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到完成, 再到試航,這中間最少也得需要三到五年時間。而即便試航成功,也僅僅隻是這個階段的結束, 甚至說是剛剛開始。”
說到這裏, 華老的眼珠閃現出了奕奕光彩:“一個國家的實力提升, 永遠離不開國防建設為基礎。而我們這些老頭子,從回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要為我們國家的國防事業獻出畢生的努力。”
“所以,”華老衝著崔燕笑了笑, 目光溫和又慈善:“我們這些老家夥是打定主意以後都會在這裏安家了。隻要你們願意, 能夠忍受得了這樣的生活,願意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這一點我這個老頭子還是能給你打保票的!”
一句話說地崔燕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的,眼淚又一次控製不住的掉了下來。
隻是這一次已經不再是惶然和不安, 而是踏實和輕鬆了。
“願意,怎麽會不願意?隻要您二老,還有你們專家組的同誌們不嫌棄我們, 我們一家子以後就都留在這裏。我們也, ”
她想了想, 學著華老的話:“我們也為了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
“對!我們都留下,留在這兒為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
被他們這番話所感染,劉暢第一個站了起來, 用手在自己的胸脯上用力的拍了拍, 眼神裏是滿滿的興奮和激動。
可華老卻顯然並沒有因為他們的表態而感動。
他與寧工對視了一眼, 兩位老人的眸中同時現出了一抹苦澀。
寧工搖了搖頭:“為國防事業做貢獻的方式有很多種,也並不一定非要留在這裏過一生。我們老了,該經該看的, 都經過看過了。我們不想亂跑了。
你們還年輕,將來一定會有更重要的事業,更好的前途在等著你們。”
說到這裏,老人的目光在桌邊的所有人臉上一一掠過,微微歎了口氣:“無論是劉暢,還是青耘,祁峰,我們都不希望你們留在這裏太久。你們以後的路還長……這裏,就當它是一個人生路上的站點吧。”
老人後麵的話沒有再說,可是在座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明白他們那未盡的話是什麽。
島上再好,也是個孤島。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當做桃花源留在這裏沒問題,可要留一輩子……
就算他們留下了,那孩子們呢?
難道他們要從這麽小的年齡,就注定一輩子困死在這樣一個島上嗎?
捫心自問,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甘心。
房間一時間又安靜了下來。
沈青耘看了看大家,蹙著眉先將劉暢瞪了一眼:“都想什麽呢!我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上級要求我們在哪兒,我們就得在哪兒,這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
以後會有什麽變化,是留,是走,都是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事兒。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幹好國家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留在島上,就盡全力保障好專家的安全,搞好島上的建設。即便將來要離開,一天不下島,就要站好在島上的最後一班崗。交接的時候也要讓後來人看到我們的工作是保質保量完成的,沒有丟警備營的臉!”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一句話說地大家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是啊,無論是走是留,都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想那麽多幹嘛?
就如沈青耘所說,留下一天,就幹好自己的事,把島上建設好,這才是現在最應該考慮,也最應該做的。
“對對,青耘說的沒錯!”
華老拍了下巴掌,先哈哈的笑了起來。
“怪我們了,我們幾個老家夥天天關在研究室關得太久,都沒有精神氣兒了。你們別被我們帶歪,就像是青耘說的,都幹好各自的工作,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說到這裏,他轉頭再次看向沈青耘:“對了青耘,你們有沒有考慮要在島上種點糧食啊?”
糧食,永遠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話題。
聽華老這麽問,大家的表情都變得嚴肅了起來。
沈青耘沉吟了一下,說道:“這事兒我們之前想過,我還和營裏的那些個有駐島經驗的老兵們探討過,最後大家都覺得有點困難。
一來,這邊台風多,不管你種什麽,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再來,”
他無奈的朝外麵指了指:“就這石頭山,連一塊兒平整的地都沒有,在哪兒種?”
“你這樣說不對。”華老搖了搖頭。
“別管多麻煩,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按照你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攻關小組就可以全都放假,直接回家了。我們做的哪一樣事,遇到的困難少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沒有土地,見縫插針的找啊!用你的話說,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那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一場大風暴,供給船幾個月過不來,那這一個島上的人會不會也全完了?
島上的儲備糧夠嗎?”
