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銀行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銀行是什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貶貶貶貶……
不過在湯瀟逸看來,銀行,是工業發展必不可缺的動力來源。
七月,閔商會。
閔商會會長黃鑫浩,拿著一張紙,匆匆的走進商會。
會議大廳中已經擠滿了人,閔地大小商行,年繳稅在1000兩以上的會員都來了。
密密麻麻的,大廳已經站不下了,大多數人都在院子裏站著。
七月的閔都天氣炎熱,即便是早上,這些各家主事人,也都汗流浹背。
“各位,黃某來遲,實在抱歉。”黃鑫浩一進門,一邊往前走,一邊對眾人拱手示意。
他這個商會會長是趕鴨子上架,往回退幾年,還在船政一邊當學徒,一邊打零工為生。
商會成立,他這個參與了奪船的自己人,由於有一點文化,便被派來盯著商會的運行。
湯瀟逸也沒讓他一定要做什麽,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能做什麽。
直到後來,商會開始主導進出口資源分配,他突然發現這個職位成了香餑餑。
為了不被人賣了還給人家數錢,隻能四處跑四處學,凡事親力親為,在各地商人心裏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黃會長,今天叫大家來,是什麽大事兒啊?”
“對呀,朝廷是不是又要攤派?黃會長您得幫我們說說話呀,這一年攤派幾次了,再攤派生意都沒得做了。”
“你們還好,地方平靖,不像我們,贛省來的那群兵匪,簡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呸!”
“是啊,客軍一來,吃住都要我們管,時不時就搶東西,還有攤派。這一年咱們可虧慘咯。”
“哼,你們虧?好歹在最前線,兵少。我們在最前線的,見天就是攤派助餉,這些天我算了算,這些錢按正常交稅,都特麽夠交到光緒125年了。”
“125年?誰能活那呸!多嘴!那不是,西曆2010年了嗎?”
下麵鬧騰起來了,黃鑫浩也終於走到了中間的台子上,助手遞給他一個銅製大喇叭。
“咳咳!肅靜!”
一旁的工作人員們也幫著維持秩序,現場才稍微安靜下來。
“諸位,我知道,這些日子,大家過的不是很好,時局維艱,大家都是我閔省之商賈,自然當同心齊力,共渡難關。”
聽起來是很公式化的開場白,卻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戰亂一起,許多商賈特別是戰區和臨近戰區的商賈,都以為自己完了。
打仗的攤派也就罷了,戰亂造成的商路斷絕才是最可怕的,這意味著他們的貨賣不出去,購買的產品也進不來。
至於囤積糧食,搞奇貨可居,閔省產糧集中在沿海衝積平原,內陸都是山區,哪有這麽多貨來囤。
就在他們以為自己隻能這樣靜靜等死的時候,商會打通了關係,商路通了。
雖然還要受綠營盤剝,強盜也多了起來,但隻要商路還通,也就是成本高些罷了,還是有的賺。
也正是這樣,他們才能承受一輪輪的攤派。
正因如此,商會的威望大漲。
“今日叫諸位來,是有好事,大好事。”黃鑫浩拿出告示。
他真覺得是好事,但聽到他這個說法,大多數商人還是被嚇到了。
距離他最近的商人正好來自戰區,這話可聽太多了。
但也許是想到商會對他的幫助,或者是想到商道還靠商會維持,商人一咬牙一跺腳:
“黃會長別說了,商會對我等的大恩大德,我等沒齒難忘,按理說黃會長開口了,我等是萬萬不能推辭的。”
“但我興隆茶號正好在戰區,實在是借商會的力勉強維持罷了。”
“我們興隆茶號,認捐二百兩,等戰局平定,我們興隆茶號稍作恢複,絕對不低於每年五百兩!”
他一說完,其他人也你二百我三百的開始認捐,而外圍一些受挫不嚴重,甚至還小有發展的傷號,則你五百我八百的認捐。
黃鑫浩連連擺手:
“誤會,誤會了不是?黃某今日來,不是催各位繳納會費的,今年已經繳納過了不是?”
