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餐前果然狀況頻出,一會兒有分台主管來找奚溪,說某個菜品做壞了,問她怎麽辦,一會兒又有前麵餐飲的人跑來跟她說,係統裏剛更新了數據,是昨天晚上前廳的增售(upselling,客人辦理入住時增加的消費,前廳接待員有提成),今天行政酒廊的用餐人數可能增加多少多少。
奚溪一一給他們介紹時為,說:「這是我們新來的主廚。」
就這樣完成了權力交接。
時為知道這裏麵多少有些給他下馬威的意思,但他早見慣了這種兵荒馬亂,立刻去看了當天的備料情況和儲藏區現成能用的食材,臨時做了調整。
問題才剛解決,又聽到外麵走廊上哐當一聲巨響,出去一看,見是個實習生把一整個不鏽鋼方盆裏的食物翻到在地上,剛好還是茄汁的菜,他自己也濺了一臉一身,仿佛兇殺現場。
那孩子自知闖禍,整個人嚇呆在那兒。時為倒是不罵人,扔了幾塊抹布給他,讓他趕緊弄幹淨,把出餐通道讓出來。
待到出餐完畢,時為問奚溪:「這些都是剛來實習的?」
奚溪點點頭。
時為又問:「廚師專業?」
奚溪回答:「學校是這麽說。」
時為隻覺難以置信,廚房學徒一開始都會在粗加工區工作一段時間,磨好一把刀,切好一塊肉,可說是進入廚房工作的第一步,但這些號稱經過專業學習的廚師卻好像根本沒學過?
他是很喜歡磨刀的,以及用刀分割各種肉類,有許多心法傳授,便趁閉餐之後的休息時間給他們做示範,但效果不過如此,有幾個圍著在聽,更多的寧願躲後麵刷手機。
待到下午,又經歷兩幫實習生吵架,各種三字經草泥馬比亂飛,當場就有人說老子不幹了,要不是學校扣著畢業證,這活兒狗都不幹。
以及早上打翻東西的那個小孩,時為再次看見他,他正低頭從廚餘暫存區出來,身上廚師服還是髒的,隻是汙漬變了一種顏色,也不知道又打翻了什麽,廚帽也沒戴。
「你帽子呢?」時為說,看了眼他的名牌,這下記住名字,叫毛小恆。
小孩好像有點呆,問話也不怎麽回答,就點頭,嗯嗯啊啊。
時為讓他去把衣服換了,他便又低頭跑走了。
大半天工作走完,羅耀江過來跟時為聊了幾句,說:「你也都看見了,現在這種情況,要是碰上旺季用餐高峰,我隻能盡力保量,品質什麽的暫時放一放。」
似乎也算是一種解釋,他業績不行是客觀原因,上麵單給他搞pip也沒啥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時為同意他的說法。
酒店的後廚說起來每項工作都有sop,從出勤到備料備餐,再到閉餐收尾,幾十張表格每張幾百行寫得密密麻麻,意在強調製度和流程,每個人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職責即可,以後不管換了是誰都能照著做。但現實卻是,那種相互配合的默契不是憑空就能有的,執行的人不一樣,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更加諷刺的是,他自己可能也正破壞著這種配合的默契。他對廚房其他人不滿意,廚房其他人也不滿意他。
十年海外工作,讓他在這裏形同異類。他過去也曾聽別人說什麽留學多年中文退化,回國了話都不知道該怎麽說,當時隻覺矯情,但事到臨頭,自己也還真就是這樣的反應。他還是會下意識地管法式爐叫saute,麵烤爐叫smander,冷藏區叫garde manger。如果聽的人不懂,他的第二反應是換成英語再說一遍。
而且,那天臨下班之前,他還給他們加了兩條額外的規矩,一個是廚房所有接觸食物的區域一定要廚師自己做清潔,每次閉餐之後所有人必須留下一起收尾打掃,包括他自己。
另一條,是不希望再在廚房聽到髒話。
他這邊剛說完,周圍一片白衣的人群中便傳來悉悉簌簌的聲音,但是當然,沒人表示異議。
解散之後,他換了衣服下班,從員工通道出去,在酒店後麵的吸菸區看見全日製廚房的幾個人,抽著煙聊的正開心,話題似乎圍繞一位「strong哥」進行。
有人說:「查頭髮,查手錶,查手機,還不許講髒話,當我們中學生啊?」
也有人說:「還要提高日清和周清的標準,隻要錢給到位,天天拋光打蠟翻新都沒問題,可就這點工資,還要這要那的就有點好笑了。」
時為自然沒來得及問他們說的那位「strong哥」是誰,人家轉頭看見他,呼啦一下全散了。
隻剩下奚溪,伸手碰碰他手臂,遞給他一包煙。
這一天下來,她其實是對他有些改觀的,這人雖然搶了她的機會,但至少讓她日子好過了一點。
時為婉謝,說:「我在戒菸。」
奚溪叼著一根,說:「好巧,我也是。」
時為說:「那你……」
這是在幹嘛?
