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是用金子來交易?“趙括聽到小吏的吆喝聲,很是奇怪。畢竟,這是戰國時代,是一個貨幣體係很不發達的時代。人們交易的法式,還主要是以物易物,而不是使金用銀――戰國時代金銀等價,而金子因為更便於銷切割,而成為了主要的硬通貨幣;所以一般大宗的交易、君王的賞賜多以金為記。


    “這是那呂不韋出的點子:為了公平起見,軍市之中的交易皆用各種金銀銅錢結算――其實那些商人們要換金換銀,都要到我軍市中設的錢庫――我們還能從錢庫那裏賺上一點兒小錢!”繚子解釋道。


    “是啊,中原各國的錢幣雖然各有不同:齊、燕兩國使的是刀幣,魏、韓用的是鏟錢、紡錢,楚人有他們的鬼臉錢,秦人開鑄半兩錢――而我們趙國則因是中原腹地之國,與各國多有往來,刀幣、鏟錢、半兩皆有鑄造。可是所有的銅錢都是與金銀一下,按重量計算價值。隻要大商小販們能大略辨識金銀銅錢的成色,手中有稱重的稱兒,各國貨幣到他們手中,皆可以用。”趙括對呂不韋想出原始的“銀行”之事來,並不感到驚奇,他的心中卻在想著在這個進代的貨幣價格體係中,如何才能把“銀行”辦得紅火。


    “如果在所有軍市建立這樣的錢庫,並允許商人們用錢庫發行的憑證兌換錢幣,那邊地商業不但不會因為軍市的建立而萎縮,反而會因為便利的交易方式而更為發展――這個事情要找呂不韋商量一下,讓他想出個具體的細則出來。”趙括接聚精會神地思考著,卻被又一聲吆喝給打斷了。


    小吏撐長了脖子,大聲而賣力地吆喝著,活像是打鳴的公雞:“好上的狐皮,起價三張兩金。誰要誰要?”


    可是台下眾中原商人個個麵無顏色,那無動於衷的樣子,馬上讓趙括等人想到了“呆如木雞”這個詞兒的意境。


    “草原上的消息傳得快,我趙國邊郡禁賣鐵礦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草原大漠。那些原來靠著鐵礦石換糧的匈奴部落今兒都改成用皮貸換糧了――這原本可以賣上三金一張的狐狸皮,現在也就值個兩張一金了!”在趙括跟前,一個身穿胡人衣裳,卻操著一口正宗的邯鄲腔的商人不屑地看了看台上小吏的吆喝,輕蔑地說道。


    “是啊,當我們是冤大頭啊!”隨著那打破沉寂的一聲,又有人發表了自家意見。


    “這回子我們這些做珠寶、皮草生意的人可發了――上等的羊脂美玉、五色的瑪瑙,還有平時不得見珍禽異獸的皮毛,全都被咱們的馬服君的一道政令,給一石驚起千層浪,全‘砸’出來了!咱們這回子能大賺上一筆,還真要托他馬服君上的福啊!”又一個商人把小胡子一撚,眉飛色舞道;顯然,這回子他靠著趙括的禁令,吃得個肥腸滿腦了。


    “還是按現在的行情,二張一金吧”台下終於有人起哄了。


    這一聲吼地不打緊,卻在台下炸開了鍋。


    “對對,二張一金、二張一金!”那人話音才落,便有兩三人隨之附和起來。


    “就是啊……要是五張二金,我就全要了!”更有貪心的商人乘機想用四十金的低價,把狐皮收了――要知道,光是百張狐皮的軟毛所拚縫出來的裘襖,在邯鄲都能值上近三十金。


    “這是怎麽回事?”趙括著這個陣勢,便想起來後世所謂的拍賣。


    “不是說了嗎,我讓這些各地來的大小商人們在這裏排隊等著上去台交易。然後他們到了台上,在管事的小吏協同之下,向台下眾商自報貸價。台下的商家覺得價錢公道了就向小吏應一聲,表示自己要買。如果那是奇缺的貨品,那麽就一定會出現叫價更好的人,小吏就記下出價更好的人……如此,叫價最高的人便能得到他想要的貨物,而賣主也能得到更多的收益。


    不過,要是像那個匈奴人,把自己的那一些都爛市了的皮貨,高估了價,讓小吏喊出來了――結果就引來了精明的商人們的陣陣噓聲。”繚子滿麵紅光的向趙括解釋著,他可能他想出的這套管理之法,頗為滿意。


    繚子倒是口無遮攔地說著,可是趙括卻聽得心緊:自己收裏那張白虎皮豈不是跌價了嗎?還準備用那虎換了金銀,再用來買上百八十個奴隸,然後再向眾商人表明身份,來個當場釋放奴隸為庶子,起個示範作用的。


    “萬萬沒有想到了啊,自己親手定下的政策,到了眼下,卻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愚政’……”趙括尷尬地對繚子點頭一笑,表示對他的讚許,可心裏卻在大叫自己活該。


    正當趙括大歎人算不如天算的時候,台下眾商人也在為了皮貨的價錢三三兩兩地或是小誌嘀咕或是大聲起哄,


    “大家別吵啊,這可不是一般的狐皮――看看,看看!”看著匈奴人在台上幹著急,小吏搶過他搭在肩上的幾張展示皮毛,大聲叫喚了起來。


    “看看,這是上好的雪狐皮――還有這個,是火狐皮……瞧一瞧,看一看,白得如青霜寒雪,紅得似盆中火苗……”看來小吏也是識文斷字之人,出口便成章。隻見他又把一紅一白兩張狐拿到台邊,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當著最前麵的十來商人展示一二。


    有人正要伸手感受一下皮毛的光潔與柔順,卻被小吏手一攔:“這等好貨色,不快點下白,還等穀草到別家搶了去!”


    說著,狐皮從那想要摸摸狐皮的人眼前閃過,被小吏收了回來。


    “三張兩金就三張兩金!走,我要驗貨!”差一點兒就觸到狐皮的商人顯然很不甘心,他黃板牙一咬:老子買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隻是一刻,一宗交易便在趙括麵前達成。


    “他倒是賣力得很,定是收了那匈奴商人的好兒吧!”繚子恨恨地瞪了小吏兩眼,又對趙括說道:“知道那廝是誰嗎?就是那代城驛中的驛丞。那日他哭著喊著說要給大公子師兄做事――我就隻好讓他到這來做事了――他倒是會撈啊!”


    “原來是他啊......這麽說,算是熟人了――好好,我這虎皮有得好價賣了――咱們這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趙括一聽,先前憂心虎皮跌價的愁眉一展,立刻計上心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周末年有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克己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克己馬並收藏東周末年有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