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作者:一品紅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唯一的遺憾,是沒能看到他與人交戰。
讓她更感覺到奇怪的,是呂布會用這種巧妙的戰術,她還以為他更偏愛硬推猛上。
這還是傳說中魯莽無腦的呂布嗎?
不過,想到他會用「轅門射戟」這種方法調停袁術和劉備之間的戰事,又覺得這也沒什麽。
她得承認,呂布的腦海裏,偶爾也能閃爍出智慧的光芒。
第35章 呂奉先這人是真能處,有財寶他是真分,大氣
出來投降的董卓舊部,自有人管理。
呂布隻需站在那兒,就能繼續施壓。
他似是來了談興,繼續道,「死守郿塢,最蠢不過。哪怕一時打不下,一年還打不下麽?從他們讓我走到塢下那一刻起,就已經輸了。」
張禎虛心請教,「這麽說,他們應該在路上設伏?」
呂布大笑,「也是輸,換種輸法而已。」
事實上,董卓一死,他們就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認輸歸降,一條是追隨董卓的腳步。
鼓聲到一百,奔出來的人卻還絡繹不絕。
呂布沒那麽死板,換了名大漢繼續擊鼓。
他們在東門,另外三門也有側翼圍守,也是同樣的狀況,董卓舊部從裏麵打開跑出來投降。
等人出來得差不多,臧霸、魏續、宋憲等各帶一隊軍士,如狼似虎地衝進郿塢。
沒一會兒,就抓出一群人。
這群人衣著華麗,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都一臉絕望。
忽有一老婦衝著呂布跪下,哭道,「大將軍,我兒還小,求大將軍饒命......」
不等她說完,就被軍士捂著嘴拖下去。
還有人罵呂布,「豺狼之輩,不得好死......」
被一軍士踹翻在地,拖起來給了兩個大嘴巴。
張禎轉過頭去,不多看。
這些都是董氏族人,將被押往京中斬首。
呂布曬笑道,「神悅心軟了?」
張禎正色道:「此為國家法度,何來心軟之說?」
從現代文明的角度來看,一人犯罪,株連全族顯然過於殘暴。
但任何法律法規,都不能脫離當前的社會環境。
這時代既然可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麽「一人犯罪,株連全族」也顯得合理。
享受了董卓帶來的種種好處,自然也該跟董卓一起承受後果。
何況,亂世用重典。
如今是亂世中的亂世。
倒行逆施、禍國殃民的代價如果太輕,會有更多人跳出來試一試。
——
當晚住在郿塢。
張禎也有了更多時間參觀這座東方式堡壘。
據後世考古學家勘探發掘,郿塢總麵積3萬平米以上。
現在張禎實地觀察,這個「以上」隻怕上得有點多。
僅前半部分,就不隻3萬平。
後半部分除了數不盡的房屋,還有良田、集市、各種作坊。
甚至還有幾條河流,吃飯、喝水都不成問題。
如果不是那些人失了鬥誌,應該可以守一陣子。
這就好比一個小小的王國,大門一關,董卓就是裏麵的國王。
張禎還想再看,護衛她一路的萬霖匆匆找來,拱手道,「浮雲道長,大將軍有請!」
「可知何事?」
張禎邊走邊問。
心裏有些小得意,呂布現在是真把她當心腹了,時常要找她。
萬霖咧嘴一笑,「好事兒!」
卻又不說是什麽。
到了地兒,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要求自己的張禎驚得瞪大了眼睛。
呂布遞給她一個麻袋,「看上什麽盡管拿,別客氣。拿不動也無妨,還有半夏和萬霖。」
張禎僵硬地接過麻袋,感覺自己像是掉進了金庫。
不,不是感覺,這就是金庫,董卓的地下金庫。
銀錠在地上堆成一座座小山,兩邊架子上放的全是金元寶、金餅、金珠之類,燭光下閃出耀眼的金光。
張禎隻覺自己的卡姿蘭大眼睛要被閃瞎了。
見她站著不動,呂布關心地道:「怎麽不拿?是不喜歡麽?」
這話張禎不知道怎麽答。
呂布自以為了解她,一拍腦袋,笑道,「是我莽撞了,金銀俗氣,不入神悅的眼,走。」
張禎內心狂吼,不不不,不俗氣,我喜歡,我就是個俗人!
呂布不由分說拉著她往外走去,「這邊還有更好的。」
到了下一個庫房,果然更好,藏的是奇珍異寶。
呂布隨手打開一個木箱,隻見珠光閃閃,裏邊是晶瑩潤澤的珍珠,每一顆都有拇指大小。
隨便拿出一顆,估計就夠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甚至一、兩年。
呂布抓起一把,圓潤的珍珠從指縫間滑走,「南海珍珠,自用或送人都極好。」
張禎拈起一顆放在掌心細細觀賞,果是好珍珠,極美。
她也就不客氣了,讓半夏找匣子來裝。
什麽,裝麻袋?
俗,太俗。
話說呂奉先這人是真能處,有財寶他是真分,大氣。
呂布又打開一個櫃子,裏麵擺放著一塊塊玉璧,大小差不多,都是兩尺許。
張禎前世生於豪富權貴之家,自爺爺起,全家人對她極為疼愛,有什麽好的都想著她,世界各地的珍寶見識過不少。
但她也沒見過這麽多、這麽好的美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讓她更感覺到奇怪的,是呂布會用這種巧妙的戰術,她還以為他更偏愛硬推猛上。
這還是傳說中魯莽無腦的呂布嗎?
