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出使朝鮮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作者:霸道總裁胖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分封藩王的海外殖民政策,最終還是被朱高熾強行敲定了。
就連一向保守的楊士奇、黃淮,這次也沒有再開口反對。
實在是這套政策的可行性確實很高,而且宗藩帶來的財政壓力,也在內閣的心頭揮之不去。
宗藩新政隻能算是緩兵之計,開海也才剛剛起步,利潤如何誰都不知道。
就算利潤真的很高,這出海從商,誰又能保證一直有得賺?
開海的利潤不可能永遠有得賺,但宗室藩王卻是無限增長,有了新政作為約束,那也不妨礙宗藩繼續生孩子。
而且,新政能不能一直延續下去,誰也說不準。
畢竟,皇帝的兒子也是要封藩的,就算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都能狠下心來,後麵的那個廢物朱祁鎮能嗎?
說起來,後世還有人給朱祁鎮洗白,說朱祁鎮隻是輸了一場仗,本質還是有明君品質的。
嗯,就因為這一場戰敗,導致了九邊大亂,洪武永樂宣德三朝對海西的經略付諸東流,三朝舊人(傾向大明的海西野人女真首領)戰死也先之手,朝廷所賜封賞璽書,都被也先所取,遼海藩籬煙消雲散。
最重要的是,這一戰也讓明初二帝北伐,所建立起來的“天朝上國”無敵的政治印象徹底破滅。
朱祁鎮也曉得自己幹了什麽,奪門複位以後,連忙派遣馬鑒前往奴兒幹都司,準備用錢把奴兒幹給遷(買)回廟街,結果奴兒幹的女真部落卻各種敷衍,還故意扮作強盜寇掠朝廷使團。
堡宗唯一幹的人事,大概也就是重新支持下西洋,還有廢除殉葬製了。
這家夥不僅北伐打不過,在西南鎮壓麓川,也因為決策多次失誤,導致西南戰爭連續不斷,嚴重牽扯了明軍的精銳戰力。
就連最後平定麓川,也是依靠結盟的形式不了了之,事後又縱容降將毛勝前往孟密(全球最大翡翠產地),擾亂西南安定。
……
謹身殿外。
“維喆兄慢行……”
蹇義對著正欲離去的夏原吉呼喊道。
夏原吉回頭,麵容溫和道:“宜之兄還有何事?”
蹇義說道:“方才殿上陛下談及藩王分封海外建國……”
夏原吉搖頭:“此事陛下已有定論,而且藩王分封海外建國,的確也不失為一樁妙策。既可減輕國家財政重負,也能讓那些宗藩有一個好去處,安撫宗藩憤懣之心,又能為朝廷增加海外財賦,一舉多得。”
那些待定的海外殖民地,朱高熾全都對夏原吉他們,按照林煜的授課內容,進行了詳細描述。
可以說,就算是隻出產特殊香料樟腦的台灣,都是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至於什麽不征之國,那更是扯淡了。
台灣是大明屬地,呂宋國是呂宋總督轄地,爪哇的滿者伯夷國更是陰吞大明的舊港宣慰司。
這就是明擺著送借口給大明,好去一一討平這些不服管教,又得天獨厚的豐饒之地。
“可是……”
夏原吉打斷道:“陛下既然將藩王分封建國拿出來與我等討論,那便是心中對此已無顧慮。連陛下都沒了顧慮,我等又有什麽好擔憂的?更何況,此事暫且也隻是初定,之後還要放至大朝上,詳細敲定分封細節,必然不可能真的放任宗藩在海外獨立自主。”
這是肯定的,朱高熾找他們商議,隻能算是敲定大方向。
真正實操起來,肯定還有諸多細節要擬定,對藩王不可能真的毫無限製。
否則就不是可能會脫離大明了,而是一定會鬧獨立造反。
蹇義聞言沉默片刻,忽地抬起頭來說道:“維喆兄此言有理,隻是……某還有一事不明。”
“宜之但講無妨。”
“方才維喆兄與陛下交談時,時常提及的林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
“……”
……
就在朱高熾這邊剛剛敲定,要將宗藩作為今後大明海外殖民的重點主力之時。
另一邊。
朝鮮,漢城。
李氏朝鮮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世宗大王”李裪,此刻正率領百官跪迎,恭敬大呼:“朝鮮下國郡王李裪,攜百官恭迎天朝大明使者!”
