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姨高秀葉不到三十歲時我的姨夫便過了世,此後我姨沒有再嫁,而是獨自帶著剛滿三歲的一對花棒兒明明和陽陽堅強度日。我大舅有時感歎著:


    “唉,我們老高家的墳塋地是不是沒有選好啊,怎麽高家的女人命都這麽苦呢?”


    經我大舅這麽一說還真是:我姥姥,我姨姥姥,我二姥姥,我三姥姥還有我姨,甚至連同我蘭妗子,她們都是不到三十歲就守了寡,除了我蘭妗子,誰也沒有再嫁,而我蘭妗子,雖說又嫁了兩次,最終在四十六那年又恢複了單身,這樣看來,老高家的墳塋地真是有問題,和老高家沾上邊的上個年代的女人,命真是不濟。


    做為老高家的女兒,我姨也順服了命運的安排,我不知道我姨的內心有沒有猶豫過,也不知道她是否像我蘭妗子一樣,私下裏又曾對哪位男士動過心,反正,從我有記憶起,我沒有聽到過我姨再說起婚姻兩個字,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姥姥經常會到我姨家住上個三天五宿,和她們做個伴,給她們壯壯膽,直到我姥姥八十八歲過世,她都是這樣往返於自己家和我姨家。


    我記憶裏從我姥姥家到我姨家的那段路很長很長,幾乎是從早飯走到午飯間的距離,每次從我姥姥家出門後,我們先是往南走五六十米,登上南河套高大的堤壩,再順著堤壩裏麵常年淤堵而形成的陡立的窄坡下到堤壩底部,踩著南河套水裏或大或鼓的石頭,過到河的那一邊,然後再爬上小南山,就上了火車道。小南山雖然不高,但也崎嶇險峻,坡高穀低,爬得我們氣喘籲籲。上了火車道再往南走,就進了繁忙的礦區,走過長長的礦區和街市,再爬上魁偉的嶽家溝大橋,在橋的另一端左拐進入胡同,我姨家就在胡同的深處。小時候那些胡同對於我來說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枝杈繁多又細長狹小,滿是傷痕卻又生機勃勃,穿過這樣擁擠逼仄的胡同,路的盡頭就到了我姨家,小時候,比起那段漫長的路來說,更漫長的則是旁人話語:


    “看看看看,高老太太又到她閨女家去了,又給她閨女幹活去了...”


    “哼,那才向著她閨女呢,有啥好東西都偷著倒騰到閨女家,沒那樣的....”


    “那個老太太在兒子家吃飯,到閨女家幹活....”


    “等著吧,老往閨女家跑,看看將來外孫子養不養她老...”


    我想我姥姥肯定深深的痛心著這些話,我和她一起走在去往我姨家的路上,她的臉上寫著憂傷和無助,那是我姥姥少有的不笑的時刻,六七裏的路途上,留下了她許多的歎息。


    “姥姥,你生氣了嗎?”我問。


    “沒有。”


    “那你為什麽不樂呢?”


    “樂。”我姥姥說著咧開了嘴,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可是,她的眼裏並沒有一絲笑容。


    “她們那樣說你,我不樂意聽。”


    “不樂意聽你就想點旁的。”


    “你樂意聽嗎?”


    “我沒聽仔細...”


    我姥姥總是這樣對我說,然後她牽起我的手,領著我在這條長長的路上走過春夏走過秋冬,走過青絲又到白首。年少的時候,我並不懂的我姥姥的心情,我以為我姥姥是因為那些不中聽的話,那些不善意的人和歪曲她的事實而傷心,我姥姥是那麽能幹的一個人,是我們那裏有名的鐵姑娘,無論在誰家在哪裏她都一刻也不得閑,她的一雙小腳都是最後一個上炕,又是最早一個下地,別人怎麽能冤曲她呢,怎麽能說她在兒子家享福,到閨女家受累呢?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我自己也有了兒女,特別是到了四十幾歲以後的年紀,我才漸漸的理解了我的姥姥,理解了那些瞎話固然使她傷心,但讓她更傷心的應該是一位母親對自己女兒的心疼和無奈,年輕的女兒的苦楚,她懂,可是像她這樣一位農村的老人,沒有錢,也沒有物,能給予自己女兒的,除了惦念和時常的陪伴還能有什麽?!