不過,想到他會用「轅門射戟」這種方法調停袁術和劉備之間的戰事,又覺得這也沒什麽。
她得承認,呂布的腦海裏,偶爾也能閃爍出智慧的光芒。
第35章 呂奉先這人是真能處,有財寶他是真分,大氣
出來投降的董卓舊部,自有人管理。
呂布隻需站在那兒,就能繼續施壓。
他似是來了談興,繼續道,「死守郿塢,最蠢不過。哪怕一時打不下,一年還打不下麽?從他們讓我走到塢下那一刻起,就已經輸了。」
張禎虛心請教,「這麽說,他們應該在路上設伏?」
呂布大笑,「也是輸,換種輸法而已。」
事實上,董卓一死,他們就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認輸歸降,一條是追隨董卓的腳步。
鼓聲到一百,奔出來的人卻還絡繹不絕。
呂布沒那麽死板,換了名大漢繼續擊鼓。
他們在東門,另外三門也有側翼圍守,也是同樣的狀況,董卓舊部從裏麵打開跑出來投降。
等人出來得差不多,臧霸、魏續、宋憲等各帶一隊軍士,如狼似虎地衝進郿塢。
沒一會兒,就抓出一群人。
這群人衣著華麗,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都一臉絕望。
忽有一老婦衝著呂布跪下,哭道,「大將軍,我兒還小,求大將軍饒命......」
不等她說完,就被軍士捂著嘴拖下去。
還有人罵呂布,「豺狼之輩,不得好死......」
被一軍士踹翻在地,拖起來給了兩個大嘴巴。
張禎轉過頭去,不多看。
這些都是董氏族人,將被押往京中斬首。
呂布曬笑道,「神悅心軟了?」
張禎正色道:「此為國家法度,何來心軟之說?」
從現代文明的角度來看,一人犯罪,株連全族顯然過於殘暴。
但任何法律法規,都不能脫離當前的社會環境。
這時代既然可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麽「一人犯罪,株連全族」也顯得合理。
享受了董卓帶來的種種好處,自然也該跟董卓一起承受後果。
何況,亂世用重典。
如今是亂世中的亂世。
倒行逆施、禍國殃民的代價如果太輕,會有更多人跳出來試一試。
——
當晚住在郿塢。
張禎也有了更多時間參觀這座東方式堡壘。
據後世考古學家勘探發掘,郿塢總麵積3萬平米以上。
現在張禎實地觀察,這個「以上」隻怕上得有點多。
僅前半部分,就不隻3萬平。
後半部分除了數不盡的房屋,還有良田、集市、各種作坊。
甚至還有幾條河流,吃飯、喝水都不成問題。
如果不是那些人失了鬥誌,應該可以守一陣子。
這就好比一個小小的王國,大門一關,董卓就是裏麵的國王。
張禎還想再看,護衛她一路的萬霖匆匆找來,拱手道,「浮雲道長,大將軍有請!」
「可知何事?」
張禎邊走邊問。
心裏有些小得意,呂布現在是真把她當心腹了,時常要找她。
萬霖咧嘴一笑,「好事兒!」
卻又不說是什麽。
到了地兒,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要求自己的張禎驚得瞪大了眼睛。
呂布遞給她一個麻袋,「看上什麽盡管拿,別客氣。拿不動也無妨,還有半夏和萬霖。」
張禎僵硬地接過麻袋,感覺自己像是掉進了金庫。
不,不是感覺,這就是金庫,董卓的地下金庫。
銀錠在地上堆成一座座小山,兩邊架子上放的全是金元寶、金餅、金珠之類,燭光下閃出耀眼的金光。
張禎隻覺自己的卡姿蘭大眼睛要被閃瞎了。
見她站著不動,呂布關心地道:「怎麽不拿?是不喜歡麽?」
這話張禎不知道怎麽答。
呂布自以為了解她,一拍腦袋,笑道,「是我莽撞了,金銀俗氣,不入神悅的眼,走。」
張禎內心狂吼,不不不,不俗氣,我喜歡,我就是個俗人!
呂布不由分說拉著她往外走去,「這邊還有更好的。」
到了下一個庫房,果然更好,藏的是奇珍異寶。
呂布隨手打開一個木箱,隻見珠光閃閃,裏邊是晶瑩潤澤的珍珠,每一顆都有拇指大小。
隨便拿出一顆,估計就夠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甚至一、兩年。
呂布抓起一把,圓潤的珍珠從指縫間滑走,「南海珍珠,自用或送人都極好。」
張禎拈起一顆放在掌心細細觀賞,果是好珍珠,極美。
她也就不客氣了,讓半夏找匣子來裝。
什麽,裝麻袋?
俗,太俗。
話說呂奉先這人是真能處,有財寶他是真分,大氣。
呂布又打開一個櫃子,裏麵擺放著一塊塊玉璧,大小差不多,都是兩尺許。
張禎前世生於豪富權貴之家,自爺爺起,全家人對她極為疼愛,有什麽好的都想著她,世界各地的珍寶見識過不少。
但她也沒見過這麽多、這麽好的美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