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在上城之外,城門之北列開陣勢的李牧騎軍中的兵士們,坐於馬上看著上城城門洞開,城中秦國軍隊浩蕩而進,如溢出盞的醇釀一般緩緩湧出,一時詫異,還真不知這“酒”是甘甜爽口更好解渴的澧酒,還是會因飲得太猛而嗆了咽喉食道的烈酒――原本還是聲聲躁動的騎兵隊列居然整個沉寂了下來;眾兵隻聽得耳邊風聲正緊,胯下坐騎發出聲響鼻。


    大戰之前,雙方兵士遠遠對望,雖有人行驚塵、風掣大旗之聲,在高度緊張的趙國騎兵耳中卻是什麽也沒有。此時此刻,而對著至少是看起來氣勢如鴻的上城秦軍,他們的心中都回想他們的李將軍所說:打完了這一仗就回去――現在,整個李牧騎軍之中,沒有一個人不想到可能遭遇的不測,又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想到死亡。


    麵對數量上不亞於己方的秦軍,趙國騎兵們心中有點猶豫了,甚至是後出了幾分畏敵之心。之前他們麵對義渠戎人的次次勝利,那是因為大家同是騎兵,而戎兵的武器不如自己,在這種巨大的心理優勢之下戰鬥,趙騎們自然是戰事未開先勝一成;數回奇襲秦城,又是打秦國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再說黑等瞎火的,也沒有看到滿臉寫著驚恐萬狀的秦兵有什麽氣勢可言――可是當下,秦軍是多兵種合成在一起的部隊,雖然單兵兵器可能不及趙兵,可是其在器械組合使用上的優勢不言自明,更不要說現在失去了夜幕的掩護,突襲的奇效,趙兵們自知又輸給秦軍不止一分半成。


    麵對即將與自己正麵交手的秦軍,麵對這群流動在大地之上的黑色的兵潮,麵對著被兵器反射陽光而在黑潮中翻起的白浪,沒有一個自認英勇的趙兵會說不擔心自己被卷入潮中,被吞沒……


    常年在北方大草原上與匈奴人為敵的趙國騎兵們,特別是騎軍中間的大多數沒有經曆過數年之前發生在中原腹地的閼與之戰的半大“老兵們”,做為這支趙國騎兵的中堅,他們第一次強列感到了為什麽秦國軍隊可以威震天下,被冠以虎狼之威名。


    五原城尉似乎是嗅出了回蕩在軍中兵士之間那一絲不安的氣氛,雖然隻是隱隱感受自己呼吸似乎急促,心跳也快了起來,他甚至是連自己對這種略帶著恐怖感受而共鳴著。


    “不,這樣的軍隊,是不能打仗的!”還沒有經曆真正意義上戰火的洗禮的城尉雖然也為這種大場麵而震撼,可是他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本份,對他的士兵激勵道:“嗬,看這秦兵那隊列,行不成行,列不成列的……”


    “是啊……看,還沒有咱們騎兵行軍行列走得直!”


    “連步子都邁不齊……”


    先是城尉身邊的幾個五原兵士向著城尉手指的方向看去,麵色輕鬆地議論著兩半數是上城壯丁構成的秦軍――一支專業化成度上明顯不如半職業化常備趙國邊軍的秦國隊軍。


    “連長矛都舉不齊!哼,都是那來的雜碎啊!”比起五原兵的膚淺來,打過更多仗的雁門騎兵更看重一些秦國軍隊中的小細節,同時也是帶著一絲對新嫩的五原兵的調侃、輕視之意,故意高聲說起這個要頗廢些點戰爭經驗,更要有點眼神看才得出來的事物。


    看著自己比雁門的老兵油子欺負了,五原士卒自然不甘,居然又一名伯長的帶領之下叫起了當年閼與之戰,趙軍大敗秦兵之時所發出的陣前戰嚎:“狹路相逢勇者勝!”


    自然,這麽一吼氣勢上壓過雁門兵一籌不說,更驚得正在前進的秦國兵士亂了步子。


    “哈哈……”雁門兵大聲嘲笑著出了亂子的秦兵,同時也對新嫩的五原兵報之以讚許的目光。


    似乎是不願意被後起之輩壓住了威風,雁門軍士也扯著嗓子吼起了從邯鄲來的袍澤向他們談起的新的流行口號:“甲胄在身命在天,不懼者生,懼者死!”


