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頁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 作者:六月飛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重要的是……
「天下都大一統了,誰敢把閬中長公主的鼎器接回祖廟?」
這不是說你與劉家平起平坐,是同等級的姻親關係嗎?還要不要命啊!
「對啊!先秦時贈女子的鼎器都是寫饋贈女器者作接受女器者的模式,並且在結尾附上女兒的名字與器名、祝願辭。可陛下……」
鑄鼎的工匠顫巍巍地打開字條,隻見上麵寫著「隹季月十三日出,漢皇瑞擇其吉金作六月誕鼎,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即使工匠文化不高,也能看出這不是給女兒的鼎器。
至少不是日後般去姻親之家的女兒鼎器。
「少府令,您看……」遇事不決請求上司的少府令看向他的頂頭上司——齊墨之首的敫仲姬。後者隻是淡淡地到了眼字條的內容,便讓工匠趕緊去做:「陛下都去太廟大祭閬中長公主的誕生了,與之相比,做個鼎器又算的了甚?」
說罷她還似笑非笑道:「誰敢從大漢的太廟裏接走閬中長公主的鼎器?」是嫌家裏過了太富貴了,所以想挑戰一下高難度嗎?
工匠的心也隨之落地,然後去挑最好的材料製作公主鼎器。
「陛下的事既是國事,也是家事。太廟不僅是宗室的宗廟,更是天下臣民的景仰之地。」對方依舊不予退步,甚至還咄咄逼人道:「自古都沒國君為慶公主的誕生而太廟大祭的先例……」
劉瑞不等對方說完便拿懟退太後的說法懟退臣子:「以往都沒皇帝呢!那是不是沒有皇帝,朕就不當這個皇帝了?你說太廟是天下臣民的景仰之地,那朕今日就下旨許臣民都可進來祭拜。」
對方的嘴巴裂出小縫,不知道該作何回復。
奉常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道:「吉時已到,還請博士不要擋著陛下的道。」
之後不必呼叫郎衛,就有人把攔路的博士立刻抬走。
劉瑞向太廟供奉玉帛、牲牷,史官也隨之記錄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慶生大祭……而且是為公主的誕生所舉行的大祭。
「在孝仁女帝的誕生鼎器被發掘前,關於孝高武帝為慶孝仁女帝的誕生而舉行大祭的說法一直遭到史學家的質疑。尤其是在女性地位降低的黑暗年代,眾人懷疑這是孝仁女帝為使自己的繼位合法化而編纂的野史。」歷史解說者放出存西安省博的孝仁誕鼎,放大鼎身的紅字銘文:「作為一名女性,我是不信孝仁女帝會編這種事的。畢竟一個父親在時就被立為皇儲,甚至與太上皇和睦相處了二十多年的女帝沒必要在這種事上撒謊。時隔千年,鼎器上紅漆已所剩無幾,但仍看得出孝高武帝對女兒的疼愛。」
「按照漢墓的規製,這個青銅器隨葬孝仁的主墓室,並在2014年列為不會對外展出的珍貴文物。」
不管前人如何炮製孝高武帝沒有為孝仁的誕生大祭太廟的偽史,反正自西漢起便有君王為慶女兒的誕生舉行大祭。尤其是在女帝當政時,幾乎每一位公主都有母皇為其大祭祖先之廟的待遇。」
