州,
計劃從華陰進攻藍田,
意圖直取長安,京師再次震恐。”
萬界空間的觀眾們看到這兒,不由得議論起來,
“這種時不時的驚嚇,心髒不好的人怕是承受不住啊!”
“真沒想到,大唐竟是如此多災多難。”
“若非有郭子儀一直守護著大唐,唐朝或許早已不複存在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是啊!唐末啟用了太多異族人,這是取亂之道啊!”
“……”
視頻繼續播放道,
“麵對危情,
代宗急忙召郭子儀從河中歸來,
命他屯兵於長安北麵的涇陽城,以抵禦逼近的敵軍。
郭子儀率領的軍隊僅有一萬餘人,
被敵軍重重包圍在涇陽城內,形勢嚴峻。
麵對困境,
郭子儀命令部將四麵堅守城池,
自己則親率騎兵在城周遊動,偵察敵軍的動態。
就在這時候,仆固懷恩卻在行軍途中暴病而死。
失去首領的敵軍如同一盤散沙,分營紮寨,各自為戰,一盤散沙。
郭子儀得知消息後心中暗喜,
但敵眾我寡,這仗依然還是不好打。
特別是回紇人,
他們的士兵驍勇善戰,數量又是唐軍的數倍。
不可一世的回紇王甚至曾經不要了的自誇道:
‘威風凜冽氣昂昂,塞外稱雄無人言;
鼓角聲高催戰馬,諸蕃兵力我為強。’”
“雙方兵力相差太過懸殊,
硬拚的話,恐怕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怎麽辦?
一向足智多謀的郭子儀,自然不會幹傻事,
他決定放棄力敵,選擇智取。
郭子儀先是派自己的得力牙將李光瓚,前去回紇大營遊說。
回紇王得知李光瓚是郭子儀派來的時,他疑惑地問道:
‘郭令公還健在嗎?
仆固懷恩說天可汗已經拋棄四海,郭令公也已早已謝世,中原已經沒有主人,
所以我們才跟隨他來到這裏。
如果郭令公還在世,我們希望能先見他一麵。’
郭子儀深知,
隻有爭取到回紇與唐軍聯合,集中力量對抗吐蕃,
才能確保這場反侵略戰爭的最終勝利。
錯過這個機會,戰爭的勝負將難以預料,京城的安危也會受到嚴重威脅。
因此,郭子儀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前往回紇軍營進行交涉。”
“郭子儀決定前去見一見回紇王。
諸將知曉後,紛紛勸阻道:‘戎狄狡詐多變,其心難測,此行萬萬不可啊!’
但郭子儀卻說道:‘虜寇勢眾,若單以武力相較,我軍實難匹敵。但我深信,至誠之心可感天地,更何況是這些虜寇。’
諸將依然憂慮重重,再勸:‘大帥若執意前往,至少也請帶上五百精銳護衛。’
郭子儀卻搖頭,斷然拒絕:‘此舉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
言畢,郭子儀僅率數名親信,準備啟程。
其子聞訊趕來,情急之下緊抓馬韁,含淚相勸:‘父親,回紇凶悍如虎狼,您身負國家重任,怎能輕易涉此險境?’
郭子儀目光如炬,沉聲說道:‘當此國家危難之際,我豈能坐視不理?
我將以最大誠意勸退回紇大軍,隻要國家得以安寧,我個人的安危又何足掛齒?’
郭子儀的兒子還是攔著不放,
郭子儀氣憤之下揚起馬鞭,照兒子的手上打去,隨即縱馬奔馳。”
看到白發蒼蒼的老郭,獨自義無反顧的朝著敵軍大營奔去,
無數人感動的同時,也紛紛感慨道,
“郭子儀對大唐才是真正的赤膽忠心啊!”
“他不會死在敵營吧?”
“怎麽會?!老郭他可是活了八十幾歲的人啊!”
“哦,那就好……”
“正是因為以郭子儀的忠誠,他才能功蓋當世還能安度晚年吧!”
“我聽說他八十歲的時候,還一口氣娶了六個老婆!當真是羨煞旁人!”
“八十歲還娶那麽多?!他還能動得了嗎?”
“......”
