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順著地板縫隙滲透到膝蓋,張星序低著頭說自己考砸了保送。
老爺子一口氣沒順過來,劇烈咳嗽著讓他滾出去。
張星序在外麵跪了一夜。
疼不能說,痛不能喊。
老爺子就此一病不起,病逝於炎炎六月。
集團股份重新整合,張星序繼承遺囑,年紀輕輕就成了最大股份持有者。
老爺子一死,那根在他身上緊繃了十幾年的弦倏然鬆弛,彈出荒腔走板的調子,不堪入耳。在墜入無邊茫然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更改高考誌願。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未來,但他清楚自己絕對不要跟以前一樣的人生。
股市下跌,所有人忙得焦頭爛額,等從這場葬禮中反應過來時,張星序哪也沒去,既沒聽從付嵐雪的安排出國,也沒有讀金融商科,上了一所看似隨便的本地農科大學。
荒唐至極。
張易源不懂為什麽向來聽話的兒子會突然叛逆,父子倆在書房大吵一架。
張易源常年身居高位,言語中處處透露出對從他的貶低,反而是張星序冷靜發問:「如果我做不到超越你的成就,是不是就不配當你的孩子?」
張易源說是。
張星序扯了抹笑,毫不猶豫簽了股權轉讓協議。
從那時起,父母就放棄他了。
他們接受了自己的兒子是個失敗者,所以將目光投放到別處,對他不聞不問,隻等他結婚後將老爺子剩下那部分隱藏資產渡出。
一個人能對你造成的最大傷害並不是他不愛你,而是摧毀你的自信。從前他隻知道是自己不夠好,但經過他們之後他才知道原來自己這麽差。
張星序就這麽渾渾噩噩過了兩年,家裏的叔叔嬸嬸開始為他的婚事操心。圈內想跟張家攀關係的人數不勝數,相親一場接一場,從學校安排到家裏,哪怕他去下田上課,都有人打著小洋傘等在一邊。
他嫌煩申請了校內交換生項目,大三就去了荷蘭。
但沒想到會撞上疫情,就這麽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三年。
後來跟聞冬說起,他說每天都想在後院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他說的是真話。
他是真的想過活埋自己。
坑都挖好了,又被前來藉口罩的鄰居打斷。
他選擇結束並非覺得痛苦難以承受。
而是看透這一切,認為沒有存在的必要。
腕的上疤也是那個時候留下的,兩隻手都有,新傷疊舊傷,清醒的時候把所有刀具反鎖進櫃子,後麵軀體化嚴重,神經衰弱到任何一點細小的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時而耳鳴時而痙攣顫抖,嚴重失眠睜眼到天亮。
在這期間隻有張越銘去看過他。
開始服藥後他正常了幾天,記憶卻開始模糊衰退,課程做不好,計劃被打亂,從小到大從沒在成績上操心過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於是開始逼自己戒斷。
他在生死之間反覆掙紮,最後苟延殘喘拖著一條命挨了過來。
拿到學位畢業後又被疫情困在荷蘭半年,等回國見到父母,他坦然陳述了這幾年患病的事實。
他知道張越銘一直在幫他瞞,可那一刻他就是想知道當他們看著自己的兒子變成廢物會有什麽樣的神情,他用傷害自己來報復他們,那絲爽意撐著他回到觀花,站在他們麵前。
但他到底低估這對夫妻的承受能力。
外界所有人都說張家的小兒子在老爺子去世後銷聲匿跡,沒人知道在他回國的第二天就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住了整整兩年。
聞冬驚嘆他遊手好閑了兩年失去應屆生身份的時候他在想什麽呢?
他在想他能活到現在真是個奇蹟。
他的所有記憶被電療和藥物打散重組,部分遺失,部分混亂。
藥一把一把吃,情緒逐步恢復穩定,麻木地看著眼前這個世界。
他時常會想,不是他的病好了,而是他妥協了。
他放棄了那些記憶,放棄了和父母作對,也放棄了自我。他不再寫筆記,不再看那些日復一日提醒自己的東西。
他可以結婚。
但他想在這之前出去走一走。
他知道身邊有十幾個保鏢跟著,所以他一路都在甩開他們。
他也知道白葉每次隻給他開一個月的藥量,叮囑他每月回去一次。
但張星序沒想過這個問題。
他隻想找個地方自殺。
所以當那個穿著碎花裙的女生氣喘籲籲衝到他眼前時,他會覺得這個人奇怪。
穿得奇怪,說話也奇怪。
她是怎麽看出他想尋短見的?