一句話說地沈青耘頓時變了臉色。
無論在軍事方麵再有天賦,能力再強,沈青耘也並不是一個在海邊長大的人。他甚至在之前的先鋒營待的年頭也並沒有很久。
對於海島生活他更是完全沒有經驗。
雖然他也學習過各種理論知識,了解基礎技能,但紙上談兵和親身經曆完全是兩回事。
他來島上一年了,還沒有經過一場大風暴,補給船每個月按時按點都會送物資過來。
不管好壞,糧食是一定能夠保障的。所以,曾經繃緊的弦就漸漸的鬆了。
如今華老的話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沈青耘的頭上,將他一下子給敲醒了。
島上現在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以後還會更多。萬一真有被迫封島的那一天,他們的儲備糧能夠吃多久?
他這個一營之長,全島最大的指揮官,他拿什麽來保障全島軍民的生活?
看他聽進去了,華老又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不僅僅要種糧食,還要把能夠開展的副業全都開展起來。例如,小崔馬上要開始的養蜂工作,這是你們爭取來的吧?這樣很好啊!那為什麽不爭取更多一點呢?
就像是再種一些花生,豆子,將來自己榨油,磨豆腐。”
說到這裏,華老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們人員太少,顧不過來。就像是那個豆腐,不僅小滿會做,炊事班的戰士們也有不少人提前學習過。可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才做不出來。既然這樣,為什麽不多招一些軍工到島上來工作呢?”
“不要跟我談什麽保密。”
華老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別拿你們盧平的那些話來敷衍我,想找合適的人,他有的是辦法!再說了,都到了這個島上了,還有什麽保密不保密的?”
說完,老爺子很是不滿的嘖了一聲。
難得見到老人家如此孩子氣的一麵,大家都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其實他們都理解華老的想法,也深以為然。
這中山島是海上的一座孤島,四周都不臨陸地,進來容易出去難。
沒有團裏派人來接,別說普通人,就是沈青耘,祁峰他們這些軍人,想要出島都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一般的戰士,軍工,就是到了島上,不得到允許,連專家組生活區域的邊兒都沾不著,
就算了解些內幕,想要送出去也是很有難度的。
而且,華老說的也是實際情況。
在第一次發現補給船因為天熱送不來肉和豆製品之後,尹小滿就給任平安建議,說讓送個石磨來,不行就自己在島上磨豆漿,做豆腐。
結果被任平安一句話就給打擊了。
任平安說:“嫂子,誰做?每次做多少?是隻給專家組做,還是大家都有?”
中山島和別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裏資源是共享的。
除了國家特別給專家們特批的奶粉,雞蛋,肉,精細糧,這些無論他們怎麽說,都沒有任何人會占用一點之外,其他打的魚,種的菜,都是一同食用的。
弄一台小磨,隔三差五給專家們磨點豆腐,這不難,可他們絕對不會接受這種特殊化。
可全營上上下下那麽多人,要全供著吃豆腐,哪怕一頓,誰來做?
炊事班的人是顧不過來的。
而尹小滿,現在她可是管著十一個專家的三餐兩點還有一頓夜宵的。
這活兒和搬石頭的戰士們相比,可能不算重,可也足夠她和大米兩人一天到晚忙成了陀螺。
所以,想要提高軍民的生活質量,沒有人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即使知道,華老的話又有誰敢接?大家不約而同又將目光投向了沈青耘。
沈青耘苦笑一聲:“盧團也不是不了解這個情況,團裏也在努力。不信您問崔嫂子,團裏現在是不是也正在給新招的軍工做培訓?”
“是的。”崔燕連忙點頭。
“我這是急著過來,所以沒有跟著大批人一起。其實應該要不了多久,就還會有不少人上島。”
聽了他們的話,華老的臉色緩和了好多,他和寧工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
尹小滿和崔燕將幾個男人讓到別的房間讓他們談事情,兩個人麻利的把桌椅都收拾幹淨。
到廚房一看,大米已經很貼心的帶著弟妹把要給專家組送的夜宵提前送過去,並且把廚房收拾好了,這才鬆了一口氣。
讓崔燕帶著倆孩子先回家,尹小滿也催促著寫完了作業的仨小家夥睡覺,忙忙活活又折騰了好久,沈青耘才終於才那邊的房子裏回來。
看到她還沒睡,他有點驚訝:“都十點了還不趕緊睡?明天還得早起呢!”
