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濟也表示讚同:
“這篇文章我看完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滇緬公路的修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真是血肉鑄成的另一座‘長城’!”
得到眾人的嘉許,蕭乾看向沈從文的眼神百感交集:
“師父,《大公報》的副刊是你一手辦起來的,自打接了師父的棒,我就想著一定得好好幹,千萬不能砸了師父的招牌。”
“秉乾弟,你這篇滇緬公路的文章已經讓我自愧不如了,快別說什麽砸不砸招牌的了,你現在就是《大公報》副刊的招牌!知道你組稿困難,我還跟聯大的同事們說好了,等你回香港的時候讓你多帶幾篇稿子回去。”
蕭乾摸了摸脖頸,臉上露出一絲赧意:
“我準備過一陣去英國了。”
沈從文一愣:
“去英國?不在《大公報》做事了?”
“師父,這件事兒說來話長,我去滇緬公路之前就收到了英國倫敦大學的邀請函,請我去東方學院教英國人學中文,但250磅的年薪給得實在太少,更何況還要自備旅費,我擔心過不下去,就沒想著過去。我從滇緬公路回來之後,胡社長(《大公報》社長胡霖)聽說了這件事,他特別興奮,跟我講了一戰時他在歐洲當戰地記者的經曆,他說歐洲戰局日趨緊張,這是親臨新聞第一線的難得機會,讓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英國。對於我經濟上的顧慮,胡社長說:‘馬上回他們一信,接下聘書。至於旅費,報館可以替你墊上,靠你那管筆來還嘛!’胡社長說我是《大公報》派到英國去的第一步棋,讓我務必先在那裏站住腳跟。師父你說,胡社長都這麽說了,我還能不去嗎?”
沈從文笑著點點頭:
“那自然是要去的,你不光是《大公報》派去英國的第一步棋,還是中國人了解歐洲時局的一雙眼睛,你身上可肩負著重大的新聞使命啊!”
沈從文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笑了,朝蕭乾投去嘉許和期待的眼光,蕭乾有些靦腆地低下了頭,也笑了。
傅雷向前探了探身:
“對了,從文兄,《今日評論》的副刊是你編的吧?我近來每期都買,稿子選得有水平!”
沈從文謙遜擺手:
“不是我選得有水平,是他們寫得有水平,在座的同濟、鍾書、馮至幾位都給雜誌寫過稿子。”
傅雷點點頭:
“鍾書的幾篇《冷屋隨筆》文風真是辛辣,看完如同洗了一個冷水澡一般痛快。”
錢鍾書一直縮在一個角落不發一言,突然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誇讚,嘴角微微浮現出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他仍舊抱著臂,低聲說道:
“不過是幾句牢騷話罷了,不值一提。我倒是覺得馮至的那封信寫得好,其中對尼采的諸多看法都很中肯。”
傅雷點點頭,表示讚同:
“沒錯,我也覺得那篇寫得深入淺出,極適合入門。”
梁宗岱聽到馮至的名字,驕傲地拍了拍安安靜靜坐在他身旁的馮至:
“那是自然,馮至的才華還用說什麽!話說回來,我和馮至、傅雷三個在昆明碰上也算他鄉遇故知了,我剛到海德堡學德文的時候,還是馮至帶我去找的房子呢!這一晃也快十年了!我跟傅雷就更是不打不相交了,傅雷,你還記得我們在巴黎為了劉海粟的油畫《玫瑰村》大吵一架的事兒麽?”
傅雷嚴肅的臉上難得地露出笑容:
“你說錯了!哪裏是大‘吵’一架,那是大‘打’一架!”
梁宗岱哈哈大笑:
“可不是嘛?我記得當時咱們倆還鬧到了警察局,說明原因後把警察局長都給逗樂了!”
梁宗岱豪邁的氣度讓席間的氛圍活躍起來,傅雷卻依舊一板一眼地說:
“不過我依然堅持《玫瑰村》對色塊和構圖的處理就是受了塞尚的影響。”
“我也依然堅持那就是劉海粟自己的東西,與塞尚無關!”
