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過一架,尋回了理智,這一刻他才驚覺盛怒之下未免把話說得太狠。
要知道,在過去十幾年裏,除了那次自殺前的爭吵,他還不曾這麽對待他的小孩兒。言語如利器刀刀見血,再沉的夜色也掩蓋不住那張臉上令人心驚的絕望。
沈鐸抹了一把臉,捏著鼻樑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他想要敲門,可他也清楚這扇門必然不會再打開,因此一隻手抬了隨即又收回去,反反覆覆,最終也沒落到門上。
假若開了又要說什麽呢,沈鐸毫無頭緒。
耳邊仍是鞭撻著神經的哭聲,他就這麽站著,能想起來的隻有一些七零八落的往事。
從前他們一同住在半山,周圍林木環繞,四季景致變化萬千,說不出的漂亮。寧予桐隨父母搬來時兄長還不在身邊,除了母親之外自己是他最親近的人。
他總像一隻小跟屁蟲似的黏在他身後,走兩步路便撒嬌要他抱,抱起來就貼著他的肩膀搖頭晃腦哼小曲兒,包子一樣的臉頰圓鼓鼓的,叫沈鐸總是忍不住想捏上一兩下。
小時候學業還不繁重,閑暇時他會帶他去找秦崢一道玩耍,又或者耗費兩三個小時的功夫陪他去後院幫寵物洗澡,寧家養狗,一隻皮毛雪白的薩摩耶,秉性溫馴,寧予桐八歲那年它意外走失,再發現時已經倒在山腳下沒了氣息,他為此足足傷心了小半年,每每想起來都得哭喪著小臉兒問他,它怎麽就離開我了呀。
當時的回答沈鐸已經記不清了,反正從那以後他就沒見他再養過什麽寵物,仿佛年幼時便早早有了心結,失去了便不敢再要,後來寧老夫人找人給他抱來一隻金吉拉他都搖著小腦袋不肯接近了。
所幸再後來年歲漸長,寧予桐仿佛也逐漸遺忘了這件事情。比起寵物,他更像需要被人照顧的那個,中學時他頻繁請病假,功課落得多,好在家中有私教,沈鐸得空便去陪他解悶,在書房外等他下了課,拉他到琴房手把手教他近來新學的曲子。
夏日午後窗外蟬鳴不斷,寧予桐很容易靠著他的肩頭睡過去。少年臉龐稚氣未脫,卻漸漸顯了骨相,鼻樑挺直,睫毛鴉翅一樣細黑,沈鐸往往一看就很難再移開視線了。
往昔十足依賴他的一個人,真正傷透了心才會對他投來那樣憎恨的眼神——不該是這樣的,沈鐸想。他們初次相遇的那一天,他隨父親一同走過寧家前院的陰涼地,盛夏陽光紮眼,寧夫人抱著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小兒子在客廳等候他們。
彼時寧予桐的個頭才丁點兒大,舟車勞頓的疲倦使他遲遲無法習慣周圍陌生的環境,但有賴於家人的悉心教導,在聽見來訪者的腳步聲後他還是轉過了頭,睜大濕潤的眼睛打量半晌,肉乎乎的小手攬著母親的脖子,聲音仿佛春日裏冒尖兒的綠芽一樣清脆:「沈哥哥!」
沉重的回憶壓至心頭,沈鐸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世事多變,可他總覺得他還小,永遠是一副身體孱弱的模樣,家傭姆媽悉心照料還未必養得好,需要他替他操心許多事情。哄他吃飯餵他吃藥是常事,課業,交友都得一一過問,再長大些,他幹脆直接選擇寸步不離地跟著他。
這樣親昵的陪伴,包括無休止的寵愛,曾經都是遠在紐約時他自我安慰的理由,可如今再多理由也隻能昭示他的殘忍。
錯了就是錯了,他被拒之門外,卻不敢對遲到的懲罰有絲毫怨言。
平日裏有所彌補又如何,的確,這些年他未必不知道寧予桐究竟想要什麽,隻是他不能給罷了。
至少現在,他什麽都不能給。
第24章 躲在這裏誰知道呢
