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已替換)◎
這是於曼頤頭一次被二叔以外的人帶出去吃飯。
她和宋麒單獨去自然是不像話的,於是和老師同學們在回程的路上分開時,又多出一個方千。然而方千對和他們兩個一起活動這件事並無熱情,在半路自己繞去一處書店,於是這頓飯最終還是她與宋麒單獨去。
於曼頤覺得宋麒對這頓飯的興趣其實不大,他對食物、睡眠、住宿的興趣,都不大,於曼頤也不知道他真正在意的是什麽。她猜測他是有一點想避開他的老師,以免對方看出他的心不在焉。的確,他是一個會在自己的報紙上宣揚主義的人,他不是一個和孟老師一樣,隻選真理無窮的人。
於曼頤忽然感到,宋麒的處境其實與自己並沒什麽不同。正如她回不去舊的宅院,又無法前往高牆外的廣闊世界一般,宋麒眼下也被困在某個夾縫之中。他們都在這夾縫中感到一絲無望,但人活著,再無望,飯也是要吃的。
於是她又開始講話,經過幾日授課學習,她的發言變得更有邏輯。她先說這紹三鮮裏的肉圓是用稽山放養的土豬,又說這最正宗的雞湯必得用越雞燉熬,至於這幾枚魚圓,則是從鑑湖裏釣魚。宋麒選的這家館子很是一般,早知道他對這道菜感興趣,於曼頤大可以拜託二媽和廚房知會,這種地方菜,自家做的,總是比開門做生意的酒樓裏更正宗。
於曼頤喋喋不休,宋麒終於從心不在焉中回過神,仔細研究起她的五官。他是家中獨子,沒有妹妹,不曉得女孩子十六七歲的長相變化會這樣快,幾日過去就又有不同。又或者是因為她善於模仿,說話間不再低眉順眼,而有一種方千才有的怡然。
隻不過方千沒有這麽多話,宋麒成長過程中所見的所有閨秀、名媛、女同學,都沒這麽多話。普天之下,單單一個於曼頤,會在他麵前如此執著地嘮叨。
宋麒移來餐桌上的茶杯,聽見於曼頤的話題已經從拜託廚房做醉雞到了一家於老爺曾讚不絕口的酒樓黃魚。他呷了一口茶,接下了於曼頤的話頭:「很好啊。日後你若是來上海,我也會這樣盛情款待。」
宋麒不知道這句話哪裏有問題,居然讓勤於說話的於曼頤語氣一滯。短暫的安靜後,他聽見於曼頤輕輕開口,語氣頗帶了幾分好奇。
「宋麒,」於曼頤小心地問,「上海,真的像小郵差說的……那麽好嗎?」
「小郵差?」宋麒愣了一會兒,終於把那個總追在方千身後詢問英文的人和這個代號連上線。他看了一會兒於曼頤,反問道,「小郵差是怎樣說的?」
於曼頤想了想,發現其實小郵差也並沒有具體的說了什麽,隻是他從神態到語氣都帶著誇張的感染力,讓她本能地相信了那是一座黃金之城。她回憶了一會小郵差的隻言片語,和宋麒匯報導:「他說上海有一條南京路,柏油底下都是紅木。那木頭一塊這麽寬,這麽長,猶太老闆買了四百萬塊來鋪……」
宋麒聽於曼頤說話時本就習慣帶著笑,聽到她說這些更是忍俊不禁,笑到將茶杯放回桌麵。於曼頤睜大眼睛看著他,發現宋麒笑起來與平日很不同,當真是清風明月,比他冷漠時好看很多。
「我不記得有這些說法,」他想了想,回答道,「似乎聽長輩說起過,是為了鋪電車軌道而買來的鐵藜木。也不會有四百萬塊,至多幾十萬塊罷了。剛建成的時候有人管那地方叫做紅木大馬路,或許是被誤傳了。」
於曼頤發出了一聲恍然大悟的「啊」。
「路建來就是被人踩的,」宋麒說,「拿來吹噓就沒意思了,上海也是如此。有一些學校,銀行,碼頭,方便人做生意,做學問。別的,沒什麽了。」
