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殿裏,皇帝的手裏拿著東山道人讓人送進來的一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他輕輕地念出聲來,之後,將詩遞給了忠順王,“你看看!”
忠順王接過來,實在是難以相信,這是賈琮寫的,“前麵兩句,瞧著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這孩子,難道說,把四書都讀了?”
皇帝背著手站在了窗前,他想的是另一個問題,“東山那邊,趙家的老太太都去了,逼著他家老二要和顧家公子拚命?”
忠順王忙跟上了思路,“是。趙家嫡係的兩房,就這一根獨苗,倒是顧家,顧銘臣一共一妻三妾,一口氣生了五個兒子,這老三和老大都是嫡出。”
“北靜王府和金陵甄家在議親?”
“是皇太後做的媒,定了他們家的二姑娘,眼下過門也還早,聽說他們家二姑娘隻有十三歲,過門的話還得兩年呢。”
“過不過門倒在其次!”泰啟帝冷冷地說了一句,“朕倒是聽說,顧銘臣有個妾室是揚州瘦馬,前年趙谘璧的夫人運年貨回來的時候,隨車帶回來,直接送到了顧家。”
忠順王倒是聽說過這件事,“不是說,顧老太太娘家的一個侄女兒還是什麽的,給顧銘臣做妾室嗎?”
“嗬!不過是掩人耳目!原以為不是什麽清白人家的姑娘,誰知,竟未破瓜,新婚夜落了紅,把個顧銘臣激動得頭次洞房花燭一樣,又喜愛那女子柔媚,很能得趣兒,隆重其實地擺了納妾宴,少不得要編一個身份。”
“這……編什麽不好,非要說是老太太娘家的侄女兒,這老太太的娘家也不知會怎麽想,姑娘們要和揚州瘦馬做姐妹了!”
泰啟帝被逗得笑了,道,“你也別多想,朕隻是說說罷了,眼下機緣巧合,說不得要破這個局了。賈家的這小子,還真是一員福將呢!”
忠順王也知道,皇上一直為兩淮鹽政的事為難,鹽稅占了國庫三分之一的收入,如今這大筆的銀子都沒有握在皇上的手裏,不管做什麽都受掣肘。
更何況,自萬慶十年來,太上皇迷上了修道煉丹後,國庫年年入不敷出,萬慶二十二年,朝廷的虧空竟然達到了八百多萬兩。
而兩京一十三省一年的稅銀也不過三千五百多萬兩。
太上皇還在大明宮坐著呢,這些話,泰啟帝和忠順王心裏都有數,卻一個字都不能說,說了便是不孝。
又不能不做。
忠順王笑道,“皇上今日還是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怕是有一場皮要扯!”
這一說,泰啟帝又垮下臉來,“顏惟庸這個老東西,他以為就這麽成日裏和稀泥,朕就會念他的好嗎?他一天到晚裝傻,和顧銘臣掐架給人看,可到了朕跟前,兩人又相互遞梯子,哼!”
“皇上,東閣大學士也該補個人了!”忠順王道。
泰啟帝歎了一口氣,“朕何嚐不知道,隻眼下補誰合適?”
“依臣看,如今顏惟庸不是占下風些,顧銘臣和他掐架,他尚且顧不過來,倒是給了趙菘多少機會。他人還是直了些!”
泰啟帝的心裏便有了個人選,卻也不說出來,問道,“這趙遲的事究竟如何處置才好?”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從前隻知道在軍中培植力量,等真正坐到了這個位置,才知道輕重,他不能把一幹文人全部都打倒,一來要人做事,最為關鍵的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更何況,太上皇還活著。
次日一早,大朝會上,敬德殿裏吵得就跟菜市場一樣。
趙家告禦狀進了宮,而顧銘臣自然不會讓人就這麽把屎盆子扣到自己兒子的頭上,雖說這盆屎是他兒子拉的,可扣到了兒子的頭上,他也難免跟著聞臭氣。
趙家和顧銘臣兩方的人彼此不讓,原先沆瀣一氣,如今竟然成了鬥雞眼一樣,恨不得打起來,泰啟帝聽著很是順耳,最後,在首輔趙菘的建議下,將顧櫚昉和梅問鶴均收監,命東廠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東廠廠督還是戴權,太上皇的人。
泰啟帝樂得不管,想坐山觀虎鬥,做個隔岸觀火的人,便點頭,“也隻能如此了!命太醫院正堂王君效前去給趙遲診脈,好好開解開解。”
朝會上,有些無關緊要的人聽了,紛紛低頭,忍著笑,趙谘砭氣得一張臉發紫,他欲哭無淚,兄長將一家老小交給他,如今,趙家獨苗出了這樣的事,他如何對得起兄長?