    作為一軍之將的李牧自然是樂見這種振奮人心軍威的“內鬥”,為了向眾兵表示自己心情放鬆,有再戰戰勝之信心,他也顧作驕情,把兩片嘴皮一噘,言道:“這群混小子,還真不好帶啊!”


    其實他自己也不過是個混小子的年歲――年青的俾將軍這麽一說,立刻引來眾兵的一致反彈,善意的噓聲從騎兵們的口中發出,驅散了籠罩在他們心頭的陰影,也把他們的心連得起緊了,就好像是在戰場之上,相互以背相依,抵禦強敵之時,可以感覺到袍澤的心跳一般。


    上城秦軍壯著聲勢,將有一點兒顯亂的隊列軍陣擺起來,車兵在前,弩兵在後,為數不多的騎兵分列於兩翼,他們一起包圍在作為秦軍絕對主力的數十個步兵方陣之外點綴著,充著“秦軍無敵”的門麵,同時也靠著步卒們的數量優勢,支稱著自己的戰意。


    眼看著對對趙國騎兵不為自己塵土飛揚,行撼大地的動靜,依然如中流砥柱立於江心一般,巋然不動,更聽風所傳來的趙軍陣中不時暴發出陣陣嬉笑怒罵之聲,秦國兵心反倒是心中一驚――原本在他們的心中不過是一支小小的趙國騎軍,更本就屑於一點,可看當前之景,秦兵們知道又有一翻生死較量在變上城之北演出了,這卻對會是一場男人的對決。


    秦人急功好利的傳統民風的政治體現吧。不過這次因為自己的“好利”而惹來了始料未及的危機,也是秦人這種習氣的現世報吧。而雍城守軍的反擊,又是他們“急功”的體現


    可是秦國的公士、上造、不更――上城的“老秦們”還是沒有被趙軍震信,他們依然是被自己虛幻的強勢迷信了心殼,摩拳擦掌之間,便列陣於城北!


    馬臉鼠須的郡丞還是初通兵法,他知道趙國的騎兵現在列成數十個於他們步兵方陣相類似的騎兵方隊,而非一字排開,是想要用戰馬的重蹄踩踏秦國步卒,所以一定要使每個步後方陣保持住密集的隊形,不讓趙騎找到他們之間的空隙,使軍陣撕裂。於是他擺出了個類於楔形的軍陣,主觀的以為可以用這樣的“尖刀之陣”,抵擋甚至於反衝趙軍。


    為了反擊趙國騎兵可能的衝擊,郡丞把兵力的重點方在了直接與趙軍麵對正麵上,在這個方向上不光是有車兵、弩兵列於陣前,更有陣戰的矛兵方陣在車、弩之兵後麵壓陣,矛兵兩翼是各有數個方陣的鈹兵,鈹兵的外側又各有幾個方防的戈、戟兵。這些秦軍的主戰部隊一起組成了一個楔形陣,而在楔形陣的中央,那裏是甲士和陷隊兵,他們正圍在郡丞的周圍作為中軍。


    在城門觀戰的郡守看著郡丞的布陣,雖是看不出什麽門道來,但看著眾兵個個精神爆滿,戰意頗濃,他也是著熱鬧。他與一起上城觀戰的從郡中官員們得意攀談,並指著擁有全套甲胄、長短兵刃和與盾牌的甲士叫高調宣稱這才是他大秦的精銳之士,又說陣身無片甲,手執長長的秦劍的陷隊兵們如果能多斬趙人首級,將被免罪雲雲。


    在郡守愚蠢得鼓動之下,上城北城牆上,也有人高聲叫道:“大秦雄軍,天下無敵”。


    “將軍,敵軍陣列是將要成形,如果此時再不攻……”當秦軍的呼喊聲傳到耳邊之時,一名騎都尉急切地向李牧請戰道。


    “我就是要等他列好了陣,先攻過來!”李牧看了看上城秦軍與上城城牆之間的距離,知道還不是發起攻擊的時候,於是敷衍騎都尉一句首。


    “將軍為何還不攻?難道不知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嗎?莫不是將軍……”騎都尉一聲過後,又是一名伯長相問道。


    “莫不是我李牧婦人之仁,學宋襄公等楚軍列好了陣,再與其進行仁義之戰的老笑話?”李牧打斷了伯長的話,又笑笑道:“我連屠秦城數座,居然還有人說我仁義……這才是笑話。怎麽你小子站不住了,被秦軍下慌了――你看人家五原城的都尉,人家平時牢騷最對,可是今兒,最知我心的最是他了!”


