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在批評犯錯誤的人時,經常用一句話說:“你這個人跟正常人差半個月節氣。”
24節氣是半個月一個節氣,差半個月節氣,就是差一個節氣,東北的物侯和24節氣歌謠相對應,有的真差一亇節氣。
24節氣歌有“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穿棉。”之說,而十家子卻是立夏風不住,小滿鳥不全,芒種苗才出,夏至才開鏟。端午節過後是芒種,芒種時苞米才發芽,那樹也才發滿樹葉,社員們叫作樹關門。
隻有樹關門了,鳥才來全,因為沒有茂密的樹葉做屏障,那鳥便沒有安全感。
這裏說的鳥不是麻雀,而是靠吃蟲子生存的叫聲好聽的吃軟食的鳥,象百靈和畫眉那種。
1976年的芒種是6月5日,這時正是給麥子開苗的時節,柳維嘉推廣的軋苗法,使一些紮根不實的麥苗都桔萎了,不用間苗了。但是鋤草還是要進行的,因為那草的生命力太強,隻有把它拔除,麥子才能茁壯成長。在科學種田之前,這時往往是草比麥苗高,為了不傷害麥苗,都是由婦女用手把鋤蹲在地裏鋤苗,所以叫開苗,即把最好的麥苗留住。
這個時節往往是男社員在家裏種園田地,婦女去地裏幹活兒。今年的麥子種的多,便男女都上陣了。因為開完苗的麥地就得上犁杖趟了,給留下的麥苗培好土。
端午節之所以家家插艾蒿,是因為這個節一過,蚊蟲便多起來了,那艾草有驅蚊的功效。
自從立夏到小滿下了兩場雨以後,已經有10多天沒下雨了,這不是壞事,農諺說得好,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因為農曆五月是鏟趟時節,隻有驕陽如火,才能把鋤下的草曬死,而有趟起的土扶根,苗兒能吸收土裏的水份。
6月5日是芒種,正當人們給麥子開苗時,縣裏又來了一個緊急通知,說南部戰區發現樹上出現綠豆蟲過密現象,為防止成蟲羽化,侵害農田,要求各地立即行動,釆取措施,把蟲子消滅在成齡之前。
雲鵬接到通知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調動民兵,檢查樹木,連查帶滅。他發出通知後,便去了於家窩堡找柳維嘉,一起查看樹木。
柳維嘉說:“社員們都說今年鳥不僅來的全,而且來得多,從物竟天折的自然規律看,應該是蟲子多了,我應該早想到這一點。”
他們先到七隊林帶看了一圈,發現有很多樹葉卷曲了,用鋤杠一敲樹幹,竟落下了20多條綠蟲子,已有2公分長了。
雲鵬說:“馬上噴藥吧!”
柳維嘉卻說:“不行!噴藥會藥死鳥的,鳥沒了蟲子會更多。”
“那怎麽辦?”雲鵬急著問。
柳維嘉說:“先檢一些蟲子,我在顯微鏡下做解剖,然後再說研究辦法。現在隻能集中人力敲樹,敲下的蟲子掃到一起用火燒。”
於是,200多名民兵便全過來了,用鎬把挨個敲樹幹,鳥兒被驚飛了,那蟲子落的比先前還多了。當籠起艾蒿去燒時,奇跡發生了,那煙把附近樹幹上沒敲下的蟲子都熏了下來。
見這招好使,柳維嘉馬上動員全大隊男女老少去樹林中先敲後燒,熏下的蟲子往火堆上送。
雲鵬見這招有效,立刻召開現場會推廣,一時間村村蒿煙起,處處敲樹聲。
但是,幹了幾天出現了新問題。人們發現,路上爬滿了大個的長出了毛刺的蟲子。原來,敲下來和熏下來的都是小蟲子,那些大蟲子則爬下樹幹向林外逃去了。
這一發現把柳維嘉驚得臉白了,她通過顯微鏡了解到這種蟲子生長速度很快,每三天便兌一次皮,每退一次皮就長成一厘米,長到3厘米後再兌皮,便長出無數足刺,可以爬動了,而敲下和熏下來的都是靠吸盤吸在樹葉上的。
她向劉向研匯報了這種情況,劉向研告訴她,這是一種蛾,分蟲卵、幼蟲、成蟲、蛹化、成蛾五個階段。成蛾前對莊稼沒有侵害,隻有羽化後,把蟲卵生在莊稼葉上,叫做膩蟲,蠶食苗葉,才抑製莊稼的光合作用。但是,這種蟲子從幼蟲到蛾的兌變期隻有28天,如不從幼蟲、成蟲消滅,會增加農藥噴灑量,那時就彼動了。
當柳維嘉到南街看時,那成蟲已經爬滿了道溝,甚至上了路麵。她當即決定用白灰殺蟲。
50斤的白灰3元一袋,能撒500平方,於家窩堡有100多坰林地,需要2000袋白灰,要花6000元,她豁出去了。她說:“如果讓這蟲羽化,我們700坰地都要起膩蟲,一畝地一瓶樂果,需要7000瓶,一瓶6元,可是3萬6啊!”
