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這尊韋陀還在這兒。芝荷你看,這裏的韋陀菩薩的金剛杵是平端在手臂上的,那意思就是雲遊到這裏的外來僧人可以免費食宿一天。如果金剛杵朝天就是三天,如果朝地就是不招待食宿。這還是我們當年來這裏的時候,廟裏的師傅告訴我們的。」
「走吧,去亭子那邊坐坐,人老了,隨便走兩步就腿酸。「杭柳梅坐下,邊捶著腿邊問:「咱們都進來這麽一會兒了,怎麽也沒見到其他人?沒走錯地方吧?」
「來都來了,先好好逛逛。肯定沒走錯地方。」蒲芝荷說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杭柳梅其實想說不然回家休息吧,但還是雙手撐著腿又站起來,跟隨蒲芝荷穿過台基之上的大雄寶殿,走進後麵的大悲殿。
一走到這裏,杭柳梅認出這就是當年她們創作壁畫的原址,香爐裏青色煙霧的遮掩使得殿內更加昏暗模糊,隻能看到金黃色的綢布微微晃動,她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在這裏工作的日子,站在門口遲遲沒有邁步進去。
「沒想到這裏被保存了下來,不知道裏麵還一樣嗎?」杭柳梅也不知道在問誰。
蒲芝荷在旁邊小聲攛掇:「難得回來一趟,進去看看吧。」
佛像是新的,四周的壁畫是舊的。九位飛天形容各異,手持琵琶、長笛、箜篌、鼓、笙和蓮花,身型飄逸,位於壁畫最上方。
目光下移,祥雲團布,佛陀結跏趺坐,觀音、大勢立於左右,或手提淨瓶或手作法印,皆佩戴項圈、臂釧、手環,金玉寶瓚不可勝數。
雲、花、葉環繞,分別是青白、土紅和石綠,紅濃綠意,再加上瀝粉堆金的處理,整個畫麵莊嚴肅穆。
「杭老師,熟悉嗎?」蒲芝荷從帆布袋裏拿出摺疊椅撐開坐下,再拿出畫板打開描起了線稿。
自己畫的怎麽會不熟悉。杭柳梅這才明白她玩的什麽把戲,繞著壁畫邊走邊看,百感交集。
說來也奇怪,三十年了,畫完之後居然甚少再來回顧。這些年過去,這裏保存得不算好,但也不算差,轉了一圈回到原點,蒲芝荷邀請她一併坐下。
「工作的時候絕不偷懶,放假的時候絕不工作。這是我從十九歲上班起給自己立下的規矩。」杭柳梅接過摺疊椅,端在手裏皺起了眉頭,「我雖然退休了,但原則還沒退休。你畫吧,我可不畫,我要去門邊兒曬太陽。」
說完她就靠在殿外的欄杆邊坐下,頭靠著石欄,伸直腿,在地上留下一道輪廓分明的影子。這個角度正好能看見殿內彎腰駝背,不停抬頭低頭的蒲芝荷。她已經被靜謐的陰暗吞沒,像縈繞在佛像邊一縷不願消散的白煙。
杭柳梅腿邊一沉,不知是什麽東西靠上來了。睜眼一看是一隻黑白相間的奶牛貓,大概是這寺廟裏散養著的,蜷起了身子靠著她睡覺,杭柳梅任由它睡。
她在強烈的光照下看到浮遊生物飛舞的視象,是飛蚊症,這是以前長時間緊盯畫麵勞作的後遺症之一。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畫畫的時候她把自己當做一支筆,感受不到風吹草動,不畫畫的時候,問題反而都來了。
那一年來這裏畫畫的時候怎麽沒有這麽好的太陽。
「芝荷,你畫著畫,我給你講講故事吧。我們當年來這就住在舊尼姑庵裏。那會附近隻有麥地沒什麽人家,特別荒涼。我不是和你說過我喜歡《倩女幽魂》嗎,這裏半夜就和那個電影裏一樣。當時比現在還冷,我們四個女同誌就擠在一條炕上睡覺。」