    說著,李牧用眼神一掃,掃到百多步外的五原城尉身上。麵對秦軍隊列將齊,城尉倒還真得顯得無動於衷的樣子,隻顧著於自己的兵士說笑著些什麽。


    城尉看著秦軍先前的行動,自然看出了這上城秦軍絕非什麽秦之雄軍,不過是一群臨時拚湊在一起的散漫之軍――城尉自然知道對付這樣的軍隊的最好法子就是坐在一邊兒,等他先出手,他一出手就會犯錯,然後我方隻要就著這處錯,順勢給於他致命一擊即可。


    高高站在城門上的上城秦軍的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上郡郡守看著作為進攻方的李牧騎軍全然不為他上城子弟兵的賣力演出所動,居然沒有立刻攻來,還自以為得了勢。一身穿華貴的冕服,看起來更想是參加什麽典禮儀式的他把當大袖一揮,讓城上戰鼓一擂,催促在城下督戰的郡丞快點出兵,好結果了那支打著“李”字旗的趙國騎兵――連日來,正是這支神出鬼沒的秦軍讓他芩食難安,坐立不穩,一身的肥肉都少了不下兩、三斤。


    具體指揮秦軍作戰的郡丞早就按捺不住過把癮的心情了,要不是賣自己長官個麵子,讓郡守先下軍令,他早就命令大軍衝出去了。


    上城之下,秦軍開始以陣列慢慢移向趙騎兵,而出於隊列前方的數陣趙騎也分散開來,又井然有序地一字擺開,重新組成新的幾列......


    既然秦軍動了,就再沒有借口給他們先發製人的機會,就在秦軍以不怎麽整齊的隊列向趙軍攻來之時,一列趙騎搶先從正麵衝鋒了!


    五百步!


    四百步!


    ......


    就在離秦軍不到一百五十步的地方,秦國弩兵突然加快了前進的步子,從緩慢而行的車兵的間隙之間穿過,成為了秦軍的前鋒,他們分列成三排,想以秦兵步卒慣用的三段式射擊法朝向他們衝來的趙國騎兵發射弩箭。


    果然不出李牧與五原城尉的所料,秦軍引以為傲的排弩勁身,到了上城秦兵們的手上卻玩不轉了。第一排兵士還沒有把弩端平,連大概瞄準一下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正常的扣動板機放箭了,就被急著衝上來放第二排箭的兵士一擠一撞――他們緊在弦上的弩箭便嗖嗖地飛了出去,,或者是鑽入了土中,或者是竄到了天空,真正射向趙騎的,卻沒有幾支。而在這兩排打擠的秦國弩兵之後,第三排兵卻還在滿頭大汗的上著弩弦。


    秦國的弩兵雖然慌亂,可是從秦陣之中有不下百枚強矢飛向一馬當先的趙騎前鋒。趙國騎兵雖然已經按自家伯長之命,以散漫的隊形衝向秦國弩兵,以求盡量減少被密集的秦箭射中的機會可還是有數十騎騎兵從他們的座騎上落了下來。


    三輪組織混亂的秦弩齊射之後,共有上百的趙國騎兵吃了土,不過他們中間更多的卻是被被先前傷亡的人馬絆倒的--秦國弩兵對他的傷害恐怕還沒有他們自己為了不踩踏到袍澤,而避讓太急,進而落馬的多――畢竟,沒有馬蹬的騎兵還不具備正真意義上的騎兵的衝擊力。


