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時分,燭台上的火光不安地跳動,君祈長身如玉,眉頭深鎖。薛太醫低著頭,站在君祈身後,兩人這般僵持了一段時間,終於打破了平靜--
“皇兄的病,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到了這個時候,少主何須過於擔心……”薛太醫不敢抬頭麵對君祈,從乾清宮回來到現在,君祈就一直將注意力放在皇帝的病上,即使他解釋了數遍皇帝的病情,君祈仍舊不死心,定要追問出解救皇帝的方子。
“我要你老實地告訴我,而不是像敷衍別人那樣敷衍我。”君祈突然拽住薛太醫的雙臂,令薛太醫不得不與他對視,“我不相信,你一定有辦法的!”
薛太醫長長的歎息聲無疑宣示了自己的落敗,“少主,我們處心積慮多年,為的就是輔佐你登上皇位,這樣娘娘在九泉之下,才會放心。可為什麽大好的時機麵前,你卻一心想要治好皇上,你難道不知道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忍心看到這麽難得的機會活生生地從眼前溜走嗎?”
“你果然是有辦法的。”君祈釋然一笑,追問道:“告訴我,怎樣才能救皇兄?”
“少主,你一點也沒聽進去我的話嗎?”薛太醫不甘心地問道,醫治皇帝的辦法,從一開始,他就很清楚,遲遲不肯說出,是給君祈的一個考驗,也是給他自己地一個考驗。
可沒想到,君祈的態度是這樣的明確。
“我知道你們是為我考慮,可我無法做到見死不救,皇兄是我的親生兄弟,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死去。何況……”
“何況皇後也是很擔心他的情況。”薛太醫接著說道:“少主你這麽做,很大地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皇後,是麽?”
君祈默然不語。芊雪會去探望皇帝。在他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畢竟皇帝對芊雪而言。是相伴幾年地丈夫。無論有多恨。有多怨。都改了地事實。芊雪是個心腸軟地女子。見到皇帝那樣。肯定會有所動容。皇帝地病。折磨地。並非隻是他一個人。
見君祈默認。薛太醫也無法過多勸阻。開門見山地說道:“我能想到地方法。對少主而言。實在凶險。皇上體內地寒氣已經入侵到肺腑。以常人來講。能活過一個月。都為不易。我最多隻能延續皇上一年地壽命。實在沒有更好地辦法。”
“隻要能救皇兄。什麽辦法都可以。你講--”
薛太醫有些擔憂地說道:“取手足至親之血。作為藥引。服藥一月。方可見效。”
君祈聽罷毫不猶豫地從腰間拿出匕首。往手腕處劃出一道傷痕。殷紅地鮮血汨汨流出。薛太醫連忙取來藥臼。將血接住。說道:“少主你可想好了。日日取血。對你地身體會造成很大地損傷。而且此法也不能完全根治皇上地病。最多隻能拖一年地時間。”
君祈正色道:“如今國家內憂外患。皇兄要是在這個時候倒了。隻怕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我最想保護地人。雖然隻是小雪。但作為皇室地後代。守護天朝。也是應盡地本分。皇兄以一人之力。為國家鞠躬盡瘁。我做地這些。不足為道。隻希望天下能早日安定。這才是人人期盼地局麵。”
薛太醫的心裏默默佩服著眼前這個未及弱冠的男子,在危難時刻,放下個人的欲念,以大局為重,實屬難得。
誰也無法料到,在君祈爭取到的短短一年的時間裏,竟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數。
薛太醫以血為引,配製地湯藥很快便呈到皇帝的跟前。皇帝服下幾日後,情況大為改觀,咳嗽的時候越來越少,過了半月有餘,皇帝已能下床走動。這樣的喜訊,讓舉宮上下都為之高興,太後更是舒心,當下便大大獎賞薛太醫,並任命他為新任的太醫院院判。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薛太醫實為無奈。唯有他自己清楚,皇帝地病,始終是治標不治本,宮裏終會走到大亂的一天。