尹小滿打了個哈欠,轉身就往門外走:“我去收攤。”
結果被男人一把拉住。
“收過了,我和劉暢收的。”
說完他伸手在尹小滿的頭上揉了揉:“早點睡吧,抓緊時間休息,過段日子你可能還得更辛苦一點。”
“什麽意思?”尹小滿轉頭看向他。
沈青耘將她揉亂的頭發捋了捋好,這才說道:“華老讓我陪他去京城一趟,他有工作要匯報,另外,我們可能還得去接一些人。”
“接人?什麽人?”一句話把尹小滿的瞌睡都說醒了。
“專家組一些同誌的家人。”
尹小滿沉默了一下,心裏瞬間就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她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轉了個話題:“不在家過年了?”
“過不了了。”沈青耘笑了笑。
尹小滿的表情裏閃過一絲失落,可又很快收起,她點了點頭:“行,都有誰去,我給你們準備點吃的。”
……
雖然人不齊,可年還是要過的。
為了過年的菜單,尹小滿和任平安連著討論了好幾天。不是嫌棄沒啥新鮮的,就是嫌麻煩,總也討論不出個結果。
最後還是崔燕一語驚醒夢中人。
崔燕說:“過年不就是要吃餃子嗎,這有啥可討論的?富人有富人的吃飯,窮人有窮人的吃飯,但凡家裏有口麵,捏幾個麵餃子糊弄糊弄也得吃啊!這還用列菜單?”
一句話說得那倆鑽了牛角尖的人瞬間無語。
是啊,還有什麽能比餃子更有年味的呢?而且,這還是一個能夠全營戰士一起幹的活兒,隨便到哪個班抓幾個人過來,這活兒都能幹。想吃多少都能包的出來!
最後他們又商量了一下,準備包兩種餡兒的餃子。
一種芹菜鮮蝦餡兒,一種豆腐菌菇餡兒。
如果要問中山島上什麽蔬菜長得最好,那肯定是水芹菜了。種上一次,很快就能長出一片,而且脆生生的帶著獨特的香氣,很是好吃。用它來搭配海鮮,根本就是絕配。
說是鮮蝦餡兒,可全營上下那麽多人,想湊夠那些蝦也不太可能。所以這次的餡兒裏,還放了收拾幹淨的扇貝,生蠔,八爪魚……為了更加有滋味兒,任平安最後還十分“大方”的給添進去滿滿兩大勺的油渣。
這可是他從運來的臘肉上硬切下來煉製的,切得時候心疼的他心都是抽抽的。
而煉出來的那些油則被尹小滿毫不客氣的給用到了豆腐餡兒餃子裏去了。
知道要包餃子,幾個小家夥簡直是興奮極了,自報奮勇的承包了去采蘑菇和找鳥蛋的任務。
這小孩子要是認真起來了,那效率也不是一般的高。偏偏他們還運氣好,正好趕上了一場細雨。
最後簡直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采回來的蘑菇整整放了幾大竹匾不說,他們也不知道又跑到哪兒,甚至還找到了一些野生的木耳。這樣的好東西拌到餃子餡裏,自然也是鮮美的很。
這次供給船其實是送了一些雞蛋來的,而且還有任平安那當做寶貝的幾隻雞,這些日子多多少少也下了幾個蛋。
尹小滿原本是打好了主意用這些的。
可她沒有想到,這群小孩兒太厲害了,他們居然弄回來了足足十五個蛋!
除了五個小的是野鴿子蛋之外,剩下十個全都是海鴨子蛋!
在看著大米從竹簍裏將這些蛋一個個拿出來的時候,別說尹小滿了,任平安的眼神兒都變了。
他伸手抓住大米的胳膊,一本正經的看著他:“大米啊,你要不要考慮到咱炊事班來幫忙?也不用幹別的,就專門去山上找東西就行。找到了,哥每次打飯都讓你先盛!”
說的大米直接朝他翻了個白眼:“稀罕。”
惹得大家全都笑了起來。
任誰看一眼大米現在那明顯圓乎了好多的小臉,都知道他在沈家吃得好,住得好,任平安的這顆“糖”又哪裏能夠打動的他呢?
