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掌控。


    能拿多少拿多少,貪多嚼不爛。


    可她又不想認同對方的話,於是轉過臉去,給了蘇韻一個後腦勺。


    蘇韻覺得有些好笑,隻要柳月如不對付她,她也能從她身上看出幾分可愛來。


    以前大家都在聚焦著彼此的缺點並無限放大,怎麽看怎麽覺得討厭。


    相處久了,她身上的諸多優點也逐漸顯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就是有些口是心非占有欲強並且報復心盛,不過這些倒也不算是什麽壞事,畢竟哪個人能沒有一點個性和缺點呢。


    「是誰惹你不高興了?」蘇韻問道。


    「除了你一天天剝削我,還有誰敢惹我不高興。」柳月如哼一聲。


    蘇韻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看著她。


    柳月如被她盯了半晌,不悅道:「你幹什麽盯著我?」


    「月如,你覺得我們還能回去嗎?」


    柳月如身子一僵,她當然知道蘇韻說的是什麽,這或許也是她如今的困頓所在。


    她並沒有覺得自己還能回去,但是她不得不承認,到目前為止她對這個世界依然沒有歸屬感,這也是她一直以來漂浮不定遊戲人間的心理,想要用別的事情來麻痹自己的原因。


    比如那個女人。


    她就是自己用來治癒不安和空洞的藥。


    當這個念頭浮現在柳月如腦海裏的時候,她不禁有些心虛,也怨不得鍾淑娘會對自己這個態度,自己沒把她當回事,憑什麽要求人家拿自己當回事。


    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柳月如知道,和鍾淑娘那僅有的幾次交融,看著對方所有的反應都是自己帶來的,那樣的感覺讓自己無比滿足並且令人上癮,仿佛自己是她整個世界裏唯一的神祇,歡愉之後心中莫名踏實,抱著她柔軟的身子入眠,也覺得無比安定。


    可這樣的安心眼看著也快沒了,想起中午包廂裏,鍾淑娘那毫無感情的眼神,她心裏就像是被針刺了一下。


    此時聽著蘇韻問起這個問題,她心裏不舒服,雖然蘇韻對她和鍾淑娘的事並不知情,但對方這麽說就意味著對方也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麵確實存在問題,但仍不服氣道:「怎麽,是我工作懈怠了還是失職了,讓你覺得我念著要回去。」


    蘇韻搖了搖頭,「月如,自己想走和被別人推著走是兩碼不同的事情,現在我們做的這些事情如果你沒有飽含十二分的激情,沒有能從裏麵得到正麵的反饋,沒有愉悅感和征服感,你就會覺得很累很麻煩,但如果你享受著並嚮往著這些事情背後所帶來的成就感,享受人來自不同人群所給你的正麵反饋,你會深深地愛上這片土地,還有這片土地上麵的人們。」


    柳月如輕嗤一聲:「我愛我自己都來不及,我還能愛別人?」


    「不是擁有了才想著去付出,而是付出了才有可能會擁有,試著去信任當下的這個世界,你會有和以往不同的體驗。」


    柳月如道:「大道理一大堆,我不愛聽,說吧,叫我來有什麽事?」


    蘇韻見狀,隻得無奈地轉移話題道:「叫你來是想談談完善律法的事,眼下我們治理瀝州,主要還是靠大焱以前所製定的那些律例,但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法規存在著很多的漏洞,亟須進一步完善。」


    「這些不應該是刑部那邊負責的事嗎?怎麽又丟到我身上來了?」


    刑部堂官是由李泰以前手下的一位叫作龐超的長史擔任,此人鐵麵無私剛正不阿,也算是符合了這個位置的要求。


    「龐大人那邊早已根據我的要求,以以前大焱的律法為基礎,重新擬定了一部新的叫《越法》,我覺得過於籠統,而且有些觀念和理論也需要做進一步更新,我們至少要做出兩本律法來,一本類似刑法一本類似民法典,當然第二本你也可以用其他的叫法,主要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律法,你在他基礎之上進行補充,最後一稿再交由我這邊來審核,再開會討論通過。」


    「既然你最後還要審核,為何不一步到位直接自己修改得了!」柳月如沒好氣道。


    蘇韻挑了挑眉:「我要是全都做了,還要你們來幹什麽?」


    柳月如簡直討厭她這副嘴臉,原本想懟著說等你的秋夢期回來了再讓她弄,可腦子裏麵卻突然想起了剛才在天香樓聽到的那一幕,倘若眼下的律例沒有對婚姻遺囑和物權法等作出規定,那要是真的對簿公堂,那個女人可該怎麽辦?


    她手上是有權力是沒錯,但若是沒有相關法律依據,免不了要落人口實。


    而這時候蘇韻所說的這部綜合法律,可以包括婚姻家庭、物權及合同等各類子內容,完善之後,算是有法可依。


    如此一想,竟沒有出聲反駁。


    蘇韻見她沒有反駁,隻當她同意了,又道:「既然回不去了,該享受的還是要享受,放下戒備心,總歸還是有很多好玩兒的事情。」


    柳月如沒理她,抱起自己的筆記本起身出了她的官署。


    第217章 難民入境


    如同蘇韻所預料的那樣, 十二月中到下旬,從荊州方向湧入了一大批難民,黑壓壓地朝著始安方向而來。


    隻是誰也沒想到, 難民的數量竟如此之多,遠超萬人。


    這些難民多數是荊州境內的百姓, 由於各處起義,加上今年下半年小有旱情, 官府不作為, 河道堵塞無人清理, 更不提修建水利,百姓糧食大幅減產,山匪趁機流竄下山作案搶奪百姓本就為數不多的糧食,上頭朝廷收取稅賦時更是層層盤剝, 老百姓三餐無繼, 隻得背井離鄉尋找出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追月並收藏和情敵在古代種田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