芊雪去探望皇帝地時候並不多,每每見到皇帝,皇帝的眼神裏有太多看不明白地情愫,那隱忍的不舍,讓芊雪地心難以平靜。
皇帝能下地行走的時候,初春降臨在寒冷了許久的皇宮。
落在身上的春光縱使溫暖,但皇帝心中的寒冷,揮之不去。太子之爭,宮妃的明爭暗鬥,背後又藏著多少野心勃勃的勢力,外戚幹政成為越來越逼近的事實。
皇帝坐在禦花園中,享受著初春明媚的陽光,可腦子裏一刻不停地思考著太子之爭與邊關戰事未平之情,禦駕親征的結果,並沒有帶來想象中的勝利,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暫且姑息換來的太平,持續不了多久必定會隨著更大的矛盾爆發出來,早一日安定朝堂,才能為今後的戰事打下基礎。朝臣們早已忘卻了邊關戰事帶來的教訓,一心撲在爭奪太子之位上,不曾考慮過叛黨一日不除,天朝的危機一刻不減的道理。
皇帝為此憂心不已,坐在身邊的芊雪置身事外,絲毫不關心事態的變化,更讓皇帝愁眉不展,“朕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朕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薛太醫妙手回春,皇上的病一定會痊愈的。”
“你錯了,朕知道自己的身體。朕希望你自己能做一個萬全的打算,不要再這樣事不關己,太平的日子,遲早會有盡頭的。”
“我怎麽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芊雪反問道,苦澀的笑容讓皇帝更是難受。
皇帝望著她喃喃自語,“你不關心的,會有別人為你操心。無論怎樣,隻要你安好,也就罷了。朕不能因為你去傷害媛媛,畢竟她的孩子是現在唯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
皇帝的話,芊雪有一半聽不明白,可也不想多問,就這樣陪皇帝坐了很長時間,透過陽光,看著皇帝略顯蒼白的臉龐,心裏忽然有些感慨,時隔幾年光陰,原來無論如何也回不到過去……
“皇兄的病,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到了這個時候,少主何須過於擔心……”薛太醫不敢抬頭麵對君祈,從乾清宮回來到現在,君祈就一直將注意力放在皇帝的病上,即使他解釋了數遍皇帝的病情,君祈仍舊不死心,定要追問出解救皇帝的方子。
“我要你老實地告訴我,而不是像敷衍別人那樣敷衍我。”君祈突然拽住薛太醫的雙臂,令薛太醫不得不與他對視,“我不相信,你一定有辦法的!”
薛太醫長長的歎息聲無疑宣示了自己的落敗,“少主,我們處心積慮多年,為的就是輔佐你登上皇位,這樣娘娘在九泉之下,才會放心。可為什麽大好的時機麵前,你卻一心想要治好皇上,你難道不知道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忍心看到這麽難得的機會活生生地從眼前溜走嗎?”
“你果然是有辦法的。”君祈釋然一笑,追問道:“告訴我,怎樣才能救皇兄?”
“少主,你一點也沒聽進去我的話嗎?”薛太醫不甘心地問道,醫治皇帝的辦法,從一開始,他就很清楚,遲遲不肯說出,是給君祈的一個考驗,也是給他自己地一個考驗。
可沒想到,君祈的態度是這樣的明確。
“我知道你們是為我考慮,可我無法做到見死不救,皇兄是我的親生兄弟,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死去。何況……”
“何況皇後也是很擔心他的情況。”薛太醫接著說道:“少主你這麽做,很大地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皇後,是麽?”
