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呂公快請上座,呂公這回可是為我趙國立下大功了!”趙括一麵親身迎接在邯鄲城中掀起一番雲雨的呂不韋登堂入室,一麵引他就坐於機案之前,然後自己在一屁股坐下,於之麵對而視。


    其實呂不韋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得知趙括這回急急召剛從邯鄲北歸的他到執政府中,定是按事先謀劃,命令他為先導,為即將成行的“訪問使團”充當耳目,打打前哨;他甚至猜想到了趙括可能還會再布置給他一些新的秘密使命;可是他卻還是在見到趙括之後,立刻目瞪口呆了,一時間不知說什麽好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平日裏精明能幹的呂不韋,這上回顯然是忘記帶上他那虛偽的麵具了,兩片薄唇也不聽使喚,沒有即時地說來兩句:“什麽呂公,小人不過是一介布衣商人,為我趙國盡點綿薄之力……”之類的客套謙詞。使他這個已經做到出入侯門相府而處變不驚的“邯鄲風雲人物”大吃一驚的,不是趙括對他的禮遇――因為在他心中自知,他這一趟差事辦得妥帖得當,自是勞苦功高,居功自偉;而是趙括那一身不同尋常的白色綿衣,還有他的一頭並未以照常理束起直立的頭發。


    趙括這一身白綿衣裳雖然看上去很是惹眼,可用料不過是一般富裕人家都穿得起的米白色綿織,也沒有多少華麗的暗花圖樣。在熟眼識貨的呂不韋眼中,趙括這一身衣料不過是用來騙騙鄉野土老財時才拋得出手的貨物-;當然,呂不韋所奇的自然不是衣裳用料平凡,要費盡唇舌才可出售綿織布料,而是趙括一身衣服的樣式――雖然還是平常所見兵士們身穿的戰袍的形勢,可衣領開衽的方向卻是草原胡人所慣用的左衽式樣。


    趙括看著呂不韋一臉錯愕的直瞪著自己,知道他是被自己這一身奇裝異服給驚了一下。平日裏就好展露自己的趙括當然不會被呂不韋看得麵紅耳赤,反而是笑臉向呂不韋解釋說道:“我中原之人,皆說北方胡人左衽披發,行為野蠻……到最後甚至把左衽披發視為野蠻人的特征,可是咱們的眾多先賢聖人確不知左衽的衣裳的一些好處!”


    知道趙括現在是以真性情示人,呂不韋心中自然高興,一麵心說這回辦好了差事,趙括待自己果然不同以前,不再以官腔正聲說話,而是以平常用語對話,顯然是更加親密了;一麵,他又忘不了順著他的商人習氣,迎合上顯擺自家學實的趙括兩句:“在下雖然數這胡夷之地數次,卻不知是這左衽之衣有什麽好處?”


    “其實原因很是簡單,胡人以左衽之衣披身的目的是更方便射箭――人們多是以左手執弓,右手開弦搭箭,所以右衽有衣服容易與弦、箭鉤掛,不方便射擊;反之,則左衽的衣服則沒有這些麻煩。”趙括也不客氣,明知呂不韋是在恭身討好,還是一句語道。


    “大公子果然博學多聞,在下佩服……”呂不韋正要再次拱手奉承還沒有表演完,“佩服不已”四字還沒有說完,便又被趙括把話打斷。


    “這些雜學之術,哪裏是我這個沒有到這草原的中原市井所能知曉,還是靠著你送給我侍女雅兒,她說給我聽的……我聽完之後,自然不信,於是便命她按左衽胡服的樣了,給我做了這麽一件戎裝戰袍――當年主父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底還是放不下華夏衣冠的架子,沒有把便於引弓放矢的胡服學全了……”趙括喃喃而語,說的是趙國雖然大搞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到頭來連正宗的胡服縫製方法都沒有學到手,其實是在感歎趙武靈王時代,因為過於保守的思想與守舊勢力的阻擾,而隻學了以胡人騎兵做的形,卻沒有學會胡人騎兵運用戰術之實的遺憾。


    “侍女……”呂不韋暗自嘀咕著,心裏那個痛啊,明明就是在邯鄲花了大價錢才從妓館中賣來的東胡歌姬,到了趙括的執政府中,卻成了“侍女”――搞得呂不韋是說趙括奢華還是說他暴殄天物好了。


    當然,讓呂不韋別扭的很的,不光是趙括的一句“歌姬”,一身胡式戰袍,更有那一頭披頭的散發――“不對,好像又不是散發……”呂不韋再次與趙括相對之時,才發現原來趙括看似坡肩而放的頭發,卻是另有一番乾坤,別有一處洞天。


