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剛動筆就要走呢?」杭柳梅走到她身後,看到蒲芝荷剛臨摹完的吹笙伎樂飛天,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她指著壁畫為蒲芝荷講解:「這一幅我用的是唐代線法,講究圓潤厚實,要用中鋒行筆。你喜歡等到了停筆的時候再收筆勢,但其實是要漸收之勢,所以你這,還有這,就不自然了。」
杭柳梅指了指壁畫,又點了點蒲芝荷畫麵上的同一位置:「還有些地方的用筆是不對的,這裏是柳葉描,這裏是釘頭鼠尾描……芝荷,每一根線的力是相互作用的,整個畫麵才會生動……」
六歲時令蒲芝荷著迷的畫,如今在眼前活了過來。那些附在她身上多年的殼也鬆動了,曾經霧裏看花的困惑逐漸清晰。
畫畫就像領兵打仗,眼、手、心隨令調動,上陣總是潰不成軍。因為敵人正是她自己,所以每一個招式就是熟透了的,再怎麽拆解也沒有用,就這樣被禁錮在原地,沒有長進。
於是筆是死的,紙是死的,不大懂的人誇她畫得好,但是她知道自己畫的也是精緻的「死物」。
杭柳梅的作品是如此氣韻生動,她的精神氣力已經全部化入圖像,卻又如此遊刃有餘,舉重若輕,如同呼吸一樣自如地控製每一根線條。
光線慢慢從牆上移開,殿裏已經暗得無法臨摹了,蒲芝荷和杭柳梅收好畫紙和凳子起身離開。落日熔金,兩人並排走,不出聲,各在心底理著事情。
出了寺門,外麵不知道從哪冒了一群商販,小推車上立著玻璃罩子,掛著彩燈,裏麵盛放西安各色經典小吃:蜂蜜涼糕、蜜棗甑糕、玫瑰鏡糕、柿子糊塌……黃澄澄亮晶晶一片,排隊購買的人翹首以盼,即使還沒吃到嘴裏,也已經想像到了甜膩粘牙的口感。
杭柳梅逛了一下午,肚子早就餓了,這會搜腸刮肚想找個由頭留蒲芝荷一起在這吃了再走,點子還沒想出來,肚子先叫出了聲。蒲芝荷很貼心地主動提議咱們在這先墊巴幾口吧。
碳水大省不缺主食。但羊血餄絡略顯膻腥,油潑麵不好消化,金線油塔太幹,砂鍋米線太燙,搭配辣子蘸水吃的菜疙瘩最合杭柳梅的心意,卻已經排起了長龍,隻好作罷。
兩人最後吃的還是經典的「長安三件套」——涼皮和肉夾饃,還有冰峰,這是一種玻璃瓶裝的橘子味汽水。杭柳梅平常總勸小麥要少喝碳酸飲料,網上說那都是「化骨水」,今天自己偷著喝,心裏暗想這事也不能讓小麥知道。
蒸好的涼皮整張放在案板上,老闆把它們摺疊幾下,切成細細的麵條狀,單拎起兩根伸進油潑辣子裏蘸滿辣子油,再放回碗裏用筷子攪拌,涼皮、豆芽和紅油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辣椒籽碾碎後的濃鬱香氣橫衝直撞地竄進她們的鼻子。
兩人一手捏著肉夾饃,一手用筷子夾起涼皮,享用著從小吃到老的親切味道。
杭柳梅邊吃邊想蒲芝荷的畫,她有慧根,但是欠點撥。要是她願意,倒是一個去敦煌做壁畫研究的好苗子。但問題是,她現在雖然很願意的樣子,以後未必不會後悔,再像自己似的老了以後瞎折騰又是何苦。
「她還不知道,我才想回到她的年紀再活一次。」杭柳梅打定主意反其道行之,就得阻撓蒲芝荷一條道走到黑,讓她明白要放棄多少安穩舒坦,剛好也試煉試煉她。
杭柳梅思考得太入迷,被白吉饃噎住,咳嗽著找水喝,意外地看到店家櫃邊的杏皮茶飲料瓶。
簡陋的木頭桌椅,裹著沙礫和樹葉香氣的晚風,還有酸甜的杏皮茶,是杭柳梅熟悉的敦煌。
五十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夜晚,她正準備出發。
第九章 往事
即使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那天的情景都還歷歷在目。
當時爸爸還在外省,特地寄信回來安頓一番,都是些「要眼裏有活」、「吃虧是福」一類的老生常談,特別提到她是家裏的老麽,不能把「驕嬌二氣」帶過去。
文末,爸爸為她打氣:「杭柳梅同誌,『有誌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出發前一晚,媽媽帶著杭柳梅在屋裏收拾行李,姐姐柳竹去找鄰居借自行車。
隔壁大嬸順便給她裝了一兜子桔子說,讓孩子路上吃吧,你說這安排的,一個小姑娘去那麽遠的地方,你媽當初就該帶著你們姊妹倆去領導辦公室嘮叨嘮叨,再流點眼淚,說不定就換下來了。不就是畫畫嗎?哪不能畫啊!