君祈默然不語。芊雪會去探望皇帝。在他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畢竟皇帝對芊雪而言。是相伴幾年地丈夫。無論有多恨。有多怨。都改了地事實。芊雪是個心腸軟地女子。見到皇帝那樣。肯定會有所動容。皇帝地病。折磨地。並非隻是他一個人。
見君祈默認。薛太醫也無法過多勸阻。開門見山地說道:“我能想到地方法。對少主而言。實在凶險。皇上體內地寒氣已經入侵到肺腑。以常人來講。能活過一個月。都為不易。我最多隻能延續皇上一年地壽命。實在沒有更好地辦法。”
“隻要能救皇兄。什麽辦法都可以。你講--”
薛太醫有些擔憂地說道:“取手足至親之血。作為藥引。服藥一月。方可見效。”
君祈聽罷毫不猶豫地從腰間拿出匕首。往手腕處劃出一道傷痕。殷紅地鮮血汨汨流出。薛太醫連忙取來藥臼。將血接住。說道:“少主你可想好了。日日取血。對你地身體會造成很大地損傷。而且此法也不能完全根治皇上地病。最多隻能拖一年地時間。”
君祈正色道:“如今國家內憂外患。皇兄要是在這個時候倒了。隻怕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我最想保護地人。雖然隻是小雪。但作為皇室地後代。守護天朝。也是應盡地本分。皇兄以一人之力。為國家鞠躬盡瘁。我做地這些。不足為道。隻希望天下能早日安定。這才是人人期盼地局麵。”
薛太醫的心裏默默佩服著眼前這個未及弱冠的男子,在危難時刻,放下個人的欲念,以大局為重,實屬難得。
誰也無法料到,在君祈爭取到的短短一年的時間裏,竟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數。
薛太醫以血為引,配製地湯藥很快便呈到皇帝的跟前。皇帝服下幾日後,情況大為改觀,咳嗽的時候越來越少,過了半月有餘,皇帝已能下床走動。這樣的喜訊,讓舉宮上下都為之高興,太後更是舒心,當下便大大獎賞薛太醫,並任命他為新任的太醫院院判。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薛太醫實為無奈。唯有他自己清楚,皇帝地病,始終是治標不治本,宮裏終會走到大亂的一天。
芊雪去探望皇帝地時候並不多,每每見到皇帝,皇帝的眼神裏有太多看不明白地情愫,那隱忍的不舍,讓芊雪地心難以平靜。
皇帝能下地行走的時候,初春降臨在寒冷了許久的皇宮。
落在身上的春光縱使溫暖,但皇帝心中的寒冷,揮之不去。太子之爭,宮妃的明爭暗鬥,背後又藏著多少野心勃勃的勢力,外戚幹政成為越來越逼近的事實。
皇帝坐在禦花園中,享受著初春明媚的陽光,可腦子裏一刻不停地思考著太子之爭與邊關戰事未平之情,禦駕親征的結果,並沒有帶來想象中的勝利,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暫且姑息換來的太平,持續不了多久必定會隨著更大的矛盾爆發出來,早一日安定朝堂,才能為今後的戰事打下基礎。朝臣們早已忘卻了邊關戰事帶來的教訓,一心撲在爭奪太子之位上,不曾考慮過叛黨一日不除,天朝的危機一刻不減的道理。
皇帝為此憂心不已,坐在身邊的芊雪置身事外,絲毫不關心事態的變化,更讓皇帝愁眉不展,“朕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朕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薛太醫妙手回春,皇上的病一定會痊愈的。”
“你錯了,朕知道自己的身體。朕希望你自己能做一個萬全的打算,不要再這樣事不關己,太平的日子,遲早會有盡頭的。”
“我怎麽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芊雪反問道,苦澀的笑容讓皇帝更是難受。
皇帝望著她喃喃自語,“你不關心的,會有別人為你操心。無論怎樣,隻要你安好,也就罷了。朕不能因為你去傷害媛媛,畢竟她的孩子是現在唯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
皇帝的話,芊雪有一半聽不明白,可也不想多問,就這樣陪皇帝坐了很長時間,透過陽光,看著皇帝略顯蒼白的臉龐,心裏忽然有些感慨,時隔幾年光陰,原來無論如何也回不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