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陛下的親兒子親孫子,都沒得過他老人家的如此厚愛。


    這英親王要都不是真的福康王親兒子,那才是見鬼了。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便有好事之人三三兩兩聚在白虎大街的酒樓茶館裏瞧熱鬧。


    又一台閃著銀光,栩栩如生的仙鶴擺件兒被宮人抬著從白虎大街穿過,二樓雅間的幾個公子哥兒腦袋伸的老長,直到宮人的影子消失在街角,才重新落座。


    有人不由感嘆:「這英親王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陛下心甘情願動用他的私庫?」


    就有人猜測:「看這樣子,非立下潑天功勞不可呀!」


    有人納悶兒:「除了和周朝那邊兒打仗,也沒聽說最近大都發生甚麽大事啊!」


    還有人等著看熱鬧:


    「這下遠宗那些人的希望算是徹底泡湯了,往日一個個把福康王比親老子還親,恨不能日日上那邊府裏請安,被老王爺趕出來依舊舔著臉湊上去,連臉都不要了,恨不能當場跪下管老王爺叫爹。


    突然冒出個英親王,那些人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就有人嗤笑道:「這有什麽,老王爺一門父子雙親王,英親王自個兒身上有爵位,不用繼承老王爺的,他們可以繼續扒著老王爺給他老人家當兒子嘛!」


    這話說的狠毒,在座之人卻聽的暢快,哈哈大笑。人家老王爺都有親兒子了,隻要沒糊塗透頂,爵位寧可在百年後被朝廷收回,於情於理都不會傳給假兒子。


    退一萬步講,老王爺真腦子有坑,在有親兒子的前提下,還要過繼外人,陛下也不會答應啊,他們陛下的摳門可不止體現在金錢上,對爵位的賞賜也格外謹慎小心,輕易不會許出去。


    「就怕這個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遠宗那些人不明白。」


    「我看哪,他們比誰都明白,偏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那可有的熱鬧瞧嘍!」


    有人毫無形象的歪在榻上搖頭:


    「我家老子和禮部那邊有點關係,說是宮裏的老太後和陛下都對這位英親王重視非常,從吃穿用度到生活習慣,方方麵麵,親力親為,十分上心,遠宗那些人估摸著是沒戲了。」


    有人將扇子開了又合,合了再開,聞言有幾分神秘道:


    「何止,我家老爺子最近常進宮,聽聞陛下近日因英親王一事龍顏大悅。」


    便有人好奇不已:


    「你們說,這英親王到底是何許人也?咱哥兒幾個湊一起也算是大都百事通了吧,翻遍咱大魏也沒挖出此人的蹤跡,至今連此人在哪兒也無從知曉,總不會是從天上下來的?」


    歪在榻上那人便意味不明的說了一句:


    「大魏沒有,那就是從其他國家來的唄,能讓陛下如此重視,想來定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陛下又不是任人唯親,憑個人喜好就大方的給人封親王且大肆賞賜之人。


    從他國而來,被陛下如此慎重對待,肯定是立下大功了,卻並未宣揚其功績,說明這位英親王做過的事不能對人言,至少目前不方便被人知曉。


    那幹的能是什麽呢?


    幾人不約而同想起大都高門傳聞中,他們大魏有一支龐大的遍布周國的情報組織,一直牢牢被陛下把控在手中,神秘異常。


    不敢繼續想下去,幾人立馬轉移話題:


    「三日後太後設宴,諸位都是要去湊這個熱鬧的,屆時定能一睹英親王真容!」


    「是極是極。」


    他們猜出這位英親王不簡單,但也沒想到會這般不簡單。


    英親王車架回大都這日,皇帝膝下身在大都的三位成年皇子全部被派出去,於城外十裏迎接,老太後身邊的明姑,奉了老太後懿旨,與皇子們同去。


    如此陣容,按理說英親王該感激涕零,下車出麵表示受寵若驚。


    可明姑說了:


    「太後娘娘知曉王爺身有重傷,不便勞累,免了一切俗禮。太後已經在宮中擺了家宴,王爺,咱們這就回家吧?」


    於是眾人隻聽見車架裏傳來一聲不辨喜怒的聲音:


    「那便勞煩姑姑了。」


    這位神秘的英親王連麵都沒露,甚至和幾位皇子也沒有過多客套,那輛樸素至極的青布馬車被華麗的人群簇擁著,一路進了大都,最後消失在皇宮門口,隔絕了外人窺探的視線。


    秋東在路上就已經收到封他為英親王的旨意了,對皇帝的這番安排也適應良好,處之泰然。


    因為他很清楚,一來他的功勞對得起這份看重,二來皇帝和太後這番做派不僅是厚待他,也是彌補當年對他爹的虧欠。


    他爹隱姓埋名三十年,做的那許多犧牲,至今無人知曉。這在皇帝和太後心裏,總歸是他們虧欠了他的,多少有想在他身上補償的意思。


    果然,他越是跟他們不客氣,兩人越是開心。


    等馬車到了皇宮又換乘步攆,沒去拜見皇帝,而是直接去了顧太後居住的怡園,秋東沒多問,明姑便適時地跟他解釋:


    「陛下一早便在怡園陪著太後用膳,說了要在那邊等您,咱們直接過去便好。」


    秋東坐在高高的步攆上,遙望這座數百年歷史的皇宮,心說親王待遇確實挺好,最起碼在周朝他就沒用如此視角觀察過皇宮風景。


    他在看風景,旁人卻在不動聲色的看他,不僅是明姑,還有那三位皇子,幾人餘光瞧著他那頭在陽光下泛著光的銀髮以及儒雅的麵容,乃至舉手投足間飄逸灑脫的氣質,心說要不是這張和福康王有六七分相似的臉,他們都要以為這是哪個世外高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雲上並收藏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