噗通一聲,趙谘砭跪在地上,嚎道,“皇上,臣的侄兒昨日從東山苑回來,幾次尋死,老母也是悲痛欲絕,請皇上為我趙家做主啊!”
泰啟帝朝趙菘看去,“元輔兼刑部尚書,這件事就交給刑部查清楚,務必要為趙家討回公道。”
趙菘身為首輔,今年已經七十有三了,他是萬慶朝首輔,柄國十餘年,深得萬慶帝信賴,泰啟帝繼位後,他三次致仕,均被泰啟帝駁回。
最後一次,泰啟帝索性諭旨手敕道,“朕方切倚賴,先生乃屢以疾辭,朕不知為何?朕知先生竭力國事,猶不肯盡心輔佐朕,又是為何?”
趙菘焉敢再辭,拖著老邁身體,唯有越發盡責盡忠。
他國事尚且料理不過來,如今又添了這等事,偏偏,不管是顧銘臣還是趙遲,均是他的門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見,泰啟帝是要看他的熱鬧了。
泰啟帝坐在禦座上聽了一會兒,他借口小解,從正殿出來,站在外麵吹了一會兒風,吩咐秉筆太監,“擬一張旨意,封榮國公府賈琮為從九品伴讀,不日進宮陪四皇子讀書習武。”
秉筆太監宋洪忙應下,等皇上進了大殿,他才匆匆朝司禮監值房走去,掌印太監戴權正好在,吩咐幾個隨從小太監忙乎著。
“老祖宗!”宋洪恭敬地向戴權行了禮,戴權笑著客氣地點頭,“今日陪皇上上早朝呢,怎麽這會子就來了?”
戴權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大明宮掌宮,外朝稱之為內相,內廷稱之為老祖宗。
“皇上吩咐下來,說是要擬一份旨意,封榮國公府長房一等將軍賈赦的次子賈琮為從九品伴讀,不日進宮陪四皇子讀書習武。我想著,四皇子如今已有兩個伴讀了,原先的兩個,一個是南安郡王孫子,另一個是懷恩侯府公子,這又加一個……”
他笑嗬嗬地看著戴權,戴權先是一愣,又笑道,“既是皇上的旨意,難不成咱們還能抗旨不成?“
宋洪笑而不答,戴權便笑著道,“不論怎麽說,先擬旨吧!”
見戴權帶著人離開了,宋洪方走到了桌前,他略一沉思,筆落在紙上,如走遊龍。
戴權去了大明宮,太上皇還在精舍裏,坐在三清牌位下麵的明黃蒲團坐墊上做早課,他將服侍的太監揮了下去,自己親自上前去伺候。
“這一大早的,又有什麽事?”
“皇上昨日出了宮,去了一趟東山,聽說那邊的花會局上,賈家的孩子得了頭籌,做了兩首好詩,皇上起了惜才之意,欲讓賈家的孩子進宮給四皇子當伴讀。”
“怎麽不是給三皇子當伴讀?”太上皇身形高瘦,穿著一身輕綢寬袍,束著道髻,他手持銅磬杵,清脆悠揚的銅磬聲在寬敞的精舍裏流淌。
“三皇子都十八歲了,那孩子年歲上不適合。“戴權服侍了太上皇十八年,小心謹慎已經刻進了骨子裏。
“那孩子多大了?”
“下月滿八歲!”
戴權從袖子裏將賈琮做的幾首詩遞過去,那字行楷相結合,字跡飄逸,配著那詩的意境,太上皇邊看邊點頭,欲起身,戴權忙上前先揉著太上皇的雙腿,再扶著他慢慢地起身。
一陣風吹過來,太上皇頜下一片烏須飄飄,誰也看不出他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
“進乳吧!”
“是!”
殿外,為首的女史元春端莊地走在前麵,她的身後,一溜兒宮女端著人乳,捧著盥洗用具,迤邐前來。
兩個小太監忙在南窗前的炕上擺上了桌子,元春先沐了手,端過了人乳,緩慢地放在太上皇的麵前。
他輕輕地念出聲來,之後,將詩遞給了忠順王,“你看看!”