三十兒一大早,尹小滿就帶著崔燕還有大米來炊事班,準備開始盤餡兒了。
任平安這時候已經找人將放在倉庫裏“冷藏”的食物拿出來,並且按照她事先要求的全都收拾好,清洗幹淨了。
與此同時,還有幾個小戰士也已經等在這裏,麵前的大盆裏盛好了已經摻好的三合麵,就等她一聲令下,就要開始和麵了。
保障營的編製是五百人,可現在並沒有滿編。島上的官兵大概也就是三百來人。加上專家還有他們兩家大小,大概有三百五十人左右。
但即便如此,需要的菜麵收拾出來也是個大工程。
所以到了之後,大家根本連聊天都顧不得,全都立刻忙活了起來。
尹小滿先將準備好的紅莧菜切斷,放入開水裏燙了一下,然後取出用幹淨的紗布擰汁,很快一大盆紫紅紫紅的莧菜汁兒就出現在了大家的麵前。
她將擰出的菜汁兒拿到一個正準備和麵的小戰士跟前,從他手裏接過麵盆,倒入菜汁,自己動手先揉了一團麵出來。
大家眼看著原本有些發黃,灰撲撲的麵粉就這麽變成了好看的粉紅色,頓時驚訝極了。全都不顧手裏的活兒紛紛圍過了來。
“嫂子,你把麵弄成紅色是要幹什麽?”
“嫂子,這麵會掉色嗎?會把餃子湯都染成紅顏色嗎?”
“嫂子,這染了色的麵會更好吃?”
“嫂子……”
炊事班的戰士們普遍年齡偏小,除了任平安,其他基本上也就是十六七歲,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時候。
有新鮮玩意兒,小孩們哪裏還顧得上別的,全都七嘴八舌將尹小滿團團圍住,炊事班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不會掉色,味道也沒什麽變化,不會因為有顏色就更好吃。染個色是為了區分,不然到時候都一鍋煮了,誰能分得出哪個是三鮮餡兒的,哪個是豆腐餡兒的?”
這原本也在尹小滿的意料之中,所以她回答的幹脆利索。
“可是……”
聽她這麽說,一個小戰士猶猶豫豫的又問了一句:“可是嫂子,為什麽要分啊?哪兒個餡兒的也都好吃得很,這還要挑嗎?你這一分,要他們全都奔著紅色的去了,那可咋辦?”
一句話說得尹小滿忽然就傻了眼。
這個,她還真沒想過。
“就你聰明,就你想得多!”
不等尹小滿回話,那小戰士就遭受到了一堆人的“抨擊”。
“餃子是咱下,分是咱分,難道這還能挑?有點紅色的不好嗎?紅色喜慶!這大過年的,有點顏色多好的事兒,偏就你事兒多。”
“就是,我還沒吃過紅色的餃子呢!”
“我也是,見都沒見過。這不比那灰乎乎的好看?”
雖然今天任平安“忍痛割愛”的給餃子麵裏摻了好些白麵,可還是以玉米麵,豆麵為主。如果沒有這粉紅色的麵比較著,大家都已經覺得美得很了。
可有這粉嘟嘟一團麵放在這兒,再看其他盆裏還沒有來得及和的那些,就很有些不夠看了。
“那就再榨點菠菜汁兒,都做成帶顏色的。”
之前之所以要榨點莧菜汁兒,其實是多年禦膳房工作的經驗,下意識就這麽做了,純粹就是為了區分。說實話來之前尹小滿還真沒想那麽多。
可現在,聽到有小戰士說“過年了,有點顏色喜慶”,她才忽然覺得這個法子還真的挺好。
一聽說菠菜也能榨汁兒,小戰士們頓時跑得飛快。沒一會兒功夫就有人薅了好大一把回來。
這一次尹小滿沒有再自己動手,她告訴了他們如何切碎取汁,和麵時的比例之後,就去忙活起了自己的事兒。
為了這次餃子宴,她也是下了重本了。將之前從立春那裏換來的各種調料拿出了大半。
除了花椒,大料這些必須的,還有禦膳房獨有的提鮮用的黃豆醬,和最好的料酒。
將蝦,八爪魚,扇貝切碎,放入薑片,料酒先醃製去腥,然後將其他蔬菜該焯水的焯水,該切丁的切丁。
待將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完,正準備調餡兒的時候,就聽見和麵的小戰士們那邊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媽啊,這菠菜和出來的麵也這麽好看! ”
尹小滿轉頭去看,正好看到兩個小戰士一人手裏舉著一個麵團,被其他人包在中間。
一紅一綠兩團麵在這略顯昏暗的廚房裏看上去醒目極了。
可最吸引她目光的卻不是那麵,而是洋溢在戰士們臉上的,那發自內心的笑容。
是那麽的燦爛,那麽的有感染力,讓看到的人都忍不住的跟著翹起了唇角。
作者有話要說: 我知道有小可愛會問,為什麽要在三十兒中午吃餃子,不應該是晚上嗎?