蘇治接著講解道,
“郭子儀來到回紇大營。
他雖然是輕裝赴會,但回紇首領藥葛羅卻依舊疑慮重重。
他怕郭子儀暗中使計,
於是緊急命令部下嚴陣以待,他自己也緊握弓箭,隨時準備射擊。
郭子儀在遠處觀察到這一緊張局勢,
為了表示誠意,
他果斷地脫下盔甲,扔掉手中的長槍,繼續坦然地向回紇陣營走去。
回紇首領看清郭子儀的舉動後,
疑慮逐漸消散,終於迎上前去與他會麵。
想當年,
郭子儀兩次從安史叛軍手裏收複兩京時,都曾借助過回紇士兵的力量。
他們曾經並肩作戰,共同抵禦外敵,是有著美好戰友之情的。
郭子儀幾乎戰無不勝,
加之又體恤士卒,愛惜百姓,
所以他在回紇人中積累了極高的聲望,
回紇人稱他為‘郭令公’,以此表示對他的尊敬。”
“所以,當郭子儀踏入回紇營寨時,
所有的回紇士兵,都自發的向他行跪拜之禮,
以表達他們對這位偉大統帥的崇敬之情。
郭子儀親切地將他們扶起,並與他們歡聚一堂,舉杯暢飲,共敘軍旅情懷。
席間,他慷慨地贈送羅錦作為禮物,進一步加深了與回紇人的友誼。
整個營寨洋溢著歡聲笑語,
賓主雙方在這歡樂的氛圍中盡情暢談,盡享美好時光。”
“氣氛烘托到位了,
郭子儀便開始轉向正題,對回紇王說道:
“吐蕃,吾朝之甥舅國也。
朝廷未嚐負彼,而彼乃背信棄義,侵擾吾大唐,誠為無恥之行。
今吐蕃於汝輩戒備不周,若吾輩聯手,乘其無備而襲之,破之必矣!
且觀吐蕃之牛羊遍野,綿亙數百裏,豈非天賜之富乎?
破吐蕃後,吾兩家仍為好兄弟,何樂而不為也?”
郭子儀的誠心和威望,
再加上吐蕃人牛羊、地盤那赤裸裸的誘惑,
回紇人最終欣然答應,與郭子儀再度聯手。
至此,大唐和回紇再次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而他們的目標,
就是傷被蒙在鼓裏的——吐蕃人!”
郭子儀派遣其長子,朔方兵馬使郭曜率領精銳部隊急速馳援鄰寧,與分寧節度使白孝德閉城拒守。
仆固懷恩的前鋒來到奉天,在城外挑戰。
諸將請用兵擊之,
郭子儀卻製止他們,說道:‘客軍遠來,深入我境,其利在速戰,吾等不可輕出與之爭鋒。’
又言:‘此皆吾舊部,深知其情。
若緩之,其眾必生異心而自離;若逼之過急,則反激其鬥誌。
一旦交戰,勝負之數難以預料。
今有敢輕言戰者,斬!’
郭子儀等人固守城牆以待之,賊軍果然不戰而退。
仆固懷恩第一次叛亂,就這樣被粉碎了。”
“然而好景不長,
永泰元年(765年)八月,
仆固懷恩因不甘心之前的挫敗,再次策劃反叛。
他勾結吐蕃、回紇、吐穀渾以及山賊等,集結三十萬大軍浩蕩南下。
他們先是出兵侵掠同州,
計劃從華陰進攻藍田,
意圖直取長安,京師再次震恐。”
萬界空間的觀眾們看到這兒,不由得議論起來,
“這種時不時的驚嚇,心髒不好的人怕是承受不住啊!”
“真沒想到,大唐竟是如此多災多難。”
“若非有郭子儀一直守護著大唐,唐朝或許早已不複存在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是啊!唐末啟用了太多異族人,這是取亂之道啊!”
“……”
視頻繼續播放道,
“麵對危情,
代宗急忙召郭子儀從河中歸來,
命他屯兵於長安北麵的涇陽城,以抵禦逼近的敵軍。
郭子儀率領的軍隊僅有一萬餘人,
被敵軍重重包圍在涇陽城內,形勢嚴峻。
麵對困境,
郭子儀命令部將四麵堅守城池,
自己則親率騎兵在城周遊動,偵察敵軍的動態。
就在這時候,仆固懷恩卻在行軍途中暴病而死。
失去首領的敵軍如同一盤散沙,分營紮寨,各自為戰,一盤散沙。
郭子儀得知消息後心中暗喜,
但敵眾我寡,這仗依然還是不好打。
特別是回紇人,
他們的士兵驍勇善戰,數量又是唐軍的數倍。
不可一世的回紇王甚至曾經不要了的自誇道:
‘威風凜冽氣昂昂,塞外稱雄無人言;
鼓角聲高催戰馬,諸蕃兵力我為強。’”
“雙方兵力相差太過懸殊,
硬拚的話,恐怕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怎麽辦?
一向足智多謀的郭子儀,自然不會幹傻事,
他決定放棄力敵,選擇智取。
郭子儀先是派自己的得力牙將李光瓚,前去回紇大營遊說。
回紇王得知李光瓚是郭子儀派來的時,他疑惑地問道:
‘郭令公還健在嗎?