這一站便是一宿。在下麵等候的司機拂曉時才見東家從電梯裏出來,隻是衣著形容似乎不比進去前體麵。
東家的私事,他們這些做仆傭的不敢多嘴,他謹慎詢問接下來的去處,後座長久地沉默著,直到日光開始變得刺眼,他的東家才皺著眉移開了視線,沉聲吩咐他回半山的沈家老宅去。
最先打開門的是照例來做飯的保姆阿姨,她是寧家原先那位姆媽的親戚,打從寧予桐搬到海城國際以來就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平日裏有個腰酸腿疼的也受過主顧的關照。
這些年她知曉他的一切習慣,吃食喜好軟嫩鮮甜,受不了辣,平時好清靜,工作起來睡得晚,而且還頂不喜歡睡主臥,有時在地毯上囫圇一躺就完事兒,甚至還在旋梯上睡著過。因此每日早晨進門必然要輕手輕腳,否則就得驚擾了淺眠的他。
一開始她其實也沒注意,把手裏頭一籃子的菜提到廚房,又收拾了好一陣,是眼角餘光瞥見沙發上的主顧沒蓋毯子,過去照看才發覺了不對勁。
地上有碎片,外出的衣服沒換下來,身上酒氣濃重,額頭眉角竟然還帶著傷,眼周通紅。她伸手去摸他的額頭,一試便急得直喊作孽,趕忙給家裏的醫生打了電話。
寧家小少爺是哭到脫力了才昏睡過去的。
喝完酒本來就虛,加之情緒不穩定,又這麽衣衫單薄地在沙發上躺了一整晚,下半夜便燒起來了,到了保姆阿姨過來,前前後後怎麽也得有五六個鍾頭。
醫生過來先處理了臉上的傷口,隨後還要給他打退燒針,隻是針頭還沒全紮進去他就被疼醒了,扶著床沿斷斷續續嘔吐,把胃裏頭的東西統統絞了個幹淨。
保姆阿姨和護士一道幫他擦嘴拍背,等他吐完了,又去櫃子裏找了幹淨衣服來替換。眼見沒旁的事情了,可她瞧著還是揪心,打水擰了熱毛巾要過來擦身體,剛探身過去便被拉住了衣角,待到湊近仔細聽,才隱約聽見燒得神誌不清的小少爺呢喃著要找他的母親。
要知道,在過去十幾年裏,除了那次自殺前的爭吵,他還不曾這麽對待他的小孩兒。言語如利器刀刀見血,再沉的夜色也掩蓋不住那張臉上令人心驚的絕望。
沈鐸抹了一把臉,捏著鼻樑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他想要敲門,可他也清楚這扇門必然不會再打開,因此一隻手抬了隨即又收回去,反反覆覆,最終也沒落到門上。
假若開了又要說什麽呢,沈鐸毫無頭緒。
耳邊仍是鞭撻著神經的哭聲,他就這麽站著,能想起來的隻有一些七零八落的往事。
從前他們一同住在半山,周圍林木環繞,四季景致變化萬千,說不出的漂亮。寧予桐隨父母搬來時兄長還不在身邊,除了母親之外自己是他最親近的人。
他總像一隻小跟屁蟲似的黏在他身後,走兩步路便撒嬌要他抱,抱起來就貼著他的肩膀搖頭晃腦哼小曲兒,包子一樣的臉頰圓鼓鼓的,叫沈鐸總是忍不住想捏上一兩下。
小時候學業還不繁重,閑暇時他會帶他去找秦崢一道玩耍,又或者耗費兩三個小時的功夫陪他去後院幫寵物洗澡,寧家養狗,一隻皮毛雪白的薩摩耶,秉性溫馴,寧予桐八歲那年它意外走失,再發現時已經倒在山腳下沒了氣息,他為此足足傷心了小半年,每每想起來都得哭喪著小臉兒問他,它怎麽就離開我了呀。
當時的回答沈鐸已經記不清了,反正從那以後他就沒見他再養過什麽寵物,仿佛年幼時便早早有了心結,失去了便不敢再要,後來寧老夫人找人給他抱來一隻金吉拉他都搖著小腦袋不肯接近了。
所幸再後來年歲漸長,寧予桐仿佛也逐漸遺忘了這件事情。比起寵物,他更像需要被人照顧的那個,中學時他頻繁請病假,功課落得多,好在家中有私教,沈鐸得空便去陪他解悶,在書房外等他下了課,拉他到琴房手把手教他近來新學的曲子。