奚溪這才把煙扔了,說:「習慣動作。」
許是相同的環境勾起記憶,時為忽然想起自己上一次站在這裏時的情景,當時聽見有人說「你吃點好的吧,廚房的人亂得要死」,似乎就是奚溪的聲音。
「你……是主動申請從西餐廚房調來全日製的?」時為試著攀談。
奚溪點點頭,反問:「你呢?」
時為沒回答,不知道她是故意的還是就這麽隨便一問。
尷尬中,還是奚溪提議:「加個微信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奚溪一一給他們介紹時為,說:「這是我們新來的主廚。」
就這樣完成了權力交接。
時為知道這裏麵多少有些給他下馬威的意思,但他早見慣了這種兵荒馬亂,立刻去看了當天的備料情況和儲藏區現成能用的食材,臨時做了調整。
問題才剛解決,又聽到外麵走廊上哐當一聲巨響,出去一看,見是個實習生把一整個不鏽鋼方盆裏的食物翻到在地上,剛好還是茄汁的菜,他自己也濺了一臉一身,仿佛兇殺現場。
那孩子自知闖禍,整個人嚇呆在那兒。時為倒是不罵人,扔了幾塊抹布給他,讓他趕緊弄幹淨,把出餐通道讓出來。
待到出餐完畢,時為問奚溪:「這些都是剛來實習的?」
奚溪點點頭。
時為又問:「廚師專業?」
奚溪回答:「學校是這麽說。」
時為隻覺難以置信,廚房學徒一開始都會在粗加工區工作一段時間,磨好一把刀,切好一塊肉,可說是進入廚房工作的第一步,但這些號稱經過專業學習的廚師卻好像根本沒學過?
他是很喜歡磨刀的,以及用刀分割各種肉類,有許多心法傳授,便趁閉餐之後的休息時間給他們做示範,但效果不過如此,有幾個圍著在聽,更多的寧願躲後麵刷手機。
待到下午,又經歷兩幫實習生吵架,各種三字經草泥馬比亂飛,當場就有人說老子不幹了,要不是學校扣著畢業證,這活兒狗都不幹。
以及早上打翻東西的那個小孩,時為再次看見他,他正低頭從廚餘暫存區出來,身上廚師服還是髒的,隻是汙漬變了一種顏色,也不知道又打翻了什麽,廚帽也沒戴。
「你帽子呢?」時為說,看了眼他的名牌,這下記住名字,叫毛小恆。
小孩好像有點呆,問話也不怎麽回答,就點頭,嗯嗯啊啊。
時為讓他去把衣服換了,他便又低頭跑走了。
大半天工作走完,羅耀江過來跟時為聊了幾句,說:「你也都看見了,現在這種情況,要是碰上旺季用餐高峰,我隻能盡力保量,品質什麽的暫時放一放。」
似乎也算是一種解釋,他業績不行是客觀原因,上麵單給他搞pip也沒啥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時為同意他的說法。
酒店的後廚說起來每項工作都有sop,從出勤到備料備餐,再到閉餐收尾,幾十張表格每張幾百行寫得密密麻麻,意在強調製度和流程,每個人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職責即可,以後不管換了是誰都能照著做。但現實卻是,那種相互配合的默契不是憑空就能有的,執行的人不一樣,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更加諷刺的是,他自己可能也正破壞著這種配合的默契。他對廚房其他人不滿意,廚房其他人也不滿意他。
十年海外工作,讓他在這裏形同異類。他過去也曾聽別人說什麽留學多年中文退化,回國了話都不知道該怎麽說,當時隻覺矯情,但事到臨頭,自己也還真就是這樣的反應。他還是會下意識地管法式爐叫saute,麵烤爐叫smander,冷藏區叫garde manger。如果聽的人不懂,他的第二反應是換成英語再說一遍。
而且,那天臨下班之前,他還給他們加了兩條額外的規矩,一個是廚房所有接觸食物的區域一定要廚師自己做清潔,每次閉餐之後所有人必須留下一起收尾打掃,包括他自己。
另一條,是不希望再在廚房聽到髒話。
他這邊剛說完,周圍一片白衣的人群中便傳來悉悉簌簌的聲音,但是當然,沒人表示異議。
解散之後,他換了衣服下班,從員工通道出去,在酒店後麵的吸菸區看見全日製廚房的幾個人,抽著煙聊的正開心,話題似乎圍繞一位「strong哥」進行。
有人說:「查頭髮,查手錶,查手機,還不許講髒話,當我們中學生啊?」
也有人說:「還要提高日清和周清的標準,隻要錢給到位,天天拋光打蠟翻新都沒問題,可就這點工資,還要這要那的就有點好笑了。」
時為自然沒來得及問他們說的那位「strong哥」是誰,人家轉頭看見他,呼啦一下全散了。
隻剩下奚溪,伸手碰碰他手臂,遞給他一包煙。
這一天下來,她其實是對他有些改觀的,這人雖然搶了她的機會,但至少讓她日子好過了一點。
時為婉謝,說:「我在戒菸。」
奚溪叼著一根,說:「好巧,我也是。」
時為說:「那你……」
這是在幹嘛?
奚溪這才把煙扔了,說:「習慣動作。」
許是相同的環境勾起記憶,時為忽然想起自己上一次站在這裏時的情景,當時聽見有人說「你吃點好的吧,廚房的人亂得要死」,似乎就是奚溪的聲音。
「你……是主動申請從西餐廚房調來全日製的?」時為試著攀談。
奚溪點點頭,反問:「你呢?」
時為沒回答,不知道她是故意的還是就這麽隨便一問。
尷尬中,還是奚溪提議:「加個微信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