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驅逐艦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您看,這是龍威級戰列艦的最終示意圖。”
鄭尚青從一遝圖紙中抽出兩張,一張俯視圖,一張側視圖。
這是船政的第一級戰列艦,也是第一艘萬噸級戰艦,命名上引發了不少糾紛。
都想給這艘戰艦一個更加吉利、威武、獨特等等特點的名字。
吵的不厭其煩後,湯瀟逸以船政第一艘全鋼甲戰艦曾用名——龍威,來命名這一級戰列艦。
龍威,曾經是船政局的巔峰,船政乃至清國造船技術的集大成者,意義極大。
不過初代龍威,已經成了平遠了。
“長117.4米,寬21.2米,吃水7.5米,設計排水量噸。”
“動力係統為18台小水管鍋爐,驅動兩台三脹臥式蒸汽機,馬力,航速18.1節。”
“主裝甲帶250毫米,理論上對上英吉利君權號戰列艦的343毫米主炮炮也能有效防禦。”
“甲板裝甲75至100毫米,炮塔、司令塔250毫米。”
“我們細化了艙室和水密隔艙,以防止受到雷擊後快速進水傾覆。”
“主炮采用克虜伯283毫米40倍徑艦炮,三座炮塔沿中軸線布局。”
“副炮為12門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6門76毫米速射炮,12門37毫米機關炮,6挺重機槍。”
湯瀟逸看著示意圖,和勃蘭登堡很像。
但和勃蘭登堡這個意義不明的設計不同,這艘戰艦一開始就以大口徑炮齊射為主要戰術進行設計。
勃蘭登堡圖圖。
“可以了,立即開工,錢款已經到船政賬上了,需要進口什麽,列個單子給夏爾洋行。”
湯瀟逸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今天找你不僅僅是為了龍威的事情,而是我需要一款新船。”
“新船?”
鄭尚青雙眼發亮。
在船政體係內,湯瀟逸的威望比船政大臣鄭景溪都高。
沒他的,湯瀟逸懂他們——給錢搞大事。
四年多來,湯瀟逸給船政帶來了許多變化,特別是搞到了錢,還一直造大船。
現在已經要自造世界一流戰列艦了,而船塢裏還有一個世界一流裝甲巡洋艦。
新船。
會是什麽?
是他的多級副炮設計嗎?(二級主炮)。
“對,一級新船,其實也不能完全算新,我們之前已經建造過類似的戰艦了。”
“隻是設計用途不夠明確,噸位浪費有些嚴重。”
湯瀟逸點點頭,然後把要求拋出來:
“我要一級魚雷驅逐艦,數量在六至十二艘之間。”
“魚雷…驅逐艦?”
鄭尚青眨了眨眼,和英吉利的魚雷艇驅逐艦是什麽關係?
“排水量325噸,長66米,寬5.9米,吃水1.7米。”
“兩座三脹機配4台燃煤水管鍋爐,輸出6000馬力,航速30節。”
“自衛武器為2門76毫米速射炮,兩門37毫米機關炮,4挺重機槍。”
“進攻武器為一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安裝在艦體舯部。”
“我們所有的船台都能製造這個噸位的戰艦,空餘船台還有八個是嗎?”
湯瀟逸看向鄭尚青。
鄭尚青點了點頭,這艘船隻是比哈沃克級魚雷艇驅逐艦大一些,快一些。
但湯瀟逸如此強調魚雷,證明了這艘船和魚雷艇驅逐艦的區別——進攻性武器。
魚雷艇驅逐艦是英吉利製造的,以防禦魚雷艇為主要目的的快速輕型戰艦。
是防禦性的。
“大人,船台雖然有八個,但同時開工八艘是不可能的。”
“即便這級船很小,所用技術也是成熟技術,建造難度很低。”
“但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造船工人,特別是要忙大艦的建造,青州船塢那邊每天三班倒,占用了大半人力。”
“要不然,先開工一艘?”
鄭尚青是怕影響戰列艦的施工。
雖然八個船台同時動工,總噸位也才二千多噸,兩艘福靖的水平。
但需要的工人,可不止兩艘福靖這麽點,而且占用的都是大批技術工人。
“工人不夠?讓藝圃的學員先頂上,最少先開工四艘,而且……”
湯瀟逸可不打算等。
要是他手裏有一支驅逐艦隊,伊東佑亨帶著聯合艦隊進攻琉球的時候,他就能給它開一下狠的。
想象一下,伊東佑亨帶著聯合艦隊,排成戰鬥隊形,注意力都在琉球的炮台上。
這時候,十二艘驅逐艦馬力全開,以30節航速衝到兩三千米處,一次性釋放48枚魚雷。
一枚魚雷1800兩,一次性放出去兩白銀。
那是怎樣一個壯觀景象?