「上海有碼頭?」
「自然,上海是開埠之地。那些銀行、學校,換一個城市也能做,當真能算得上特例的,也就是這些碼頭。你把你國文課本拿出來,我記得後麵有個地圖,我指給你看。」
於曼頤懵懵懂懂去拿書,拿到一半忽然想起什麽,又「嗖」的一下把書塞了回去。宋麒不解,伸手去拿,結果被她死死壓在最裏麵。於曼頤沒想到這人竟然小孩心性,本隻是隨口一提,見她不給,竟然起了逗她的興致。先裝吃飯,等她鬆了手又將書包一把奪過。兩個人在飯桌旁鬧成一團,宋麒將書掏出來,舉高了抖開,果然看見了最後一頁地圖上從紹興到上海的那道細細的線。
她跳起來也夠不著他把胳膊伸直舉著的書,氣得打他肩膀。宋麒也不覺得痛,隻逗她道:「怪不得問我上海,原來這樣想去上海。」
「我不想去上海!」於曼頤說,一邊拽著他袖子往下拉。
「上海很好的,」宋麒忽然改口,仿佛剛才那個對上海不屑一顧的是別人,「紅木鋪的路,猶太大老闆建許多樓,街上全是時裝店和咖啡館,我們學校也很漂亮——」
「我自己去不成的!」於曼頤說,「我得等我表哥回來,等我求求他,或許他能帶我去。」
於曼頤這話一出,宋麒忽的一愣,胳膊也微微彎下去。於曼頤見縫插針地跳起來,將那課本從他手裏奪下,這才塞回了自己書包。
她說這話並沒有什麽心理負擔,她已經接受這事接受了許多年,就連來接受掃盲教育也是因為三叔期望她是一個「在學識上配得上留洋派」的妻子。時至今日,於曼頤仍然感謝她的表哥,感謝他的到來讓她的境況比以往好過,感謝他的存在給了她接受教育的一線生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是於曼頤頭一次被二叔以外的人帶出去吃飯。
她和宋麒單獨去自然是不像話的,於是和老師同學們在回程的路上分開時,又多出一個方千。然而方千對和他們兩個一起活動這件事並無熱情,在半路自己繞去一處書店,於是這頓飯最終還是她與宋麒單獨去。
於曼頤覺得宋麒對這頓飯的興趣其實不大,他對食物、睡眠、住宿的興趣,都不大,於曼頤也不知道他真正在意的是什麽。她猜測他是有一點想避開他的老師,以免對方看出他的心不在焉。的確,他是一個會在自己的報紙上宣揚主義的人,他不是一個和孟老師一樣,隻選真理無窮的人。
於曼頤忽然感到,宋麒的處境其實與自己並沒什麽不同。正如她回不去舊的宅院,又無法前往高牆外的廣闊世界一般,宋麒眼下也被困在某個夾縫之中。他們都在這夾縫中感到一絲無望,但人活著,再無望,飯也是要吃的。
於是她又開始講話,經過幾日授課學習,她的發言變得更有邏輯。她先說這紹三鮮裏的肉圓是用稽山放養的土豬,又說這最正宗的雞湯必得用越雞燉熬,至於這幾枚魚圓,則是從鑑湖裏釣魚。宋麒選的這家館子很是一般,早知道他對這道菜感興趣,於曼頤大可以拜託二媽和廚房知會,這種地方菜,自家做的,總是比開門做生意的酒樓裏更正宗。
於曼頤喋喋不休,宋麒終於從心不在焉中回過神,仔細研究起她的五官。他是家中獨子,沒有妹妹,不曉得女孩子十六七歲的長相變化會這樣快,幾日過去就又有不同。又或者是因為她善於模仿,說話間不再低眉順眼,而有一種方千才有的怡然。
隻不過方千沒有這麽多話,宋麒成長過程中所見的所有閨秀、名媛、女同學,都沒這麽多話。普天之下,單單一個於曼頤,會在他麵前如此執著地嘮叨。
