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幕府出賣天皇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驥的出使任務完成了,完成的很輕鬆。
從大明使節團抵達京都,麵見了幕府大禦所足利義持,再到正式前往室町第,與幕府發去正式意義上的外交國書,還見到了長久臥床的“名義”將軍足利義量。
蔣驥不懂醫術,卻也能從其臉色看出,對方應該活不久。
之後,就國書內容的談判,雙方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時間。
最終達成議定——
第一,日本國為大明國屬國,大明國為宗主,日本國王必須得到大明皇帝冊封。
第二,日本國王不可繼續僭稱天皇。
第三,日本、大明兩國重開沿海勘合貿易,貿易地依舊為大明的江浙,但新增了石見國領。
第四,大明正式冊封稱光天皇為日本國王。
第五,日本國王與幕府,必須對倭寇問題進行負責。
第六,日本國王與幕府,要對天朝大明皇帝遞國書致歉。
一共六條定下,實際隻有四條算是正式條約,其中的第四條是在幕府強烈要求下,專門加上的。
因為稱光天皇屬於北朝的持明院統(北朝天皇),而不是出身南朝的大覺寺統(南朝天皇)。
當初日本南北合並,後龜山天皇交出三神器,北朝幕府做出的承諾,是後小鬆天皇以後,下一任天皇得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
而稱光天皇的確立,等同於是在背棄當初的“二元製繼位”,這讓後龜山天皇與大覺寺統都十分不滿。
之前後龜山天皇出走吉野,加上南朝大名的暴動,都讓幕府難以收拾。
現在正好可以借助大明的力量,對稱光天皇進行二次冊封,雖然這位天皇實際也是體弱多病,執掌院政的還是已經退位的後小鬆法皇。
但這不重要,不盡快確立北朝天皇的正統,那隻會讓南朝天皇一係的勢力有繼續暴動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據說就是這位稱光天皇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蔣驥這次來,是直接帶來了“日本國王”金印與冠服龍袍(四爪龍,朝鮮也有)。
室町幕府統治下,幕府將軍與天皇,都住在京都的上京城區。
幕府不遠,就是天皇的皇宮,實際執掌院政的後小鬆法皇已經出家,住在持明院,所以不用參與。
體弱多病的稱光天皇,一臉茫然的被接來幕府,全程按照足利義持的安排,“傀儡”般的接受了蔣驥的聖旨詔書冊封,並接過大明皇帝新賜的“日本國王”金印與王袍。
日本天皇正式降級為日本國王。
足利義持這下心滿意足,幕府也得到了重開貿易的機會,能夠重新利用海貿補貼財政。
皆大歡喜!
談判結束,使節團的林副使依舊有些不敢置信:“陛下交代的任務,居然能完成的如此輕鬆,簡直不可思議。”
蔣驥微笑道:“其實也並不輕鬆,若無陛下交給我等情報信息,理清有關日本幕府、天皇的複雜關係,怕是不會這麽輕易。”
林副使微微點頭,對此深以為然。
談判結束,後麵幾天,他們還得繼續留在日本,等日本的幕府和天皇把國書準備好。
足利義持倒是不會就此賴賬,反而比大明這邊要更加急迫。
畢竟,他又不是懷良親王那個蠢貨,連大明使者都敢殺。
林副使又有些好奇道:“說起來,陛下為何會特地強調,要我們把重開貿易的地點,選一處在日本的石見國?”
“不知道啊。”
蔣驥搖頭,關於這事他確實不清楚,皇帝隻交代了任務,沒有明確告訴他為什麽要選這裏。
要不是皇帝交代的任務,他甚至連日本國是由無數小藩國組成的,這都可能不是很清楚。
蔣驥說道:“日本隻是一介海外小邦,國體居然會如此複雜。國中既有朝廷與君主,又有實際架空朝廷的幕府。而幕府之下,又分屬列國,列國形似軍閥諸侯,與幕府之間相互製約。如此矛盾共存的國體,居然沒有直接崩潰,反而還能相對穩定的延續下去。”
說著,又是忍不住搖頭,隨即說道:“隻不過,日本的這種複雜國體,可能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這是為何?”一旁的林副使有些疑惑。
蔣驥解釋道:“我來到日本這些時日,有關注過他們的曆史與政體,除卻類似分封的層層架空政體外,他們這裏似乎還流傳著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
蔣驥旋即把自己看到的所謂“故事”,與使節團的成員講了一遍。
曾經日本尚處於南北對峙期間,北朝的光嚴上皇在某次出巡時,碰到了一個美濃守護,土岐賴遠。
上皇的近臣便喝道:“上皇聖駕到此,快快下馬!”