    我的姥姥是剛強的,她一直是我最欽佩的人,我的印象裏她從來沒有埋怨過誰,也不願意麻煩誰,更不想拖累別人。


    那一年我姥姥七十二,秋日的一個早上,我姨上班了,明明和陽陽在學校,我姥姥上房曬黃瓜,我們老家的房子,房頂是平的,一年四季家家戶戶在房上曬著各種東西,苞米,白菜,衣物,甚至煤球...我姥姥把黃瓜鋪好後,下來的時候,一腳踩空,直愣愣的掉了下來,結結實實的摔在了地上。我姥姥說她當時被摔蒙了,迷瞪了好一陣子,一陣鑽心的疼痛刺醒了她,她才掙紮著坐起來,尋找著身上的痛點——她不知道哪裏疼,但哪哪都疼,她抬頭轉脖子伸胳膊擰腰,都沒事,但就是疼,又好一陣,我姥姥確定了,疼,是從腳下發出來的,她伸手摸去:


    慢著慢著,我姥姥定睛一看,頓時又冒出了一身冷汗——她的右腳不見了,她能看到的隻到腳踝,這還了得,難道是腳摔沒了?!我姥姥忍著劇痛,轉著圈的找著自己的腳,地上沒有,掛到梯子上了?抬頭看,梯子上光溜溜的也沒有,落到房頂了?不能啊,剛才下梯子時腳還在呢,那麽哪去了呢?我姥姥連急帶疼汗一陣陣的流下來,濕透了她整個的衣衫,沒了腳可怎麽辦,她可不想給人添麻煩,這時她的右腳又一陣劇痛,我姥姥趕緊摸過去,這一摸她放心了,原來她的右腳跑到腿腕子後邊去了——也就是說她摔的腳後跟朝前,腳尖朝了後,她的整個右腳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挪移。找到了腳的我姥姥高興起來,也冷靜下來,她坐在地上,仔細的摸了一會她的左腳,然後她解下了她右腳的綁腳布纏在嘴上,咬緊牙關,雙手握住自己的右腳,猛的一用力,就聽哢嚓一聲,奇跡出現了——我姥姥把她的右腳生生的掰回了正常的位置,而且嚴絲合縫一點兒都沒有錯位,這樣,她又能看到自己的右腳了,右腳腳尖也朝前了,我姥姥顧不上高興,顧不上疼痛,也顧不上換一下全身濕透的衣裳,她艱難的爬到了院門口,艱難的站起身來拔下門栓,又爬出了院子,鎖上門,爬到了路上,招呼路人把她送到了醫院裏。


    “姥姥,你也太厲害了。”事後,我們談起這件事時,我無比佩服的對我姥姥說。


    “嗬嗬,這就厲害了?”我姥姥坐在我姨家的炕上擇著菜,嗬嗬的笑著,她隻在醫院住了三天就回家了,她,舍不得花錢。


    “這還不厲害?這得多大的定力啊,要擱我,我非得嚇得尿褲子不可。”


    “嗬嗬,沒那麽邪乎。”我姥姥說:“要擱你們,你們準會比我強。”


    “我們趕不上你,”我大舅也佩服的說:“不論哪方麵,我們都照你差遠了。”


    “是啊,我們照你差遠了,我們三個加起來都比不上你。”一向不愛說話的我姨也說:“打小我就尋思,我媽怎麽那麽能耐啊,啥都會幹,啥都不求人,啥事都沒讓我們操過心。”


    “那可不!要說起小時候,多難啊,家家戶戶困難的,吃不上喝不上穿不上的,窮的上頭不遮天,下頭露著地兒,有的人家連條炕席都沒有,那日子過的別提了!可咱們家比別人卻強多了。”我大舅歪在炕頭,卷著旱煙卷兒,頗有些自豪的說:“你姥姥從年輕的時候就能幹,別看是個小腳女人,那家夥幹起活兒來賽過幾個壯勞力,一般男人都趕不上她。”


    “嗯,趕不上,媽就是能幹,不偷懶不耍奸,又勤快又節儉還會安排,掙的工分在隊裏數一數二的多,所以打小咱們不光沒餓著凍著,沒咋吃過苦,比起旁人來說,咱還算是過得好的,每年年底時咱們家還略有結餘,人家誰不誇讚?”


