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杞一瞬間頭皮發炸,拔腿往外逃了兩步,在邁出門檻前,硬生生站住了。她找上門來,「搶」了刑部的案子卻要開溜,丟的不是她自己的麵子,丟的是大理寺的臉。
她咒罵一聲,吃力地轉回身,緊緊按著胸前的符,硬著頭皮往裏走!刑部的人撤走的時候天還沒黑,院中沒有點燈。這會功夫,夜幕已如黑布般蓋下,天空烏雲遮月,兇案現場的夜色顯得格外濃稠。
方小杞隱約看到堂前倒著兩人,哆哆嗦嗦走近了,是兩名家僕的屍體。他們被殺害的時候,可能正在巡夜,燈籠跌在身邊。
方小杞嘴裏胡亂念著:「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兄弟,借你的燈籠用用……」
她撿起一把燈籠,用火折點著,燈籠在手中顫顫地晃,燈影在臥屍青白的臉上晃動,一時間屍體好似活了似的,嚇得她趕緊移開眼,提著燈後退,哆嗦腿想去找鶴三娘。
沒走幾步,忽有隱隱童聲隨夜風飄來。
「錢眼開,小鬼笑……」
第216章 倖存的小孩
方小杞差點魂飛魄散。好在下一瞬,她就記起易遷說過,邢家有個倖存的幼兒,邢灼的孫兒邢煐。
但她不敢相信孩子還在現場,懷疑是說不清的鬼魅在吟唱。
方小杞提著燈籠循聲找去,在大宅中時而走過曲折過道,時而穿過空蕩堂屋,路上又瞥見幾具屍體,有的臥在地上,有的就那麽倚著牆坐著死去。她不敢正眼看,硬著頭皮飛快走過去,來到一間小廂房前。
斷續念著鍾馗歌謠的童聲從門裏傳出來,聲音稚嫩,又帶著破裂似的嘶啞。
她克製住轉身逃跑的衝動,哆哆嗦嗦地推門,門板吱呀錯開縫隙,燈籠的燈光投進去,照出一間茶室,屋中坐榻上坐著一名幼童,燈光映在那小臉上,沒喚起任何反應,男孩坐著不動目光發直,隻不住念著歌謠。
方小杞咒罵一聲:「沈書允真的不是東西。」
沈書允說把現場交給大理寺,竟把這孩子也一丟了之,竟然一句話都不給!如果方小杞和鶴三娘決定先不進入現場,這孩子獨自死在這黑暗裏都是有可能的。沈書允如此態度,是為了甩責,也是為了泄憤。
堂堂刑部尚書行事竟如此下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方小杞把門縫推寬,確信屋中除了邢煐,沒有第二人。好在也沒有屍體。易遷提過,這孩子被發現時,與他母親的屍體待在一起。必是刑部的人把他帶來這間幹淨的屋子暫置。
她疾步走近,把燈籠擱在桌上,靠近孩子,小心喚道:「邢煐?煐兒?」
邢煐的目光根本沒有看向她,隻用破碎的歌謠句子回應。他身上穿的軟緞寢衣血跡斑斑,小臉蒼白,嘴唇幹裂,眼神呆滯,分明已是失魂狀態。
方小杞見邢煐嘴唇幹裂,急忙從桌上茶壺時倒了一杯冷茶,遞到邢煐嘴邊。但邢煐嘴唇翕動著隻是念叨,連水都不知道喝。
她手足無措。試圖安撫這個小孩,但自己的心病讓她難以給他一個擁抱。
她想到最近自己的心病似乎有緩解,沈星河每每碰她的手,她都沒很抗拒。
她試探著伸出手,小心地握住邢煐的小手,隻覺觸指冰涼。她心中發沉,知道這孩子情況不好,急需找個郎中看看。
她放軟聲音哄道:「煐兒不怕,姐姐來陪你了。煐兒,你餓不餓?姐姐帶你去吃飯好不好?」