土岐賴遠聞聽,非但沒有下馬,反而大怒道:“你說清楚是院駕還是犬駕(日語中‘院’與‘犬’讀音相近),若是犬駕,就射他一箭!”
說著,居然真的拔箭而射,這家夥的隨從也是一哄而上,把上皇車上的簾子扯掉,又把車子掀翻,並把上皇身邊的公卿全都打了一頓。
事後,光嚴上皇找幕府告狀,幕府很快找出土岐賴遠將其處死,但卻引起下層武士強烈的不滿。
有人甚至散播流言:“如果沒有天皇就不行的話,那就用木雕一個,或以金鑄一個,把活的天皇流放到別的地方去,省得惹麻煩。”
也有人對此哀歎:“鳳凰生末世,落魄亦堪悲。雉雞遭野火,被逐無巢歸。”
實際上,這時候的天皇朝廷勢力式微,的確也形同小諸侯一般。
蔣驥不懂日本傳統“下克上”,但他僅從表麵看,就能看出來,連日本的天皇都如此不受到武士的尊敬。
那麽幕府呢?
幕府統治下的那些藩國守護大名,他們又會怎麽樣?
蔣驥隱隱有所察覺,皇帝這次要他出使日本,似乎並不是單純為了與日本重開勘合貿易。
第五條中有關日本、大明聯合抗倭。
按照目前日本幕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這聯合抗倭明擺著不可能真正辦到。
所以……這是陛下精心設計的陷阱,專門針對小日本的陷阱!
從大明使節團抵達京都,麵見了幕府大禦所足利義持,再到正式前往室町第,與幕府發去正式意義上的外交國書,還見到了長久臥床的“名義”將軍足利義量。
蔣驥不懂醫術,卻也能從其臉色看出,對方應該活不久。
之後,就國書內容的談判,雙方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時間。
最終達成議定——
第一,日本國為大明國屬國,大明國為宗主,日本國王必須得到大明皇帝冊封。
第二,日本國王不可繼續僭稱天皇。
第三,日本、大明兩國重開沿海勘合貿易,貿易地依舊為大明的江浙,但新增了石見國領。
第四,大明正式冊封稱光天皇為日本國王。
第五,日本國王與幕府,必須對倭寇問題進行負責。
第六,日本國王與幕府,要對天朝大明皇帝遞國書致歉。
一共六條定下,實際隻有四條算是正式條約,其中的第四條是在幕府強烈要求下,專門加上的。
因為稱光天皇屬於北朝的持明院統(北朝天皇),而不是出身南朝的大覺寺統(南朝天皇)。
當初日本南北合並,後龜山天皇交出三神器,北朝幕府做出的承諾,是後小鬆天皇以後,下一任天皇得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
而稱光天皇的確立,等同於是在背棄當初的“二元製繼位”,這讓後龜山天皇與大覺寺統都十分不滿。
之前後龜山天皇出走吉野,加上南朝大名的暴動,都讓幕府難以收拾。
現在正好可以借助大明的力量,對稱光天皇進行二次冊封,雖然這位天皇實際也是體弱多病,執掌院政的還是已經退位的後小鬆法皇。
但這不重要,不盡快確立北朝天皇的正統,那隻會讓南朝天皇一係的勢力有繼續暴動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據說就是這位稱光天皇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蔣驥這次來,是直接帶來了“日本國王”金印與冠服龍袍(四爪龍,朝鮮也有)。
室町幕府統治下,幕府將軍與天皇,都住在京都的上京城區。
幕府不遠,就是天皇的皇宮,實際執掌院政的後小鬆法皇已經出家,住在持明院,所以不用參與。
體弱多病的稱光天皇,一臉茫然的被接來幕府,全程按照足利義持的安排,“傀儡”般的接受了蔣驥的聖旨詔書冊封,並接過大明皇帝新賜的“日本國王”金印與王袍。
日本天皇正式降級為日本國王。
足利義持這下心滿意足,幕府也得到了重開貿易的機會,能夠重新利用海貿補貼財政。
皆大歡喜!
