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人作為右相的左膀右臂,自然也知曉方柳和聞行道等人。
隻……未想過方柳比傳聞中更出眾。
一直聽聞江湖中無非也是打打殺殺、追名逐利,竟真有人以「俠氣」立本。
方柳頷首:「正是。」
林大人朝他客氣地拱了拱手,然後便又看向聞行道,問:「那這位便是武林盟聞公子?」
聞行道:「是。」
林大人便稱讚:「如坊間傳聞一般,諸位真可謂少年英才。」
方柳斟了杯茶。
「林大人過獎。」
「擇齡之事也要謝過俠士們的搭救。」
「不必在意,方某同顧狀元有舊,理應搭救。」
聞言,一旁的顧擇齡目光閃爍,心中泛起燙熱之感。
林大人前來,本意是來搭救顧擇齡,回朝之後稟告鄒右相,細細分辨綁架一事後的陰謀和蹊蹺,找出定犯人之罪的蛛絲馬跡,最好還能拿到佞臣黨羽的關鍵證據。
但見到方柳和聞行道本人,他不得不在意。
或許是錯覺,他竟覺得這位聞姓的少年俠客,有些說不出的眼熟。
林大人按下心中疑惑,便繼續與在場的武林人士寒暄:「我朝遊俠之風盛行,無論朝廷還是百姓都對江湖人士多有耳聞。然百聞不如一見,如此豪情意氣,實屬少見。」
方柳側眸:「那麽林大人可知,何時遊俠之風最易盛行。」
「何時?」
「——一是國泰民安,二是山河傾倒。」
國泰民安如盛唐,山河傾倒如當下。
林大人哽住:「這……」
這方公子當真直言不諱。
誰說江湖人士皆愛眠花宿柳,不理天下事的?
方柳又問:「年關將至,右相可想過呈何禮?」
林大人隻道:「正在籌備之中。」
方柳扇了扇茶盞騰起的霧,悠哉道:「若不嫌棄,我等武林中人願獻上一計。」
「哦?」林大人來了興致,「方公子說來聽聽。」
「今日有些不便,待林大人處理了綁架一事,再來找方某也不遲。」
「也好,也好。」
是矣,幾人一番寒暄過後,林大人帶走了顧擇齡。
四公主仍舊不能歸家,隻好讓林大人帶去口信,告知外祖自己和煜兒如今一切安好,不必多加掛念。
.
之後的幾日,聞行道幾乎日日都要來尋方柳。
或同方柳暢聊天下局勢,或隻是看他一眼便匆匆離開,總要見上一麵才覺得心滿意足。
起初,賽雪常常是同依風抱怨個不停,語調仍不忘抑揚頓挫,隻說那武林盟的木樁子甚是奇怪,也不知是怎麽長的,竟拐到他們暫住的別院紮了根。
依風便去捏她的臉頰,讓她少說兩句。
聞行道未曾理會她一眼。
他耳目清明,自能將對方的話盡數收入耳中,亦能三招致對方於死地。隻方柳身旁的侍從和婢女,多是死忠之人,培養不易。
方柳縱著她,怕也是故意容她如此言語。
約是……嫌自己來的煩了。
聞行道凝視方柳垂首看書的側臉。
屋外風雪連天銀裝素裹,寒風吹打木窗,聲聲作響。屋內的銀絲炭盆靜靜燃燒,翻滾著裊裊的熱氣,驅逐寒意。
整整兩炷香的時間,方柳都未曾看聞行道一眼。
看來拜訪是有些頻繁了。
煩便煩罷。
聞行道沒有改變的意圖。
不多時,賽雪走進屋中,又添了一些銀絲炭。
聞行道目光落在方柳翻書的指節上:「可覺得寒涼?」
方柳又翻了一頁。
「涼。」
鶯州凜冬時節入眼也是常青的樹,遠不及北境冷,隻有些濕寒。
習武之人自是有禦寒的本領,可偶爾來此拜訪的賓客不能怠慢,且既然有取暖的法子,便也不需如此浪費內力了。
聞行道脫下外衫,欲將其蓋在垂頭看書的方柳肩上。
「聞大俠。」
聞行道動作一滯。
方柳終於抬頭,用那雙好看的眉眼輕飄飄地瞧他:「是覺得我蕭然山莊,連件外衫都穿不起,還是你的衣衫料子與尋常人家有所不同。」
聞行道喉結微動:「並非。」
「嗬。」方柳淺笑一聲,「你便無事可做了麽?」
聞行道沉默良久,這才緩緩開口。
「來看你,便是要事。」
「若你果真如此悠閑,不如將你在朝廷中的勢力悉數告知。」方柳將書放下,「於林大人再度拜訪之前,也好有個章程。」
他們暫結同盟,二人各自的多年布局緩緩浮出水麵,撒網之前,需先探探河水深淺。
聞行道終是將外衫批到了方柳肩上,這才在他對麵坐下。
「有何不可。」
第69章 夜談
兩人暢談半宿。
若初遇之時,即便聞行道傾慕於方柳,亦不會將手中的底牌盡數告知。為報聞家之仇,他隱姓埋名布局十數年,絕不能因一念之差毀於一旦。
然而如今,他明白方柳誌之所向,便再無後顧之憂。
世人贊方柳,皆說他容顏冠絕天下,劍法天下第一,又說他性格莫測,恃靚行兇。可亂世之下,來往眾生不計其數,卻唯有他有淩雲之誌,意圖行天下大善。