“這次真是好事。”
“船政稽查、幫辦水師營務,泉州團練大使湯大人,也是新任台澎巡撫之子,要建一銀行。”
“以永泉鐵路作價五百萬兩,低價入股銀行,這永泉鐵路造價三百餘萬兩,是用來運輸永春的煤鐵礦的,那利潤可不敢小覷,估價八百萬都不止。”
“現銀行正募集股份,每股500兩,發行一萬股,若有意向者,皆可購買。”
此話一出,剛剛還認繳的眾人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隨著話逐漸傳到外圈,全場沉默。
閔地曾經是有銀行的,還是華夏第一家銀行,由紅頂商人在1876年開辦,資本350萬兩,其中一半為民間資本,一半為匯豐行入股。
不過隨著紅頂商人生絲大戰失敗破產,乾泰銀行經營8年後也隨之宣告倒閉。
“黃會長,不知這股息多少?一年幾付?幾年付清?”很快,眾人又回過神來,問道。
黃鑫浩笑著搖了搖頭,這些事湯瀟逸已經交代過他了:
“此言差矣,此言差矣!你說的那不是股息,是利息,也不是股權,是債權。”
“這次湯大人要開的,是正經的銀行,購了股票,就是股東,股息沒有定數,業績好多些,業績不行就少些,出現虧損就沒有。”
“不過有鐵路打底,想來是不會虧損的,另外閔軍軍餉也以此行發放,就算經營不善,不過是股息少些罷了。”
“對了,湯大人再三叮囑,你們買了股票,自己交易也就罷了,但是不能賣給洋人。”
“我話已經帶到,要是到時候誰賣給洋人,一家老小發往惠遠的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最後一句話黃鑫浩說的十分冷冽。
湯瀟逸是想帶著民間商人一起,共同來發展,這樣比他自己一個人快的多。
同時,這募集的資本,也能當做啟動資金。
和這些人,不用搞太多奇奇怪怪的規範,反正有刀子能保證他們的道德底線不會消失。
消失了,就用7.65來批判他們。
而給了洋人,到時候麻煩事兒就多了,特別是洋人銀行。
“沒有利息?”
“還要承擔虧損?”
乾泰銀行是首家,但之所以虧損,最重要的就是並沒有弄清楚債權和股權。
認購了股份,是有利息的,六年,每年還兩次,每次還本金的12.5%,總計150%。
比如認購1股5000兩,每次給“股息”625兩,六年總共給7500兩。
但是,這筆錢給完了,股權就和你沒關係了。
這哪裏是股權,這就是債權。
而且利息極低,年利率相當於8.3%,看起來不錯?這是貸款啊!現在個人貸款都沒這麽低。
而且在清國,有這筆錢,幹點啥不好?倒貨怕風險,那就買地,那個保值率高且穩妥,收益率也比這高。
這也是為啥乾泰銀行支撐不下去的原因。
“這好像還真是銀行,洋人的銀行就是這樣的。”
“不過好像不如乾泰行……”
“說什麽呢?這可不會把錢還你後把你踢出去,而且有鐵路打底,高低不會虧,總歸比借錢出去有前途。”
“兄台好眼光,不知兄台準備買多少?”
“emmm……黃會長,我隆業商號認購100股!”
“你!我建泰行認購80股!”
“我10股……”
商人有大有小,不過買幾股的錢還是有的。
部分接觸進出口多,接觸洋人多的商人選擇下手支持,部分人還在觀望。
另一部分正在湊錢,也就是興隆茶號一類,因被成本提高,又被盤剝,資金不夠的,隻能幾家人合買。
隻有一小撮人無動於衷,甚至眼光冷漠——開錢莊的。
零零總總的,賣出去1500股,總計75萬兩。
當然,是認購,而非直接給錢,正式給錢要之後。
“黃會長,麻煩您告訴湯大人,咱們來的時候不知道這事兒,現在也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
“等回去查看一下家中存銀,我們再討論追購,還請寬限一些時日。”
一些認購了股份,還想追購的,擠到前麵來求情。
“大家不用急,還有七天,這七天用於募集資金,七天後停止認購。”
……
“你們晉商不去插一手?聽黃會長的意思,這還是個正經銀行。”
“你們徽商不也沒動嗎?怎麽?還想著販賣私鹽呢?”