「值得玩味的是孝高武帝去世後,孝仁女帝和新洛陽王,新長安王都為父母鑄了用於祭祀的鼎器,並於陝西的太廟遺址被發掘時現身於世。」
第468章
跟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時的封後大典相比,衛穆兒的封後大典絕對稱不上豪華,但開銷卻是迄今為止的封後之最——因為要免田稅一年,賜六十以上的老人麻布三匹、絹一匹、酒一壺、肉三斤,所以在大典外的零碎支出下,封後大典的總投資足以在衛穆兒前的封後之和上翻上一倍。
「順帶鑄個鼎器紀念封後大典吧!」劉瑞在換下封後的大禮服後找來史官看看對方如何描寫封後之事。
史官也是相當上道,不僅寫了封後的日期、天氣,參與人員,更是在結尾添上:「後請分澤於天下,帝允之,免田稅一年,賜六十以上的老人麻布三匹、絹一匹、酒一壺、肉三斤……」
劉瑞看了十分滿意,拍拍對方的肩膀道:「朕還準備……」
「給皇後鑄個紀念的鼎器。」
「……」
「你怎麽知道朕的想法?」
「因為陛下在看臣的記錄前就說了這話。」史官的聲音裏滿是無奈:「等鼎造好了再寫不遲。」
他又不是以後史官,不可能在這種事上記錯記漏。
劉瑞在那兒不好意思地笑笑。
然後……
「告訴農家巨子,公主斷奶後由他帶去閬中找個耕讀人家的女生教養。」
劉瑞的大筆一揮還沒嚇到孩子的親媽,就先嚇到收拾東西的史官與端茶的黃門。
「陛下……」李三知道劉瑞又想搞些讓人兩眼一黑的騷操作,於是端著文盤諫言:「公主還小,怎麽能送過去閬中。」
史官也是步子一轉,開始心疼可憐的公主:「是啊!陛下。藩王尚且能懂事後才去屬國,公主……」
他不確定農家的巨子能否教養陛下的長女,但是讓出生不過兩三天的公主離開椒房……
「皇後是不會同意的。」此時的史官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太後也是。」甚至連甘泉宮的太皇太後都會回來怒罵皇帝。
「急什麽?」劉瑞雖沒教育孩子的豐富經驗,但對自己的氪金外掛無比自信——他不用這長女養老,但是大漢需要一個底限守成的正常君主……至少明白農人的日子不是李子柒式的田園牧歌,並且雞蛋也沒貴到五兩一個:「護送閬中長公主的人車載鬥量,更不會因趕路忽視閬中長公主的安危。」
「天下都大一統了,誰敢把閬中長公主的鼎器接回祖廟?」
這不是說你與劉家平起平坐,是同等級的姻親關係嗎?還要不要命啊!
「對啊!先秦時贈女子的鼎器都是寫饋贈女器者作接受女器者的模式,並且在結尾附上女兒的名字與器名、祝願辭。可陛下……」
鑄鼎的工匠顫巍巍地打開字條,隻見上麵寫著「隹季月十三日出,漢皇瑞擇其吉金作六月誕鼎,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即使工匠文化不高,也能看出這不是給女兒的鼎器。
至少不是日後般去姻親之家的女兒鼎器。
「少府令,您看……」遇事不決請求上司的少府令看向他的頂頭上司——齊墨之首的敫仲姬。後者隻是淡淡地到了眼字條的內容,便讓工匠趕緊去做:「陛下都去太廟大祭閬中長公主的誕生了,與之相比,做個鼎器又算的了甚?」
說罷她還似笑非笑道:「誰敢從大漢的太廟裏接走閬中長公主的鼎器?」是嫌家裏過了太富貴了,所以想挑戰一下高難度嗎?