姐姐柳竹和柳梅是一個被窩裏睡大的,已經在蠶絲廠當了三年會計,上學和工作都沒離開過家,從沒想過妹妹要遠走他鄉。被她這麽一說,心裏也難受起來。但還是解釋了兩句:「是她自己想去,我們不懂藝術,但我妹妹畫畫好,她說敦煌都是國寶,幹這行的都該去看看。」
大媽一撇嘴並不認同,但人家傷著心,她還是順著柳竹的話安慰,你說的也是,過兩年張羅張羅相親,好好找個對象,再有了孩子,就能找人調回來了。這車你們明天用吧,我爐子上還燉著菜呢。說完用手抹了一把腰上係的圍裙,轉身就回了家。
柳竹檢查好車子回家,進門就看見屋裏的三人擠作一團。
外婆不知道從哪攢了一堆破布條,非要柳梅帶過去,說身上來的那幾天能派上用場。
媽媽說布到哪都好買,別白占地方。你這個孫女窮講究,走哪都愛美,給她把肥皂和雪花膏帶上,好不容易才攢了這麽幾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指著壁畫為蒲芝荷講解:「這一幅我用的是唐代線法,講究圓潤厚實,要用中鋒行筆。你喜歡等到了停筆的時候再收筆勢,但其實是要漸收之勢,所以你這,還有這,就不自然了。」
杭柳梅指了指壁畫,又點了點蒲芝荷畫麵上的同一位置:「還有些地方的用筆是不對的,這裏是柳葉描,這裏是釘頭鼠尾描……芝荷,每一根線的力是相互作用的,整個畫麵才會生動……」
六歲時令蒲芝荷著迷的畫,如今在眼前活了過來。那些附在她身上多年的殼也鬆動了,曾經霧裏看花的困惑逐漸清晰。
畫畫就像領兵打仗,眼、手、心隨令調動,上陣總是潰不成軍。因為敵人正是她自己,所以每一個招式就是熟透了的,再怎麽拆解也沒有用,就這樣被禁錮在原地,沒有長進。
於是筆是死的,紙是死的,不大懂的人誇她畫得好,但是她知道自己畫的也是精緻的「死物」。
杭柳梅的作品是如此氣韻生動,她的精神氣力已經全部化入圖像,卻又如此遊刃有餘,舉重若輕,如同呼吸一樣自如地控製每一根線條。
光線慢慢從牆上移開,殿裏已經暗得無法臨摹了,蒲芝荷和杭柳梅收好畫紙和凳子起身離開。落日熔金,兩人並排走,不出聲,各在心底理著事情。
出了寺門,外麵不知道從哪冒了一群商販,小推車上立著玻璃罩子,掛著彩燈,裏麵盛放西安各色經典小吃:蜂蜜涼糕、蜜棗甑糕、玫瑰鏡糕、柿子糊塌……黃澄澄亮晶晶一片,排隊購買的人翹首以盼,即使還沒吃到嘴裏,也已經想像到了甜膩粘牙的口感。
杭柳梅逛了一下午,肚子早就餓了,這會搜腸刮肚想找個由頭留蒲芝荷一起在這吃了再走,點子還沒想出來,肚子先叫出了聲。蒲芝荷很貼心地主動提議咱們在這先墊巴幾口吧。
碳水大省不缺主食。但羊血餄絡略顯膻腥,油潑麵不好消化,金線油塔太幹,砂鍋米線太燙,搭配辣子蘸水吃的菜疙瘩最合杭柳梅的心意,卻已經排起了長龍,隻好作罷。
兩人最後吃的還是經典的「長安三件套」——涼皮和肉夾饃,還有冰峰,這是一種玻璃瓶裝的橘子味汽水。杭柳梅平常總勸小麥要少喝碳酸飲料,網上說那都是「化骨水」,今天自己偷著喝,心裏暗想這事也不能讓小麥知道。