馮至一臉平靜地說:
“你們倆不會又在從文兄家裏上演全武行吧?這兒地方可不大。”
馮至這冷冷淡淡的一句讓大家一下子笑了起來,梁宗岱也跟著大笑,傅雷難得地咧了咧嘴,他輕輕搖搖頭,看向梁宗岱:
“絕對不會。前幾年我翻譯《約翰?克裏斯朵夫》的時候,手邊沒有法文原版書,宗岱就把他的書借給了我,後來我才知道,他借我的書十分珍貴,那是他拜訪羅曼·羅蘭時收到的禮物,他就這樣無私地借給了我,我心裏一直很感激宗岱。”
傅雷這些話完全出乎了梁宗岱的意料,本來鬥誌滿滿的他一下子漲紅了臉:
“哎呀,你提它做什麽?這麽小的事兒,也就隻有你能記到現在!從文兄,他鄉遇故知的除了我們三個,還有咱們倆啊!盧溝橋事變之後,咱們可是擠一趟火車逃離北平的難兄難弟啊!自打那時候起,咱們就再也沒見過麵了吧?”
沈從文露出感慨的神情,梁宗岱接著回憶過往:
“我還記得你那時候還扮成商人,你那麽文氣,哪裏像個商人?哈哈哈哈……”
沈從文露出不服的神色:
“我哪裏文氣?我可是當過兵的!見過幾百顆人頭的!”
“對對對,你不文氣,你善戰得很!從文兄,你最近那篇《一般或特殊》我看了,你說得我很讚同,可又討了罵了,說你這是‘與抗戰無關論’!”
梁宗岱話一出口,本來輕鬆活躍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滯了,錢鍾書看向沈從文,眼神中透著審視和關切,沈從文低著頭,笑意雖淺淡了些,麵上卻仍是平靜的。
周曦沐是《今日評論》的忠實讀者,《一般與特殊》一月份在《今日評論》上刊出時周曦沐就看了。沈從文在文中反對公式化、口號化的“抗戰八股”,主張作家遠離宣傳的空氣,遠離文化人的身份,遠離戰爭的浪漫情緒,用作品對中華民族的優劣做更深的探討、更親切的體認。他認為這樣的文學創作雖然表麵上與有宣傳和鼓動效果的“抗戰文學”無關,卻關係到社會真正的進步,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長期沉默的努力,卻容易被誤解,受奚落。
“這篇文章我看完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滇緬公路的修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真是血肉鑄成的另一座‘長城’!”
得到眾人的嘉許,蕭乾看向沈從文的眼神百感交集:
“師父,《大公報》的副刊是你一手辦起來的,自打接了師父的棒,我就想著一定得好好幹,千萬不能砸了師父的招牌。”
“秉乾弟,你這篇滇緬公路的文章已經讓我自愧不如了,快別說什麽砸不砸招牌的了,你現在就是《大公報》副刊的招牌!知道你組稿困難,我還跟聯大的同事們說好了,等你回香港的時候讓你多帶幾篇稿子回去。”
蕭乾摸了摸脖頸,臉上露出一絲赧意:
“我準備過一陣去英國了。”
沈從文一愣:
“去英國?不在《大公報》做事了?”
“師父,這件事兒說來話長,我去滇緬公路之前就收到了英國倫敦大學的邀請函,請我去東方學院教英國人學中文,但250磅的年薪給得實在太少,更何況還要自備旅費,我擔心過不下去,就沒想著過去。我從滇緬公路回來之後,胡社長(《大公報》社長胡霖)聽說了這件事,他特別興奮,跟我講了一戰時他在歐洲當戰地記者的經曆,他說歐洲戰局日趨緊張,這是親臨新聞第一線的難得機會,讓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英國。對於我經濟上的顧慮,胡社長說:‘馬上回他們一信,接下聘書。至於旅費,報館可以替你墊上,靠你那管筆來還嘛!’胡社長說我是《大公報》派到英國去的第一步棋,讓我務必先在那裏站住腳跟。師父你說,胡社長都這麽說了,我還能不去嗎?”
沈從文笑著點點頭:
“那自然是要去的,你不光是《大公報》派去英國的第一步棋,還是中國人了解歐洲時局的一雙眼睛,你身上可肩負著重大的新聞使命啊!”
沈從文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笑了,朝蕭乾投去嘉許和期待的眼光,蕭乾有些靦腆地低下了頭,也笑了。
傅雷向前探了探身:
“對了,從文兄,《今日評論》的副刊是你編的吧?我近來每期都買,稿子選得有水平!”