雲鵬不僅支持她,而且通知各大隊都這麽做。一時間,供銷社的白灰斷供了。他讓孫英敏調度運輸隊從霍林河拉來25噸支援,又將3輛車派到了縣城去拉。一趟才能拉1000袋,一天拉2趟,那錢都是艾華墊付的。全公社需要1萬5000袋,她肩負了1萬袋。
那毛蟲見到白灰就翻白,社員們見到有效,便舍得花錢了,這才使艾華的資金得到了循環。但是,她不僅搭了油錢和工錢,還耽誤了掙錢,對此,她心甘情願。
這讓雲鵬很是感慨,他激動地說:“一個女生,能如此顧全大局,真乃女中豪傑!”
有了白灰還得有人力,民兵又立功了,他們扛著白灰袋子,拉開戰線,在夜以繼夜地撒著。他們後麵跟的是男女老少,用樹枝當筷子,把那僵死的蟲子一個個夾到袋子裏,扔進火堆去燒。對爬到路麵的蟲子,他們幹脆就用鞋碾。
對路溝裏的蟲子他們也有著,把雞抱過去,直接殲滅。經過一周時間的奮戰,打贏了這場滅蟲的人民戰爭。
柳維嘉的實驗室裏,聚集了不少蟲子,她要觀察它們的變化。她發現那毛蟲7天後便吐絲,把自己裹成繭,按劉向研所說,再有7天,它就會破繭而出了,幸虧滅的及時。但她仍不放鬆,讓婦女和勞力開苗和鏟趟時注意察看漏網之蟲,下地時帶上雞,拴在地頭。並告訴她們,發現膩蟲馬上報告。
雲鵬又開了一次民兵表彰會,買了300套服裝獎勵立功人員,並任命他們為副班長,使骨幹力量又得到了發展。
苞米罩壟了,柳維嘉讓他拉她跑了幾天,挨個小隊察看苗情,看到出全苗後,他十分高興。柳維嘉卻皺著眉頭說:“早知道出苗率這麽高,放一粒種子就好了……”
24節氣是半個月一個節氣,差半個月節氣,就是差一個節氣,東北的物侯和24節氣歌謠相對應,有的真差一亇節氣。
24節氣歌有“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穿棉。”之說,而十家子卻是立夏風不住,小滿鳥不全,芒種苗才出,夏至才開鏟。端午節過後是芒種,芒種時苞米才發芽,那樹也才發滿樹葉,社員們叫作樹關門。
隻有樹關門了,鳥才來全,因為沒有茂密的樹葉做屏障,那鳥便沒有安全感。
這裏說的鳥不是麻雀,而是靠吃蟲子生存的叫聲好聽的吃軟食的鳥,象百靈和畫眉那種。
1976年的芒種是6月5日,這時正是給麥子開苗的時節,柳維嘉推廣的軋苗法,使一些紮根不實的麥苗都桔萎了,不用間苗了。但是鋤草還是要進行的,因為那草的生命力太強,隻有把它拔除,麥子才能茁壯成長。在科學種田之前,這時往往是草比麥苗高,為了不傷害麥苗,都是由婦女用手把鋤蹲在地裏鋤苗,所以叫開苗,即把最好的麥苗留住。
這個時節往往是男社員在家裏種園田地,婦女去地裏幹活兒。今年的麥子種的多,便男女都上陣了。因為開完苗的麥地就得上犁杖趟了,給留下的麥苗培好土。
端午節之所以家家插艾蒿,是因為這個節一過,蚊蟲便多起來了,那艾草有驅蚊的功效。
自從立夏到小滿下了兩場雨以後,已經有10多天沒下雨了,這不是壞事,農諺說得好,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因為農曆五月是鏟趟時節,隻有驕陽如火,才能把鋤下的草曬死,而有趟起的土扶根,苗兒能吸收土裏的水份。
6月5日是芒種,正當人們給麥子開苗時,縣裏又來了一個緊急通知,說南部戰區發現樹上出現綠豆蟲過密現象,為防止成蟲羽化,侵害農田,要求各地立即行動,釆取措施,把蟲子消滅在成齡之前。
雲鵬接到通知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調動民兵,檢查樹木,連查帶滅。他發出通知後,便去了於家窩堡找柳維嘉,一起查看樹木。
柳維嘉說:“社員們都說今年鳥不僅來的全,而且來得多,從物竟天折的自然規律看,應該是蟲子多了,我應該早想到這一點。”
他們先到七隊林帶看了一圈,發現有很多樹葉卷曲了,用鋤杠一敲樹幹,竟落下了20多條綠蟲子,已有2公分長了。
雲鵬說:“馬上噴藥吧!”