“那也比你們這群南蠻子給洋人走私大煙來的好,好好的十三行,傳承百年,衰落在你們手裏……”
“這銀行啊,還是得先看看,別又是紅頂商人之流,借機低息借債,錢到手翻臉不認人……”
角落中,銀號的各位掌櫃或者東家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
“這麽著急著成立銀行嗎?閔地窮困,要是去鬆江府募資,肯定能賣出更多。”
鄭景溪不明白,湯瀟逸為什麽隻盯著閔地商人,而不是去商業金融業更發達的鬆江府。
湯瀟逸搖了搖頭:
“時機還未成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褒或貶貶貶貶……
不過在湯瀟逸看來,銀行,是工業發展必不可缺的動力來源。
七月,閔商會。
閔商會會長黃鑫浩,拿著一張紙,匆匆的走進商會。
會議大廳中已經擠滿了人,閔地大小商行,年繳稅在1000兩以上的會員都來了。
密密麻麻的,大廳已經站不下了,大多數人都在院子裏站著。
七月的閔都天氣炎熱,即便是早上,這些各家主事人,也都汗流浹背。
“各位,黃某來遲,實在抱歉。”黃鑫浩一進門,一邊往前走,一邊對眾人拱手示意。
他這個商會會長是趕鴨子上架,往回退幾年,還在船政一邊當學徒,一邊打零工為生。
商會成立,他這個參與了奪船的自己人,由於有一點文化,便被派來盯著商會的運行。
湯瀟逸也沒讓他一定要做什麽,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能做什麽。
直到後來,商會開始主導進出口資源分配,他突然發現這個職位成了香餑餑。
為了不被人賣了還給人家數錢,隻能四處跑四處學,凡事親力親為,在各地商人心裏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黃會長,今天叫大家來,是什麽大事兒啊?”
“對呀,朝廷是不是又要攤派?黃會長您得幫我們說說話呀,這一年攤派幾次了,再攤派生意都沒得做了。”
“你們還好,地方平靖,不像我們,贛省來的那群兵匪,簡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呸!”
“是啊,客軍一來,吃住都要我們管,時不時就搶東西,還有攤派。這一年咱們可虧慘咯。”
“哼,你們虧?好歹在最前線,兵少。我們在最前線的,見天就是攤派助餉,這些天我算了算,這些錢按正常交稅,都特麽夠交到光緒125年了。”
“125年?誰能活那呸!多嘴!那不是,西曆2010年了嗎?”
下麵鬧騰起來了,黃鑫浩也終於走到了中間的台子上,助手遞給他一個銅製大喇叭。
“咳咳!肅靜!”
一旁的工作人員們也幫著維持秩序,現場才稍微安靜下來。
“諸位,我知道,這些日子,大家過的不是很好,時局維艱,大家都是我閔省之商賈,自然當同心齊力,共渡難關。”
聽起來是很公式化的開場白,卻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戰亂一起,許多商賈特別是戰區和臨近戰區的商賈,都以為自己完了。
打仗的攤派也就罷了,戰亂造成的商路斷絕才是最可怕的,這意味著他們的貨賣不出去,購買的產品也進不來。
至於囤積糧食,搞奇貨可居,閔省產糧集中在沿海衝積平原,內陸都是山區,哪有這麽多貨來囤。
就在他們以為自己隻能這樣靜靜等死的時候,商會打通了關係,商路通了。
雖然還要受綠營盤剝,強盜也多了起來,但隻要商路還通,也就是成本高些罷了,還是有的賺。
也正是這樣,他們才能承受一輪輪的攤派。
正因如此,商會的威望大漲。
“今日叫諸位來,是有好事,大好事。”黃鑫浩拿出告示。
他真覺得是好事,但聽到他這個說法,大多數商人還是被嚇到了。
距離他最近的商人正好來自戰區,這話可聽太多了。
但也許是想到商會對他的幫助,或者是想到商道還靠商會維持,商人一咬牙一跺腳:
“黃會長別說了,商會對我等的大恩大德,我等沒齒難忘,按理說黃會長開口了,我等是萬萬不能推辭的。”
“但我興隆茶號正好在戰區,實在是借商會的力勉強維持罷了。”
“我們興隆茶號,認捐二百兩,等戰局平定,我們興隆茶號稍作恢複,絕對不低於每年五百兩!”
他一說完,其他人也你二百我三百的開始認捐,而外圍一些受挫不嚴重,甚至還小有發展的傷號,則你五百我八百的認捐。
黃鑫浩連連擺手:
“誤會,誤會了不是?黃某今日來,不是催各位繳納會費的,今年已經繳納過了不是?”
