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太後頓時急了:
「怎能如此?常嶺魯莽慣了,你這做伯父的可不能順著,先叫孩子回家!定是小東擰不過常嶺那做老子的,他滿腦子都是打仗,打勝仗。自個兒的孩子自個兒疼,小東做爹的指不定多心疼他的孩子呢!」
皇帝聽的炯炯有神,自家這母親多彪悍一人,護犢子勁兒上來,非覺得她家孩子都是柔弱不能自理的小雞崽子,出門肯定會被旁人欺負。
這會兒是覺得安安和念念放在軍營裏,一定會被那些老油條給欺負了,找不到人出氣,就隻能埋怨她那不靠譜的二兒子去。
皇帝還是得給可憐的二弟說說情:
「母後,這是小東要求的,兩孩子也沒拒絕。」
當然了,念念是沒拒絕,安安是暈著呢,沒法兒拒絕。
這點就沒必要告訴母後了。
二弟和小東用心良苦,他們再心疼孩子,可也知道如此安排才是最好的,那兩孩子日後要在大都立足,隻靠他們的父親和祖父是遠遠不夠的。
顧太後沉默半晌,拍拍皇帝的手,愴然道:
「是我們對不住小東和那兩孩子。」
五十年前,顧太後新喪,寡婦帶著不到十歲的大兒子,在各方環伺下,磕磕絆絆,垂簾聽政。
彼時魏國內憂外患,她做小伏低,隱忍不發,最終肅清朝堂,又製定了一條長達幾十年,需要兩代甚至更多代人去完成的計劃,讓人秘密潛入周朝境內。
想打敗敵人,就得先了解敵人。
而她的二兒子常嶺,就是那個時候主動請纓,前去周朝潛伏。
一去就是三十年。
一轉頭,如今的魏國有了足以和周朝開戰的實力,孩子們也都大了。自打二兒子假死秘密回大都後,周朝那邊所有的消息都是小東負責傳過來的。
這些年小東一個人帶著兩孩子,在周朝皇帝眼皮子底下行事。
算年紀,小東那孩子今年都四十了,上回收到消息,說他為了安安的婚事,一夜白頭,她這心裏就跟火燒似的疼,常嶺守在怡園外喝了一宿的酒。
天亮了,常嶺什麽都沒說,又走了。
他們都知道,可他們都沒辦法。
每每想到這些,太後便夜不能寐。
這是老高家的江山,需要老高家的子孫付出時間,精力,乃至鮮血去守護,可她除了是魏國太後,還是孩子的母親,祖母,太祖母,她也會如天底下所有母親一樣,心疼孩子受的苦。
好在,都回來了,一切都要結束了。
「叫人去接,宮外的親王府牌匾該掛起來了,先叫小東在怡園和我這老太太住幾天,等安安和念念回來,再叫他們一家三口親親熱熱的搬去親王府住,免得小東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大都人生地不熟,多可憐呀!」
皇帝無有不應的:
「是,孩兒已經吩咐人去迎了。」
「還有,我要辦宴會,要讓大都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小東,我的乖孫兒回來了!」
「是,您吩咐下去,叫皇後盯著,一準兒給您辦的漂漂亮亮,保您滿意。」
秋東還不知道在大都的老太後和皇帝那裏,他成了和他兒子閨女一樣的小孩子,還獲得了個親切的愛稱——「小東」。
車內溫度適宜,翻個身繼續睡了。
第52章 封英親王
秋東人還在路上呢, 宮裏已經有旨意傳出,封福康王之子高秋東為英親王,三代後降等襲爵, 封其子高長安為世子,其女高長念為臨川郡主, 賞賜親王府邸一座,金銀財寶無數。
工部侍郎親自帶人在親王府邸做最後的裝點工作, 禮部著人一遍又一遍核實, 確保裏麵的東西將來能讓主人用的絕對舒心, 賞賜流水一樣出了王宮, 通過白虎大街,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進了英親王府邸。
眾所周知,福康王是出名的黃金單身光棍兒, 即便他老人家今年已經五十有五的年歲了,還是有很多權貴熱衷於嫁自家水靈靈的閨女給他。
偏他老人家不耐煩這些, 隻對外說早年娶過妻子, 育有一子, 妻子早亡,無心再娶。
可這麽多年了, 誰都沒見過這位王爺的妻子兒女, 別說見過, 就連聽都沒聽過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 比宮裏的老太後還神秘幾分,時日一長, 眾人隻當那不過是福康王的託辭罷了。
紛紛猜測, 這位王爺身上的親王爵位,將來不知道要便宜了哪個遠宗。遠宗那些人, 才是最不希望老王爺娶妻生子的,他們可都等著將來過繼自家孩子給老王爺養老送終,好繼承他的爵位呢。
這猛不丁冒出個人,說是福康王的兒子,甚至給老王爺連孫子孫女都生好了,偏宮裏還承認了這人的身份,如此高調的賞賜,可不叫人好奇嘛。
要知道他們這位陛下可是出了名的摳門,隻進不出。每逢萬聖節,都隻大力誇讚那些送他老人家真金白銀作生辰禮的大臣,就差直言「你送的很好,我很喜歡,下次繼續」。
對那些送「五穀豐登」「一統江山」這種巧妙心思的大臣耷拉個臉看都不願意多看。
逢年過節賞賜大臣的東西,要麽是陛下他老人家自個兒寫的字畫,要麽是他老人家親自打的獵物,對於陛下的書畫水平他們不予置評,全當做是陛下的一片心意了,那些在冷庫裏儲存了一個冬天的獵物,也隻能咬牙收下並強裝出感激涕零。
反正,陛下從未用赤、裸、裸的真金白銀表達過他對臣子們的欣賞,一個銅子都沒有!何況是今日這般大手筆。