“大人您忘了?藝圃的學員,能用的都已經用上了,不然也湊不夠福星福寧三班倒的工人。”
“現在藝圃就剩一些剛招募不滿半年的學員了,他們最多隻學會了怎麽給地上擺著的鋼板打鉚釘。”
鄭尚青抹了抹汗。
船政現在光合攏廠的造船工人就已經上千人了,但還是不夠用。
這近千工人隻是合攏廠的,負責組裝、舾裝。
還有十幾個工廠負責子係統的製造,各種板材鋼材的鍛造等,總人數近萬。
以閔地的情況,技術人才已經極為集中了。
“那……戰列艦的製造以正常狀態進行,福寧的三班人馬……不動。”
“湊些人手,優先製造四艘驅逐艦,依舊以倒班製度製造,不過給兩班人馬就是了。”
湯瀟逸想了想,沒有扯掉福寧的三班倒。
三班倒的進度是肉眼可見的,船的狀態每天都在變化,照這個進度,也許明年底就能服役。
這樣算起來,建造周期就隻有兩年。
雖然三班倒二十四小時不停歇,按西方船舶工人14小時的工作時間算,實際建造時間超過三年半。
這種小型驅逐艦,身上絕大部分子係統都是成熟的貨架產品,隻有動力係統的傳動軸需要考慮一下。
畢竟推動驅逐艦以30節航速行駛,傳動軸是否會出現過熱問題,還需要仔細實驗才知道。
但這應該不至於難住船政,因為已經有27節以上航速的福靖福清作為探路者。
鄭尚青心算了一下,勉強的點了點頭:
“勉強夠用,但就怕工人們頂不住,福寧號的工人都會定期換班,雖然半個月隻換一班,也比沒有強。”
“現在人手都被占用了,大人,一時半會兒倒是沒事,但長遠來看,還是得招募更多人手。”
湯瀟逸歎了口氣:
“閔地會造船的,差不多都被我們搜刮幹淨了,一時半會兒那兒……”
“emmm,這件事我會考慮的,不出意外的話,工人很快就會有。”
湯瀟逸說到一半才反應過來,現在的船政不是開戰前的船政了。
船政局+閩浙總督+閔軍,三者合一,已經成為了一股新興勢力。
影響力不再局限於閔都,而是直接控製閔浙+台澎,並輻射周邊。
包括,淞滬。
江南廠他去看過,江南船塢早已廢棄,但當地各種船廠可不少,清國的造船工人也有一些。
另外,江南廠自身也有一些會造船的,隻是被派去從事其他工作罷了。
“一鳴兄,你馬上派人前往淞滬招募人手,隻要願意來,有一定水平的工人,薪俸統統提升二成,並且,每年發十三個月工資。”
“對,沒錯,不僅是造船工人,機械、鋼鐵、槍支、化學什麽我都要。”
“別怕,誰敢攔著,你跟我說,就這樣。”
格局打開,湯瀟逸一下子就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麽難。
自己培養?就算一切順利,一個合格的初級工人也需要兩年的培養時間,哪有順手快?
閔地沒了,去淞滬去搶嘛!
其實兩廣的粵省也有一定工業基礎,隻是不如淞滬。
而且在淞滬招人,湯瀟逸沒有地利,卻有天時和人和。
什麽天時什麽人和?
