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給叢欣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學,便是彭聰倩。
邱嶺說完之後,剩下一桌人依次自我介紹。當時酒店管培生已經開始不值錢,他們大多來自一般般的學校,旅管,酒管,或者幹脆就是不相幹的專業。叢欣畢業於一所211,在此地已經可以算是名校。輪到彭聰倩,大學名字報出來,會議室裏更是起了一陣唏噓。
當麵除了讚美,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過後才私下議論,有人說,英國本科,法國私立碩士,光學費少說幾百萬,怎麽這麽想不通,跟我們一樣到這裏來掙三千五的工資?也有人感嘆,網上說今年應屆畢業生突破700萬,就業形勢嚴峻,沒想到竟然差到這種地步了。
議論來議論去,又生出一些懷疑,猜她這學歷背景是不是摻了點水分。直到幾周培訓下來,才發現人家水平是真的不一樣。各種理論知識,操作,乃至課後的案例分析、小組作業、辯論比賽,彭聰倩都是碾壓式的存在。
這樣的人隻要稍微隨和點,必然是受歡迎的。隻是彭為人說不上高傲,卻總有一點距離感。其他培訓生每天約了一起來一道走,中午在食堂坐一桌吃飯,唯她獨來獨往。
有人下班路上看到她去地庫,晴天開一輛黑色轎跑,雨天開灰色suv,據說是因為潔癖,灰色濺上泥點不顯髒。車本身的價值倒還是其次,靜鉑當時的停車費是一天一百二,再加上油費,管培生那點工資差不多沒有了,整一個付費上班。於是又生出新一輪關於她家境的猜測,隻穀燁見慣不怪,他對各種奢侈品如數家珍,從第一天起就看出她穿戴不俗,有事沒事便湊上去套套近乎,可惜彭不大理會。
叢欣跟彭聰倩真正熟悉起來,也是在脫產培訓結束,輪崗開始之後了。她們倆被分在一組,去了房務部。
那一年培訓項目的負責人是當時「靜鉑」的dgm葉縝,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葉總不是港澳同胞,也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裔,純純中國大陸人,且是女性,能在這個年紀坐上二把手位子,在那時候的國際聯號酒店裏實屬少見,更不必說是「靜鉑」這樣的規模。
至於「靜鉑」當時的總經理,是一個名叫亞瑟·佩裏的英國人,倒是國際聯號標配的總經理,白人中年男性,儀表堂堂的那一種。
「靜鉑」日常運營由副總葉縝完全負責,重大管理事項才需匯報到亞瑟·佩裏那邊。下麵人私底下管亞瑟叫「阿sir」,而葉總叫「大當家」。兩個稱呼,乍一聽其實已經很難分清楚到底誰當家作主。
叢欣第一天到房務部上班,葉總來給管培生講話,說房務部是一家酒店的靈魂,不光客房的打掃,布草流轉、客衣洗滌、花房、綠植,乃至公共區域的清潔和蟲控,也都是房務部的職責所在。
但真到了上手的時候,第一項學習內容仍舊是做房。所謂做房,其實也就是打掃房間,包括但不限於鋪床、除塵、刷馬桶。
房務部經理讓邱嶺做示範,從三敲三報開始,確認無人之後,刷卡進入,關門開始工作,先清理垃圾和客人遺留的物品,再清潔家具、電器、餐具、衛浴、吸塵,更換布草,補充備品。一通操作行雲流水,尤其做床,邱嶺一人完成,掐秒表隻需三分鍾不到。
經理說:「邱嶺是在行業技術比武上得過獎的。」
邱嶺自謙,說:「我跟最快紀錄比起來還差一點。」
叢欣的母親張茂燕從前在江亞飯店客房部工作,也說過類似的話。