因為要分班巡邏啊,特別是還要出海。如果不從中午就開始隨吃隨下,應該就有很多戰士吃不上了。
說到這裏, 華老的眼珠閃現出了奕奕光彩:“一個國家的實力提升, 永遠離不開國防建設為基礎。而我們這些老頭子,從回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要為我們國家的國防事業獻出畢生的努力。”
“所以,”華老衝著崔燕笑了笑, 目光溫和又慈善:“我們這些老家夥是打定主意以後都會在這裏安家了。隻要你們願意, 能夠忍受得了這樣的生活,願意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這一點我這個老頭子還是能給你打保票的!”
一句話說地崔燕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的,眼淚又一次控製不住的掉了下來。
隻是這一次已經不再是惶然和不安, 而是踏實和輕鬆了。
“願意,怎麽會不願意?隻要您二老,還有你們專家組的同誌們不嫌棄我們, 我們一家子以後就都留在這裏。我們也, ”
她想了想, 學著華老的話:“我們也為了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
“對!我們都留下,留在這兒為國防事業貢獻畢生的努力!”
被他們這番話所感染,劉暢第一個站了起來, 用手在自己的胸脯上用力的拍了拍, 眼神裏是滿滿的興奮和激動。
可華老卻顯然並沒有因為他們的表態而感動。
他與寧工對視了一眼, 兩位老人的眸中同時現出了一抹苦澀。
寧工搖了搖頭:“為國防事業做貢獻的方式有很多種,也並不一定非要留在這裏過一生。我們老了,該經該看的, 都經過看過了。我們不想亂跑了。
你們還年輕,將來一定會有更重要的事業,更好的前途在等著你們。”
說到這裏,老人的目光在桌邊的所有人臉上一一掠過,微微歎了口氣:“無論是劉暢,還是青耘,祁峰,我們都不希望你們留在這裏太久。你們以後的路還長……這裏,就當它是一個人生路上的站點吧。”
老人後麵的話沒有再說,可是在座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明白他們那未盡的話是什麽。
島上再好,也是個孤島。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當做桃花源留在這裏沒問題,可要留一輩子……
就算他們留下了,那孩子們呢?
難道他們要從這麽小的年齡,就注定一輩子困死在這樣一個島上嗎?
捫心自問,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甘心。
房間一時間又安靜了下來。
沈青耘看了看大家,蹙著眉先將劉暢瞪了一眼:“都想什麽呢!我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上級要求我們在哪兒,我們就得在哪兒,這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
以後會有什麽變化,是留,是走,都是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事兒。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幹好國家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留在島上,就盡全力保障好專家的安全,搞好島上的建設。即便將來要離開,一天不下島,就要站好在島上的最後一班崗。交接的時候也要讓後來人看到我們的工作是保質保量完成的,沒有丟警備營的臉!”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一句話說地大家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是啊,無論是走是留,都不是個人能夠決定的,想那麽多幹嘛?
就如沈青耘所說,留下一天,就幹好自己的事,把島上建設好,這才是現在最應該考慮,也最應該做的。
“對對,青耘說的沒錯!”
華老拍了下巴掌,先哈哈的笑了起來。
“怪我們了,我們幾個老家夥天天關在研究室關得太久,都沒有精神氣兒了。你們別被我們帶歪,就像是青耘說的,都幹好各自的工作,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說到這裏,他轉頭再次看向沈青耘:“對了青耘,你們有沒有考慮要在島上種點糧食啊?”
糧食,永遠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話題。
聽華老這麽問,大家的表情都變得嚴肅了起來。
沈青耘沉吟了一下,說道:“這事兒我們之前想過,我還和營裏的那些個有駐島經驗的老兵們探討過,最後大家都覺得有點困難。
一來,這邊台風多,不管你種什麽,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再來,”
他無奈的朝外麵指了指:“就這石頭山,連一塊兒平整的地都沒有,在哪兒種?”
“你這樣說不對。”華老搖了搖頭。
“別管多麻煩,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按照你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攻關小組就可以全都放假,直接回家了。我們做的哪一樣事,遇到的困難少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沒有土地,見縫插針的找啊!用你的話說,一場風暴來了,就全完了。那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一場大風暴,供給船幾個月過不來,那這一個島上的人會不會也全完了?
島上的儲備糧夠嗎?”