使節團中,主使韓確手捧聖旨,笑道:“起來吧!”
他早已出使朝鮮不止一次,就連如今的朝鮮王李裪,都是由自己帶隊前往冊封的。
他本人亦是個朝鮮國人,出身之家族還是個前朝就在的頂級豪族。
沒錯,韓確所在的家族清州韓氏,在高麗王朝時期,曾經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族,先後出過配享宗廟的韓渥、韓方信等人物。
即便後來因為卷入王室爭鬥,而迅速衰落,但到了韓確這一代,運氣卻是相當不錯。
他的妹妹被永樂帝選中,納為了麗妃,本人也跟隨妹妹一同去了大明做官。
朝鮮這邊為了貫徹討好大明的“事大”政策,便給韓確也掛名了右議政的官職,還在後來一度左右朝鮮王室的廢立。
看著自己在朝鮮的“君父”,如今卻跪在自己麵前,那副卑躬屈膝的討好模樣,讓韓確感到有種別樣的刺激。
李裪還不得不跪,因為他是大明冊封的朝鮮王,而韓確雖然隻是一介臣子,卻是天朝大明的使者,手裏更是捧著大明皇帝的聖旨,代表了大明皇帝的權威。
李裪一番跪迎“程序”走過,便連忙恭恭敬敬的將韓確給迎進王宮,讓百官一起作陪,設宴款待韓確。
酒過三巡,菜過……好吧,也沒什麽好菜,朝鮮這窮旮旯,中低層官員連吃肉都是奢求。
有個趣事值得一提,朝鮮這位世宗大王李裪的父親太宗李芳遠在位時,日本曾經借口轉送過一頭大象給朝鮮作為國禮(大象是大明送的,日本養不起,就送給朝鮮)。
而後,李芳遠先將其養在了都城寺廟,但由於不熟悉大象習性,導致工曹(朝鮮工部)一個官員被踩死。
這頭大象就被轉送到全羅道飼養,結果卻因為大象不吃草,喜歡吃大豆稻米,地方官實在難以負擔。
李芳遠礙於麵子,隻能下令讓全羅、慶尚、忠清三道輪流飼養。
對比一下,就相當於讓中國江南最富庶的三個省,輪流出錢養頭大象,要不然還養不起。
所以,由此可見朝鮮有多窮酸了!
就連一向保守的楊士奇、黃淮,這次也沒有再開口反對。
實在是這套政策的可行性確實很高,而且宗藩帶來的財政壓力,也在內閣的心頭揮之不去。
宗藩新政隻能算是緩兵之計,開海也才剛剛起步,利潤如何誰都不知道。
就算利潤真的很高,這出海從商,誰又能保證一直有得賺?
開海的利潤不可能永遠有得賺,但宗室藩王卻是無限增長,有了新政作為約束,那也不妨礙宗藩繼續生孩子。
而且,新政能不能一直延續下去,誰也說不準。
畢竟,皇帝的兒子也是要封藩的,就算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都能狠下心來,後麵的那個廢物朱祁鎮能嗎?
說起來,後世還有人給朱祁鎮洗白,說朱祁鎮隻是輸了一場仗,本質還是有明君品質的。
嗯,就因為這一場戰敗,導致了九邊大亂,洪武永樂宣德三朝對海西的經略付諸東流,三朝舊人(傾向大明的海西野人女真首領)戰死也先之手,朝廷所賜封賞璽書,都被也先所取,遼海藩籬煙消雲散。
最重要的是,這一戰也讓明初二帝北伐,所建立起來的“天朝上國”無敵的政治印象徹底破滅。
朱祁鎮也曉得自己幹了什麽,奪門複位以後,連忙派遣馬鑒前往奴兒幹都司,準備用錢把奴兒幹給遷(買)回廟街,結果奴兒幹的女真部落卻各種敷衍,還故意扮作強盜寇掠朝廷使團。
堡宗唯一幹的人事,大概也就是重新支持下西洋,還有廢除殉葬製了。
這家夥不僅北伐打不過,在西南鎮壓麓川,也因為決策多次失誤,導致西南戰爭連續不斷,嚴重牽扯了明軍的精銳戰力。
就連最後平定麓川,也是依靠結盟的形式不了了之,事後又縱容降將毛勝前往孟密(全球最大翡翠產地),擾亂西南安定。
……
謹身殿外。
“維喆兄慢行……”
蹇義對著正欲離去的夏原吉呼喊道。
夏原吉回頭,麵容溫和道:“宜之兄還有何事?”
