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一塊,拿到後世都能拍賣出上億的價格。
若打造成首飾,必是稀世奇珍。
張禎選了兩塊,呂布又給她加了兩塊,還道,「這也不值什麽,還有更好的。」
確實,牆角立著一棵寶石樹。
高約三米,以青銅為枝幹,以各色寶石為花葉果實,光彩熠熠,華麗奪目。
裝樹的玉盆用整塊青玉雕琢而成,跟聚寶盆似的。
僅這一棵寶石樹,價值就無法估量。
第36章 不到秩序徹底崩盤的時候,不能那麽幹
呂布見她盯著寶石樹走不動路,豪邁地道,「神悅若是喜愛,便搬回家罷。」
張禎:「......大將軍捨得?」
呂布一笑:「自然捨得。」
招手讓萬霖過來搬。
張禎忙道,「多謝大將軍,我不要。」
這種東西,看看就得了。
搬回家放哪兒?
放哪兒她都怕被偷。
呂布:「真不要?」
張禎連連搖頭,「不要不要!」
說句實在話,以張家的底蘊,不該擁有這等寶貝。
懷璧其罪就麻煩了。
呂布:「那就再看別的。」
又打開一個木箱,裝的是頭麵首飾,仔細一看,有龍形鳳形,製式精美,非民間之物。
董卓有這些東西也不奇怪。
劉協被他逼著遷都時,基本什麽都沒帶,東漢洛陽宮中數代積累,盡被董卓搜刮一空。
他連陪葬品都不放過,挖掘了洛陽周邊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
曹操軍中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董卓軍中雖不設這兩個職位,職能倒是有了。
而且,張禎目光複雜地看呂布一眼,董卓派去掘陵墓的就是他。
這兩個人對皇權、逝者是真的沒啥敬畏。
做為直接執行者,呂布顯然也沒什麽心理障礙。
都不知道該誇他還是該罵他。
挖人家墳自然應當譴責,可如果陪葬品用來平定亂世,便強於在地下腐朽。
類似的庫房,足有十九個,京中董府那些,隻能算九牛一毛。
光是登記造冊都用了整整一天。
呂布還把總帳目給張禎看,厚厚一本,金、銀、玉、珍、字畫、布帛、古玩、器物等各列其項。
張禎粗略看過,合上帳目問道,「大將軍打算如何處置?」
董卓這惡賊可真能斂財,走過的路可能都被他鏟了層地皮。
呂布敲著桌麵,目露精光,「宮製飾物、布帛,還陛下十箱,金銀運回朝廷一成。」
言下之意,剩下的都歸他呂布。
他非要走這一趟,也是考慮到了這一筆大財。
張禎:「......一成?他們答應麽?」
她也不是想著全部上繳,可一成會不會太少了點?
呂布知道她指的是誰,反問道,「誰敢出來質問呢?」
張禎一想也是。
這年月,誰有兵誰有話語權。
呂布肯拿出一成給朝廷,大臣們就該燒高香了。
張禎也很贊成呂布昧下大頭。
若是正常時期,戰利品當然應該全部充公,需要時再向朝廷申領。
但現在不正常。
君不君,臣不臣,國不國。
這些財物,呂布留著可以養兵,未來出征,也多從此出。
若是全部上交,再想要出來可就難了。不是小皇帝不給,是他做不得主。公卿們貪起來,不會比董卓遜色多少。
如果硬要,隻怕又是一場血光之災。
因此還不如一開始就留下,大家都省事。
公卿們也不必經受這一次考驗。
除了十九個寶庫,董卓還有十個超大糧倉。
其中大米二十萬斛,相當於三千噸。
看到這個數字時,張禎怔了怔。
建安元年,袁術想聯合呂布打劉備,寫信給他,說是願意送他二十萬斛米。
呂布大喜,當即出兵抄了劉備鎮守的下邳。
事後,袁術像得了健忘症似的,再也不提送米的事兒,呂布就這樣被白.嫖了一回,深以為恨。
沒想到這一次,他以這種方式得到了二十萬斛大米。
另有麥子三十萬斛、黍米十萬斛、高粱十萬斛、大豆十萬斛。
這可比金銀財寶更為誘人。
糧食能吃,金銀財寶不能。
亂世中,有時候有錢也買不到吃的。
不用看到實物,隻是看帳本,張禎就有種打土豪分財富的快樂。
呂布也感受到了這種快樂,沉吟道,「我有種想法......」
張禎嚇了一跳,「打住!」
呂布嘿嘿笑道,「你知道我想的是什麽?」
張禎:「知道,但是不能!」
像董卓那麽富裕的,天下可能沒幾個。
比他略差一籌的應該很多,比如王允、士孫瑞、楊瓚、皇甫嵩等,那都是傳承數代的大族。
但不到秩序徹底崩盤的時候,不能那麽幹。
會出大問題的。
呂布:「我也隻是想想......」
張禎:「想都不能想,很危險!」
呂布:「知道啦!」
糧食他也隻準備交一成,張禎沒意見。
但剩下這麽多東西,怎麽運回去,運回去又藏在哪兒?