工匠的心也隨之落地,然後去挑最好的材料製作公主鼎器。
「陛下的事既是國事,也是家事。太廟不僅是宗室的宗廟,更是天下臣民的景仰之地。」對方依舊不予退步,甚至還咄咄逼人道:「自古都沒國君為慶公主的誕生而太廟大祭的先例……」
劉瑞不等對方說完便拿懟退太後的說法懟退臣子:「以往都沒皇帝呢!那是不是沒有皇帝,朕就不當這個皇帝了?你說太廟是天下臣民的景仰之地,那朕今日就下旨許臣民都可進來祭拜。」
對方的嘴巴裂出小縫,不知道該作何回復。
奉常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道:「吉時已到,還請博士不要擋著陛下的道。」
之後不必呼叫郎衛,就有人把攔路的博士立刻抬走。
劉瑞向太廟供奉玉帛、牲牷,史官也隨之記錄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慶生大祭……而且是為公主的誕生所舉行的大祭。
「在孝仁女帝的誕生鼎器被發掘前,關於孝高武帝為慶孝仁女帝的誕生而舉行大祭的說法一直遭到史學家的質疑。尤其是在女性地位降低的黑暗年代,眾人懷疑這是孝仁女帝為使自己的繼位合法化而編纂的野史。」歷史解說者放出存西安省博的孝仁誕鼎,放大鼎身的紅字銘文:「作為一名女性,我是不信孝仁女帝會編這種事的。畢竟一個父親在時就被立為皇儲,甚至與太上皇和睦相處了二十多年的女帝沒必要在這種事上撒謊。時隔千年,鼎器上紅漆已所剩無幾,但仍看得出孝高武帝對女兒的疼愛。」
「按照漢墓的規製,這個青銅器隨葬孝仁的主墓室,並在2014年列為不會對外展出的珍貴文物。」
不管前人如何炮製孝高武帝沒有為孝仁的誕生大祭太廟的偽史,反正自西漢起便有君王為慶女兒的誕生舉行大祭。尤其是在女帝當政時,幾乎每一位公主都有母皇為其大祭祖先之廟的待遇。」
「值得玩味的是孝高武帝去世後,孝仁女帝和新洛陽王,新長安王都為父母鑄了用於祭祀的鼎器,並於陝西的太廟遺址被發掘時現身於世。」
第468章
跟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時的封後大典相比,衛穆兒的封後大典絕對稱不上豪華,但開銷卻是迄今為止的封後之最——因為要免田稅一年,賜六十以上的老人麻布三匹、絹一匹、酒一壺、肉三斤,所以在大典外的零碎支出下,封後大典的總投資足以在衛穆兒前的封後之和上翻上一倍。
「順帶鑄個鼎器紀念封後大典吧!」劉瑞在換下封後的大禮服後找來史官看看對方如何描寫封後之事。
史官也是相當上道,不僅寫了封後的日期、天氣,參與人員,更是在結尾添上:「後請分澤於天下,帝允之,免田稅一年,賜六十以上的老人麻布三匹、絹一匹、酒一壺、肉三斤……」
劉瑞看了十分滿意,拍拍對方的肩膀道:「朕還準備……」
「給皇後鑄個紀念的鼎器。」
「……」
「你怎麽知道朕的想法?」
「因為陛下在看臣的記錄前就說了這話。」史官的聲音裏滿是無奈:「等鼎造好了再寫不遲。」
他又不是以後史官,不可能在這種事上記錯記漏。
劉瑞在那兒不好意思地笑笑。
然後……
「告訴農家巨子,公主斷奶後由他帶去閬中找個耕讀人家的女生教養。」
劉瑞的大筆一揮還沒嚇到孩子的親媽,就先嚇到收拾東西的史官與端茶的黃門。
「陛下……」李三知道劉瑞又想搞些讓人兩眼一黑的騷操作,於是端著文盤諫言:「公主還小,怎麽能送過去閬中。」
史官也是步子一轉,開始心疼可憐的公主:「是啊!陛下。藩王尚且能懂事後才去屬國,公主……」
他不確定農家的巨子能否教養陛下的長女,但是讓出生不過兩三天的公主離開椒房……
「皇後是不會同意的。」此時的史官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太後也是。」甚至連甘泉宮的太皇太後都會回來怒罵皇帝。
「急什麽?」劉瑞雖沒教育孩子的豐富經驗,但對自己的氪金外掛無比自信——他不用這長女養老,但是大漢需要一個底限守成的正常君主……至少明白農人的日子不是李子柒式的田園牧歌,並且雞蛋也沒貴到五兩一個:「護送閬中長公主的人車載鬥量,更不會因趕路忽視閬中長公主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