「那會夥食也不太行,關中愛吃麵,我們走到附近鎮上買菜做臊子。在路上看見了一隻腳印,我們踩上去比劃,像人的腳但比我們的腳都大。當天晚上又聊起來這件事,貓在外麵叫春,反正除了在敦煌過年殺豬之外,我再沒聽過比那晚的貓叫更悽慘的叫聲。我們心裏抓撓,嚇得汗毛倒豎。有人說那個腳印是毛野人的。」
「毛野人?」蒲芝荷直起身子向後仰著問。
杭柳梅摸著貓的背繼續講:「對,那個人給我們講鬼故事,說是毛野人身高兩米,長著獠牙,全身長毛,吃了誰就變成誰的樣子。她們自己嚇自己,全都睡不著了。我一看這不行,我就給她們講鳩摩羅什舍利塔前的這兩棵柏樹。」
「過去說啊,柏樹間有口非常小的井,寺裏的小和尚輪流來挑水吃。有一天一個新進院的小和尚去打水,卻發現井邊開出了一朵蓮花。他就納悶了,蓮花不是長在泥裏嗎,如果從井裏長出來,那是不是井下有髒東西了?」
「然後僧人們就順著蓮花發掘,發現這蓮花竟開在鳩摩羅什的舌頭上,後來傳開了,大家都說這就是『口吐蓮花』。完了我就告訴她們,這裏受佛法庇佑,邪祟不侵,是萬無一失的寶地。」
「最後她們都睡著了,我清醒了,而且我還想去廁所。我隻好自己下炕出門,結果院子裏也發現那個大腳印,我也不知道怎麽膽子那麽大順著大腳印走。結果是我們看門的老頭腳後跟那的鞋底掉了,他不修,就那麽拖拉穿,走出來這些怪腳印。」
杭柳梅講完兩個人都放聲大笑,貓被嚇醒,杭柳梅突然想到這是寺廟,左右看看有沒有人注意到她們喧譁。
「杭老師您累不累,我也不畫了,不然咱們回去吧。」蒲芝荷不是被故事分了神,她畫畫遇到瓶頸很久了。在本尊麵前臨摹人家的得意之作,她越畫越心虛,不如繳械投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走吧,去亭子那邊坐坐,人老了,隨便走兩步就腿酸。「杭柳梅坐下,邊捶著腿邊問:「咱們都進來這麽一會兒了,怎麽也沒見到其他人?沒走錯地方吧?」
「來都來了,先好好逛逛。肯定沒走錯地方。」蒲芝荷說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杭柳梅其實想說不然回家休息吧,但還是雙手撐著腿又站起來,跟隨蒲芝荷穿過台基之上的大雄寶殿,走進後麵的大悲殿。
一走到這裏,杭柳梅認出這就是當年她們創作壁畫的原址,香爐裏青色煙霧的遮掩使得殿內更加昏暗模糊,隻能看到金黃色的綢布微微晃動,她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在這裏工作的日子,站在門口遲遲沒有邁步進去。
「沒想到這裏被保存了下來,不知道裏麵還一樣嗎?」杭柳梅也不知道在問誰。
蒲芝荷在旁邊小聲攛掇:「難得回來一趟,進去看看吧。」
佛像是新的,四周的壁畫是舊的。九位飛天形容各異,手持琵琶、長笛、箜篌、鼓、笙和蓮花,身型飄逸,位於壁畫最上方。
目光下移,祥雲團布,佛陀結跏趺坐,觀音、大勢立於左右,或手提淨瓶或手作法印,皆佩戴項圈、臂釧、手環,金玉寶瓚不可勝數。
雲、花、葉環繞,分別是青白、土紅和石綠,紅濃綠意,再加上瀝粉堆金的處理,整個畫麵莊嚴肅穆。
「杭老師,熟悉嗎?」蒲芝荷從帆布袋裏拿出摺疊椅撐開坐下,再拿出畫板打開描起了線稿。