“發報李和,帶福靖福清福安停靠淞滬碼頭,派一營閔軍前往定海,建立營地。”
“讓他配合船政招工計劃,誰敢攔,先搶了再說,有事兒讓他找總督衙門。”
李和停在雞籠,本來是準備偷一手聯合艦隊的。
誰知道聯合艦隊這麽頭鐵,一場試探進攻打成攻堅戰,還損失了一艘三景艦。
這麽一來,在外購艦隊回來之前,伊東佑亨怕是不會動彈了。
畢竟聯合艦隊能威脅定鎮的,就三景艦的三門320毫米加納炮。
被福安嚇破膽,又損失一門320,聯合艦隊應該不會主動挑起對北洋的戰爭,也不會再南下。
那艦隊留在雞籠意義就不大了,隻要把福星的保密做好,剩下三艘船想去哪兒去哪兒。
在淞滬位置也不錯,距離北洋、琉球都不太遠,真要有什麽事,也能快速抵達。
而且,南洋艦隊隻有幾艘老船,不堪重用的,也不會拒絕鐵甲艦前來鞏固防禦。
…………
十一月十一日,在確定北洋毫無動作後,東瀛徹底撕破臉皮。
聚集在半島的十幾萬東瀛陸軍又開始長驅直入,逼近柳京。
清軍為了談判(老妖婆為了過生日),已經撤離了半島,退回關外。
十六日,柳京淪陷,閔妃西逃……
鄭尚青從一遝圖紙中抽出兩張,一張俯視圖,一張側視圖。
這是船政的第一級戰列艦,也是第一艘萬噸級戰艦,命名上引發了不少糾紛。
都想給這艘戰艦一個更加吉利、威武、獨特等等特點的名字。
吵的不厭其煩後,湯瀟逸以船政第一艘全鋼甲戰艦曾用名——龍威,來命名這一級戰列艦。
龍威,曾經是船政局的巔峰,船政乃至清國造船技術的集大成者,意義極大。
不過初代龍威,已經成了平遠了。
“長117.4米,寬21.2米,吃水7.5米,設計排水量噸。”
“動力係統為18台小水管鍋爐,驅動兩台三脹臥式蒸汽機,馬力,航速18.1節。”
“主裝甲帶250毫米,理論上對上英吉利君權號戰列艦的343毫米主炮炮也能有效防禦。”
“甲板裝甲75至100毫米,炮塔、司令塔250毫米。”
“我們細化了艙室和水密隔艙,以防止受到雷擊後快速進水傾覆。”
“主炮采用克虜伯283毫米40倍徑艦炮,三座炮塔沿中軸線布局。”
“副炮為12門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6門76毫米速射炮,12門37毫米機關炮,6挺重機槍。”
湯瀟逸看著示意圖,和勃蘭登堡很像。
但和勃蘭登堡這個意義不明的設計不同,這艘戰艦一開始就以大口徑炮齊射為主要戰術進行設計。
勃蘭登堡圖圖。
“可以了,立即開工,錢款已經到船政賬上了,需要進口什麽,列個單子給夏爾洋行。”
湯瀟逸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今天找你不僅僅是為了龍威的事情,而是我需要一款新船。”
“新船?”
鄭尚青雙眼發亮。
在船政體係內,湯瀟逸的威望比船政大臣鄭景溪都高。
沒他的,湯瀟逸懂他們——給錢搞大事。
四年多來,湯瀟逸給船政帶來了許多變化,特別是搞到了錢,還一直造大船。
現在已經要自造世界一流戰列艦了,而船塢裏還有一個世界一流裝甲巡洋艦。
新船。
會是什麽?
是他的多級副炮設計嗎?(二級主炮)。
“對,一級新船,其實也不能完全算新,我們之前已經建造過類似的戰艦了。”
“隻是設計用途不夠明確,噸位浪費有些嚴重。”
湯瀟逸點點頭,然後把要求拋出來:
“我要一級魚雷驅逐艦,數量在六至十二艘之間。”
“魚雷…驅逐艦?”
鄭尚青眨了眨眼,和英吉利的魚雷艇驅逐艦是什麽關係?
“排水量325噸,長66米,寬5.9米,吃水1.7米。”
“兩座三脹機配4台燃煤水管鍋爐,輸出6000馬力,航速30節。”
“自衛武器為2門76毫米速射炮,兩門37毫米機關炮,4挺重機槍。”
“進攻武器為一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安裝在艦體舯部。”
“我們所有的船台都能製造這個噸位的戰艦,空餘船台還有八個是嗎?”
湯瀟逸看向鄭尚青。
鄭尚青點了點頭,這艘船隻是比哈沃克級魚雷艇驅逐艦大一些,快一些。
但湯瀟逸如此強調魚雷,證明了這艘船和魚雷艇驅逐艦的區別——進攻性武器。
魚雷艇驅逐艦是英吉利製造的,以防禦魚雷艇為主要目的的快速輕型戰艦。
是防禦性的。
“大人,船台雖然有八個,但同時開工八艘是不可能的。”
“即便這級船很小,所用技術也是成熟技術,建造難度很低。”
“但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造船工人,特別是要忙大艦的建造,青州船塢那邊每天三班倒,占用了大半人力。”
“要不然,先開工一艘?”
鄭尚青是怕影響戰列艦的施工。
雖然八個船台同時動工,總噸位也才二千多噸,兩艘福靖的水平。
但需要的工人,可不止兩艘福靖這麽點,而且占用的都是大批技術工人。
“工人不夠?讓藝圃的學員先頂上,最少先開工四艘,而且……”
湯瀟逸可不打算等。
要是他手裏有一支驅逐艦隊,伊東佑亨帶著聯合艦隊進攻琉球的時候,他就能給它開一下狠的。
想象一下,伊東佑亨帶著聯合艦隊,排成戰鬥隊形,注意力都在琉球的炮台上。
這時候,十二艘驅逐艦馬力全開,以30節航速衝到兩三千米處,一次性釋放48枚魚雷。
一枚魚雷1800兩,一次性放出去兩白銀。
那是怎樣一個壯觀景象?