“這次真是好事。”
“船政稽查、幫辦水師營務,泉州團練大使湯大人,也是新任台澎巡撫之子,要建一銀行。”
“以永泉鐵路作價五百萬兩,低價入股銀行,這永泉鐵路造價三百餘萬兩,是用來運輸永春的煤鐵礦的,那利潤可不敢小覷,估價八百萬都不止。”
“現銀行正募集股份,每股500兩,發行一萬股,若有意向者,皆可購買。”
此話一出,剛剛還認繳的眾人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隨著話逐漸傳到外圈,全場沉默。
閔地曾經是有銀行的,還是華夏第一家銀行,由紅頂商人在1876年開辦,資本350萬兩,其中一半為民間資本,一半為匯豐行入股。
不過隨著紅頂商人生絲大戰失敗破產,乾泰銀行經營8年後也隨之宣告倒閉。
“黃會長,不知這股息多少?一年幾付?幾年付清?”很快,眾人又回過神來,問道。
黃鑫浩笑著搖了搖頭,這些事湯瀟逸已經交代過他了:
“此言差矣,此言差矣!你說的那不是股息,是利息,也不是股權,是債權。”
“這次湯大人要開的,是正經的銀行,購了股票,就是股東,股息沒有定數,業績好多些,業績不行就少些,出現虧損就沒有。”
“不過有鐵路打底,想來是不會虧損的,另外閔軍軍餉也以此行發放,就算經營不善,不過是股息少些罷了。”
“對了,湯大人再三叮囑,你們買了股票,自己交易也就罷了,但是不能賣給洋人。”
“我話已經帶到,要是到時候誰賣給洋人,一家老小發往惠遠的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最後一句話黃鑫浩說的十分冷冽。
湯瀟逸是想帶著民間商人一起,共同來發展,這樣比他自己一個人快的多。
同時,這募集的資本,也能當做啟動資金。
和這些人,不用搞太多奇奇怪怪的規範,反正有刀子能保證他們的道德底線不會消失。
消失了,就用7.65來批判他們。
而給了洋人,到時候麻煩事兒就多了,特別是洋人銀行。
“沒有利息?”
“還要承擔虧損?”
乾泰銀行是首家,但之所以虧損,最重要的就是並沒有弄清楚債權和股權。
認購了股份,是有利息的,六年,每年還兩次,每次還本金的12.5%,總計150%。
比如認購1股5000兩,每次給“股息”625兩,六年總共給7500兩。
但是,這筆錢給完了,股權就和你沒關係了。
這哪裏是股權,這就是債權。
而且利息極低,年利率相當於8.3%,看起來不錯?這是貸款啊!現在個人貸款都沒這麽低。
而且在清國,有這筆錢,幹點啥不好?倒貨怕風險,那就買地,那個保值率高且穩妥,收益率也比這高。
這也是為啥乾泰銀行支撐不下去的原因。
“這好像還真是銀行,洋人的銀行就是這樣的。”
“不過好像不如乾泰行……”
“說什麽呢?這可不會把錢還你後把你踢出去,而且有鐵路打底,高低不會虧,總歸比借錢出去有前途。”
“兄台好眼光,不知兄台準備買多少?”
“emmm……黃會長,我隆業商號認購100股!”
“你!我建泰行認購80股!”
“我10股……”
商人有大有小,不過買幾股的錢還是有的。
部分接觸進出口多,接觸洋人多的商人選擇下手支持,部分人還在觀望。
另一部分正在湊錢,也就是興隆茶號一類,因被成本提高,又被盤剝,資金不夠的,隻能幾家人合買。
隻有一小撮人無動於衷,甚至眼光冷漠——開錢莊的。
零零總總的,賣出去1500股,總計75萬兩。
當然,是認購,而非直接給錢,正式給錢要之後。
“黃會長,麻煩您告訴湯大人,咱們來的時候不知道這事兒,現在也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
“等回去查看一下家中存銀,我們再討論追購,還請寬限一些時日。”
一些認購了股份,還想追購的,擠到前麵來求情。
“大家不用急,還有七天,這七天用於募集資金,七天後停止認購。”
……
“你們晉商不去插一手?聽黃會長的意思,這還是個正經銀行。”
“你們徽商不也沒動嗎?怎麽?還想著販賣私鹽呢?”
“那也比你們這群南蠻子給洋人走私大煙來的好,好好的十三行,傳承百年,衰落在你們手裏……”
“這銀行啊,還是得先看看,別又是紅頂商人之流,借機低息借債,錢到手翻臉不認人……”
角落中,銀號的各位掌櫃或者東家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
“這麽著急著成立銀行嗎?閔地窮困,要是去鬆江府募資,肯定能賣出更多。”
鄭景溪不明白,湯瀟逸為什麽隻盯著閔地商人,而不是去商業金融業更發達的鬆江府。
湯瀟逸搖了搖頭:
“時機還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