蹇義說道:“方才殿上陛下談及藩王分封海外建國……”
夏原吉搖頭:“此事陛下已有定論,而且藩王分封海外建國,的確也不失為一樁妙策。既可減輕國家財政重負,也能讓那些宗藩有一個好去處,安撫宗藩憤懣之心,又能為朝廷增加海外財賦,一舉多得。”
那些待定的海外殖民地,朱高熾全都對夏原吉他們,按照林煜的授課內容,進行了詳細描述。
可以說,就算是隻出產特殊香料樟腦的台灣,都是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至於什麽不征之國,那更是扯淡了。
台灣是大明屬地,呂宋國是呂宋總督轄地,爪哇的滿者伯夷國更是陰吞大明的舊港宣慰司。
這就是明擺著送借口給大明,好去一一討平這些不服管教,又得天獨厚的豐饒之地。
“可是……”
夏原吉打斷道:“陛下既然將藩王分封建國拿出來與我等討論,那便是心中對此已無顧慮。連陛下都沒了顧慮,我等又有什麽好擔憂的?更何況,此事暫且也隻是初定,之後還要放至大朝上,詳細敲定分封細節,必然不可能真的放任宗藩在海外獨立自主。”
這是肯定的,朱高熾找他們商議,隻能算是敲定大方向。
真正實操起來,肯定還有諸多細節要擬定,對藩王不可能真的毫無限製。
否則就不是可能會脫離大明了,而是一定會鬧獨立造反。
蹇義聞言沉默片刻,忽地抬起頭來說道:“維喆兄此言有理,隻是……某還有一事不明。”
“宜之但講無妨。”
“方才維喆兄與陛下交談時,時常提及的林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
“……”
……
就在朱高熾這邊剛剛敲定,要將宗藩作為今後大明海外殖民的重點主力之時。
另一邊。
朝鮮,漢城。
李氏朝鮮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世宗大王”李裪,此刻正率領百官跪迎,恭敬大呼:“朝鮮下國郡王李裪,攜百官恭迎天朝大明使者!”
使節團中,主使韓確手捧聖旨,笑道:“起來吧!”
他早已出使朝鮮不止一次,就連如今的朝鮮王李裪,都是由自己帶隊前往冊封的。
他本人亦是個朝鮮國人,出身之家族還是個前朝就在的頂級豪族。
沒錯,韓確所在的家族清州韓氏,在高麗王朝時期,曾經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族,先後出過配享宗廟的韓渥、韓方信等人物。
即便後來因為卷入王室爭鬥,而迅速衰落,但到了韓確這一代,運氣卻是相當不錯。
他的妹妹被永樂帝選中,納為了麗妃,本人也跟隨妹妹一同去了大明做官。
朝鮮這邊為了貫徹討好大明的“事大”政策,便給韓確也掛名了右議政的官職,還在後來一度左右朝鮮王室的廢立。
看著自己在朝鮮的“君父”,如今卻跪在自己麵前,那副卑躬屈膝的討好模樣,讓韓確感到有種別樣的刺激。
李裪還不得不跪,因為他是大明冊封的朝鮮王,而韓確雖然隻是一介臣子,卻是天朝大明的使者,手裏更是捧著大明皇帝的聖旨,代表了大明皇帝的權威。
李裪一番跪迎“程序”走過,便連忙恭恭敬敬的將韓確給迎進王宮,讓百官一起作陪,設宴款待韓確。
酒過三巡,菜過……好吧,也沒什麽好菜,朝鮮這窮旮旯,中低層官員連吃肉都是奢求。
有個趣事值得一提,朝鮮這位世宗大王李裪的父親太宗李芳遠在位時,日本曾經借口轉送過一頭大象給朝鮮作為國禮(大象是大明送的,日本養不起,就送給朝鮮)。
而後,李芳遠先將其養在了都城寺廟,但由於不熟悉大象習性,導致工曹(朝鮮工部)一個官員被踩死。
這頭大象就被轉送到全羅道飼養,結果卻因為大象不吃草,喜歡吃大豆稻米,地方官實在難以負擔。
李芳遠礙於麵子,隻能下令讓全羅、慶尚、忠清三道輪流飼養。
對比一下,就相當於讓中國江南最富庶的三個省,輪流出錢養頭大象,要不然還養不起。
所以,由此可見朝鮮有多窮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