談判結束,使節團的林副使依舊有些不敢置信:“陛下交代的任務,居然能完成的如此輕鬆,簡直不可思議。”
蔣驥微笑道:“其實也並不輕鬆,若無陛下交給我等情報信息,理清有關日本幕府、天皇的複雜關係,怕是不會這麽輕易。”
林副使微微點頭,對此深以為然。
談判結束,後麵幾天,他們還得繼續留在日本,等日本的幕府和天皇把國書準備好。
足利義持倒是不會就此賴賬,反而比大明這邊要更加急迫。
畢竟,他又不是懷良親王那個蠢貨,連大明使者都敢殺。
林副使又有些好奇道:“說起來,陛下為何會特地強調,要我們把重開貿易的地點,選一處在日本的石見國?”
“不知道啊。”
蔣驥搖頭,關於這事他確實不清楚,皇帝隻交代了任務,沒有明確告訴他為什麽要選這裏。
要不是皇帝交代的任務,他甚至連日本國是由無數小藩國組成的,這都可能不是很清楚。
蔣驥說道:“日本隻是一介海外小邦,國體居然會如此複雜。國中既有朝廷與君主,又有實際架空朝廷的幕府。而幕府之下,又分屬列國,列國形似軍閥諸侯,與幕府之間相互製約。如此矛盾共存的國體,居然沒有直接崩潰,反而還能相對穩定的延續下去。”
說著,又是忍不住搖頭,隨即說道:“隻不過,日本的這種複雜國體,可能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這是為何?”一旁的林副使有些疑惑。
蔣驥解釋道:“我來到日本這些時日,有關注過他們的曆史與政體,除卻類似分封的層層架空政體外,他們這裏似乎還流傳著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
蔣驥旋即把自己看到的所謂“故事”,與使節團的成員講了一遍。
曾經日本尚處於南北對峙期間,北朝的光嚴上皇在某次出巡時,碰到了一個美濃守護,土岐賴遠。
上皇的近臣便喝道:“上皇聖駕到此,快快下馬!”
土岐賴遠聞聽,非但沒有下馬,反而大怒道:“你說清楚是院駕還是犬駕(日語中‘院’與‘犬’讀音相近),若是犬駕,就射他一箭!”
說著,居然真的拔箭而射,這家夥的隨從也是一哄而上,把上皇車上的簾子扯掉,又把車子掀翻,並把上皇身邊的公卿全都打了一頓。
事後,光嚴上皇找幕府告狀,幕府很快找出土岐賴遠將其處死,但卻引起下層武士強烈的不滿。
有人甚至散播流言:“如果沒有天皇就不行的話,那就用木雕一個,或以金鑄一個,把活的天皇流放到別的地方去,省得惹麻煩。”
也有人對此哀歎:“鳳凰生末世,落魄亦堪悲。雉雞遭野火,被逐無巢歸。”
實際上,這時候的天皇朝廷勢力式微,的確也形同小諸侯一般。
蔣驥不懂日本傳統“下克上”,但他僅從表麵看,就能看出來,連日本的天皇都如此不受到武士的尊敬。
那麽幕府呢?
幕府統治下的那些藩國守護大名,他們又會怎麽樣?
蔣驥隱隱有所察覺,皇帝這次要他出使日本,似乎並不是單純為了與日本重開勘合貿易。
第五條中有關日本、大明聯合抗倭。
按照目前日本幕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這聯合抗倭明擺著不可能真正辦到。
所以……這是陛下精心設計的陷阱,專門針對小日本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