忠順王接過來,實在是難以相信,這是賈琮寫的,“前麵兩句,瞧著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這孩子,難道說,把四書都讀了?”
皇帝背著手站在了窗前,他想的是另一個問題,“東山那邊,趙家的老太太都去了,逼著他家老二要和顧家公子拚命?”
忠順王忙跟上了思路,“是。趙家嫡係的兩房,就這一根獨苗,倒是顧家,顧銘臣一共一妻三妾,一口氣生了五個兒子,這老三和老大都是嫡出。”
“北靜王府和金陵甄家在議親?”
“是皇太後做的媒,定了他們家的二姑娘,眼下過門也還早,聽說他們家二姑娘隻有十三歲,過門的話還得兩年呢。”
“過不過門倒在其次!”泰啟帝冷冷地說了一句,“朕倒是聽說,顧銘臣有個妾室是揚州瘦馬,前年趙谘璧的夫人運年貨回來的時候,隨車帶回來,直接送到了顧家。”
忠順王倒是聽說過這件事,“不是說,顧老太太娘家的一個侄女兒還是什麽的,給顧銘臣做妾室嗎?”
“嗬!不過是掩人耳目!原以為不是什麽清白人家的姑娘,誰知,竟未破瓜,新婚夜落了紅,把個顧銘臣激動得頭次洞房花燭一樣,又喜愛那女子柔媚,很能得趣兒,隆重其實地擺了納妾宴,少不得要編一個身份。”
“這……編什麽不好,非要說是老太太娘家的侄女兒,這老太太的娘家也不知會怎麽想,姑娘們要和揚州瘦馬做姐妹了!”
泰啟帝被逗得笑了,道,“你也別多想,朕隻是說說罷了,眼下機緣巧合,說不得要破這個局了。賈家的這小子,還真是一員福將呢!”
忠順王也知道,皇上一直為兩淮鹽政的事為難,鹽稅占了國庫三分之一的收入,如今這大筆的銀子都沒有握在皇上的手裏,不管做什麽都受掣肘。
更何況,自萬慶十年來,太上皇迷上了修道煉丹後,國庫年年入不敷出,萬慶二十二年,朝廷的虧空竟然達到了八百多萬兩。
而兩京一十三省一年的稅銀也不過三千五百多萬兩。
太上皇還在大明宮坐著呢,這些話,泰啟帝和忠順王心裏都有數,卻一個字都不能說,說了便是不孝。
又不能不做。
忠順王笑道,“皇上今日還是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怕是有一場皮要扯!”
這一說,泰啟帝又垮下臉來,“顏惟庸這個老東西,他以為就這麽成日裏和稀泥,朕就會念他的好嗎?他一天到晚裝傻,和顧銘臣掐架給人看,可到了朕跟前,兩人又相互遞梯子,哼!”
“皇上,東閣大學士也該補個人了!”忠順王道。
泰啟帝歎了一口氣,“朕何嚐不知道,隻眼下補誰合適?”
“依臣看,如今顏惟庸不是占下風些,顧銘臣和他掐架,他尚且顧不過來,倒是給了趙菘多少機會。他人還是直了些!”
泰啟帝的心裏便有了個人選,卻也不說出來,問道,“這趙遲的事究竟如何處置才好?”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從前隻知道在軍中培植力量,等真正坐到了這個位置,才知道輕重,他不能把一幹文人全部都打倒,一來要人做事,最為關鍵的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更何況,太上皇還活著。
次日一早,大朝會上,敬德殿裏吵得就跟菜市場一樣。
趙家告禦狀進了宮,而顧銘臣自然不會讓人就這麽把屎盆子扣到自己兒子的頭上,雖說這盆屎是他兒子拉的,可扣到了兒子的頭上,他也難免跟著聞臭氣。
趙家和顧銘臣兩方的人彼此不讓,原先沆瀣一氣,如今竟然成了鬥雞眼一樣,恨不得打起來,泰啟帝聽著很是順耳,最後,在首輔趙菘的建議下,將顧櫚昉和梅問鶴均收監,命東廠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東廠廠督還是戴權,太上皇的人。
泰啟帝樂得不管,想坐山觀虎鬥,做個隔岸觀火的人,便點頭,“也隻能如此了!命太醫院正堂王君效前去給趙遲診脈,好好開解開解。”
朝會上,有些無關緊要的人聽了,紛紛低頭,忍著笑,趙谘砭氣得一張臉發紫,他欲哭無淚,兄長將一家老小交給他,如今,趙家獨苗出了這樣的事,他如何對得起兄長?