一句話說地沈青耘頓時變了臉色。
無論在軍事方麵再有天賦,能力再強,沈青耘也並不是一個在海邊長大的人。他甚至在之前的先鋒營待的年頭也並沒有很久。
對於海島生活他更是完全沒有經驗。
雖然他也學習過各種理論知識,了解基礎技能,但紙上談兵和親身經曆完全是兩回事。
他來島上一年了,還沒有經過一場大風暴,補給船每個月按時按點都會送物資過來。
不管好壞,糧食是一定能夠保障的。所以,曾經繃緊的弦就漸漸的鬆了。
如今華老的話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沈青耘的頭上,將他一下子給敲醒了。
島上現在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以後還會更多。萬一真有被迫封島的那一天,他們的儲備糧能夠吃多久?
他這個一營之長,全島最大的指揮官,他拿什麽來保障全島軍民的生活?
看他聽進去了,華老又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不僅僅要種糧食,還要把能夠開展的副業全都開展起來。例如,小崔馬上要開始的養蜂工作,這是你們爭取來的吧?這樣很好啊!那為什麽不爭取更多一點呢?
就像是再種一些花生,豆子,將來自己榨油,磨豆腐。”
說到這裏,華老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們人員太少,顧不過來。就像是那個豆腐,不僅小滿會做,炊事班的戰士們也有不少人提前學習過。可就是因為人手不夠,才做不出來。既然這樣,為什麽不多招一些軍工到島上來工作呢?”
“不要跟我談什麽保密。”
華老不以為然的擺了擺手:“別拿你們盧平的那些話來敷衍我,想找合適的人,他有的是辦法!再說了,都到了這個島上了,還有什麽保密不保密的?”
說完,老爺子很是不滿的嘖了一聲。
難得見到老人家如此孩子氣的一麵,大家都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其實他們都理解華老的想法,也深以為然。
這中山島是海上的一座孤島,四周都不臨陸地,進來容易出去難。
沒有團裏派人來接,別說普通人,就是沈青耘,祁峰他們這些軍人,想要出島都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一般的戰士,軍工,就是到了島上,不得到允許,連專家組生活區域的邊兒都沾不著,
就算了解些內幕,想要送出去也是很有難度的。
而且,華老說的也是實際情況。
在第一次發現補給船因為天熱送不來肉和豆製品之後,尹小滿就給任平安建議,說讓送個石磨來,不行就自己在島上磨豆漿,做豆腐。
結果被任平安一句話就給打擊了。
任平安說:“嫂子,誰做?每次做多少?是隻給專家組做,還是大家都有?”
中山島和別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裏資源是共享的。
除了國家特別給專家們特批的奶粉,雞蛋,肉,精細糧,這些無論他們怎麽說,都沒有任何人會占用一點之外,其他打的魚,種的菜,都是一同食用的。
弄一台小磨,隔三差五給專家們磨點豆腐,這不難,可他們絕對不會接受這種特殊化。
可全營上上下下那麽多人,要全供著吃豆腐,哪怕一頓,誰來做?
炊事班的人是顧不過來的。
而尹小滿,現在她可是管著十一個專家的三餐兩點還有一頓夜宵的。
這活兒和搬石頭的戰士們相比,可能不算重,可也足夠她和大米兩人一天到晚忙成了陀螺。
所以,想要提高軍民的生活質量,沒有人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即使知道,華老的話又有誰敢接?大家不約而同又將目光投向了沈青耘。
沈青耘苦笑一聲:“盧團也不是不了解這個情況,團裏也在努力。不信您問崔嫂子,團裏現在是不是也正在給新招的軍工做培訓?”
“是的。”崔燕連忙點頭。
“我這是急著過來,所以沒有跟著大批人一起。其實應該要不了多久,就還會有不少人上島。”
聽了他們的話,華老的臉色緩和了好多,他和寧工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了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
尹小滿和崔燕將幾個男人讓到別的房間讓他們談事情,兩個人麻利的把桌椅都收拾幹淨。
到廚房一看,大米已經很貼心的帶著弟妹把要給專家組送的夜宵提前送過去,並且把廚房收拾好了,這才鬆了一口氣。
讓崔燕帶著倆孩子先回家,尹小滿也催促著寫完了作業的仨小家夥睡覺,忙忙活活又折騰了好久,沈青耘才終於才那邊的房子裏回來。
看到她還沒睡,他有點驚訝:“都十點了還不趕緊睡?明天還得早起呢!”