蒸好的涼皮整張放在案板上,老闆把它們摺疊幾下,切成細細的麵條狀,單拎起兩根伸進油潑辣子裏蘸滿辣子油,再放回碗裏用筷子攪拌,涼皮、豆芽和紅油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辣椒籽碾碎後的濃鬱香氣橫衝直撞地竄進她們的鼻子。
兩人一手捏著肉夾饃,一手用筷子夾起涼皮,享用著從小吃到老的親切味道。
杭柳梅邊吃邊想蒲芝荷的畫,她有慧根,但是欠點撥。要是她願意,倒是一個去敦煌做壁畫研究的好苗子。但問題是,她現在雖然很願意的樣子,以後未必不會後悔,再像自己似的老了以後瞎折騰又是何苦。
「她還不知道,我才想回到她的年紀再活一次。」杭柳梅打定主意反其道行之,就得阻撓蒲芝荷一條道走到黑,讓她明白要放棄多少安穩舒坦,剛好也試煉試煉她。
杭柳梅思考得太入迷,被白吉饃噎住,咳嗽著找水喝,意外地看到店家櫃邊的杏皮茶飲料瓶。
簡陋的木頭桌椅,裹著沙礫和樹葉香氣的晚風,還有酸甜的杏皮茶,是杭柳梅熟悉的敦煌。
五十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夜晚,她正準備出發。
第九章 往事
即使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那天的情景都還歷歷在目。
當時爸爸還在外省,特地寄信回來安頓一番,都是些「要眼裏有活」、「吃虧是福」一類的老生常談,特別提到她是家裏的老麽,不能把「驕嬌二氣」帶過去。
文末,爸爸為她打氣:「杭柳梅同誌,『有誌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出發前一晚,媽媽帶著杭柳梅在屋裏收拾行李,姐姐柳竹去找鄰居借自行車。
隔壁大嬸順便給她裝了一兜子桔子說,讓孩子路上吃吧,你說這安排的,一個小姑娘去那麽遠的地方,你媽當初就該帶著你們姊妹倆去領導辦公室嘮叨嘮叨,再流點眼淚,說不定就換下來了。不就是畫畫嗎?哪不能畫啊!
姐姐柳竹和柳梅是一個被窩裏睡大的,已經在蠶絲廠當了三年會計,上學和工作都沒離開過家,從沒想過妹妹要遠走他鄉。被她這麽一說,心裏也難受起來。但還是解釋了兩句:「是她自己想去,我們不懂藝術,但我妹妹畫畫好,她說敦煌都是國寶,幹這行的都該去看看。」
大媽一撇嘴並不認同,但人家傷著心,她還是順著柳竹的話安慰,你說的也是,過兩年張羅張羅相親,好好找個對象,再有了孩子,就能找人調回來了。這車你們明天用吧,我爐子上還燉著菜呢。說完用手抹了一把腰上係的圍裙,轉身就回了家。
柳竹檢查好車子回家,進門就看見屋裏的三人擠作一團。
外婆不知道從哪攢了一堆破布條,非要柳梅帶過去,說身上來的那幾天能派上用場。
媽媽說布到哪都好買,別白占地方。你這個孫女窮講究,走哪都愛美,給她把肥皂和雪花膏帶上,好不容易才攢了這麽幾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