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客”早早就到了聯歡會的現場,發現許多人比他們還早,除了同學們還有縣政府人員,還有當地的民眾帶了許多小孩子來看熱鬧,大家早已把整個的操場裏三層外三層圍了一個大大的圓圈。
雖然大家都對這個聯歡會十分期待,然而現場苗民到的不多,一個年長的老者帶著七個年輕男子和四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男子身穿藍布長衫,頭上裹著黑布頭巾,腳穿黑襪黑鞋,老者與他們打扮相同,僅在藍布長衫外麵加了一件黑布坎肩。少女們顯然特意為了這次聯歡會盛裝而來。她們臉上塗了白白的粉,別人和她們對視便馬上把目光移開,害羞得很。少女們的長發都梳成了在前額處高高隆起的發髻,上麵包裹著一塊帽子形狀的頭巾,頭巾是藍底白花的印花布縫製而成,白色的印花呈現出花卉、蟲魚、飛龍、兔子等動物圖案,頭巾邊緣有波紋或雷紋,圖案形狀樸拙可愛。
接待步行團並組織這次聯歡會的吳姓保長跟同學們介紹,這藍底白花布是苗民獨有的蠟染工藝,古時成為蠟纈,做法是用蠟刀蘸著融化的蠟在白色的布上畫圖案,然後把布放入藍靛中浸染,布匹上色之後去掉已經凝固的蠟,因為蠟可防水,被蠟覆蓋的部分依然呈現出白色,其餘的部分則染成了深藍色,布麵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大家紛紛感歎如此精美的染布工藝卻不為外人所知,實在可惜,胡承蔭說,若是楚青恬在這裏肯定會很喜歡她們的服飾,他端起相機給苗家男女拍了好多照片,準備到了昆明給楚青恬看。
少女們的頭頂上都有一根銀質的銀條,直直的立著。她們的頭巾上都有一束紅纓,用銀簪插在隆起的發髻上。一路上大家看過多次,早已知曉紅纓是代表“未婚”的含義。大家過往看過很多次苗族女子的大耳環,這次少女們的耳環尤其大,直徑如手鐲般大小,底端甚至垂在少女的肩膀上。她們的頭飾不多,胸前卻“環佩叮當”,十分華麗。每人各帶二三個項圈,不僅如此,胸前還掛著銀製的小刀小劍,還有各種小動物,簡直是琳琅滿目,在深藍上衣的襯托下分外地紮眼。
少女們都穿著一式對襟圓領的上衣,上麵也是跟頭巾一樣的蠟染圖案,下身穿黑色短裙,長度僅僅到膝蓋,腰間係著一條繡花腰帶,更顯出少女腰肢的纖細,跟平日裏勞作赤足的苗族女子不同,四個少女都腳踩繡花鞋,鞋上都係有銀鈴。或許是少女衣著顏色的莊重和配飾的華麗,再加上她們都以青布裹腿,神色莊重,身上衣著莫名有一些像盔甲,少女們都好似巾幗戎裝的女戰士,頗有英姿颯爽之感。
苗漢聯歡會由黃鈺生團長主持,他先請當地的苗民代表吳保長致辭,吳保長顯然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有些口音,但是漢語講得很好,他說歡迎湘黔滇旅行團師生不遠千裏來到爐山縣,爐山縣是一個非常貧困的縣城,縣城裏僅有二百餘戶人,全縣也隻有十萬多人,其中苗民占百分之七十五,漢人隻占百分之二十五。苗民的生活十分艱苦,多年來一直受到漢民的壓迫和欺辱,導致苗民的教育水平底下,隻能從事最為艱苦的體力勞動,這也導致了多年來苗民對漢民的仇恨和躲避的態度。
不過近年來他們一直再改變苗漢之間關係緊張的問題,現在苗民和漢民的地位已經平等,他們也在想方設法向苗民普及基礎教育,教他們說漢話,因為我們國家的苗民可以分為七大種類,若是細分種類更多。不僅苗漢之間語言不通,甚至不同種族的苗民之間語言也不通,這就使爐山當地百姓消息十分鼻塞,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極其缺乏,到現在農耕技術仍舊十分落後,政府也向改良當地的農田水利設施,但苦於沒有人才。就連召集苗民參加大聯歡這件小事兒也十分艱難,因為他們對外界的事物全然不知,因此十分怕見外人,費了很大勁才找來了十幾個人。他也希望能借此苗漢聯歡大會促進苗民和漢民之間的交流,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吳保長剛講完,步行團的大家都熱烈鼓掌,操場中央的苗民男女大都不懂漢語,也跟著生澀地拍起手來。