宋麒移來餐桌上的茶杯,聽見於曼頤的話題已經從拜託廚房做醉雞到了一家於老爺曾讚不絕口的酒樓黃魚。他呷了一口茶,接下了於曼頤的話頭:「很好啊。日後你若是來上海,我也會這樣盛情款待。」
宋麒不知道這句話哪裏有問題,居然讓勤於說話的於曼頤語氣一滯。短暫的安靜後,他聽見於曼頤輕輕開口,語氣頗帶了幾分好奇。
「宋麒,」於曼頤小心地問,「上海,真的像小郵差說的……那麽好嗎?」
「小郵差?」宋麒愣了一會兒,終於把那個總追在方千身後詢問英文的人和這個代號連上線。他看了一會兒於曼頤,反問道,「小郵差是怎樣說的?」
於曼頤想了想,發現其實小郵差也並沒有具體的說了什麽,隻是他從神態到語氣都帶著誇張的感染力,讓她本能地相信了那是一座黃金之城。她回憶了一會小郵差的隻言片語,和宋麒匯報導:「他說上海有一條南京路,柏油底下都是紅木。那木頭一塊這麽寬,這麽長,猶太老闆買了四百萬塊來鋪……」
宋麒聽於曼頤說話時本就習慣帶著笑,聽到她說這些更是忍俊不禁,笑到將茶杯放回桌麵。於曼頤睜大眼睛看著他,發現宋麒笑起來與平日很不同,當真是清風明月,比他冷漠時好看很多。
「我不記得有這些說法,」他想了想,回答道,「似乎聽長輩說起過,是為了鋪電車軌道而買來的鐵藜木。也不會有四百萬塊,至多幾十萬塊罷了。剛建成的時候有人管那地方叫做紅木大馬路,或許是被誤傳了。」
於曼頤發出了一聲恍然大悟的「啊」。
「路建來就是被人踩的,」宋麒說,「拿來吹噓就沒意思了,上海也是如此。有一些學校,銀行,碼頭,方便人做生意,做學問。別的,沒什麽了。」
「上海有碼頭?」
「自然,上海是開埠之地。那些銀行、學校,換一個城市也能做,當真能算得上特例的,也就是這些碼頭。你把你國文課本拿出來,我記得後麵有個地圖,我指給你看。」
於曼頤懵懵懂懂去拿書,拿到一半忽然想起什麽,又「嗖」的一下把書塞了回去。宋麒不解,伸手去拿,結果被她死死壓在最裏麵。於曼頤沒想到這人竟然小孩心性,本隻是隨口一提,見她不給,竟然起了逗她的興致。先裝吃飯,等她鬆了手又將書包一把奪過。兩個人在飯桌旁鬧成一團,宋麒將書掏出來,舉高了抖開,果然看見了最後一頁地圖上從紹興到上海的那道細細的線。
她跳起來也夠不著他把胳膊伸直舉著的書,氣得打他肩膀。宋麒也不覺得痛,隻逗她道:「怪不得問我上海,原來這樣想去上海。」
「我不想去上海!」於曼頤說,一邊拽著他袖子往下拉。
「上海很好的,」宋麒忽然改口,仿佛剛才那個對上海不屑一顧的是別人,「紅木鋪的路,猶太大老闆建許多樓,街上全是時裝店和咖啡館,我們學校也很漂亮——」
「我自己去不成的!」於曼頤說,「我得等我表哥回來,等我求求他,或許他能帶我去。」
於曼頤這話一出,宋麒忽的一愣,胳膊也微微彎下去。於曼頤見縫插針地跳起來,將那課本從他手裏奪下,這才塞回了自己書包。
她說這話並沒有什麽心理負擔,她已經接受這事接受了許多年,就連來接受掃盲教育也是因為三叔期望她是一個「在學識上配得上留洋派」的妻子。時至今日,於曼頤仍然感謝她的表哥,感謝他的到來讓她的境況比以往好過,感謝他的存在給了她接受教育的一線生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