仆固懷恩說天可汗已經拋棄四海,郭令公也已早已謝世,中原已經沒有主人,
所以我們才跟隨他來到這裏。
如果郭令公還在世,我們希望能先見他一麵。’
郭子儀深知,
隻有爭取到回紇與唐軍聯合,集中力量對抗吐蕃,
才能確保這場反侵略戰爭的最終勝利。
錯過這個機會,戰爭的勝負將難以預料,京城的安危也會受到嚴重威脅。
因此,郭子儀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前往回紇軍營進行交涉。”
“郭子儀決定前去見一見回紇王。
諸將知曉後,紛紛勸阻道:‘戎狄狡詐多變,其心難測,此行萬萬不可啊!’
但郭子儀卻說道:‘虜寇勢眾,若單以武力相較,我軍實難匹敵。但我深信,至誠之心可感天地,更何況是這些虜寇。’
諸將依然憂慮重重,再勸:‘大帥若執意前往,至少也請帶上五百精銳護衛。’
郭子儀卻搖頭,斷然拒絕:‘此舉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
言畢,郭子儀僅率數名親信,準備啟程。
其子聞訊趕來,情急之下緊抓馬韁,含淚相勸:‘父親,回紇凶悍如虎狼,您身負國家重任,怎能輕易涉此險境?’
郭子儀目光如炬,沉聲說道:‘當此國家危難之際,我豈能坐視不理?
我將以最大誠意勸退回紇大軍,隻要國家得以安寧,我個人的安危又何足掛齒?’
郭子儀的兒子還是攔著不放,
郭子儀氣憤之下揚起馬鞭,照兒子的手上打去,隨即縱馬奔馳。”
看到白發蒼蒼的老郭,獨自義無反顧的朝著敵軍大營奔去,
無數人感動的同時,也紛紛感慨道,
“郭子儀對大唐才是真正的赤膽忠心啊!”
“他不會死在敵營吧?”
“怎麽會?!老郭他可是活了八十幾歲的人啊!”
“哦,那就好……”
“正是因為以郭子儀的忠誠,他才能功蓋當世還能安度晚年吧!”
“我聽說他八十歲的時候,還一口氣娶了六個老婆!當真是羨煞旁人!”
“八十歲還娶那麽多?!他還能動得了嗎?”
“......”
蘇治接著講解道,
“郭子儀來到回紇大營。
他雖然是輕裝赴會,但回紇首領藥葛羅卻依舊疑慮重重。
他怕郭子儀暗中使計,
於是緊急命令部下嚴陣以待,他自己也緊握弓箭,隨時準備射擊。
郭子儀在遠處觀察到這一緊張局勢,
為了表示誠意,
他果斷地脫下盔甲,扔掉手中的長槍,繼續坦然地向回紇陣營走去。
回紇首領看清郭子儀的舉動後,
疑慮逐漸消散,終於迎上前去與他會麵。
想當年,
郭子儀兩次從安史叛軍手裏收複兩京時,都曾借助過回紇士兵的力量。
他們曾經並肩作戰,共同抵禦外敵,是有著美好戰友之情的。
郭子儀幾乎戰無不勝,
加之又體恤士卒,愛惜百姓,
所以他在回紇人中積累了極高的聲望,
回紇人稱他為‘郭令公’,以此表示對他的尊敬。”
“所以,當郭子儀踏入回紇營寨時,
所有的回紇士兵,都自發的向他行跪拜之禮,
以表達他們對這位偉大統帥的崇敬之情。
郭子儀親切地將他們扶起,並與他們歡聚一堂,舉杯暢飲,共敘軍旅情懷。
席間,他慷慨地贈送羅錦作為禮物,進一步加深了與回紇人的友誼。
整個營寨洋溢著歡聲笑語,
賓主雙方在這歡樂的氛圍中盡情暢談,盡享美好時光。”
“氣氛烘托到位了,
郭子儀便開始轉向正題,對回紇王說道:
“吐蕃,吾朝之甥舅國也。
朝廷未嚐負彼,而彼乃背信棄義,侵擾吾大唐,誠為無恥之行。
今吐蕃於汝輩戒備不周,若吾輩聯手,乘其無備而襲之,破之必矣!
且觀吐蕃之牛羊遍野,綿亙數百裏,豈非天賜之富乎?
破吐蕃後,吾兩家仍為好兄弟,何樂而不為也?”
郭子儀的誠心和威望,
再加上吐蕃人牛羊、地盤那赤裸裸的誘惑,
回紇人最終欣然答應,與郭子儀再度聯手。
至此,大唐和回紇再次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而他們的目標,
就是傷被蒙在鼓裏的——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