接著是黃團長致辭,黃團長說一路走來,深刻感受到苗民老百姓是非常勤勞淳樸的,他十分讚同苗漢之間理應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同時他也深刻體會到苗民生活條件的艱苦和物質的匱乏,希望地方當局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尤其是要普及他們的教育,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苗民生活落後的問題。
黃團長的演講也得到了大家十分熱烈的掌聲。
步行團在操場上放了兩張桌子,桌子上擺放著步行團事先準備好的兩壇酒和一大盤包子。黃團長得知這些苗民都是一大早走了四十裏路特意趕來的,便趕緊安排他們吃飯,苗民們十分喜歡吃包子,個個臉上露出了笑容,吃好飯之後,黃團長和吳保長用陶碗給大家倒酒,步行團的老師們紛紛給苗族同胞敬酒,期初他們還有些拘謹,後來便逐漸放開對飲起來,苗民都酒量奇好,沒一會兒功夫大家就把兩壇酒都喝光了。
聯歡會正式開始,先由步行團的代表開始表演。
黃團長掃視著大家。
“誰願意自告奮勇打個頭陣啊?”
步行團的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便開始互相慫恿起來,陳確錚在背後使勁兒推了胡承蔭一把,大家便開始熱烈鼓掌,還有人起哄,這下趕鴨子上架不上也不行了,好在胡承蔭是戲台子上長大的,天生不怯場,咳嗽了兩聲,便鎮定自若地起了範兒。
雖然大家都對這個聯歡會十分期待,然而現場苗民到的不多,一個年長的老者帶著七個年輕男子和四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男子身穿藍布長衫,頭上裹著黑布頭巾,腳穿黑襪黑鞋,老者與他們打扮相同,僅在藍布長衫外麵加了一件黑布坎肩。少女們顯然特意為了這次聯歡會盛裝而來。她們臉上塗了白白的粉,別人和她們對視便馬上把目光移開,害羞得很。少女們的長發都梳成了在前額處高高隆起的發髻,上麵包裹著一塊帽子形狀的頭巾,頭巾是藍底白花的印花布縫製而成,白色的印花呈現出花卉、蟲魚、飛龍、兔子等動物圖案,頭巾邊緣有波紋或雷紋,圖案形狀樸拙可愛。
接待步行團並組織這次聯歡會的吳姓保長跟同學們介紹,這藍底白花布是苗民獨有的蠟染工藝,古時成為蠟纈,做法是用蠟刀蘸著融化的蠟在白色的布上畫圖案,然後把布放入藍靛中浸染,布匹上色之後去掉已經凝固的蠟,因為蠟可防水,被蠟覆蓋的部分依然呈現出白色,其餘的部分則染成了深藍色,布麵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大家紛紛感歎如此精美的染布工藝卻不為外人所知,實在可惜,胡承蔭說,若是楚青恬在這裏肯定會很喜歡她們的服飾,他端起相機給苗家男女拍了好多照片,準備到了昆明給楚青恬看。
少女們的頭頂上都有一根銀質的銀條,直直的立著。她們的頭巾上都有一束紅纓,用銀簪插在隆起的發髻上。一路上大家看過多次,早已知曉紅纓是代表“未婚”的含義。大家過往看過很多次苗族女子的大耳環,這次少女們的耳環尤其大,直徑如手鐲般大小,底端甚至垂在少女的肩膀上。她們的頭飾不多,胸前卻“環佩叮當”,十分華麗。每人各帶二三個項圈,不僅如此,胸前還掛著銀製的小刀小劍,還有各種小動物,簡直是琳琅滿目,在深藍上衣的襯托下分外地紮眼。
