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那隻喜鵲剪下,貼到報紙的插圖上,又提筆畫出一朵牡丹。於曼頤這一夜熬得尤其晚,為宋麒的報紙排版出謀劃策,畫出無數花草鳥獸的小樣供他選用。她熬得天光微亮才返回閨房,將那本剪貼過的報刊藏到枕頭底下,又把寫給表哥的家書放到梳妝櫃上顯眼的位置,準備找日子拿著家書和報紙,再去一趟郵局。
不過這一次,她不再是假意進去轉一圈便離開,而是真真正正要去寄信。她要按照「讀者意見請寄」這行字後的地址填寫掛號信,將自己給宋麒畫的插畫小樣寄過去,並請他幫自己轉達對「齊頌」的敬佩。
畢竟,她在給表哥寫信時能文思泉湧,靈感可全是來自於齊頌筆下的文字呢。
這場荒唐錯事持續了整個春天,又度過了半個夏日。隨著蟬鳴聲愈發聒噪,一度為於曼頤的勤奮寫信感到愉悅的三媽卻愈發的不安了。
她在春天感到焦慮,是因為她的賢侄家書寥寥,言語中也毫不掛念他的訂婚妻子。這促使她想了辦法,讓於曼頤主動與他寫信聯繫。她以為這男女之間不過一層紗紙,她叫女方主動些,她的賢侄哪怕出於禮節也會傳來回音,遑論於曼頤文字中的挑逗昭然若揭。
可一整個春天過去了,她怎麽還是沒有收到哪怕一封從歐洲寄來的回信呢?
三媽總在懷疑,她必須懷疑。對於她膝下無子,她選擇懷疑丈夫。對於收不到歐洲的回信,她懷疑的眼神自然投向了於曼頤。
她此前對於曼頤流露了一些母親的慈愛,這讓她下意識地忽略了許多異常。如今她再次警惕起來,這些異常就變得十分顯眼。她發現於曼頤總是在吃早飯時犯困,她還意識到那些由她所寫的家書裏出現了過多有如「自由戀愛」一般不尋常的詞語——
那麽,她是從哪裏聽到的這些東西?
她是沈家不受寵的偏房女兒,如今做到於家三少爺的正妻,她並不是一個愚蠢的女人。當於曼頤再一次拿著那封所謂的越洋家書離開於家大宅時,三媽立刻將另一輛套好的馬車叫到家門前,跟著她一起去了鎮上。
然後她就見到了令自己震怒的一切。
那馬車夫有如吃了蒙汗藥一般,一到集市上便倒頭大睡。而於曼頤在車夫睡去後,堂而皇之地跳下車,有恃無恐一般穿越集市上的人群,在報刊前與老闆熟練地交流,而後拿出她的錢——那是於沈氏自己攢下的私房錢,用作給她賢侄寄越洋家書的錢——買了一份頭版印刷著一對兒男女的報紙!
三媽按耐住性子,繼續等,等到郵局下午開門,於曼頤跳下馬車,手上拿的不再是報紙,而是那封她每天裝模作樣寫就的家書。她冷著臉,無聲地跟上於曼頤的腳步,站在郵局門口凝視,繼而發現她拿著那封信在人群裏轉了一轉,甚至都沒有到櫃檯前麵排隊,就將那封信放回衣服裏,一臉自若地出了郵局大門!
