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子隻管說便是,但凡顧某能為之事,當竭盡全力。」
聞言,方柳唇角勾起,笑得淺淡。
「我要你擁明新露為皇。」
顧擇齡驚得險些打碎手中杯盞:「四、四公主?」
「正是。」
「……為何?」
「合適罷了,莫非顧大人也看輕女人不成?」
「並無此意。正如方公子所言,無論品性學識還是外家家世,在適齡的皇子皇女中,恐怕沒有比四公主更合適的人選。」說到這裏,顧擇齡再次保證一般說道,「顧某承蒙方公子恩德,多次被方公子搭救於水火,願為死而後已,決不食言,隻是未曾想過方公子會關注帝王家事……」
「我自然無意帝王家事,但若顧忌國與民,便不得不關心。」
「方公子大義。」
「另外,我無需你死而後已。」方柳神色淡淡,「這世上願為我去死的人眾多,你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
顧擇齡羞赧地垂下了頭。
他手無縛雞之力,在方柳身邊,似是最不得用之人。
方柳卻繼續說道——
「你心中有抱負,若真要為誰而死,我希望你是為國家大義而死。」
「就像你當年決然赴考時,偏向虎山行。」
聽此一言,顧擇齡怔怔望著方柳眉眼,久久未能回神。
相識數月,他如今才明了,方柳不單單是路見不平行俠仗義的俠客。大周朝紛亂數年,天下何人不渴望安居樂業,於是便有人幻想有明君忠臣、劍客豪俠,一心隻想被搭救。
就連他,在科舉入朝之前,也於心中暗暗希冀朝中有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賢臣,能與他一道勸服君主賢明,這才投靠於右相門下。可右相在朝為官也有數十載,朝中未曾有過何等翻天覆地變局,內憂外患之難仍舊日益增長。
說到底,他們是未曾想過跳脫出棋盤的棋子,心中有抱負的棋子,寄希望於出現英明的掌棋人。
然人人皆夢前者,前者又是何人呢?
方柳便是前者。
「顧某明了。」顧擇齡目光灼灼,「便如方公子所願,擁四公主為皇。」
我願為你,為國,捨生忘死。
因為你就是國之大義。
第68章 林大人
不多時,四公主攜其子匆匆趕來。
顧擇齡見狀,便站起身來作揖道:「見過四公主。」
「不必多禮。」明新露舉止有禮,態度溫和,「我知曉你,是新科的狀元郎顧大人罷?」
顧擇齡頷首:「正是在下。」
「聽說我外祖父與顧大人相熟?」明新露笑笑,「外祖父頗具慧眼,顧大人想必是了不得的少年英才。」
除非麵對方柳,顧擇齡總能做到謙謙有禮進退有度,甚少有緊張的時候。
「四公主謬讚。」
「顧大人謙虛。」
他們未閑聊太久,右相的人便來到了此處。
四公主遠遠看見那人,便小聲驚呼一句:「竟是林大人親自過來?」
顧擇齡再度作揖:「林大人。」說罷,他看向方柳,料想對方並不知曉這些朝廷命臣,便解釋說:「方公子,這位是禮部尚書,林靜林大人。」
林大人年逾四旬,乃是當朝的幾位尚書中,唯一堅定站在鄒右相一方的人。
其餘幾人要麽便是奸佞之臣,無惡不作;要麽便如牆頭之草,左右逢源。無一例外,皆是隻顧收斂錢財之人,多活一日,便多快活一日。
為表誠意,他一介文官,隻身一人進入這處別院。在場這些人皆是武林高手,對付他可謂手到擒來。
林大人先朝四公主行了禮,而後便看向顧擇齡。
此次顧擇齡被歹人綁架一事,右相等人憂心忡忡,唯恐正黨又損失一員明日良臣。觀他並無大礙,林大人終於放下心來。
方柳起身待客:「林大人,請坐。」
林大人眼中驚艷一閃而過。
作為朝中重臣,他姑且也算見過許多世間能人,從當朝文官武將,到外域單於美人……卻從未見過氣質如此孤絕脫凡之人。
眾人就座之後,林大人便問道:「這位方公子……可是方柳?」
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四公主暫居武林盟,鄒右相擔憂她母子安危,專門派人了解了許多武林中事,尤其是近在咫尺的武林盟。
蓋因前朝舊事,本朝自開國以來,與武林便是兩不相幹之勢。朝廷瞧不上平民和草莽,卻也多少警惕那些武林中的高手,時常觀望他們的動作。
然而自從當今聖上登基之後,莫說是武林中人的動靜,連外邦的侵擾亦視而不見,盡日沉迷聲色寵幸佞臣,搜刮民脂民膏。官員自然上行下效,屍位素餐任人唯親,皆是一片靡靡之風。
於是便到了眼下山河存亡之際。
近年來,以鄒右相為首的正派官員,單是麵對同僚的陷害便已經精疲力盡,又要憂心外敵侵擾,幫扶邊關武將,一時之間根本無暇顧及武林中人。
因此,鄒右相一派打探過後,得來江湖消息並不多——除去郭盟主等人主動告知的部分,便隻知曉一些坊間便有的江湖傳聞。
這傳聞中就有鶯州蕭然山莊方柳之事。
傳言中誇讚對方姿容的事,右相等人未曾放在心上,隻在鶯州在山莊的管轄中,百姓安居樂業怡然自得之後,心中頗有些悵然。
