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靜養了一個月以後,恢複了早朝,與此同時的,多朝臣們紛紛提出的關於冊立太子的奏書。
之前太後代為執掌朝政,私心上對賢妃有所偏袒,淑貴妃與她早已結下梁子,太後很清楚一旦等到淑貴妃坐鎮後宮,必然會著手報複。太後將所有大臣們關於冊立太子的奏折全都擋了下來,以皇帝需要休養為由,拖了整整一個月。
皇帝一上朝,那些迫不及待的大臣們接二連三的在早朝上提出早日冊立太子之事。皇帝神情凝重地注視著殿下一個個口若懸河的臣子,隻覺得心中越發悲涼。
等待最後一個大臣說完,皇帝出乎意料地遞給小喜字一份早已擬好的詔書,小喜子接過詔書,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已至而立之年,君懿深肖朕躬,可承宗廟,今下詔冊立二皇子君懿為東宮太子。大司馬柳煦,公孫丞相以及謝太傅為輔政大臣,望總愛卿日後盡心輔佐太子,以為正統。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這一片此即彼伏的叩拜聲中,皇帝分明看見那一張張得意的嘴臉露出滿足的笑容,這一刻,皇帝第一次感覺到,天朝最大的危機,並非是戰場上蠻狠的叛軍,而是這一個個坐在天子腳下的朝臣們,是他們,用看不見的繩索,威脅著一個帝王的最後退路。[.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這天大的喜訊,在最短的時間裏迅速傳遍了整個後宮。
對於皇帝冊立太子,之前沒有絲毫的征兆,宮妃們無不時時刻刻地猜測著皇帝的想法,豈料這一天突然降臨,讓每個人,即驚訝,又鬆了口氣。這樣再明顯不過地訊息,讓宮妃們很快知道今後該依附與討好的人,會是誰。
淑貴妃最為喜上眉梢,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朝霞宮上下措手不及,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已經有陸陸續續的宮妃上門慶賀。相比而言清寧宮平靜了許多,對於皇帝的決定,賢妃反倒鬆了口氣,往後終於不用硬著頭皮去應付那些上門拉攏關係的宮妃,一直為大皇子的安危而懸著的心也終於可以休息片刻。
太後對皇帝地決定甚為震怒。宮中人人皆知。太後力主冊立大皇子為太子。豈料皇帝竟會置太後地意見不顧。這樣太後既損了顏麵。又削弱了太後在宮中地分量。
等到皇帝一下朝。太後就急匆匆地趕到了禦書房。
皇帝地身體已不複從前。早朝下來。不得不讓小喜子一路扶著回了禦書房。剛半躺在軟榻上休息。太後就衝了進來。
“皓兒。你好糊塗--”太後一進來便高聲說道:“你怎麽不和母後商量下就頒布詔書。現在母後想補救都沒有辦法!”
“兒臣是故意這樣。才能斷了後路。”皇帝地聲音很輕。全身乏力。靠在榻上輕喘著氣。
太後見皇帝不舒服。連忙上前撫著皇帝地背。關切地問道:“皓兒你哪裏不舒服。母後馬上去請太醫過來。”
“母後多慮了,兒臣隻是有點累,靠著休息一會就好。”太子地臉色略微有些發白,太後看的心裏一軟,說道:“母後剛才脾氣大了點,可是皓兒,你有想過冊立二皇子為太子後宮中會引起多大的變化嗎?賢妃與世無爭,但媛媛地心性你我都很清楚,她怎麽會容忍自己作為太子的母妃,而要屈居於皇後之下?單就這一點,皓兒你可知道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兒臣很清楚,所以兒臣還擬了份詔書。”皇帝指了指書案,小喜子立即將擱置在書案上的詔書呈了上來,太後接過一看,臉色一變,問道:“皓兒你是要賜媛媛鳳印執掌中宮,而將芊雪實為軟禁打入冷宮?”
“兒臣是想如此打算,這樣做,才能緩解中宮之爭。”
太後手握詔書,思量片刻後說道:“皓兒,從表麵上看,你是在為媛媛打算,可你瞞不過母後。將芊雪軟禁,其實是想保護她對麽?若要還媛媛一個中宮之位,大可直接廢後,畢竟以罪臣之女地身份,廢除後位,不會有任何人提出異議。你這般大費周章,是想再保留芊雪後位的基礎上,暫時安定媛媛的心,母後說的可對?”