少女們都穿著一式對襟圓領的上衣,上麵也是跟頭巾一樣的蠟染圖案,下身穿黑色短裙,長度僅僅到膝蓋,腰間係著一條繡花腰帶,更顯出少女腰肢的纖細,跟平日裏勞作赤足的苗族女子不同,四個少女都腳踩繡花鞋,鞋上都係有銀鈴。或許是少女衣著顏色的莊重和配飾的華麗,再加上她們都以青布裹腿,神色莊重,身上衣著莫名有一些像盔甲,少女們都好似巾幗戎裝的女戰士,頗有英姿颯爽之感。
苗漢聯歡會由黃鈺生團長主持,他先請當地的苗民代表吳保長致辭,吳保長顯然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有些口音,但是漢語講得很好,他說歡迎湘黔滇旅行團師生不遠千裏來到爐山縣,爐山縣是一個非常貧困的縣城,縣城裏僅有二百餘戶人,全縣也隻有十萬多人,其中苗民占百分之七十五,漢人隻占百分之二十五。苗民的生活十分艱苦,多年來一直受到漢民的壓迫和欺辱,導致苗民的教育水平底下,隻能從事最為艱苦的體力勞動,這也導致了多年來苗民對漢民的仇恨和躲避的態度。
不過近年來他們一直再改變苗漢之間關係緊張的問題,現在苗民和漢民的地位已經平等,他們也在想方設法向苗民普及基礎教育,教他們說漢話,因為我們國家的苗民可以分為七大種類,若是細分種類更多。不僅苗漢之間語言不通,甚至不同種族的苗民之間語言也不通,這就使爐山當地百姓消息十分鼻塞,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極其缺乏,到現在農耕技術仍舊十分落後,政府也向改良當地的農田水利設施,但苦於沒有人才。就連召集苗民參加大聯歡這件小事兒也十分艱難,因為他們對外界的事物全然不知,因此十分怕見外人,費了很大勁才找來了十幾個人。他也希望能借此苗漢聯歡大會促進苗民和漢民之間的交流,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吳保長剛講完,步行團的大家都熱烈鼓掌,操場中央的苗民男女大都不懂漢語,也跟著生澀地拍起手來。
接著是黃團長致辭,黃團長說一路走來,深刻感受到苗民老百姓是非常勤勞淳樸的,他十分讚同苗漢之間理應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同時他也深刻體會到苗民生活條件的艱苦和物質的匱乏,希望地方當局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尤其是要普及他們的教育,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苗民生活落後的問題。
黃團長的演講也得到了大家十分熱烈的掌聲。
步行團在操場上放了兩張桌子,桌子上擺放著步行團事先準備好的兩壇酒和一大盤包子。黃團長得知這些苗民都是一大早走了四十裏路特意趕來的,便趕緊安排他們吃飯,苗民們十分喜歡吃包子,個個臉上露出了笑容,吃好飯之後,黃團長和吳保長用陶碗給大家倒酒,步行團的老師們紛紛給苗族同胞敬酒,期初他們還有些拘謹,後來便逐漸放開對飲起來,苗民都酒量奇好,沒一會兒功夫大家就把兩壇酒都喝光了。
聯歡會正式開始,先由步行團的代表開始表演。
黃團長掃視著大家。
“誰願意自告奮勇打個頭陣啊?”
步行團的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便開始互相慫恿起來,陳確錚在背後使勁兒推了胡承蔭一把,大家便開始熱烈鼓掌,還有人起哄,這下趕鴨子上架不上也不行了,好在胡承蔭是戲台子上長大的,天生不怯場,咳嗽了兩聲,便鎮定自若地起了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