自己畫的怎麽會不熟悉。杭柳梅這才明白她玩的什麽把戲,繞著壁畫邊走邊看,百感交集。
說來也奇怪,三十年了,畫完之後居然甚少再來回顧。這些年過去,這裏保存得不算好,但也不算差,轉了一圈回到原點,蒲芝荷邀請她一併坐下。
「工作的時候絕不偷懶,放假的時候絕不工作。這是我從十九歲上班起給自己立下的規矩。」杭柳梅接過摺疊椅,端在手裏皺起了眉頭,「我雖然退休了,但原則還沒退休。你畫吧,我可不畫,我要去門邊兒曬太陽。」
說完她就靠在殿外的欄杆邊坐下,頭靠著石欄,伸直腿,在地上留下一道輪廓分明的影子。這個角度正好能看見殿內彎腰駝背,不停抬頭低頭的蒲芝荷。她已經被靜謐的陰暗吞沒,像縈繞在佛像邊一縷不願消散的白煙。
杭柳梅腿邊一沉,不知是什麽東西靠上來了。睜眼一看是一隻黑白相間的奶牛貓,大概是這寺廟裏散養著的,蜷起了身子靠著她睡覺,杭柳梅任由它睡。
她在強烈的光照下看到浮遊生物飛舞的視象,是飛蚊症,這是以前長時間緊盯畫麵勞作的後遺症之一。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畫畫的時候她把自己當做一支筆,感受不到風吹草動,不畫畫的時候,問題反而都來了。
那一年來這裏畫畫的時候怎麽沒有這麽好的太陽。
「芝荷,你畫著畫,我給你講講故事吧。我們當年來這就住在舊尼姑庵裏。那會附近隻有麥地沒什麽人家,特別荒涼。我不是和你說過我喜歡《倩女幽魂》嗎,這裏半夜就和那個電影裏一樣。當時比現在還冷,我們四個女同誌就擠在一條炕上睡覺。」
「那會夥食也不太行,關中愛吃麵,我們走到附近鎮上買菜做臊子。在路上看見了一隻腳印,我們踩上去比劃,像人的腳但比我們的腳都大。當天晚上又聊起來這件事,貓在外麵叫春,反正除了在敦煌過年殺豬之外,我再沒聽過比那晚的貓叫更悽慘的叫聲。我們心裏抓撓,嚇得汗毛倒豎。有人說那個腳印是毛野人的。」
「毛野人?」蒲芝荷直起身子向後仰著問。
杭柳梅摸著貓的背繼續講:「對,那個人給我們講鬼故事,說是毛野人身高兩米,長著獠牙,全身長毛,吃了誰就變成誰的樣子。她們自己嚇自己,全都睡不著了。我一看這不行,我就給她們講鳩摩羅什舍利塔前的這兩棵柏樹。」
「過去說啊,柏樹間有口非常小的井,寺裏的小和尚輪流來挑水吃。有一天一個新進院的小和尚去打水,卻發現井邊開出了一朵蓮花。他就納悶了,蓮花不是長在泥裏嗎,如果從井裏長出來,那是不是井下有髒東西了?」
「然後僧人們就順著蓮花發掘,發現這蓮花竟開在鳩摩羅什的舌頭上,後來傳開了,大家都說這就是『口吐蓮花』。完了我就告訴她們,這裏受佛法庇佑,邪祟不侵,是萬無一失的寶地。」
「最後她們都睡著了,我清醒了,而且我還想去廁所。我隻好自己下炕出門,結果院子裏也發現那個大腳印,我也不知道怎麽膽子那麽大順著大腳印走。結果是我們看門的老頭腳後跟那的鞋底掉了,他不修,就那麽拖拉穿,走出來這些怪腳印。」
杭柳梅講完兩個人都放聲大笑,貓被嚇醒,杭柳梅突然想到這是寺廟,左右看看有沒有人注意到她們喧譁。
「杭老師您累不累,我也不畫了,不然咱們回去吧。」蒲芝荷不是被故事分了神,她畫畫遇到瓶頸很久了。在本尊麵前臨摹人家的得意之作,她越畫越心虛,不如繳械投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