邢煐依然沒有反應,像一個隻會重複幾句話的小木偶。倒是那小手的手心裏露出一個尖角,戳到了她的手指。方小杞翻過他的小手,捏住那尖角往外一抽,抽出一個寸長的小髮釵。
這是個珍珠髮釵,細密的銀粉色珍珠編成一隻小小的蝙蝠形狀,燈影下,仿佛下一瞬就會振翅從她手心飛走。
門外忽然傳來腳步聲,她手一翻把髮釵藏入懷中,轉頭看清來人,眼底微凜:「白藥師?你怎麽會在這裏?」
白不聞站在門口,也是滿麵驚懼:「是刑部的官差喊我來的,說邢府出了命案,現場有個受驚的孩子,已去請過好幾個郎中,都沒有敢過來的。直到找到我那裏,我便過來給看看。官差把我領到門口,就自個兒走了。我硬著頭皮進來,這一路的屍體差點嚇死我!聽到有小孩的聲音,我才壯著膽子往裏走!」
原來,沈書允雖然畜牲,手底下的人還是有良心的。
方小杞指了指榻上小孩:「你快看看這孩子吧,就跟中邪了似的。」
白不聞急忙走近,矮身在榻前,看了看邢煐的狀態,摸了摸脈,神色凝重:「這孩子受到極大驚嚇,神智受損。得給他先服一劑安神藥,睡一覺緩下來再做調理。」
他從藥箱中找出一瓶藥,對方小杞示意了一下:「麻煩你抱著他,我給他餵藥。」
這事方小杞做不來,無奈道:「我抱不了。」
白不聞以為她不喜孩子身上的血汙,也沒有強求,自己坐在榻邊把孩子往懷中一攬,一隻手繞到前邊,握住娃娃的臉頰輕輕一捏,迫著他張開嘴,把藥汁往他口中一灌,隨即輕柔地按摩兩下娃娃的頜下,娃娃不由自主就把藥汁咽下去了,叭唧兩下小嘴,仍然呢喃兩句歌謠,眼睫睏倦地打磕。
白不聞輕輕拍著娃娃的肩,娃娃終於靠在白不聞懷中,疲憊不堪地睡著了。
看他動作如此嫻熟,方小杞讚嘆道:「看不出白藥師還挺會哄孩子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咒罵一聲,吃力地轉回身,緊緊按著胸前的符,硬著頭皮往裏走!刑部的人撤走的時候天還沒黑,院中沒有點燈。這會功夫,夜幕已如黑布般蓋下,天空烏雲遮月,兇案現場的夜色顯得格外濃稠。
方小杞隱約看到堂前倒著兩人,哆哆嗦嗦走近了,是兩名家僕的屍體。他們被殺害的時候,可能正在巡夜,燈籠跌在身邊。
方小杞嘴裏胡亂念著:「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兄弟,借你的燈籠用用……」
她撿起一把燈籠,用火折點著,燈籠在手中顫顫地晃,燈影在臥屍青白的臉上晃動,一時間屍體好似活了似的,嚇得她趕緊移開眼,提著燈後退,哆嗦腿想去找鶴三娘。
沒走幾步,忽有隱隱童聲隨夜風飄來。
「錢眼開,小鬼笑……」
第216章 倖存的小孩
方小杞差點魂飛魄散。好在下一瞬,她就記起易遷說過,邢家有個倖存的幼兒,邢灼的孫兒邢煐。
但她不敢相信孩子還在現場,懷疑是說不清的鬼魅在吟唱。
方小杞提著燈籠循聲找去,在大宅中時而走過曲折過道,時而穿過空蕩堂屋,路上又瞥見幾具屍體,有的臥在地上,有的就那麽倚著牆坐著死去。她不敢正眼看,硬著頭皮飛快走過去,來到一間小廂房前。
斷續念著鍾馗歌謠的童聲從門裏傳出來,聲音稚嫩,又帶著破裂似的嘶啞。
她克製住轉身逃跑的衝動,哆哆嗦嗦地推門,門板吱呀錯開縫隙,燈籠的燈光投進去,照出一間茶室,屋中坐榻上坐著一名幼童,燈光映在那小臉上,沒喚起任何反應,男孩坐著不動目光發直,隻不住念著歌謠。