    “那是,旁人都羨慕咱,年底的時候,媽還能給咱扯塊布做件新衣裳,穿出去那個美呀。”


    “是呢,那時候過年能穿件新衣服老滿足了。”


    “那可不!要說起來咱們小時候也沒受多大的苦。”我大舅看著我姥姥,眼裏嘴裏滿是崇拜的說:“媽,那時候你覺著苦嗎?”


    “我也沒覺著苦。”我姥姥說:“那時候家家都那樣,沒有富裕的比著,可也顯不出來多苦。”


    “唉,說沒覺著,現在回想起來咋不苦。”我大舅歎了口氣,又說:“我六歲的時候,你姥爺就跟著部隊走了,打那時候起,我這心裏就老覺著不踏實,那時候家裏沒個男的,時時覺得恓惶,”


    “可不!哥,你還記得不?咱們小時候散了學,早早的回來——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頭跑到天黑,咱們不,咱們早早的回家邊寫作業邊等著媽,等媽收了工回來給咱們做飯,吃完晚飯咱們的作業也寫的差不多了,咱們洗洗涮涮過後,就早早的關緊院門,插上外屋門,外屋門上還得再別上兩道門栓,你還另外又頂上根大木頭,然後再插上裏屋門,都上炕,躺下,或講嗑兒,或看著媽幹活兒。”我媽把目光也看向我姥姥:“媽,你說那時的活兒咋那麽多呢,打袼褙,縫衣裳,綁炊帚,編蒲團...沒個完,那時候也沒個燈,連個蠟燭咱們也點不起,白天你到地裏幹活去,一出去就是一天,晚上借著月亮光還得幹到半夜,沒個歇著的時候,也不知道累。”


    “嗯,就是趕上個下雨天,人們還得到隊部裏幹去,那時候的人實在,知不道累。”我姨說。


    “是呢,那時候的人們有點兒功夫也得先去給公家幹完了,沒人招呼沒人叫的,就那麽自覺,反倒是自己家裏的活兒都隻能留在晚上幹,那時的人沒有丁點兒私心。”


    “那時候我們還住在老房子裏——現在這所是我二十多歲時才蓋的,要說原先的老房子早就該翻建了,你姥爺一直念叨著,可還沒等蓋呢,他就....”我大舅說:“別看我比你媽你姨大,可自從你姥爺走後,我的膽兒變的可小了,一到晚上我就害怕,就覺著那夜怎麽那麽黑那麽長啊,我躺在炕上,連身兒都不敢翻一下,狗叫一聲也心跳,耗子出來也嚇我一哆嗦,那時候耗子多的,一到晚上它們就上炕,上房梁,窸窸窣窣的爬動著,吵的我半夜都睡不著.....晴天還好說,要是趕上個打雷下雨的日子更完了,那時的雨水怎麽那麽多啊,晃常兒就下的連了天兒,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下著下著地上就汪起了水——連漏帶倒灌,有時候雨水都能把鞋飄起來。”我大舅說:“你姥姥就起來淘水去,我們有時趴在炕上看著,有時忙著接雨...”


    “是啊,我記得媽淘水時站在屋門口,開著半扇門,她一瓢一瓢的往外舀著,一舀舀半宿,借著閃電的亮兒看媽,那小小的個子瘦瘦的身子,經常被雨水淋得精濕呱噠,那時候咱們小,也不知道和媽一起淘...唉,現在想想,後悔的。”我媽說。


    “是呢,那些年媽淨往外淘水了,每回淘水都濕的跟洗了個澡一樣,咱們也知不道幫幫她。”我姨說。


    而我每每聽到這些時,也仿佛走進了她們那個年代,走進了我姥姥那個破舊的房子和漆黑的夜裏:風,肆意的刮著,雨,嘩嘩的下著,房頂上,窗子縫兒,細密的雨水流下來,我大舅拿起了盆擱到炕上,又拎著桶放到了地上,轉身還把瓢接到櫃子上,我媽和我姨擦著窗台和炕席,我姥姥則站在外屋門口,奮力的淘著水,風大雨急刮的她站立不穩,她搖搖晃晃的彎腰起來,起來再彎下腰,把一瓢瓢水潑向門外,冰冷的雨水毫無情意的打在她的身上,我聽見了我姥姥的牙齒在不住的打顫...