噗通一聲,趙谘砭跪在地上,嚎道,“皇上,臣的侄兒昨日從東山苑回來,幾次尋死,老母也是悲痛欲絕,請皇上為我趙家做主啊!”
泰啟帝朝趙菘看去,“元輔兼刑部尚書,這件事就交給刑部查清楚,務必要為趙家討回公道。”
趙菘身為首輔,今年已經七十有三了,他是萬慶朝首輔,柄國十餘年,深得萬慶帝信賴,泰啟帝繼位後,他三次致仕,均被泰啟帝駁回。
最後一次,泰啟帝索性諭旨手敕道,“朕方切倚賴,先生乃屢以疾辭,朕不知為何?朕知先生竭力國事,猶不肯盡心輔佐朕,又是為何?”
趙菘焉敢再辭,拖著老邁身體,唯有越發盡責盡忠。
他國事尚且料理不過來,如今又添了這等事,偏偏,不管是顧銘臣還是趙遲,均是他的門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見,泰啟帝是要看他的熱鬧了。
泰啟帝坐在禦座上聽了一會兒,他借口小解,從正殿出來,站在外麵吹了一會兒風,吩咐秉筆太監,“擬一張旨意,封榮國公府賈琮為從九品伴讀,不日進宮陪四皇子讀書習武。”
秉筆太監宋洪忙應下,等皇上進了大殿,他才匆匆朝司禮監值房走去,掌印太監戴權正好在,吩咐幾個隨從小太監忙乎著。
“老祖宗!”宋洪恭敬地向戴權行了禮,戴權笑著客氣地點頭,“今日陪皇上上早朝呢,怎麽這會子就來了?”
戴權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大明宮掌宮,外朝稱之為內相,內廷稱之為老祖宗。
“皇上吩咐下來,說是要擬一份旨意,封榮國公府長房一等將軍賈赦的次子賈琮為從九品伴讀,不日進宮陪四皇子讀書習武。我想著,四皇子如今已有兩個伴讀了,原先的兩個,一個是南安郡王孫子,另一個是懷恩侯府公子,這又加一個……”
他笑嗬嗬地看著戴權,戴權先是一愣,又笑道,“既是皇上的旨意,難不成咱們還能抗旨不成?“
宋洪笑而不答,戴權便笑著道,“不論怎麽說,先擬旨吧!”
見戴權帶著人離開了,宋洪方走到了桌前,他略一沉思,筆落在紙上,如走遊龍。
戴權去了大明宮,太上皇還在精舍裏,坐在三清牌位下麵的明黃蒲團坐墊上做早課,他將服侍的太監揮了下去,自己親自上前去伺候。
“這一大早的,又有什麽事?”
“皇上昨日出了宮,去了一趟東山,聽說那邊的花會局上,賈家的孩子得了頭籌,做了兩首好詩,皇上起了惜才之意,欲讓賈家的孩子進宮給四皇子當伴讀。”
“怎麽不是給三皇子當伴讀?”太上皇身形高瘦,穿著一身輕綢寬袍,束著道髻,他手持銅磬杵,清脆悠揚的銅磬聲在寬敞的精舍裏流淌。
“三皇子都十八歲了,那孩子年歲上不適合。“戴權服侍了太上皇十八年,小心謹慎已經刻進了骨子裏。
“那孩子多大了?”
“下月滿八歲!”
戴權從袖子裏將賈琮做的幾首詩遞過去,那字行楷相結合,字跡飄逸,配著那詩的意境,太上皇邊看邊點頭,欲起身,戴權忙上前先揉著太上皇的雙腿,再扶著他慢慢地起身。
一陣風吹過來,太上皇頜下一片烏須飄飄,誰也看不出他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
“進乳吧!”
“是!”
殿外,為首的女史元春端莊地走在前麵,她的身後,一溜兒宮女端著人乳,捧著盥洗用具,迤邐前來。
兩個小太監忙在南窗前的炕上擺上了桌子,元春先沐了手,端過了人乳,緩慢地放在太上皇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