方小杞咒罵一聲:「沈書允真的不是東西。」
沈書允說把現場交給大理寺,竟把這孩子也一丟了之,竟然一句話都不給!如果方小杞和鶴三娘決定先不進入現場,這孩子獨自死在這黑暗裏都是有可能的。沈書允如此態度,是為了甩責,也是為了泄憤。
堂堂刑部尚書行事竟如此下作,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方小杞把門縫推寬,確信屋中除了邢煐,沒有第二人。好在也沒有屍體。易遷提過,這孩子被發現時,與他母親的屍體待在一起。必是刑部的人把他帶來這間幹淨的屋子暫置。
她疾步走近,把燈籠擱在桌上,靠近孩子,小心喚道:「邢煐?煐兒?」
邢煐的目光根本沒有看向她,隻用破碎的歌謠句子回應。他身上穿的軟緞寢衣血跡斑斑,小臉蒼白,嘴唇幹裂,眼神呆滯,分明已是失魂狀態。
方小杞見邢煐嘴唇幹裂,急忙從桌上茶壺時倒了一杯冷茶,遞到邢煐嘴邊。但邢煐嘴唇翕動著隻是念叨,連水都不知道喝。
她手足無措。試圖安撫這個小孩,但自己的心病讓她難以給他一個擁抱。
她想到最近自己的心病似乎有緩解,沈星河每每碰她的手,她都沒很抗拒。
她試探著伸出手,小心地握住邢煐的小手,隻覺觸指冰涼。她心中發沉,知道這孩子情況不好,急需找個郎中看看。
她放軟聲音哄道:「煐兒不怕,姐姐來陪你了。煐兒,你餓不餓?姐姐帶你去吃飯好不好?」
邢煐依然沒有反應,像一個隻會重複幾句話的小木偶。倒是那小手的手心裏露出一個尖角,戳到了她的手指。方小杞翻過他的小手,捏住那尖角往外一抽,抽出一個寸長的小髮釵。
這是個珍珠髮釵,細密的銀粉色珍珠編成一隻小小的蝙蝠形狀,燈影下,仿佛下一瞬就會振翅從她手心飛走。
門外忽然傳來腳步聲,她手一翻把髮釵藏入懷中,轉頭看清來人,眼底微凜:「白藥師?你怎麽會在這裏?」
白不聞站在門口,也是滿麵驚懼:「是刑部的官差喊我來的,說邢府出了命案,現場有個受驚的孩子,已去請過好幾個郎中,都沒有敢過來的。直到找到我那裏,我便過來給看看。官差把我領到門口,就自個兒走了。我硬著頭皮進來,這一路的屍體差點嚇死我!聽到有小孩的聲音,我才壯著膽子往裏走!」
原來,沈書允雖然畜牲,手底下的人還是有良心的。
方小杞指了指榻上小孩:「你快看看這孩子吧,就跟中邪了似的。」
白不聞急忙走近,矮身在榻前,看了看邢煐的狀態,摸了摸脈,神色凝重:「這孩子受到極大驚嚇,神智受損。得給他先服一劑安神藥,睡一覺緩下來再做調理。」
他從藥箱中找出一瓶藥,對方小杞示意了一下:「麻煩你抱著他,我給他餵藥。」
這事方小杞做不來,無奈道:「我抱不了。」
白不聞以為她不喜孩子身上的血汙,也沒有強求,自己坐在榻邊把孩子往懷中一攬,一隻手繞到前邊,握住娃娃的臉頰輕輕一捏,迫著他張開嘴,把藥汁往他口中一灌,隨即輕柔地按摩兩下娃娃的頜下,娃娃不由自主就把藥汁咽下去了,叭唧兩下小嘴,仍然呢喃兩句歌謠,眼睫睏倦地打磕。
白不聞輕輕拍著娃娃的肩,娃娃終於靠在白不聞懷中,疲憊不堪地睡著了。
看他動作如此嫻熟,方小杞讚嘆道:「看不出白藥師還挺會哄孩子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