    “那,你們怎麽不找人來修修房子?”我問。


    “找啊,房子年年修,可是那時的房子都是泥巴合著茅草蓋的,不嚴實,房頂也是用秫秸稈搭的,隻有大梁是木頭的——那時候實在是窮,你想,三幾年蓋的房子,能好到哪去。而且,那時候的人們思想也單純,沒人說到礦區去拿幾根木頭回來做檁子,從來沒有想過,所以,房梁上好後,人們都用秫秸稈搭在房梁上,搭的再密實它也會有縫隙,然後再用黃土攪拌著雜草樹葉的一層層抹在秫秸稈上,不管抹多厚,時間長了都會漏,修好了這兒又壞了那兒,補好了房頂又漏了東牆,你說老找人誰啊,家家都有自己的日子,沒人老幫你,我的叔叔大爺們走的又都早,剩下的竟是女人和孩子。”


    “那,村裏不是還有別人嗎?”


    “別人也有別人的事兒,家家都一樣,都不著閑兒,再說老找別人也不是個事兒,三回兩回中,日子長了,幫的多了,這事那事的就出來了,鬧不好閑話也就來了,你姥姥那麽剛強的一個人,容不了這個。”


    “所以,都是你姥姥自己修,我們跟著在旁邊遞泥抹灰的,想重蓋吧,我們又小——蓋房子可是件大事,家裏沒個成年男的,還真不中。”我大舅說。


    “嗯,直到你大舅長大了,我們才蓋了新房子,唉,小時候一到晚上我們就盼著有人能來做個伴兒,尤其是打雷打閃的晚上,嚇得我們呀,沒法沒法的。”我媽說。


    “有人來作伴嗎?”


    “沒有,誰來啊!不過有時候風大雨疾時,你二舅會在外頭喊一兩聲,我們就壯了不少膽。”


    “那他咋不和你們一起住啊?”


    “有時候也住,可他家裏還有你三姥姥呢,你三老爺沒的也早,他出來住,也不放心家裏。”


    “不光打雷下雨的時候害怕,小日本打槍時更害怕。”我媽接著說:“我們小時候小日本還沒完全從咱這裏撤走,晚上時不時的就有打槍聲——咱家離礦區又近,小日本常年在咱這挖煤運煤搶東西,那才壞呢!我們晃常就聽著那子彈嗖一聲嗖一聲的飛過來飛過去,嚇得我們連炕都不敢上,子彈可是不長眼睛的,有一次一顆子彈穿透了村頭長水家,把他家牆上的鏡子打的稀巴爛,幸虧沒傷著人,所以,一聽到槍響,我們都趕緊貼著炕沿兒蹲下,特別是到了晚上,槍聲密集的時候就好像貼著咱家的房牆在飛,你姥姥便帶著我們把被子褥子能用的東西都堵到窗戶上,生怕子彈打進來——我們都睡在地上,平日裏我們撿了板子預備著,就怕這時候用,那時候連冷帶怕,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眼睛也不敢閉,整宿整宿的睜眼到天亮,現在想起來還瑟瑟發抖,你還記得不?哥。”


    “那還能忘了?那時候一聽到槍聲,我的腿肚子就發軟。”


    “那時候咱們可沒少撿彈殼,後院的二哥還用它穿了好幾條項鏈呢。”


    “是唄。”


    ......


    “難為你們了。”我姥姥聽到這兒,總是滿懷歉意的看著我大舅我媽和我姨:“跟著我,可沒少叫你們擔驚受怕,吃苦受累的,還好有菩薩保佑,你們都平安的長大了。”陽光照進來,照在我姨家的小炕上,我姨家很小,小到炕上隻能坐下我姥姥,我大舅,我姨我媽和我,就已經滿滿當當,可是,盡管滿當,盡管擁擠,盡管那時的日子不那麽富裕,我們卻覺得溫暖又踏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靜的葡萄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一奶奶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一奶奶茹並收藏靜靜的葡萄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