風在她耳邊流轉,吹起的細碎髮絲纏到彩色髮夾上,讓他慘澹的世界有了那麽一瞬的明艷。
於是他想,或許可以再等等。
等他把身份證還給她再說。
如果所有故事都要有一個開始。
那他和聞冬的開始,大概就是玉澤山的那陣風。
起初他嫌她煩,嫌她沒有邊界感自來熟。
可慢慢的,他開始覺得她可愛、明媚、絢爛。
她擁有他所缺乏的一切,擁有麵對生活的勇氣和決心。
他忍不住想靠近她,靠近光。
自私貪戀著屬於她身上的溫暖。
所以清明節他回去取了藥。
他不想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老爺子一口氣沒順過來,劇烈咳嗽著讓他滾出去。
張星序在外麵跪了一夜。
疼不能說,痛不能喊。
老爺子就此一病不起,病逝於炎炎六月。
集團股份重新整合,張星序繼承遺囑,年紀輕輕就成了最大股份持有者。
老爺子一死,那根在他身上緊繃了十幾年的弦倏然鬆弛,彈出荒腔走板的調子,不堪入耳。在墜入無邊茫然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更改高考誌願。
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未來,但他清楚自己絕對不要跟以前一樣的人生。
股市下跌,所有人忙得焦頭爛額,等從這場葬禮中反應過來時,張星序哪也沒去,既沒聽從付嵐雪的安排出國,也沒有讀金融商科,上了一所看似隨便的本地農科大學。
荒唐至極。
張易源不懂為什麽向來聽話的兒子會突然叛逆,父子倆在書房大吵一架。
張易源常年身居高位,言語中處處透露出對從他的貶低,反而是張星序冷靜發問:「如果我做不到超越你的成就,是不是就不配當你的孩子?」
張易源說是。
張星序扯了抹笑,毫不猶豫簽了股權轉讓協議。
從那時起,父母就放棄他了。
他們接受了自己的兒子是個失敗者,所以將目光投放到別處,對他不聞不問,隻等他結婚後將老爺子剩下那部分隱藏資產渡出。
一個人能對你造成的最大傷害並不是他不愛你,而是摧毀你的自信。從前他隻知道是自己不夠好,但經過他們之後他才知道原來自己這麽差。
張星序就這麽渾渾噩噩過了兩年,家裏的叔叔嬸嬸開始為他的婚事操心。圈內想跟張家攀關係的人數不勝數,相親一場接一場,從學校安排到家裏,哪怕他去下田上課,都有人打著小洋傘等在一邊。
他嫌煩申請了校內交換生項目,大三就去了荷蘭。
但沒想到會撞上疫情,就這麽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三年。
後來跟聞冬說起,他說每天都想在後院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他說的是真話。
他是真的想過活埋自己。
坑都挖好了,又被前來藉口罩的鄰居打斷。
他選擇結束並非覺得痛苦難以承受。
而是看透這一切,認為沒有存在的必要。
腕的上疤也是那個時候留下的,兩隻手都有,新傷疊舊傷,清醒的時候把所有刀具反鎖進櫃子,後麵軀體化嚴重,神經衰弱到任何一點細小的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時而耳鳴時而痙攣顫抖,嚴重失眠睜眼到天亮。
在這期間隻有張越銘去看過他。
開始服藥後他正常了幾天,記憶卻開始模糊衰退,課程做不好,計劃被打亂,從小到大從沒在成績上操心過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於是開始逼自己戒斷。
他在生死之間反覆掙紮,最後苟延殘喘拖著一條命挨了過來。
拿到學位畢業後又被疫情困在荷蘭半年,等回國見到父母,他坦然陳述了這幾年患病的事實。
他知道張越銘一直在幫他瞞,可那一刻他就是想知道當他們看著自己的兒子變成廢物會有什麽樣的神情,他用傷害自己來報復他們,那絲爽意撐著他回到觀花,站在他們麵前。
但他到底低估這對夫妻的承受能力。
外界所有人都說張家的小兒子在老爺子去世後銷聲匿跡,沒人知道在他回國的第二天就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住了整整兩年。
聞冬驚嘆他遊手好閑了兩年失去應屆生身份的時候他在想什麽呢?
他在想他能活到現在真是個奇蹟。
他的所有記憶被電療和藥物打散重組,部分遺失,部分混亂。
藥一把一把吃,情緒逐步恢復穩定,麻木地看著眼前這個世界。
他時常會想,不是他的病好了,而是他妥協了。
他放棄了那些記憶,放棄了和父母作對,也放棄了自我。他不再寫筆記,不再看那些日復一日提醒自己的東西。
他可以結婚。
但他想在這之前出去走一走。
他知道身邊有十幾個保鏢跟著,所以他一路都在甩開他們。
他也知道白葉每次隻給他開一個月的藥量,叮囑他每月回去一次。
但張星序沒想過這個問題。
他隻想找個地方自殺。
所以當那個穿著碎花裙的女生氣喘籲籲衝到他眼前時,他會覺得這個人奇怪。
穿得奇怪,說話也奇怪。
她是怎麽看出他想尋短見的?
風在她耳邊流轉,吹起的細碎髮絲纏到彩色髮夾上,讓他慘澹的世界有了那麽一瞬的明艷。
於是他想,或許可以再等等。
等他把身份證還給她再說。
如果所有故事都要有一個開始。
那他和聞冬的開始,大概就是玉澤山的那陣風。
起初他嫌她煩,嫌她沒有邊界感自來熟。
可慢慢的,他開始覺得她可愛、明媚、絢爛。
她擁有他所缺乏的一切,擁有麵對生活的勇氣和決心。
他忍不住想靠近她,靠近光。
自私貪戀著屬於她身上的溫暖。
所以清明節他回去取了藥。
他不想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