    接下來,換作趙國騎兵的反擊了,秦國弩兵災難到了。


    趙騎再時五十步,在與秦陣相距大約半百的地方,開始放箭。


    大約是李牧對他們說起再打這一戰,便回趙國去,騎兵們也不再吝惜箭壺中的利矢;憑著不知多少次的衝殺流血所得到的戰鬥經驗,趙騎們根本就不用再瞄準秦兵,便嫻熟而迅速的射出一支支箭矢。


    還在慌組織下一輪射擊,惑是拉弦上箭的秦國弩兵們這回可以親身體驗一下什麽叫強箭天襲、箭如雨下了――當然了,這大概是他們生命之中第一次體驗,也最後一次。


    秦軍前列的慘叫之聲雖不絕於耳,卻還不能動搖長著馬臉一張的上郡郡丞虛幻的必勝之心。看著趙騎前鋒們繼續向他攻來,一點兒也沒有回頭的架勢,他也不怯場;就在趙騎衝到近五十步的地方的時候,郡丞故作誇張地把手臂有力的一揮!


    傳令小兵見狀,便將大大旗一展!


    郡丞心目之中的必勝重器,那數十乘戰車便衝過最前方已是亂作一團的弩兵陣線,奔出了秦軍主陣――就在他們衝過弩兵之時,又碾壓死了幾多來不急避讓的倒黴弩兵――秦兵之中,弩兵是僅次於陣戰步兵之外,第二廉價兵種,高貴卻已經落伍的車兵們自然不會為了他們的廉價生命而擋住自己建立軍功武爵的道路。


    伴隨在車兵之後,一起拖累秦軍主陣的是百多名身穿重甲的戟兵,戟兵之後又是執著短戈的無甲步卒――他們皆是戰車之後的隨車步卒――保守的秦人還在使用著趙國軍隊已經逐漸淘汰的戰法,並將其視為決勝妙殺。


    隨著車兵與其步卒的出機,上郡郡丞有一點飄飄然了,他好像已經看了勝利就在眼前,於是在本陣之中發號司令。


    又是一聲令下之後,整個上城秦軍主陣,又向緩慢前移動了――這一回,似乎還沒有停止片刻的跡象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躲過秦國弩兵撓癢的的趙國騎兵們,終於遭遇到了可怕的對手。


    隻是眨眼功夫,衝在最前方的數騎趙騎便被秦人戰車戟手的三戈戟鉤下了戰馬,鉤去了性命。有的趙國騎兵隻是被三戈戟鉤掛住了鎧甲,卻還是被戰車猛烈的衝擊力拉下了戰馬,拖出了數十步,隻是在車轍後留下了一道血痕;有的趙兵沒有被手法不太高明的戟手一擊命中要害,隻是被三戈戟鉤住腹胸,當然還是生生拽下了馬兒,落地之時還在地上灑下兩段肝腸。


    兩軍距離太近,秦國戰車之上的射手們連向眾弩兵展示一下自己高明射術的機會都沒有,秦車與趙騎就馬頸相交,讓戟手們搶去了風光。搶走射手風光的還不隻是與他們同車的戟手,跟在戰車之後的秦軍隨車步卒們又把那下奄奄一息的落馬趙兵殺得的血肉模糊――比起戟手的凶殘來,這些步卒可以算得上是善良之輩了,他們是戰場上的清道夫,專門幫助重傷不治的敵兵結束痛苦。


    很顯然,麵對強勢衝來的秦國戰力,趙騎前鋒沒有必勝的把握,騎兵們在血的教訓麵前,立刻認識到了這一點。趙國騎兵明知的選擇了回避秦國車兵鋒芒的方式,就在看起來陣線即將被秦國戰車衝得七零八落之間,他們迅速分成了兩隊,繞到了已經凸出秦陣的秦國戰力的兩翼――趙國騎兵在秦人以他們就要崩潰之時,又一次漂亮的將騎兵的機動性與靈活性演繹了一番,直氣得在後方本陣指揮的郡丞,城上觀戰的郡守咬牙切齒。


    就在趙國騎兵們退到秦國戰車兵兩翼之時,他們也為自己贏得了再次使用弓箭的時間;又是一陣流矢過後,護衛秦車兵的隨車步卒兵被趙騎射倒了不少――趙國騎兵們便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回報”給予他們落馬重傷的袍澤兄弟以解脫的秦兵。