尹小滿打了個哈欠,轉身就往門外走:“我去收攤。”
結果被男人一把拉住。
“收過了,我和劉暢收的。”
說完他伸手在尹小滿的頭上揉了揉:“早點睡吧,抓緊時間休息,過段日子你可能還得更辛苦一點。”
“什麽意思?”尹小滿轉頭看向他。
沈青耘將她揉亂的頭發捋了捋好,這才說道:“華老讓我陪他去京城一趟,他有工作要匯報,另外,我們可能還得去接一些人。”
“接人?什麽人?”一句話把尹小滿的瞌睡都說醒了。
“專家組一些同誌的家人。”
尹小滿沉默了一下,心裏瞬間就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她沒有繼續追問,而是轉了個話題:“不在家過年了?”
“過不了了。”沈青耘笑了笑。
尹小滿的表情裏閃過一絲失落,可又很快收起,她點了點頭:“行,都有誰去,我給你們準備點吃的。”
……
雖然人不齊,可年還是要過的。
為了過年的菜單,尹小滿和任平安連著討論了好幾天。不是嫌棄沒啥新鮮的,就是嫌麻煩,總也討論不出個結果。
最後還是崔燕一語驚醒夢中人。
崔燕說:“過年不就是要吃餃子嗎,這有啥可討論的?富人有富人的吃飯,窮人有窮人的吃飯,但凡家裏有口麵,捏幾個麵餃子糊弄糊弄也得吃啊!這還用列菜單?”
一句話說得那倆鑽了牛角尖的人瞬間無語。
是啊,還有什麽能比餃子更有年味的呢?而且,這還是一個能夠全營戰士一起幹的活兒,隨便到哪個班抓幾個人過來,這活兒都能幹。想吃多少都能包的出來!
最後他們又商量了一下,準備包兩種餡兒的餃子。
一種芹菜鮮蝦餡兒,一種豆腐菌菇餡兒。
如果要問中山島上什麽蔬菜長得最好,那肯定是水芹菜了。種上一次,很快就能長出一片,而且脆生生的帶著獨特的香氣,很是好吃。用它來搭配海鮮,根本就是絕配。
說是鮮蝦餡兒,可全營上下那麽多人,想湊夠那些蝦也不太可能。所以這次的餡兒裏,還放了收拾幹淨的扇貝,生蠔,八爪魚……為了更加有滋味兒,任平安最後還十分“大方”的給添進去滿滿兩大勺的油渣。
這可是他從運來的臘肉上硬切下來煉製的,切得時候心疼的他心都是抽抽的。
而煉出來的那些油則被尹小滿毫不客氣的給用到了豆腐餡兒餃子裏去了。
知道要包餃子,幾個小家夥簡直是興奮極了,自報奮勇的承包了去采蘑菇和找鳥蛋的任務。
這小孩子要是認真起來了,那效率也不是一般的高。偏偏他們還運氣好,正好趕上了一場細雨。
最後簡直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采回來的蘑菇整整放了幾大竹匾不說,他們也不知道又跑到哪兒,甚至還找到了一些野生的木耳。這樣的好東西拌到餃子餡裏,自然也是鮮美的很。
這次供給船其實是送了一些雞蛋來的,而且還有任平安那當做寶貝的幾隻雞,這些日子多多少少也下了幾個蛋。
尹小滿原本是打好了主意用這些的。
可她沒有想到,這群小孩兒太厲害了,他們居然弄回來了足足十五個蛋!
除了五個小的是野鴿子蛋之外,剩下十個全都是海鴨子蛋!
在看著大米從竹簍裏將這些蛋一個個拿出來的時候,別說尹小滿了,任平安的眼神兒都變了。
他伸手抓住大米的胳膊,一本正經的看著他:“大米啊,你要不要考慮到咱炊事班來幫忙?也不用幹別的,就專門去山上找東西就行。找到了,哥每次打飯都讓你先盛!”
說的大米直接朝他翻了個白眼:“稀罕。”
惹得大家全都笑了起來。
任誰看一眼大米現在那明顯圓乎了好多的小臉,都知道他在沈家吃得好,住得好,任平安的這顆“糖”又哪裏能夠打動的他呢?