她做這一切的時候太熟練,甚至都沒有注意到大門旁那雙怨恨到噴火的眼睛。尤其是因為還沒到家裏,她走路的步子也比平日大,三媽敏銳地注意到她的步伐不似在宅院中端莊,仿佛左腿上捆著什麽東西。
她看著那個無憂無慮的背影,那場對「母女同心」的幻想,已經一丁點都不剩了。
而於曼頤則就這麽無憂無慮地上了馬車,無憂無慮地睡了一會兒,無憂無慮地等馬夫帶馬匹喝過水,拉她走上回家的道路。她趴在窗邊看著後退的田埂,心中全是對今晚報刊上所印故事的猜測。她的好心情停在了跳下馬車,雙腳踏入於家大院門檻的那一瞬。抬起頭的一瞬間,於曼頤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她的三媽,於家的三少奶奶於沈氏,拎著一根戒尺站在院門口,正冷冰冰地盯著她的眼睛。
10 ? 貴客上門(三)
◎縫隙◎
眼睛。
於曼頤並不習慣直視三媽的眼睛,她已經習慣了低著眉眼,在斥責來臨的第一秒下跪。她知道自己接下來應當做出什麽樣的動作,例如展開掌心,顫著聲音在戒尺落下來時計數。這場景在她還是個稚童時時常發生,以至於留下了條件反射一般的身體反應。
但或許是因為從和表哥訂婚那日起她就沒有再挨過打,又或者是因為某種她目前還沒有察覺到的原因,於曼頤並沒有跪下,也沒有伸出手,她甚至沒有低頭垂眼,而是微微揚起下巴,和於沈氏對上了目光。
她如此反應,反倒讓氣勢洶洶的三媽臉上浮現一瞬的不知所措。隨之而來的,是惱羞成怒以至於改變了聲調的尖叫。
「於曼頤!」她不顧下人們驚恐的目光,朝自己過繼的女兒撕心裂肺地喊起來,「你知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什麽!」
她知道,但她已經不認為那是「應當」。她被衝過來的三媽推搡著身體,一步一步地後退,直到腿上綁的報紙散落一地。於沈氏從地上將報紙撿起來,又尖聲叫人送過一疊從她房間裏翻出來的報紙,然後一張一張,一張一張地,摔到她正在發抖的臉上,肩膀上,胸前,腹部。
於曼頤怕極了,可她就是不低頭,就是要用她年輕而漆黑的眼睛注視著於沈氏,理直氣壯到就像那個做了錯事的人是對方,而不是她自己。三媽摔完了報紙,又抬起手上的戒尺往她身上抽。那根象徵著權威的戒尺挾風而至,眼看就要在她臉上像此前千百次一般敲出血痕。而於曼頤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閉眼,而是一把攥住了那把抽向她的戒尺,讓於沈氏沒辦法向前哪怕一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不過這一次,她不再是假意進去轉一圈便離開,而是真真正正要去寄信。她要按照「讀者意見請寄」這行字後的地址填寫掛號信,將自己給宋麒畫的插畫小樣寄過去,並請他幫自己轉達對「齊頌」的敬佩。
畢竟,她在給表哥寫信時能文思泉湧,靈感可全是來自於齊頌筆下的文字呢。
這場荒唐錯事持續了整個春天,又度過了半個夏日。隨著蟬鳴聲愈發聒噪,一度為於曼頤的勤奮寫信感到愉悅的三媽卻愈發的不安了。
她在春天感到焦慮,是因為她的賢侄家書寥寥,言語中也毫不掛念他的訂婚妻子。這促使她想了辦法,讓於曼頤主動與他寫信聯繫。她以為這男女之間不過一層紗紙,她叫女方主動些,她的賢侄哪怕出於禮節也會傳來回音,遑論於曼頤文字中的挑逗昭然若揭。
可一整個春天過去了,她怎麽還是沒有收到哪怕一封從歐洲寄來的回信呢?
三媽總在懷疑,她必須懷疑。對於她膝下無子,她選擇懷疑丈夫。對於收不到歐洲的回信,她懷疑的眼神自然投向了於曼頤。
她此前對於曼頤流露了一些母親的慈愛,這讓她下意識地忽略了許多異常。如今她再次警惕起來,這些異常就變得十分顯眼。她發現於曼頤總是在吃早飯時犯困,她還意識到那些由她所寫的家書裏出現了過多有如「自由戀愛」一般不尋常的詞語——
那麽,她是從哪裏聽到的這些東西?