「怎能如此?常嶺魯莽慣了,你這做伯父的可不能順著,先叫孩子回家!定是小東擰不過常嶺那做老子的,他滿腦子都是打仗,打勝仗。自個兒的孩子自個兒疼,小東做爹的指不定多心疼他的孩子呢!」
皇帝聽的炯炯有神,自家這母親多彪悍一人,護犢子勁兒上來,非覺得她家孩子都是柔弱不能自理的小雞崽子,出門肯定會被旁人欺負。
這會兒是覺得安安和念念放在軍營裏,一定會被那些老油條給欺負了,找不到人出氣,就隻能埋怨她那不靠譜的二兒子去。
皇帝還是得給可憐的二弟說說情:
「母後,這是小東要求的,兩孩子也沒拒絕。」
當然了,念念是沒拒絕,安安是暈著呢,沒法兒拒絕。
這點就沒必要告訴母後了。
二弟和小東用心良苦,他們再心疼孩子,可也知道如此安排才是最好的,那兩孩子日後要在大都立足,隻靠他們的父親和祖父是遠遠不夠的。
顧太後沉默半晌,拍拍皇帝的手,愴然道:
「是我們對不住小東和那兩孩子。」
五十年前,顧太後新喪,寡婦帶著不到十歲的大兒子,在各方環伺下,磕磕絆絆,垂簾聽政。
彼時魏國內憂外患,她做小伏低,隱忍不發,最終肅清朝堂,又製定了一條長達幾十年,需要兩代甚至更多代人去完成的計劃,讓人秘密潛入周朝境內。
想打敗敵人,就得先了解敵人。
而她的二兒子常嶺,就是那個時候主動請纓,前去周朝潛伏。
一去就是三十年。
一轉頭,如今的魏國有了足以和周朝開戰的實力,孩子們也都大了。自打二兒子假死秘密回大都後,周朝那邊所有的消息都是小東負責傳過來的。
這些年小東一個人帶著兩孩子,在周朝皇帝眼皮子底下行事。
算年紀,小東那孩子今年都四十了,上回收到消息,說他為了安安的婚事,一夜白頭,她這心裏就跟火燒似的疼,常嶺守在怡園外喝了一宿的酒。
天亮了,常嶺什麽都沒說,又走了。
他們都知道,可他們都沒辦法。
每每想到這些,太後便夜不能寐。
這是老高家的江山,需要老高家的子孫付出時間,精力,乃至鮮血去守護,可她除了是魏國太後,還是孩子的母親,祖母,太祖母,她也會如天底下所有母親一樣,心疼孩子受的苦。
好在,都回來了,一切都要結束了。
「叫人去接,宮外的親王府牌匾該掛起來了,先叫小東在怡園和我這老太太住幾天,等安安和念念回來,再叫他們一家三口親親熱熱的搬去親王府住,免得小東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大都人生地不熟,多可憐呀!」
皇帝無有不應的:
「是,孩兒已經吩咐人去迎了。」
「還有,我要辦宴會,要讓大都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小東,我的乖孫兒回來了!」
「是,您吩咐下去,叫皇後盯著,一準兒給您辦的漂漂亮亮,保您滿意。」
秋東還不知道在大都的老太後和皇帝那裏,他成了和他兒子閨女一樣的小孩子,還獲得了個親切的愛稱——「小東」。
車內溫度適宜,翻個身繼續睡了。
第52章 封英親王
秋東人還在路上呢, 宮裏已經有旨意傳出,封福康王之子高秋東為英親王,三代後降等襲爵, 封其子高長安為世子,其女高長念為臨川郡主, 賞賜親王府邸一座,金銀財寶無數。
工部侍郎親自帶人在親王府邸做最後的裝點工作, 禮部著人一遍又一遍核實, 確保裏麵的東西將來能讓主人用的絕對舒心, 賞賜流水一樣出了王宮, 通過白虎大街,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進了英親王府邸。
眾所周知,福康王是出名的黃金單身光棍兒, 即便他老人家今年已經五十有五的年歲了,還是有很多權貴熱衷於嫁自家水靈靈的閨女給他。
偏他老人家不耐煩這些, 隻對外說早年娶過妻子, 育有一子, 妻子早亡,無心再娶。
可這麽多年了, 誰都沒見過這位王爺的妻子兒女, 別說見過, 就連聽都沒聽過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 比宮裏的老太後還神秘幾分,時日一長, 眾人隻當那不過是福康王的託辭罷了。
紛紛猜測, 這位王爺身上的親王爵位,將來不知道要便宜了哪個遠宗。遠宗那些人, 才是最不希望老王爺娶妻生子的,他們可都等著將來過繼自家孩子給老王爺養老送終,好繼承他的爵位呢。
這猛不丁冒出個人,說是福康王的兒子,甚至給老王爺連孫子孫女都生好了,偏宮裏還承認了這人的身份,如此高調的賞賜,可不叫人好奇嘛。
要知道他們這位陛下可是出了名的摳門,隻進不出。每逢萬聖節,都隻大力誇讚那些送他老人家真金白銀作生辰禮的大臣,就差直言「你送的很好,我很喜歡,下次繼續」。
對那些送「五穀豐登」「一統江山」這種巧妙心思的大臣耷拉個臉看都不願意多看。
逢年過節賞賜大臣的東西,要麽是陛下他老人家自個兒寫的字畫,要麽是他老人家親自打的獵物,對於陛下的書畫水平他們不予置評,全當做是陛下的一片心意了,那些在冷庫裏儲存了一個冬天的獵物,也隻能咬牙收下並強裝出感激涕零。
反正,陛下從未用赤、裸、裸的真金白銀表達過他對臣子們的欣賞,一個銅子都沒有!何況是今日這般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