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播放的大明朝四個昏君初步介紹,炸鍋的自然是明太祖,成祖等幾位明初明君。


    朱元璋:“好極了,這回咱大明出名了,看來咱殺得太少了,要是咱能穿越過去非把那些文官,宦官殺光了。”


    明成祖:“真是孝子賢孫啊,四個昏君,大明毀在這些人手中,朕要夷九族,這幫家夥該殺!”


    光幕還在繼續講述曆史上的昏君,光幕:“明萬曆皇帝朱翊鈞,對於他的曆史評價各異,但是在其主政初期出現一代名臣,一個繼於謙之後又一位為大明續命六十年的首輔張居正。


    朱翊鈞號禹齋,明穆宗朱載坖的第三子,母為貴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號萬曆。


    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6歲被立為太子,朱翊鈞並於隆慶六年六月即位。


    因明王朝政治腐敗財政枯竭,危機四伏,朝事主要依靠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其在內政方麵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改革賦役製度,推行《一條鞭法》;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飭,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


    這裏要提一下李太後,她雖然出身平民,卻為大明萬曆初期出現“萬曆中興”作出一定貢獻。


    李太後不同於其她太後寵愛兒子,而是對兒子教育極其嚴格,本意是將兒子培養成一代明君,也是這樣做的。讓張居正為帝師,教導年幼的朱朱翊鈞,卻忘了一點,在嚴格教導下朱翊鈞是否會產生逆反心理。


    《明史》記載或許有人質疑萬曆中興,但是可以從西方列強之首的英吉利大不列顛王國使團記錄中看出真相。


    英國使團對明朝的評價總體上是高度讚揚的,他們認為明朝是一個物產豐富,工藝精湛,民眾精神麵貌昂揚的國家。


    利瑪竇在他的《中國劄記》中描述明朝物產極大豐富,百姓衣著華麗,行為舉止彬彬有禮,精神麵貌上表現出自信?;門多薩在他的巜中華大帝國史》中也提到明朝在建築,農業,印刷,手工業等方麵都讓歐洲人驚歎不已?。這些描述都表明明朝在外國傳教士眼中是一個高度發達和繁榮的國家,這些評價也並非完全沒有批評,傳教士們也記錄了明朝的一些問題,比如軍備的落後和地方官府的腐敗?,盡管如此這些批評並沒有掩蓋明朝的整體積極形象,反而使得英國使團對明朝的評價更加全麵和客觀,英國使團對明朝的評價是正麵的,認為明朝是一個在多個方麵都達到極高水平的國家,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整體上是一個富強和文明的國家?。


    同樣是英國使團,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來華訪問,得出的結論:大清是一艘破舊的船,之所以沒有沉沒是因為駕駛這條破船的人是一些優秀的人,大不列顛王國可攻打!清朝之民眾食不果腹,民眾猶如行屍走肉。


    回頭再講明朝萬曆年間,朱翊鈞在繼位的前十年奮發圖強,使明王朝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促使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中間十年其由勤變懶加之沉溺酒色,財貨的病態心理非但未能使明朝中興相反卻把明朝推向絕境。後人評論朱翊鈞“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但朱翊鈞也並非一無是處,其在骨幹朝臣的輔助下明朝並沒有顯現出明顯的頹態。


    且明朝萬曆年間先後進行的三次大規模戰役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隆慶六年五月二十二日,明穆宗病危,三天後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被召入宮中。


    李太後在嚴格教育明神宗的同時,還把軍國重事交給張居正來打理,不遺餘力地支持他推行各項改革,正是在李太後的鼎力支持下張居正才能順利地推行《一條鞭法》《考成法》等改革措施,使得國力重振,吏治為之一新。


    史書對李太後不吝讚美之詞:萬曆初政,委任張居正綜核名實,幾於富強,後之力居多。


    張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成功李太後功不可沒;然而由於明神宗朱翊均寵愛鄭貴妃引發長達15年的國本之爭。


    起因鄭貴妃想讓自己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當太子,造成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造成皇帝與官僚集團間的尖銳對立,致使明朝政局動蕩不安,在這種情況下李太後果斷站出來命令兒子必須立朱常洛為太子;正因為李太後一錘定音之舉才使得明朝避免陷入無休止的混亂當中,可謂功莫大焉。


    萬曆四十二年二月李太後薨逝終年69歲,死後與明穆宗一起合葬昭陵,李太後雖然管教明神宗甚嚴,但終究未能讓他成為一代明君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合格的皇帝,若她泉下有知是否會感到羞愧呢?


    朱翊鈞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麵,後因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


    萬曆四十四年後金政權建立並於萬曆四十六年攻占撫順,挑起後金與明之間的戰爭,朱翊鈞力主撻伐,次年明軍在薩爾滸慘敗,此後明對後金取守勢無力進攻。


    萬曆四十八年朱翊鈞病死,享年五十八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於定陵。


    必須指出的是萬曆三大征,都是因為倭寇島國狼子野心引發的,妄圖吞並朝鮮,進一步入侵華夏,倭寇之患由來已久,自隋唐時期便開始了。


    倭寇島國畏威而不懷德,陰險狡詐,在唐朝時便提出一項國策,誓將華夏納入倭國版圖,這一政策不論其國內政權如何變動,也沒有改變,已經成為倭寇島國永不可更改的全民意誌,其亡我華夏之心不死。


    而萬曆三大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進行的戰爭,從這點講萬曆皇帝討伐倭寇是有功於華夏的。


    縱觀華夏曆史,曆史上那些皇帝們,哪怕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唐太宗其晚年也都是昏庸之人。


    漢武帝晚年聽信讒言,巫蠱之禍,害死太子劉據,逼死一代賢後衛子夫;唐太宗晚年迷上丹藥,自己把自己毒死。千古一帝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昏君。


    曆史上除了始皇帝贏政之外,其它王朝的無論是開國皇帝還是盛世明君,除了少數皇帝外大都是前期英明神武,晚年昏庸。”


    光幕中文洛陽現身,他講的話也算是給曆代華夏君王上了一課,當一時明君易,當一輩子盛世明君難。


    光幕中文洛陽所言,猶如炸彈,在萬朝中掀起驚濤駭浪,這還不是最刺激的,最厲害的是一句天下儒生皆廢物,滿口仁義道德,明麵上忠君愛國,實則是偽君子,弑君謀逆無惡不作。萬朝觀看光幕的古代讀書人全炸鍋了,尤其是宋朝讀書人更是接受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時空之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憤怒的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憤怒的獅子並收藏我有一座時空之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