叢欣知道,這是個挺反常識的現象,房務部幾乎都是女職工,但行業技術比武上的紀錄保持者卻總是男的。要說奇怪倒也不是,酒店的大床寬度動輒兩米、甚至兩米二,被套和床單尺寸更大,以最快速度更換床品是個絕對的體力活。像邱嶺一米六出頭的身高,很多動作需要踮著腳全力以赴。同樣的操作,對男性來說相對輕鬆。但這個崗位收入又很有限,他們要麽很快升職,要麽轉崗離開,能長久留下來的大多是上了些年紀又沒學歷的阿姨。
做房之後,是查房。經理戴白手套,門框、畫框、電視機頂上,到處抹一遍灰塵,打開室內各種電器設備看是否正常運作,房間裏配的雜誌和書籍每一本都要翻一遍,酒杯對著光源尋找指印,再看所有織物是否齊花齊縫,紗簾全部關閉,貓眼閉合,有時甚至還要用紫外光電筒,檢查事先做下的隱形標記是否被擦除。
看過全套示範,便是實踐。
既然選擇來酒店做事,培訓生們早就打聽過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前廳部要三班倒,還是受氣包,路過的狗都能罵兩句;餐飲部節假日工作量巨大,大半天沒有坐下的時候;銷售部無論宴銷還是房銷都要跑客戶,端午節賣粽子,中秋節賣月餅,聖誕節賣平安夜套票;房務部要做些什麽,自然也心知肚明。但再怎麽說他們也是管理崗,本以為隻會學習查房的流程和標準,當真要從鋪床、刷馬桶、撿地漏蓋子上的毛髮學起,還是讓他們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那天,彭聰倩站在客房衛生間門口,開了燈,看著裏麵的抽水馬桶,久久沒動。
叢欣問:「幹嘛呢?思考人生?」
彭聰倩回答:「嗯,我在想,我爸媽要是知道我在幹這個會說什麽。」
這是除去平常打招呼,以及上課時必要的交流之外,兩人第一次對話。
叢欣笑出來,走進衛生間,解鎖手機選了一首歌外放,然後戴上橡膠手套,開始打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邱嶺說完之後,剩下一桌人依次自我介紹。當時酒店管培生已經開始不值錢,他們大多來自一般般的學校,旅管,酒管,或者幹脆就是不相幹的專業。叢欣畢業於一所211,在此地已經可以算是名校。輪到彭聰倩,大學名字報出來,會議室裏更是起了一陣唏噓。
當麵除了讚美,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過後才私下議論,有人說,英國本科,法國私立碩士,光學費少說幾百萬,怎麽這麽想不通,跟我們一樣到這裏來掙三千五的工資?也有人感嘆,網上說今年應屆畢業生突破700萬,就業形勢嚴峻,沒想到竟然差到這種地步了。
議論來議論去,又生出一些懷疑,猜她這學歷背景是不是摻了點水分。直到幾周培訓下來,才發現人家水平是真的不一樣。各種理論知識,操作,乃至課後的案例分析、小組作業、辯論比賽,彭聰倩都是碾壓式的存在。
這樣的人隻要稍微隨和點,必然是受歡迎的。隻是彭為人說不上高傲,卻總有一點距離感。其他培訓生每天約了一起來一道走,中午在食堂坐一桌吃飯,唯她獨來獨往。
有人下班路上看到她去地庫,晴天開一輛黑色轎跑,雨天開灰色suv,據說是因為潔癖,灰色濺上泥點不顯髒。車本身的價值倒還是其次,靜鉑當時的停車費是一天一百二,再加上油費,管培生那點工資差不多沒有了,整一個付費上班。於是又生出新一輪關於她家境的猜測,隻穀燁見慣不怪,他對各種奢侈品如數家珍,從第一天起就看出她穿戴不俗,有事沒事便湊上去套套近乎,可惜彭不大理會。
叢欣跟彭聰倩真正熟悉起來,也是在脫產培訓結束,輪崗開始之後了。她們倆被分在一組,去了房務部。