沈從文謙遜擺手:
“不是我選得有水平,是他們寫得有水平,在座的同濟、鍾書、馮至幾位都給雜誌寫過稿子。”
傅雷點點頭:
“鍾書的幾篇《冷屋隨筆》文風真是辛辣,看完如同洗了一個冷水澡一般痛快。”
錢鍾書一直縮在一個角落不發一言,突然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誇讚,嘴角微微浮現出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他仍舊抱著臂,低聲說道:
“不過是幾句牢騷話罷了,不值一提。我倒是覺得馮至的那封信寫得好,其中對尼采的諸多看法都很中肯。”
傅雷點點頭,表示讚同:
“沒錯,我也覺得那篇寫得深入淺出,極適合入門。”
梁宗岱聽到馮至的名字,驕傲地拍了拍安安靜靜坐在他身旁的馮至:
“那是自然,馮至的才華還用說什麽!話說回來,我和馮至、傅雷三個在昆明碰上也算他鄉遇故知了,我剛到海德堡學德文的時候,還是馮至帶我去找的房子呢!這一晃也快十年了!我跟傅雷就更是不打不相交了,傅雷,你還記得我們在巴黎為了劉海粟的油畫《玫瑰村》大吵一架的事兒麽?”
傅雷嚴肅的臉上難得地露出笑容:
“你說錯了!哪裏是大‘吵’一架,那是大‘打’一架!”
梁宗岱哈哈大笑:
“可不是嘛?我記得當時咱們倆還鬧到了警察局,說明原因後把警察局長都給逗樂了!”
梁宗岱豪邁的氣度讓席間的氛圍活躍起來,傅雷卻依舊一板一眼地說:
“不過我依然堅持《玫瑰村》對色塊和構圖的處理就是受了塞尚的影響。”
“我也依然堅持那就是劉海粟自己的東西,與塞尚無關!”
馮至一臉平靜地說:
“你們倆不會又在從文兄家裏上演全武行吧?這兒地方可不大。”
馮至這冷冷淡淡的一句讓大家一下子笑了起來,梁宗岱也跟著大笑,傅雷難得地咧了咧嘴,他輕輕搖搖頭,看向梁宗岱:
“絕對不會。前幾年我翻譯《約翰?克裏斯朵夫》的時候,手邊沒有法文原版書,宗岱就把他的書借給了我,後來我才知道,他借我的書十分珍貴,那是他拜訪羅曼·羅蘭時收到的禮物,他就這樣無私地借給了我,我心裏一直很感激宗岱。”
傅雷這些話完全出乎了梁宗岱的意料,本來鬥誌滿滿的他一下子漲紅了臉:
“哎呀,你提它做什麽?這麽小的事兒,也就隻有你能記到現在!從文兄,他鄉遇故知的除了我們三個,還有咱們倆啊!盧溝橋事變之後,咱們可是擠一趟火車逃離北平的難兄難弟啊!自打那時候起,咱們就再也沒見過麵了吧?”
沈從文露出感慨的神情,梁宗岱接著回憶過往:
“我還記得你那時候還扮成商人,你那麽文氣,哪裏像個商人?哈哈哈哈……”
沈從文露出不服的神色:
“我哪裏文氣?我可是當過兵的!見過幾百顆人頭的!”
“對對對,你不文氣,你善戰得很!從文兄,你最近那篇《一般或特殊》我看了,你說得我很讚同,可又討了罵了,說你這是‘與抗戰無關論’!”
梁宗岱話一出口,本來輕鬆活躍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滯了,錢鍾書看向沈從文,眼神中透著審視和關切,沈從文低著頭,笑意雖淺淡了些,麵上卻仍是平靜的。
周曦沐是《今日評論》的忠實讀者,《一般與特殊》一月份在《今日評論》上刊出時周曦沐就看了。沈從文在文中反對公式化、口號化的“抗戰八股”,主張作家遠離宣傳的空氣,遠離文化人的身份,遠離戰爭的浪漫情緒,用作品對中華民族的優劣做更深的探討、更親切的體認。他認為這樣的文學創作雖然表麵上與有宣傳和鼓動效果的“抗戰文學”無關,卻關係到社會真正的進步,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長期沉默的努力,卻容易被誤解,受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