皇帝坦然道:“兒臣的心事,瞞不過母後,確是如此。”
“母後就知道,你的心,始終在她身上,都到了這樣地地步,還會想方設法地去保護她。”太後轉言道:“不過母後奉勸你一句,這並不是長遠之計,媛媛想要的東西,皓兒你比母後更清楚。”
“兒臣知道,母後你放心,兒臣有一個辦法,能長久保護她,隻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在皇帝地眼神裏,太後似乎能讀出其中的不忍與留戀,為了守護自己心愛地女子,作為一個帝王能做的,皇帝已經盡其所有。
皇帝地第二道詔書一下,莫不讓宮中所有宮妃都大吃一驚,但又覺得理所當然,太子的母妃成為中宮之主是遲早的事,隻是沒有人會想到皇帝會這麽快就做決定。其實皇帝這麽做,不過是先發製人,避免淑貴妃反而弄出什麽花樣。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的偏南處,原為前朝祭祀的場所,後常年失修,逐漸廢棄,成為宮中堆放雜物的處所。
芊雪奉旨從坤寧宮搬到了交泰殿,那清苦的環境讓晰若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比起坤寧宮的繁華,這裏簡直就是一座冷宮。
從皇帝下詔書開始,芊雪就一言不發,收拾好東西便同宮人們出了坤寧宮,對於那居住了幾年的宮殿,絲毫沒有任何的不舍。聽小喜子提及,坤寧宮將會大肆修葺一番,等候著新的主人入住,而那個人,莫不是如今利雙收的淑貴妃。
好在交泰殿並沒有坤寧宮那麽大,幾個宮人很快便將房間打掃了出來,長久無人居住,殿內散發出一股難聞的黴味,四處可見塵埃落下的痕跡。青鸞扶著芊雪進了偏院,晰若則留在正殿開始安排大小事務。
坐在被歲月侵蝕的陌生房間裏,透過昏暗的陽光,芊雪眼中一個男子的身影逐漸清晰。
之前太後代為執掌朝政,私心上對賢妃有所偏袒,淑貴妃與她早已結下梁子,太後很清楚一旦等到淑貴妃坐鎮後宮,必然會著手報複。太後將所有大臣們關於冊立太子的奏折全都擋了下來,以皇帝需要休養為由,拖了整整一個月。
皇帝一上朝,那些迫不及待的大臣們接二連三的在早朝上提出早日冊立太子之事。皇帝神情凝重地注視著殿下一個個口若懸河的臣子,隻覺得心中越發悲涼。
等待最後一個大臣說完,皇帝出乎意料地遞給小喜字一份早已擬好的詔書,小喜子接過詔書,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已至而立之年,君懿深肖朕躬,可承宗廟,今下詔冊立二皇子君懿為東宮太子。大司馬柳煦,公孫丞相以及謝太傅為輔政大臣,望總愛卿日後盡心輔佐太子,以為正統。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這一片此即彼伏的叩拜聲中,皇帝分明看見那一張張得意的嘴臉露出滿足的笑容,這一刻,皇帝第一次感覺到,天朝最大的危機,並非是戰場上蠻狠的叛軍,而是這一個個坐在天子腳下的朝臣們,是他們,用看不見的繩索,威脅著一個帝王的最後退路。[.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這天大的喜訊,在最短的時間裏迅速傳遍了整個後宮。
對於皇帝冊立太子,之前沒有絲毫的征兆,宮妃們無不時時刻刻地猜測著皇帝的想法,豈料這一天突然降臨,讓每個人,即驚訝,又鬆了口氣。這樣再明顯不過地訊息,讓宮妃們很快知道今後該依附與討好的人,會是誰。
淑貴妃最為喜上眉梢,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朝霞宮上下措手不及,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已經有陸陸續續的宮妃上門慶賀。相比而言清寧宮平靜了許多,對於皇帝的決定,賢妃反倒鬆了口氣,往後終於不用硬著頭皮去應付那些上門拉攏關係的宮妃,一直為大皇子的安危而懸著的心也終於可以休息片刻。
太後對皇帝地決定甚為震怒。宮中人人皆知。太後力主冊立大皇子為太子。豈料皇帝竟會置太後地意見不顧。這樣太後既損了顏麵。又削弱了太後在宮中地分量。
等到皇帝一下朝。太後就急匆匆地趕到了禦書房。
皇帝地身體已不複從前。早朝下來。不得不讓小喜子一路扶著回了禦書房。剛半躺在軟榻上休息。太後就衝了進來。
“皓兒。你好糊塗--”太後一進來便高聲說道:“你怎麽不和母後商量下就頒布詔書。現在母後想補救都沒有辦法!”