那一年培訓項目的負責人是當時「靜鉑」的dgm葉縝,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葉總不是港澳同胞,也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裔,純純中國大陸人,且是女性,能在這個年紀坐上二把手位子,在那時候的國際聯號酒店裏實屬少見,更不必說是「靜鉑」這樣的規模。
至於「靜鉑」當時的總經理,是一個名叫亞瑟·佩裏的英國人,倒是國際聯號標配的總經理,白人中年男性,儀表堂堂的那一種。
「靜鉑」日常運營由副總葉縝完全負責,重大管理事項才需匯報到亞瑟·佩裏那邊。下麵人私底下管亞瑟叫「阿sir」,而葉總叫「大當家」。兩個稱呼,乍一聽其實已經很難分清楚到底誰當家作主。
叢欣第一天到房務部上班,葉總來給管培生講話,說房務部是一家酒店的靈魂,不光客房的打掃,布草流轉、客衣洗滌、花房、綠植,乃至公共區域的清潔和蟲控,也都是房務部的職責所在。
但真到了上手的時候,第一項學習內容仍舊是做房。所謂做房,其實也就是打掃房間,包括但不限於鋪床、除塵、刷馬桶。
房務部經理讓邱嶺做示範,從三敲三報開始,確認無人之後,刷卡進入,關門開始工作,先清理垃圾和客人遺留的物品,再清潔家具、電器、餐具、衛浴、吸塵,更換布草,補充備品。一通操作行雲流水,尤其做床,邱嶺一人完成,掐秒表隻需三分鍾不到。
經理說:「邱嶺是在行業技術比武上得過獎的。」
邱嶺自謙,說:「我跟最快紀錄比起來還差一點。」
叢欣的母親張茂燕從前在江亞飯店客房部工作,也說過類似的話。
叢欣知道,這是個挺反常識的現象,房務部幾乎都是女職工,但行業技術比武上的紀錄保持者卻總是男的。要說奇怪倒也不是,酒店的大床寬度動輒兩米、甚至兩米二,被套和床單尺寸更大,以最快速度更換床品是個絕對的體力活。像邱嶺一米六出頭的身高,很多動作需要踮著腳全力以赴。同樣的操作,對男性來說相對輕鬆。但這個崗位收入又很有限,他們要麽很快升職,要麽轉崗離開,能長久留下來的大多是上了些年紀又沒學歷的阿姨。
做房之後,是查房。經理戴白手套,門框、畫框、電視機頂上,到處抹一遍灰塵,打開室內各種電器設備看是否正常運作,房間裏配的雜誌和書籍每一本都要翻一遍,酒杯對著光源尋找指印,再看所有織物是否齊花齊縫,紗簾全部關閉,貓眼閉合,有時甚至還要用紫外光電筒,檢查事先做下的隱形標記是否被擦除。
看過全套示範,便是實踐。
既然選擇來酒店做事,培訓生們早就打聽過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前廳部要三班倒,還是受氣包,路過的狗都能罵兩句;餐飲部節假日工作量巨大,大半天沒有坐下的時候;銷售部無論宴銷還是房銷都要跑客戶,端午節賣粽子,中秋節賣月餅,聖誕節賣平安夜套票;房務部要做些什麽,自然也心知肚明。但再怎麽說他們也是管理崗,本以為隻會學習查房的流程和標準,當真要從鋪床、刷馬桶、撿地漏蓋子上的毛髮學起,還是讓他們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那天,彭聰倩站在客房衛生間門口,開了燈,看著裏麵的抽水馬桶,久久沒動。
叢欣問:「幹嘛呢?思考人生?」
彭聰倩回答:「嗯,我在想,我爸媽要是知道我在幹這個會說什麽。」
這是除去平常打招呼,以及上課時必要的交流之外,兩人第一次對話。
叢欣笑出來,走進衛生間,解鎖手機選了一首歌外放,然後戴上橡膠手套,開始打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