夏日午後窗外蟬鳴不斷,寧予桐很容易靠著他的肩頭睡過去。少年臉龐稚氣未脫,卻漸漸顯了骨相,鼻樑挺直,睫毛鴉翅一樣細黑,沈鐸往往一看就很難再移開視線了。
往昔十足依賴他的一個人,真正傷透了心才會對他投來那樣憎恨的眼神——不該是這樣的,沈鐸想。他們初次相遇的那一天,他隨父親一同走過寧家前院的陰涼地,盛夏陽光紮眼,寧夫人抱著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小兒子在客廳等候他們。
彼時寧予桐的個頭才丁點兒大,舟車勞頓的疲倦使他遲遲無法習慣周圍陌生的環境,但有賴於家人的悉心教導,在聽見來訪者的腳步聲後他還是轉過了頭,睜大濕潤的眼睛打量半晌,肉乎乎的小手攬著母親的脖子,聲音仿佛春日裏冒尖兒的綠芽一樣清脆:「沈哥哥!」
沉重的回憶壓至心頭,沈鐸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世事多變,可他總覺得他還小,永遠是一副身體孱弱的模樣,家傭姆媽悉心照料還未必養得好,需要他替他操心許多事情。哄他吃飯餵他吃藥是常事,課業,交友都得一一過問,再長大些,他幹脆直接選擇寸步不離地跟著他。
這樣親昵的陪伴,包括無休止的寵愛,曾經都是遠在紐約時他自我安慰的理由,可如今再多理由也隻能昭示他的殘忍。
錯了就是錯了,他被拒之門外,卻不敢對遲到的懲罰有絲毫怨言。
平日裏有所彌補又如何,的確,這些年他未必不知道寧予桐究竟想要什麽,隻是他不能給罷了。
至少現在,他什麽都不能給。
第24章 躲在這裏誰知道呢
這一站便是一宿。在下麵等候的司機拂曉時才見東家從電梯裏出來,隻是衣著形容似乎不比進去前體麵。
東家的私事,他們這些做仆傭的不敢多嘴,他謹慎詢問接下來的去處,後座長久地沉默著,直到日光開始變得刺眼,他的東家才皺著眉移開了視線,沉聲吩咐他回半山的沈家老宅去。
最先打開門的是照例來做飯的保姆阿姨,她是寧家原先那位姆媽的親戚,打從寧予桐搬到海城國際以來就負責他的飲食起居,平日裏有個腰酸腿疼的也受過主顧的關照。
這些年她知曉他的一切習慣,吃食喜好軟嫩鮮甜,受不了辣,平時好清靜,工作起來睡得晚,而且還頂不喜歡睡主臥,有時在地毯上囫圇一躺就完事兒,甚至還在旋梯上睡著過。因此每日早晨進門必然要輕手輕腳,否則就得驚擾了淺眠的他。
一開始她其實也沒注意,把手裏頭一籃子的菜提到廚房,又收拾了好一陣,是眼角餘光瞥見沙發上的主顧沒蓋毯子,過去照看才發覺了不對勁。
地上有碎片,外出的衣服沒換下來,身上酒氣濃重,額頭眉角竟然還帶著傷,眼周通紅。她伸手去摸他的額頭,一試便急得直喊作孽,趕忙給家裏的醫生打了電話。
寧家小少爺是哭到脫力了才昏睡過去的。
喝完酒本來就虛,加之情緒不穩定,又這麽衣衫單薄地在沙發上躺了一整晚,下半夜便燒起來了,到了保姆阿姨過來,前前後後怎麽也得有五六個鍾頭。
醫生過來先處理了臉上的傷口,隨後還要給他打退燒針,隻是針頭還沒全紮進去他就被疼醒了,扶著床沿斷斷續續嘔吐,把胃裏頭的東西統統絞了個幹淨。
保姆阿姨和護士一道幫他擦嘴拍背,等他吐完了,又去櫃子裏找了幹淨衣服來替換。眼見沒旁的事情了,可她瞧著還是揪心,打水擰了熱毛巾要過來擦身體,剛探身過去便被拉住了衣角,待到湊近仔細聽,才隱約聽見燒得神誌不清的小少爺呢喃著要找他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