    果然是在常年與馬背上的民族較量中學習成長起來的趙國邊軍騎兵,不論是衝鋒,還是衝鋒受挫後的變陣,以及後來的反擊,無一不體現出他們高超的戰鬥素養。


    這上城之役的第一回合較量,可以說是以平局收場,秦軍挫敗了趙軍的前鋒進功,趙軍殺死了更多的秦軍――就實際得失上看,其實李牧騎兵可以說是小勝一成,隻是這點勝利,還不足以撼動上城秦軍的自信,已不足以動搖秦國的陣腳;畢竟,現在是秦國車兵凸出於陣前,像一把尖利的長劍一樣,刺在李牧騎軍的麵前,就整體態勢上來說,至少中表麵上看,秦軍更想是占得了先機。


    正是因為這個表象,進一步迷惑了自我感覺良好的上郡郡丞。他輕輕點了點頭,對車兵的表現還算是相當的滿意;接著,他拈了一下唇邊的鼠須,馬臉一笑,自信地再做調動。


    郡丞在當下的“小勝”的刺激之下,下令他的部下再次前進。為了給大軍清出道兒了,又令不頂事兒,隻能給趙軍空添戰績的弩兵退到後方――從這一刻開始,郡丞指揮下的上城秦軍開始犯錯了,當然,此時他們還沒有犯下致命的錯誤,雖說他們最大的錯誤是根本就不該出城一戰。


    看著兩軍距離越來越進,擔心自家車兵的衝擊距離不足,不能加速到最快,郡丞指令衝出陣去的戰車調頭回撤,準備發起新的衝擊――先前令協同不利的大軍冒然前進,已是小錯一樁,才不過是片刻,異想天開地指望過時的了戰法產生奇效的郡丞又鑄新過――臨陣之前,居然讓一支夾在兩軍之間的己方部隊背向敵軍,這不是把褲子拖下來,露出屁股讓別人打嗎。


    李牧自然不會把上郡郡丞的愚蠢舉動看起什麽高明的誘敵之計,那是那些被秦軍的名聲嚇破了膽的懦夫的想法,自然不是逮到了機會就要用的李牧的想法,他可是看好了機會就要出機的膽大妄為之人。


    李牧一聲令下,五原城尉便帶著一旅騎兵衝出去。


    很快五原騎兵便與充作前鋒而數百騎兵匯合與陣前,沒有軍令,隻是相互之前默默地把頭一點,兩支趙國騎軍便容為一體,一同衝向正背對著他們,想要回到秦陣的隨車步卒。


    首先是一排箭頭飛向秦兵,順間就射倒下了一大片。接著,趙國騎兵們把腰間長劍抽出,揮著衝入了已經沒有多少反抗能力的秦兵亂陣中。趙兵們用馬蹄踐踏秦兵的脊梁,用長劍割開他們的皮肉,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麽會事兒,又是數百秦兵便倒在了地上――其數量不少於先前“小勝”之時的犧牲者。


    而那些還在調轉車頭的戰車兵們所能做的,不過是讓車上手無用放上的一兩箭,象征性的為自己的袍澤施以援手。


    新的一局,還沒有開始,自己這邊就損失得比上一戰還要多,上郡郡丞憤怒了,他還沒有意識道自己的愚蠢,不知道趙軍先前扳回的一成,不是勝在趙國騎兵能力有多強,戰術有多高明而是贏在對秦兵戰車的致命缺陷的了解。


    他把趙國騎後的攻擊看成是他的車兵的挑釁,他還不知道,麵對騎兵的襲擊,戰車不過是缺乏靈活性巨熊。隻要騎兵不與車兵正麵交鋒,他們可以像群狼戰熊一般,不停地向車兵放箭,利用弓矢之利去撕咬車兵的血肉,直到車兵流盡身上最後一滴血液,力竭倒下。


    “大秦的車兵們,你們是我秦軍中的精銳!快,殺向趙人,讓他們見識你們的厲害吧!”渾然不知在新的時代中應當如何運用古老的車兵的郡丞馬臉一怒,鼠須一翹,再次催促著下一輪戰鬥的開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末年有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克己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克己馬並收藏東周末年有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