於私,他願為方柳手中刀。
隻……未想過方柳比傳聞中更出眾。
一直聽聞江湖中無非也是打打殺殺、追名逐利,竟真有人以「俠氣」立本。
方柳頷首:「正是。」
林大人朝他客氣地拱了拱手,然後便又看向聞行道,問:「那這位便是武林盟聞公子?」
聞行道:「是。」
林大人便稱讚:「如坊間傳聞一般,諸位真可謂少年英才。」
方柳斟了杯茶。
「林大人過獎。」
「擇齡之事也要謝過俠士們的搭救。」
「不必在意,方某同顧狀元有舊,理應搭救。」
聞言,一旁的顧擇齡目光閃爍,心中泛起燙熱之感。
林大人前來,本意是來搭救顧擇齡,回朝之後稟告鄒右相,細細分辨綁架一事後的陰謀和蹊蹺,找出定犯人之罪的蛛絲馬跡,最好還能拿到佞臣黨羽的關鍵證據。
但見到方柳和聞行道本人,他不得不在意。
或許是錯覺,他竟覺得這位聞姓的少年俠客,有些說不出的眼熟。
林大人按下心中疑惑,便繼續與在場的武林人士寒暄:「我朝遊俠之風盛行,無論朝廷還是百姓都對江湖人士多有耳聞。然百聞不如一見,如此豪情意氣,實屬少見。」
方柳側眸:「那麽林大人可知,何時遊俠之風最易盛行。」
「何時?」
「——一是國泰民安,二是山河傾倒。」
國泰民安如盛唐,山河傾倒如當下。
林大人哽住:「這……」
這方公子當真直言不諱。
誰說江湖人士皆愛眠花宿柳,不理天下事的?
方柳又問:「年關將至,右相可想過呈何禮?」
林大人隻道:「正在籌備之中。」
方柳扇了扇茶盞騰起的霧,悠哉道:「若不嫌棄,我等武林中人願獻上一計。」
「哦?」林大人來了興致,「方公子說來聽聽。」
「今日有些不便,待林大人處理了綁架一事,再來找方某也不遲。」
「也好,也好。」
是矣,幾人一番寒暄過後,林大人帶走了顧擇齡。
四公主仍舊不能歸家,隻好讓林大人帶去口信,告知外祖自己和煜兒如今一切安好,不必多加掛念。
.
之後的幾日,聞行道幾乎日日都要來尋方柳。
或同方柳暢聊天下局勢,或隻是看他一眼便匆匆離開,總要見上一麵才覺得心滿意足。
起初,賽雪常常是同依風抱怨個不停,語調仍不忘抑揚頓挫,隻說那武林盟的木樁子甚是奇怪,也不知是怎麽長的,竟拐到他們暫住的別院紮了根。
依風便去捏她的臉頰,讓她少說兩句。
聞行道未曾理會她一眼。
他耳目清明,自能將對方的話盡數收入耳中,亦能三招致對方於死地。隻方柳身旁的侍從和婢女,多是死忠之人,培養不易。
方柳縱著她,怕也是故意容她如此言語。
約是……嫌自己來的煩了。
聞行道凝視方柳垂首看書的側臉。
屋外風雪連天銀裝素裹,寒風吹打木窗,聲聲作響。屋內的銀絲炭盆靜靜燃燒,翻滾著裊裊的熱氣,驅逐寒意。
整整兩炷香的時間,方柳都未曾看聞行道一眼。
看來拜訪是有些頻繁了。
煩便煩罷。
聞行道沒有改變的意圖。
不多時,賽雪走進屋中,又添了一些銀絲炭。
聞行道目光落在方柳翻書的指節上:「可覺得寒涼?」
方柳又翻了一頁。
「涼。」
鶯州凜冬時節入眼也是常青的樹,遠不及北境冷,隻有些濕寒。
習武之人自是有禦寒的本領,可偶爾來此拜訪的賓客不能怠慢,且既然有取暖的法子,便也不需如此浪費內力了。
聞行道脫下外衫,欲將其蓋在垂頭看書的方柳肩上。
「聞大俠。」
聞行道動作一滯。
方柳終於抬頭,用那雙好看的眉眼輕飄飄地瞧他:「是覺得我蕭然山莊,連件外衫都穿不起,還是你的衣衫料子與尋常人家有所不同。」
聞行道喉結微動:「並非。」
「嗬。」方柳淺笑一聲,「你便無事可做了麽?」
聞行道沉默良久,這才緩緩開口。
「來看你,便是要事。」
「若你果真如此悠閑,不如將你在朝廷中的勢力悉數告知。」方柳將書放下,「於林大人再度拜訪之前,也好有個章程。」
他們暫結同盟,二人各自的多年布局緩緩浮出水麵,撒網之前,需先探探河水深淺。
聞行道終是將外衫批到了方柳肩上,這才在他對麵坐下。
「有何不可。」
第69章 夜談
兩人暢談半宿。
若初遇之時,即便聞行道傾慕於方柳,亦不會將手中的底牌盡數告知。為報聞家之仇,他隱姓埋名布局十數年,絕不能因一念之差毀於一旦。
然而如今,他明白方柳誌之所向,便再無後顧之憂。
世人贊方柳,皆說他容顏冠絕天下,劍法天下第一,又說他性格莫測,恃靚行兇。可亂世之下,來往眾生不計其數,卻唯有他有淩雲之誌,意圖行天下大善。
於私,他願為方柳手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