聞言,方柳唇角勾起,笑得淺淡。
「我要你擁明新露為皇。」
顧擇齡驚得險些打碎手中杯盞:「四、四公主?」
「正是。」
「……為何?」
「合適罷了,莫非顧大人也看輕女人不成?」
「並無此意。正如方公子所言,無論品性學識還是外家家世,在適齡的皇子皇女中,恐怕沒有比四公主更合適的人選。」說到這裏,顧擇齡再次保證一般說道,「顧某承蒙方公子恩德,多次被方公子搭救於水火,願為死而後已,決不食言,隻是未曾想過方公子會關注帝王家事……」
「我自然無意帝王家事,但若顧忌國與民,便不得不關心。」
「方公子大義。」
「另外,我無需你死而後已。」方柳神色淡淡,「這世上願為我去死的人眾多,你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
顧擇齡羞赧地垂下了頭。
他手無縛雞之力,在方柳身邊,似是最不得用之人。
方柳卻繼續說道——
「你心中有抱負,若真要為誰而死,我希望你是為國家大義而死。」
「就像你當年決然赴考時,偏向虎山行。」
聽此一言,顧擇齡怔怔望著方柳眉眼,久久未能回神。
相識數月,他如今才明了,方柳不單單是路見不平行俠仗義的俠客。大周朝紛亂數年,天下何人不渴望安居樂業,於是便有人幻想有明君忠臣、劍客豪俠,一心隻想被搭救。
就連他,在科舉入朝之前,也於心中暗暗希冀朝中有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賢臣,能與他一道勸服君主賢明,這才投靠於右相門下。可右相在朝為官也有數十載,朝中未曾有過何等翻天覆地變局,內憂外患之難仍舊日益增長。
說到底,他們是未曾想過跳脫出棋盤的棋子,心中有抱負的棋子,寄希望於出現英明的掌棋人。
然人人皆夢前者,前者又是何人呢?
方柳便是前者。
「顧某明了。」顧擇齡目光灼灼,「便如方公子所願,擁四公主為皇。」
我願為你,為國,捨生忘死。
因為你就是國之大義。
第68章 林大人
不多時,四公主攜其子匆匆趕來。
顧擇齡見狀,便站起身來作揖道:「見過四公主。」
「不必多禮。」明新露舉止有禮,態度溫和,「我知曉你,是新科的狀元郎顧大人罷?」
顧擇齡頷首:「正是在下。」
「聽說我外祖父與顧大人相熟?」明新露笑笑,「外祖父頗具慧眼,顧大人想必是了不得的少年英才。」
除非麵對方柳,顧擇齡總能做到謙謙有禮進退有度,甚少有緊張的時候。
「四公主謬讚。」
「顧大人謙虛。」
他們未閑聊太久,右相的人便來到了此處。
四公主遠遠看見那人,便小聲驚呼一句:「竟是林大人親自過來?」
顧擇齡再度作揖:「林大人。」說罷,他看向方柳,料想對方並不知曉這些朝廷命臣,便解釋說:「方公子,這位是禮部尚書,林靜林大人。」
林大人年逾四旬,乃是當朝的幾位尚書中,唯一堅定站在鄒右相一方的人。
其餘幾人要麽便是奸佞之臣,無惡不作;要麽便如牆頭之草,左右逢源。無一例外,皆是隻顧收斂錢財之人,多活一日,便多快活一日。
為表誠意,他一介文官,隻身一人進入這處別院。在場這些人皆是武林高手,對付他可謂手到擒來。
林大人先朝四公主行了禮,而後便看向顧擇齡。
此次顧擇齡被歹人綁架一事,右相等人憂心忡忡,唯恐正黨又損失一員明日良臣。觀他並無大礙,林大人終於放下心來。
方柳起身待客:「林大人,請坐。」
林大人眼中驚艷一閃而過。
作為朝中重臣,他姑且也算見過許多世間能人,從當朝文官武將,到外域單於美人……卻從未見過氣質如此孤絕脫凡之人。
眾人就座之後,林大人便問道:「這位方公子……可是方柳?」
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四公主暫居武林盟,鄒右相擔憂她母子安危,專門派人了解了許多武林中事,尤其是近在咫尺的武林盟。
蓋因前朝舊事,本朝自開國以來,與武林便是兩不相幹之勢。朝廷瞧不上平民和草莽,卻也多少警惕那些武林中的高手,時常觀望他們的動作。
然而自從當今聖上登基之後,莫說是武林中人的動靜,連外邦的侵擾亦視而不見,盡日沉迷聲色寵幸佞臣,搜刮民脂民膏。官員自然上行下效,屍位素餐任人唯親,皆是一片靡靡之風。
於是便到了眼下山河存亡之際。
近年來,以鄒右相為首的正派官員,單是麵對同僚的陷害便已經精疲力盡,又要憂心外敵侵擾,幫扶邊關武將,一時之間根本無暇顧及武林中人。
因此,鄒右相一派打探過後,得來江湖消息並不多——除去郭盟主等人主動告知的部分,便隻知曉一些坊間便有的江湖傳聞。
這傳聞中就有鶯州蕭然山莊方柳之事。
傳言中誇讚對方姿容的事,右相等人未曾放在心上,隻在鶯州在山莊的管轄中,百姓安居樂業怡然自得之後,心中頗有些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