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民心所向


    等迎程程和顏悅一同入宮之後,就立刻從趴在床上的狀態裏脫離出來。


    玉樞輕車熟路地拿了個軟墊給他靠著:“公子,已經依計在各大酒肆畫舫處開始鋪人,現在各大女將出征的故事傳說全都傳開了。”


    “民意已經鋪開了,陛下很快就會收到消息,也會很快有新的行動。”


    單子寅想了想:“陛下可能會很快召我入宮養傷。”


    玉樞問道:“陛下這是已經懷疑民間這些聲音與公子有關?”


    單子寅笑了笑:“但民意若等我入了宮之後仍然聲勢浩大,就看陛下願意相信我即便人不在,依然影響力會如此巨大,還是信這是真的民意所向了。”


    同一時間,大楚最熱鬧的酒肆、茶樓中,說書先生正身著長衫,聲音高亢激昂地一拍驚堂木:“書接上回——”


    “那楊宗保向佘太君進言,道是國家有難,令人擔憂,既是太君放心不下,何不差人進京打探?”


    茶樓中眾人紛紛點頭,就是啊,與其如此擔心,還不如派人去打探消息。


    “那佘太君滿腹愁緒道,楊洪年邁,差何人前往?”


    “穆桂英心道:隻為朝廷信奸佞,解甲歸田二十春。”


    “穆桂英來與佘太君商議進京打探一事。”


    “那穆桂英行禮過後,問那佘太君:喚孫媳前來,有何吩咐?”


    “佘太君告知穆桂英:適才宗保言道,番王造反,進窺中原來了。”


    “穆桂英仍然對楊文廣和楊金花安危十分擔憂:汴梁乃是非之地,依孫媳看來,他姐弟還是不去的好。”


    “可將門焉有犬子?楊文廣與楊金花堅決請求出征::媽呀,叫我們去吧!”


    “穆桂英十分感慨:”自那年一家人辭朝歸隱,卸重擔在林下野鶴閑雲……”


    “宋王與寇準討論掛帥事宜,宋王感歎:怎奈他年紀小難把兵排。可寇準卻道:他母穆桂英健在,若能掛帥,何愁番王不滅!”


    “穆桂英則責備楊文廣:唗,奴才!命兒前去探聽軍情,哪個叫你前去惹禍?刀劈王倫,那王強老賊豈肯與你罷休!”


    “隨即穆桂英下了決斷: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誌淩雲……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兵誰領兵。叫侍兒快與我把戎裝端整,抱帥印到校場指揮三軍!”


    說書人表情豐富、動作誇張,口若懸河、繪聲繪色,一個人、一張嘴,就能演繹千軍萬馬,讓聽眾如身臨其境,聽得如癡如醉。


    就在眾人最是癡迷之時,那說書人卻猛地停下,隻道:“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人真真是說書的高手,於故事高潮時留下懸念,吊足了眾人的胃口,讓人欲罷不能。


    而另一邊,畫舫中也有歌女正彈著琵琶唱著詞兒。


    “梁紅玉囑咐兒子:明日裏抗金兵分頭應戰,全仗著那中軍帳的號令森嚴;掌旌旗司金鼓所關非淺,待為娘親上陣才保安全。況其間還須要隨機應變,告兒等明此意休再阻攔。”


    “梁紅玉與韓世忠討論戰事:啊,元帥,明日大戰金兵,諸事可曾齊備?那韓世忠言:俱已齊備。待本帥明日帶領兩個孩兒,身先士卒,直衝敵陣。有勞夫人登台點將,統帥三軍,隨後接應。”


    “梁紅玉的出征時,豪氣幹雲點絳唇::一代紅妝,兵符執掌;軍威壯,掃蕩封狼,血濺長江浪。”


    “錦繡軍袍手織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玉帳牙旗屬婦人。”


    “梁紅玉點將:本督,大宋天子駕前,五軍都督府安國夫人梁紅玉。奉旨會同我家元帥鎮守江淮。今日與金兵血戰,為此登台點將。眾位將軍。”


    “梁紅玉分配任務:命你二人攻打東路。不得有誤!曹成、曹亮聽令。命你二人攻打西路。不得有誤!賀武、解雲聽令。命你二人江邊埋伏,不得有誤!尚德、彥直聽令。命你二人隨同父帥,直衝敵陣;但聽鼓聲一起,迎頭痛擊,不得有誤!”


    客人們聽得亦是群情激昂。


    “梁紅玉擂鼓助戰:今日會同元帥大戰金兵。眾女兵。隨俺登山擂鼓助戰者!眼看這黠虜咆哮,恨不盡掃,挽繡甲跨馬提刀,女天魔,下九霄,隻看俺威風殺氣戰這遭!”


    一時之間,大楚京都內,各地都在傳揚著許多上陣殺敵的女將故事,而此時,單子寅同迎程程已經在宮裏了。


    趙堃親自命人盯著,他們夫妻二人住的偏殿可以說連隻蒼蠅都難自由進出,更不用說人了。


    民間逐漸起勢,支持迎程程出征,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民意所向。


    就連朝堂上,那些先前言之鑿鑿的大人們,也都猶豫著改了口。


    “陛下,古有穆桂英、梁紅玉,巾幗不讓須眉,立下赫赫戰功,傳位美談,我大楚也可效仿之。”


    “陛下,若我大楚連女子尚可戰勝蒲甘軍,不正是大楚國富力強之有力佐證?”


    “陛下……”


    “陛下……”


    “陛下……”


    先前竭力反對之臣,如今都一一站出來針砭時弊,事無巨細地分析,最終的結論就是,迎程程也不是一定不能領兵出征。


    隻是迎程程會否成為大楚的穆桂英與梁紅玉,還不得而知。


    這些人也仍舊需要給自己未雨綢繆地找一個脫身之策。


    “陛下,雖祖訓女子不得領兵出征,但單公子拜帥南下,自可攜夫人一同前往……”


    這是既要迎程程辦事,又不肯給她封號。


    如此行事作風,的確很是“大楚”。


    “可是攜眷出征史無前例……”


    “史無前例,便由明君來破此先例!”


    他們倒是會推卸責任,最終結果還無人得知,若是好,自是群臣舉薦之功,若是不好,那便是昏君決斷之誤。


    但好在貴妃此前已經親自來進過言,趙堃心中亦早有決斷。


    他要等的,也是群臣紛紛來請,他才好順坡下驢。


    於是最後在多線並進的助力下,皇帝最終鬆口了。


    注:本章中提及評書部分,參考自京劇《穆桂英掛帥》和京劇《抗金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金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小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小冬並收藏繡金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