“大人您忘了?藝圃的學員,能用的都已經用上了,不然也湊不夠福星福寧三班倒的工人。”
“現在藝圃就剩一些剛招募不滿半年的學員了,他們最多隻學會了怎麽給地上擺著的鋼板打鉚釘。”
鄭尚青抹了抹汗。
船政現在光合攏廠的造船工人就已經上千人了,但還是不夠用。
這近千工人隻是合攏廠的,負責組裝、舾裝。
還有十幾個工廠負責子係統的製造,各種板材鋼材的鍛造等,總人數近萬。
以閔地的情況,技術人才已經極為集中了。
“那……戰列艦的製造以正常狀態進行,福寧的三班人馬……不動。”
“湊些人手,優先製造四艘驅逐艦,依舊以倒班製度製造,不過給兩班人馬就是了。”
湯瀟逸想了想,沒有扯掉福寧的三班倒。
三班倒的進度是肉眼可見的,船的狀態每天都在變化,照這個進度,也許明年底就能服役。
這樣算起來,建造周期就隻有兩年。
雖然三班倒二十四小時不停歇,按西方船舶工人14小時的工作時間算,實際建造時間超過三年半。
這種小型驅逐艦,身上絕大部分子係統都是成熟的貨架產品,隻有動力係統的傳動軸需要考慮一下。
畢竟推動驅逐艦以30節航速行駛,傳動軸是否會出現過熱問題,還需要仔細實驗才知道。
但這應該不至於難住船政,因為已經有27節以上航速的福靖福清作為探路者。
鄭尚青心算了一下,勉強的點了點頭:
“勉強夠用,但就怕工人們頂不住,福寧號的工人都會定期換班,雖然半個月隻換一班,也比沒有強。”
“現在人手都被占用了,大人,一時半會兒倒是沒事,但長遠來看,還是得招募更多人手。”
湯瀟逸歎了口氣:
“閔地會造船的,差不多都被我們搜刮幹淨了,一時半會兒那兒……”
“emmm,這件事我會考慮的,不出意外的話,工人很快就會有。”
湯瀟逸說到一半才反應過來,現在的船政不是開戰前的船政了。
船政局+閩浙總督+閔軍,三者合一,已經成為了一股新興勢力。
影響力不再局限於閔都,而是直接控製閔浙+台澎,並輻射周邊。
包括,淞滬。
江南廠他去看過,江南船塢早已廢棄,但當地各種船廠可不少,清國的造船工人也有一些。
另外,江南廠自身也有一些會造船的,隻是被派去從事其他工作罷了。
“一鳴兄,你馬上派人前往淞滬招募人手,隻要願意來,有一定水平的工人,薪俸統統提升二成,並且,每年發十三個月工資。”
“對,沒錯,不僅是造船工人,機械、鋼鐵、槍支、化學什麽我都要。”
“別怕,誰敢攔著,你跟我說,就這樣。”
格局打開,湯瀟逸一下子就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麽難。
自己培養?就算一切順利,一個合格的初級工人也需要兩年的培養時間,哪有順手快?
閔地沒了,去淞滬去搶嘛!
其實兩廣的粵省也有一定工業基礎,隻是不如淞滬。
而且在淞滬招人,湯瀟逸沒有地利,卻有天時和人和。
什麽天時什麽人和?
“發報李和,帶福靖福清福安停靠淞滬碼頭,派一營閔軍前往定海,建立營地。”
“讓他配合船政招工計劃,誰敢攔,先搶了再說,有事兒讓他找總督衙門。”
李和停在雞籠,本來是準備偷一手聯合艦隊的。
誰知道聯合艦隊這麽頭鐵,一場試探進攻打成攻堅戰,還損失了一艘三景艦。
這麽一來,在外購艦隊回來之前,伊東佑亨怕是不會動彈了。
畢竟聯合艦隊能威脅定鎮的,就三景艦的三門320毫米加納炮。
被福安嚇破膽,又損失一門320,聯合艦隊應該不會主動挑起對北洋的戰爭,也不會再南下。
那艦隊留在雞籠意義就不大了,隻要把福星的保密做好,剩下三艘船想去哪兒去哪兒。
在淞滬位置也不錯,距離北洋、琉球都不太遠,真要有什麽事,也能快速抵達。
而且,南洋艦隊隻有幾艘老船,不堪重用的,也不會拒絕鐵甲艦前來鞏固防禦。
…………
十一月十一日,在確定北洋毫無動作後,東瀛徹底撕破臉皮。
聚集在半島的十幾萬東瀛陸軍又開始長驅直入,逼近柳京。
清軍為了談判(老妖婆為了過生日),已經撤離了半島,退回關外。
十六日,柳京淪陷,閔妃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