柳維嘉卻說:“不行!噴藥會藥死鳥的,鳥沒了蟲子會更多。”
“那怎麽辦?”雲鵬急著問。
柳維嘉說:“先檢一些蟲子,我在顯微鏡下做解剖,然後再說研究辦法。現在隻能集中人力敲樹,敲下的蟲子掃到一起用火燒。”
於是,200多名民兵便全過來了,用鎬把挨個敲樹幹,鳥兒被驚飛了,那蟲子落的比先前還多了。當籠起艾蒿去燒時,奇跡發生了,那煙把附近樹幹上沒敲下的蟲子都熏了下來。
見這招好使,柳維嘉馬上動員全大隊男女老少去樹林中先敲後燒,熏下的蟲子往火堆上送。
雲鵬見這招有效,立刻召開現場會推廣,一時間村村蒿煙起,處處敲樹聲。
但是,幹了幾天出現了新問題。人們發現,路上爬滿了大個的長出了毛刺的蟲子。原來,敲下來和熏下來的都是小蟲子,那些大蟲子則爬下樹幹向林外逃去了。
這一發現把柳維嘉驚得臉白了,她通過顯微鏡了解到這種蟲子生長速度很快,每三天便兌一次皮,每退一次皮就長成一厘米,長到3厘米後再兌皮,便長出無數足刺,可以爬動了,而敲下和熏下來的都是靠吸盤吸在樹葉上的。
她向劉向研匯報了這種情況,劉向研告訴她,這是一種蛾,分蟲卵、幼蟲、成蟲、蛹化、成蛾五個階段。成蛾前對莊稼沒有侵害,隻有羽化後,把蟲卵生在莊稼葉上,叫做膩蟲,蠶食苗葉,才抑製莊稼的光合作用。但是,這種蟲子從幼蟲到蛾的兌變期隻有28天,如不從幼蟲、成蟲消滅,會增加農藥噴灑量,那時就彼動了。
當柳維嘉到南街看時,那成蟲已經爬滿了道溝,甚至上了路麵。她當即決定用白灰殺蟲。
50斤的白灰3元一袋,能撒500平方,於家窩堡有100多坰林地,需要2000袋白灰,要花6000元,她豁出去了。她說:“如果讓這蟲羽化,我們700坰地都要起膩蟲,一畝地一瓶樂果,需要7000瓶,一瓶6元,可是3萬6啊!”
雲鵬不僅支持她,而且通知各大隊都這麽做。一時間,供銷社的白灰斷供了。他讓孫英敏調度運輸隊從霍林河拉來25噸支援,又將3輛車派到了縣城去拉。一趟才能拉1000袋,一天拉2趟,那錢都是艾華墊付的。全公社需要1萬5000袋,她肩負了1萬袋。
那毛蟲見到白灰就翻白,社員們見到有效,便舍得花錢了,這才使艾華的資金得到了循環。但是,她不僅搭了油錢和工錢,還耽誤了掙錢,對此,她心甘情願。
這讓雲鵬很是感慨,他激動地說:“一個女生,能如此顧全大局,真乃女中豪傑!”
有了白灰還得有人力,民兵又立功了,他們扛著白灰袋子,拉開戰線,在夜以繼夜地撒著。他們後麵跟的是男女老少,用樹枝當筷子,把那僵死的蟲子一個個夾到袋子裏,扔進火堆去燒。對爬到路麵的蟲子,他們幹脆就用鞋碾。
對路溝裏的蟲子他們也有著,把雞抱過去,直接殲滅。經過一周時間的奮戰,打贏了這場滅蟲的人民戰爭。
柳維嘉的實驗室裏,聚集了不少蟲子,她要觀察它們的變化。她發現那毛蟲7天後便吐絲,把自己裹成繭,按劉向研所說,再有7天,它就會破繭而出了,幸虧滅的及時。但她仍不放鬆,讓婦女和勞力開苗和鏟趟時注意察看漏網之蟲,下地時帶上雞,拴在地頭。並告訴她們,發現膩蟲馬上報告。
雲鵬又開了一次民兵表彰會,買了300套服裝獎勵立功人員,並任命他們為副班長,使骨幹力量又得到了發展。
苞米罩壟了,柳維嘉讓他拉她跑了幾天,挨個小隊察看苗情,看到出全苗後,他十分高興。柳維嘉卻皺著眉頭說:“早知道出苗率這麽高,放一粒種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