她是沈家不受寵的偏房女兒,如今做到於家三少爺的正妻,她並不是一個愚蠢的女人。當於曼頤再一次拿著那封所謂的越洋家書離開於家大宅時,三媽立刻將另一輛套好的馬車叫到家門前,跟著她一起去了鎮上。
然後她就見到了令自己震怒的一切。
那馬車夫有如吃了蒙汗藥一般,一到集市上便倒頭大睡。而於曼頤在車夫睡去後,堂而皇之地跳下車,有恃無恐一般穿越集市上的人群,在報刊前與老闆熟練地交流,而後拿出她的錢——那是於沈氏自己攢下的私房錢,用作給她賢侄寄越洋家書的錢——買了一份頭版印刷著一對兒男女的報紙!
三媽按耐住性子,繼續等,等到郵局下午開門,於曼頤跳下馬車,手上拿的不再是報紙,而是那封她每天裝模作樣寫就的家書。她冷著臉,無聲地跟上於曼頤的腳步,站在郵局門口凝視,繼而發現她拿著那封信在人群裏轉了一轉,甚至都沒有到櫃檯前麵排隊,就將那封信放回衣服裏,一臉自若地出了郵局大門!
她做這一切的時候太熟練,甚至都沒有注意到大門旁那雙怨恨到噴火的眼睛。尤其是因為還沒到家裏,她走路的步子也比平日大,三媽敏銳地注意到她的步伐不似在宅院中端莊,仿佛左腿上捆著什麽東西。
她看著那個無憂無慮的背影,那場對「母女同心」的幻想,已經一丁點都不剩了。
而於曼頤則就這麽無憂無慮地上了馬車,無憂無慮地睡了一會兒,無憂無慮地等馬夫帶馬匹喝過水,拉她走上回家的道路。她趴在窗邊看著後退的田埂,心中全是對今晚報刊上所印故事的猜測。她的好心情停在了跳下馬車,雙腳踏入於家大院門檻的那一瞬。抬起頭的一瞬間,於曼頤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她的三媽,於家的三少奶奶於沈氏,拎著一根戒尺站在院門口,正冷冰冰地盯著她的眼睛。
10 ? 貴客上門(三)
◎縫隙◎
眼睛。
於曼頤並不習慣直視三媽的眼睛,她已經習慣了低著眉眼,在斥責來臨的第一秒下跪。她知道自己接下來應當做出什麽樣的動作,例如展開掌心,顫著聲音在戒尺落下來時計數。這場景在她還是個稚童時時常發生,以至於留下了條件反射一般的身體反應。
但或許是因為從和表哥訂婚那日起她就沒有再挨過打,又或者是因為某種她目前還沒有察覺到的原因,於曼頤並沒有跪下,也沒有伸出手,她甚至沒有低頭垂眼,而是微微揚起下巴,和於沈氏對上了目光。
她如此反應,反倒讓氣勢洶洶的三媽臉上浮現一瞬的不知所措。隨之而來的,是惱羞成怒以至於改變了聲調的尖叫。
「於曼頤!」她不顧下人們驚恐的目光,朝自己過繼的女兒撕心裂肺地喊起來,「你知不知道自己應當做什麽!」
她知道,但她已經不認為那是「應當」。她被衝過來的三媽推搡著身體,一步一步地後退,直到腿上綁的報紙散落一地。於沈氏從地上將報紙撿起來,又尖聲叫人送過一疊從她房間裏翻出來的報紙,然後一張一張,一張一張地,摔到她正在發抖的臉上,肩膀上,胸前,腹部。
於曼頤怕極了,可她就是不低頭,就是要用她年輕而漆黑的眼睛注視著於沈氏,理直氣壯到就像那個做了錯事的人是對方,而不是她自己。三媽摔完了報紙,又抬起手上的戒尺往她身上抽。那根象徵著權威的戒尺挾風而至,眼看就要在她臉上像此前千百次一般敲出血痕。而於曼頤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閉眼,而是一把攥住了那把抽向她的戒尺,讓於沈氏沒辦法向前哪怕一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