    戰國之時,男子的法式還不像後世那麽統一,雖然也很流行把頭發束成發束,立在頭上,以發簪、發巾、甚至是簡陋的發繩等發飾固定,再用帽冠加以裝飾;或者是先把頭――那高高束起的發束,似乎象征著人們對強大的自然之力的抗衡,體現著當時之人流行的“人定勝天”之說;可是又像是在自然偉力麵前,人類在做著無力而徒勞的抗爭……


    其實在很多非正式的場合,不光是平民百姓,就連達官貴人,也喜歡在閑暇之時,把長長的頭發散放下來,任憑一頭青絲細發自然地隨著輕風舞動――所以當呂不韋看到趙括一頭“散發”之時,心中砰然一動,以為他已經擠身為趙括的核心幕僚之列,趙括已經不再以虛偽的禮儀待他。


    可到呂不韋定神向趙括腦後望去,卻隱隱約約地看到趙括那散開的頭發在自然地下垂到頸部之後,立刻收向了後腦方向――依他這個行走於天下的商人的見識,呂不韋立刻想到了趙括是把頭發辮成了辮子,然後把辮子垂在了背後。


    這樣的辮發發式,是從數百年前的商朝就流傳下來的,呂不韋自然是沒有見過,不過他知道西南麵的秦國,特別是那些自詡為老秦的嬴姓支脈,喜歡先像趙括這樣,把頭發編成發辮,然後再依周人的發式,束成發束,作為一種對當然武王滅商之時,對秦人這一支商朝遺的的種種迫害的記念,他們要用小小的發辮來使自己記住自己的祖先是來自中原腹的商人――相對來說,同是殷商遺族的趙人,在數百年的與周人的雜居與混血之後,漸漸是忘了過去的仇恨,全麵接受了周人所帶來的新有中原文化,視那些辮著發辮的老秦們為不開化的半野蠻人。


    “這麽說,大公子方才正在著學秦人做發辮……您看……在下來得還真不是時候啊!”呂不韋收起了一時的驚色,打探著趙括急召他的原由。


    “不,我不過是依古籍之說,試做先商的發式!”趙括簡捷地回答道呂不韋道。


    “先商發式,大公子您真要親訪東胡,與那些胡蠻之人盟會?”呂不韋倒也是反應得快,趙括一說自己是在學著商人的樣子,做出複古的發式,他便立刻想到趙括這一身胡服,一頭辮發是為了將來的盟會做準備,是在向東胡之人示好,表達善意。


    “正是如此……以往我中原之人自視禮儀之邦,皆視北方草原之人為蠻夷,看不起他們,可是因為天時地理的原因,又不無法真正打敗他們,於是在多年的攻伐之中結上了不知多少恩怨――這一天,不論是對我們當前的大敵匈奴,還是現在想要聯合的東胡,都是一樣――先父在燕國為上穀郡守時,就是以討伐東胡出名,讓東胡之人談之色變的。


    我中原之人以禮儀法度治國,比起那些茹毛飲血的胡人來,自當有高人一等的本錢。我們輕視胡人,又與各部胡人結怨,自然就不可能恭身與胡人們進行平等的貿易,互通有無,更不說約為同盟了。


    我現在這一身打扮,正是一改先輩對待胡人之法,以天下人的眼光去看待胡人,要讓那些東胡之人知道,我們趙人隻原當他們的兄長,愛護他們,救他們於匈奴人的奴役之下――當然,我們做為兄長,也會教訓那些在這個‘天下家’中那幾個忤逆不孝、欺淩幼弟的家夥!”趙括又習慣性的在長篇大論之後,唱起了高調。


    而在另一頭,呂不韋卻是豎起耳朵,聽著趙括所言中的精華――按趙括的意思,他是設想要在將來與東胡之人從事對等的民間自由貿易,而非現在邊郡上單靠著軍市這種限製買賣貨品的品種與數量的國家貿易,更不是周王朝建立之時,所主導的那種倒蝕本全的與附屬、諸候國之間進行的朝貢貿易。


    民間自由貿易――也就是把原來的邊市走私貿易合法化,這對已經掌控了邊地五郡鹽鐵專賣之大權的呂不韋自然沒有多少吸引力,甚至還可能把已經被他利用他的官商身份趕出邊地市場的邯鄲郭家、卓氏給引回來,衝擊到他手中的那些非官方生意。


    呂不韋心裏自然是一百不樂意,可他已沒有把心中的不悅表現在臉上,反而把趙括先前的話題撂在一邊,直入主題,向趙括問道:“不知在下這一介遊商,能在這由大公子您所草創,我趙國為兄長的北方草原的天下家中,充當何中人物?”(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末年有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克己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克己馬並收藏東周末年有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