三十兒一大早,尹小滿就帶著崔燕還有大米來炊事班,準備開始盤餡兒了。
任平安這時候已經找人將放在倉庫裏“冷藏”的食物拿出來,並且按照她事先要求的全都收拾好,清洗幹淨了。
與此同時,還有幾個小戰士也已經等在這裏,麵前的大盆裏盛好了已經摻好的三合麵,就等她一聲令下,就要開始和麵了。
保障營的編製是五百人,可現在並沒有滿編。島上的官兵大概也就是三百來人。加上專家還有他們兩家大小,大概有三百五十人左右。
但即便如此,需要的菜麵收拾出來也是個大工程。
所以到了之後,大家根本連聊天都顧不得,全都立刻忙活了起來。
尹小滿先將準備好的紅莧菜切斷,放入開水裏燙了一下,然後取出用幹淨的紗布擰汁,很快一大盆紫紅紫紅的莧菜汁兒就出現在了大家的麵前。
她將擰出的菜汁兒拿到一個正準備和麵的小戰士跟前,從他手裏接過麵盆,倒入菜汁,自己動手先揉了一團麵出來。
大家眼看著原本有些發黃,灰撲撲的麵粉就這麽變成了好看的粉紅色,頓時驚訝極了。全都不顧手裏的活兒紛紛圍過了來。
“嫂子,你把麵弄成紅色是要幹什麽?”
“嫂子,這麵會掉色嗎?會把餃子湯都染成紅顏色嗎?”
“嫂子,這染了色的麵會更好吃?”
“嫂子……”
炊事班的戰士們普遍年齡偏小,除了任平安,其他基本上也就是十六七歲,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時候。
有新鮮玩意兒,小孩們哪裏還顧得上別的,全都七嘴八舌將尹小滿團團圍住,炊事班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不會掉色,味道也沒什麽變化,不會因為有顏色就更好吃。染個色是為了區分,不然到時候都一鍋煮了,誰能分得出哪個是三鮮餡兒的,哪個是豆腐餡兒的?”
這原本也在尹小滿的意料之中,所以她回答的幹脆利索。
“可是……”
聽她這麽說,一個小戰士猶猶豫豫的又問了一句:“可是嫂子,為什麽要分啊?哪兒個餡兒的也都好吃得很,這還要挑嗎?你這一分,要他們全都奔著紅色的去了,那可咋辦?”
一句話說得尹小滿忽然就傻了眼。
這個,她還真沒想過。
“就你聰明,就你想得多!”
不等尹小滿回話,那小戰士就遭受到了一堆人的“抨擊”。
“餃子是咱下,分是咱分,難道這還能挑?有點紅色的不好嗎?紅色喜慶!這大過年的,有點顏色多好的事兒,偏就你事兒多。”
“就是,我還沒吃過紅色的餃子呢!”
“我也是,見都沒見過。這不比那灰乎乎的好看?”
雖然今天任平安“忍痛割愛”的給餃子麵裏摻了好些白麵,可還是以玉米麵,豆麵為主。如果沒有這粉紅色的麵比較著,大家都已經覺得美得很了。
可有這粉嘟嘟一團麵放在這兒,再看其他盆裏還沒有來得及和的那些,就很有些不夠看了。
“那就再榨點菠菜汁兒,都做成帶顏色的。”
之前之所以要榨點莧菜汁兒,其實是多年禦膳房工作的經驗,下意識就這麽做了,純粹就是為了區分。說實話來之前尹小滿還真沒想那麽多。
可現在,聽到有小戰士說“過年了,有點顏色喜慶”,她才忽然覺得這個法子還真的挺好。
一聽說菠菜也能榨汁兒,小戰士們頓時跑得飛快。沒一會兒功夫就有人薅了好大一把回來。
這一次尹小滿沒有再自己動手,她告訴了他們如何切碎取汁,和麵時的比例之後,就去忙活起了自己的事兒。
為了這次餃子宴,她也是下了重本了。將之前從立春那裏換來的各種調料拿出了大半。
除了花椒,大料這些必須的,還有禦膳房獨有的提鮮用的黃豆醬,和最好的料酒。
將蝦,八爪魚,扇貝切碎,放入薑片,料酒先醃製去腥,然後將其他蔬菜該焯水的焯水,該切丁的切丁。
待將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完,正準備調餡兒的時候,就聽見和麵的小戰士們那邊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媽啊,這菠菜和出來的麵也這麽好看! ”
尹小滿轉頭去看,正好看到兩個小戰士一人手裏舉著一個麵團,被其他人包在中間。
一紅一綠兩團麵在這略顯昏暗的廚房裏看上去醒目極了。
可最吸引她目光的卻不是那麵,而是洋溢在戰士們臉上的,那發自內心的笑容。
是那麽的燦爛,那麽的有感染力,讓看到的人都忍不住的跟著翹起了唇角。
作者有話要說: 我知道有小可愛會問,為什麽要在三十兒中午吃餃子,不應該是晚上嗎?
因為要分班巡邏啊,特別是還要出海。如果不從中午就開始隨吃隨下,應該就有很多戰士吃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