“兒臣是故意這樣。才能斷了後路。”皇帝地聲音很輕。全身乏力。靠在榻上輕喘著氣。
太後見皇帝不舒服。連忙上前撫著皇帝地背。關切地問道:“皓兒你哪裏不舒服。母後馬上去請太醫過來。”
“母後多慮了,兒臣隻是有點累,靠著休息一會就好。”太子地臉色略微有些發白,太後看的心裏一軟,說道:“母後剛才脾氣大了點,可是皓兒,你有想過冊立二皇子為太子後宮中會引起多大的變化嗎?賢妃與世無爭,但媛媛地心性你我都很清楚,她怎麽會容忍自己作為太子的母妃,而要屈居於皇後之下?單就這一點,皓兒你可知道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兒臣很清楚,所以兒臣還擬了份詔書。”皇帝指了指書案,小喜子立即將擱置在書案上的詔書呈了上來,太後接過一看,臉色一變,問道:“皓兒你是要賜媛媛鳳印執掌中宮,而將芊雪實為軟禁打入冷宮?”
“兒臣是想如此打算,這樣做,才能緩解中宮之爭。”
太後手握詔書,思量片刻後說道:“皓兒,從表麵上看,你是在為媛媛打算,可你瞞不過母後。將芊雪軟禁,其實是想保護她對麽?若要還媛媛一個中宮之位,大可直接廢後,畢竟以罪臣之女地身份,廢除後位,不會有任何人提出異議。你這般大費周章,是想再保留芊雪後位的基礎上,暫時安定媛媛的心,母後說的可對?”
皇帝坦然道:“兒臣的心事,瞞不過母後,確是如此。”
“母後就知道,你的心,始終在她身上,都到了這樣地地步,還會想方設法地去保護她。”太後轉言道:“不過母後奉勸你一句,這並不是長遠之計,媛媛想要的東西,皓兒你比母後更清楚。”
“兒臣知道,母後你放心,兒臣有一個辦法,能長久保護她,隻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在皇帝地眼神裏,太後似乎能讀出其中的不忍與留戀,為了守護自己心愛地女子,作為一個帝王能做的,皇帝已經盡其所有。
皇帝地第二道詔書一下,莫不讓宮中所有宮妃都大吃一驚,但又覺得理所當然,太子的母妃成為中宮之主是遲早的事,隻是沒有人會想到皇帝會這麽快就做決定。其實皇帝這麽做,不過是先發製人,避免淑貴妃反而弄出什麽花樣。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的偏南處,原為前朝祭祀的場所,後常年失修,逐漸廢棄,成為宮中堆放雜物的處所。
芊雪奉旨從坤寧宮搬到了交泰殿,那清苦的環境讓晰若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比起坤寧宮的繁華,這裏簡直就是一座冷宮。
從皇帝下詔書開始,芊雪就一言不發,收拾好東西便同宮人們出了坤寧宮,對於那居住了幾年的宮殿,絲毫沒有任何的不舍。聽小喜子提及,坤寧宮將會大肆修葺一番,等候著新的主人入住,而那個人,莫不是如今利雙收的淑貴妃。
好在交泰殿並沒有坤寧宮那麽大,幾個宮人很快便將房間打掃了出來,長久無人居住,殿內散發出一股難聞的黴味,四處可見塵埃落下的痕跡。青鸞扶著芊雪進了偏院,晰若則留在正殿開始安排大小事務。
坐在被歲月侵蝕的陌生房間裏,透過昏暗的陽光,芊雪眼中一個男子的身影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