大將軍府可沒有這麽多倉庫。
呂布:「為何要運回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若打造成首飾,必是稀世奇珍。
張禎選了兩塊,呂布又給她加了兩塊,還道,「這也不值什麽,還有更好的。」
確實,牆角立著一棵寶石樹。
高約三米,以青銅為枝幹,以各色寶石為花葉果實,光彩熠熠,華麗奪目。
裝樹的玉盆用整塊青玉雕琢而成,跟聚寶盆似的。
僅這一棵寶石樹,價值就無法估量。
第36章 不到秩序徹底崩盤的時候,不能那麽幹
呂布見她盯著寶石樹走不動路,豪邁地道,「神悅若是喜愛,便搬回家罷。」
張禎:「......大將軍捨得?」
呂布一笑:「自然捨得。」
招手讓萬霖過來搬。
張禎忙道,「多謝大將軍,我不要。」
這種東西,看看就得了。
搬回家放哪兒?
放哪兒她都怕被偷。
呂布:「真不要?」
張禎連連搖頭,「不要不要!」
說句實在話,以張家的底蘊,不該擁有這等寶貝。
懷璧其罪就麻煩了。
呂布:「那就再看別的。」
又打開一個木箱,裝的是頭麵首飾,仔細一看,有龍形鳳形,製式精美,非民間之物。
董卓有這些東西也不奇怪。
劉協被他逼著遷都時,基本什麽都沒帶,東漢洛陽宮中數代積累,盡被董卓搜刮一空。
他連陪葬品都不放過,挖掘了洛陽周邊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
曹操軍中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董卓軍中雖不設這兩個職位,職能倒是有了。
而且,張禎目光複雜地看呂布一眼,董卓派去掘陵墓的就是他。
這兩個人對皇權、逝者是真的沒啥敬畏。
做為直接執行者,呂布顯然也沒什麽心理障礙。
都不知道該誇他還是該罵他。
挖人家墳自然應當譴責,可如果陪葬品用來平定亂世,便強於在地下腐朽。
類似的庫房,足有十九個,京中董府那些,隻能算九牛一毛。
光是登記造冊都用了整整一天。
呂布還把總帳目給張禎看,厚厚一本,金、銀、玉、珍、字畫、布帛、古玩、器物等各列其項。
張禎粗略看過,合上帳目問道,「大將軍打算如何處置?」
董卓這惡賊可真能斂財,走過的路可能都被他鏟了層地皮。
呂布敲著桌麵,目露精光,「宮製飾物、布帛,還陛下十箱,金銀運回朝廷一成。」
言下之意,剩下的都歸他呂布。
他非要走這一趟,也是考慮到了這一筆大財。
張禎:「......一成?他們答應麽?」
她也不是想著全部上繳,可一成會不會太少了點?
呂布知道她指的是誰,反問道,「誰敢出來質問呢?」
張禎一想也是。
這年月,誰有兵誰有話語權。
呂布肯拿出一成給朝廷,大臣們就該燒高香了。
張禎也很贊成呂布昧下大頭。
若是正常時期,戰利品當然應該全部充公,需要時再向朝廷申領。
但現在不正常。
君不君,臣不臣,國不國。
這些財物,呂布留著可以養兵,未來出征,也多從此出。
若是全部上交,再想要出來可就難了。不是小皇帝不給,是他做不得主。公卿們貪起來,不會比董卓遜色多少。
如果硬要,隻怕又是一場血光之災。
因此還不如一開始就留下,大家都省事。
公卿們也不必經受這一次考驗。
除了十九個寶庫,董卓還有十個超大糧倉。
其中大米二十萬斛,相當於三千噸。
看到這個數字時,張禎怔了怔。
建安元年,袁術想聯合呂布打劉備,寫信給他,說是願意送他二十萬斛米。
呂布大喜,當即出兵抄了劉備鎮守的下邳。
事後,袁術像得了健忘症似的,再也不提送米的事兒,呂布就這樣被白.嫖了一回,深以為恨。
沒想到這一次,他以這種方式得到了二十萬斛大米。
另有麥子三十萬斛、黍米十萬斛、高粱十萬斛、大豆十萬斛。
這可比金銀財寶更為誘人。
糧食能吃,金銀財寶不能。
亂世中,有時候有錢也買不到吃的。
不用看到實物,隻是看帳本,張禎就有種打土豪分財富的快樂。
呂布也感受到了這種快樂,沉吟道,「我有種想法......」
張禎嚇了一跳,「打住!」
呂布嘿嘿笑道,「你知道我想的是什麽?」
張禎:「知道,但是不能!」
像董卓那麽富裕的,天下可能沒幾個。
比他略差一籌的應該很多,比如王允、士孫瑞、楊瓚、皇甫嵩等,那都是傳承數代的大族。
但不到秩序徹底崩盤的時候,不能那麽幹。
會出大問題的。
呂布:「我也隻是想想......」
張禎:「想都不能想,很危險!」
呂布:「知道啦!」
糧食他也隻準備交一成,張禎沒意見。
但剩下這麽多東西,怎麽運回去,運回去又藏在哪兒?
大將軍府可沒有這麽多倉庫。
呂布:「為何要運回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