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帝眼中一凜,扭頭看著遲小乙。
第215章 不是東西
遲小乙趕忙繞到前邊,跪在德宗帝腳邊,將查到的方小杞的身世細細道來。
德宗帝麵籠烏雲:「此事,沈星河知道麽?」
遲小乙小心地說:「方小杞的假籍冊,是辰王經手的。到了辰王這裏,奴婢再不敢查下去,沈二公子知不知情,奴婢不敢妄言。」
德宗帝冷笑:「他不知情才怪!以明汐的腦子做不出這事,定然是沈星河指使的!」
遲小乙垂著頭不敢吭聲。
德宗帝撐著首,沉默須臾,眼底閃過銳光,問:「既是霍槐吩咐的,那就是竇文的意思。這些話,可曾跟你老祖宗匯報過?」
遲小乙腦門磕到地上去:「小乙是聖上的奴婢,不敢瞞著聖上自作主張!」
德宗帝俯視他一陣,眼皮下垂的雙目並不渾濁,眼神鋒利得似能剖骨,他緩緩笑了:「朕知道了,起來吧。」
遲小乙直起身,仍不敢站起來,就跪著給德宗帝捧茶,托著茶盤說:「方小杞乃逃犯之女,混入大理寺必有私心。是不是該將她逐出大理寺?」
德宗帝微眯起眼:「安西驛方據父子,十年前,與一批貢品玉石一道失蹤,通緝無果。朕知道那案子有貓膩,但事關內侍省,朕當年為穩住朝政,隻能睜一眼,閉一眼。」
德宗帝靠在扶手沉思,蒼老的外表下,似有蟄伏的猛獸緩緩磨著爪牙。他無聲地笑了,嘆道:「原來是這麽回事啊。鍾馗,方小杞,原來都是為著玉石案來的。朕,也有興趣弄清楚那批玉石落入了誰的腰包!」
遲小乙微微色變。
德宗帝前傾身:「你查到的,盡管去報給竇文。方小杞嘛,不用動她,就是要他們仇人相見,針鋒對決!」
遲小乙眼中怔了怔,遲疑地說:「聖上,方小杞隻是個小姑娘,她有什麽能耐與竇將軍挑釁?」
「莫要小看人。」德宗帝啜著茶,笑了起來:「後生可畏。」
*
穿著大理寺公服的方小杞和鶴三娘被攔在邢府大門口。
自江漳一案後,刑部與大理寺的關係日趨惡劣,守門的刑部差役態度極差,不肯放行,高聲道:「遇害者是我們刑部的人,案發之後,也是我們先到的,案子自然就歸我們管,大理寺的人來做什麽?」
方小杞說是走馬上任,實際還是個小官差,無法與他爭論案子歸誰管的問題,隻道:「兄弟,我們不是來搶案子的,隻想進去看看!」
差役斥道:「兇案現場豈能容人隨意出入?」
鶴三娘往前一飄,紅蓋頭輕晃,幫著說話:「這位小哥,三娘看你喪眉小耳,印堂發黑,一見就覺得親切,行個方便,通融通融,放我們進去吧。」
差役小哥嚇得魂飛,竟然要拔刀:「你不要過來啊!」
門內傳來話聲:「何人在外喧譁?」
差役回身稟道:「稟尚書大人,是大理寺的差役和仵作,非要闖進去。」
大門緩緩打開,沈書允站在門內。方小杞是第一次與沈書允正麵相遇。隻見沈書允立在門後麵的陰影裏,靴底白邊被血汙染紅,一身深紫官袍顯得顏色格外沉鬱,臉色也隱隱發青,仿佛在兇案現場浸透了死氣。
他的目光陰鬱地掃過門外二人。
方小杞和鶴三娘行禮,方小杞道:「大理寺小吏,參見尚書大人……」
話未說完,沈書允打斷了她的話:「沒錯,這案子該是大理寺的。」他嘴角冷冷一撇,「易遷急著見閻王,竟急成這樣!」
鶴三娘一聽,喜道:「易大人與閻王爺定然能十分投緣。」
沈書允的臉色更青了!大理寺究竟是個什麽鬼地頭!
他忍無可忍,不再看她二人一眼,揮了一下手,對手下令道:「咱們的人全部撤走,從此刻起,邢府滅門案由大理寺接手!」
呼啦啦一陣腳步響,刑部所有人都撤了出來,轉眼間沒了人影,人去宅空。光線忽然暗下,黑暗似從大宅深處滋長蔓延,陰風裹著血腥氣從洞開的大門口灌出來。
方小杞打了個哆嗦,抬頭看看天色,這才意識到自己草率了。她原以為,刑部的人從今早已經進了現場,就算要轉交大理寺,也得走個手續流程。
她隻是想帶著鶴三娘先過來看看現場,免得時間長了,一些痕跡被破壞。沒想到沈書允如此不是東西,竟然甩手就走,連一點交接都不肯做。
而方小杞急著來看現場,忘記時辰,這時候天就要黑了。
懼意湧上心頭,她有些懊悔顧慮不周,對鶴三娘說:「三娘,咱們還是讓易大人先派些人過來,再……」
一回頭,隻見一道紅影朝門內飄去。鶴三娘已經迫不及待地進去了!
方小杞攔也攔不住,喊也喊不回,隻能硬著頭皮往裏走,不久前的一腔熱血已被陰氣沖得七零八落。
她跨進大門,往裏走了幾步。手捂在心口,那裏藏著聽山寫的辟邪符,哆哆嗦嗦小聲叫道:「鶴三娘……你在哪兒呢?」
鶴三娘的身影早已興沖沖地消失在大宅深處。
方小杞戰戰兢兢環顧,一瞥眼間,看到門房的小屋門開著,榻上被子底下躺臥著人形,地麵積著大片暗紅。
屍體果然都在,並沒有移走!以往進入命案現場,她都是跟沈星河一起。這是第一次沒他相陪,進的竟就是滅門慘案的現場,著實是個巨大挑戰。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215章 不是東西
遲小乙趕忙繞到前邊,跪在德宗帝腳邊,將查到的方小杞的身世細細道來。
德宗帝麵籠烏雲:「此事,沈星河知道麽?」
遲小乙小心地說:「方小杞的假籍冊,是辰王經手的。到了辰王這裏,奴婢再不敢查下去,沈二公子知不知情,奴婢不敢妄言。」
德宗帝冷笑:「他不知情才怪!以明汐的腦子做不出這事,定然是沈星河指使的!」
遲小乙垂著頭不敢吭聲。
德宗帝撐著首,沉默須臾,眼底閃過銳光,問:「既是霍槐吩咐的,那就是竇文的意思。這些話,可曾跟你老祖宗匯報過?」
遲小乙腦門磕到地上去:「小乙是聖上的奴婢,不敢瞞著聖上自作主張!」
德宗帝俯視他一陣,眼皮下垂的雙目並不渾濁,眼神鋒利得似能剖骨,他緩緩笑了:「朕知道了,起來吧。」
遲小乙直起身,仍不敢站起來,就跪著給德宗帝捧茶,托著茶盤說:「方小杞乃逃犯之女,混入大理寺必有私心。是不是該將她逐出大理寺?」
德宗帝微眯起眼:「安西驛方據父子,十年前,與一批貢品玉石一道失蹤,通緝無果。朕知道那案子有貓膩,但事關內侍省,朕當年為穩住朝政,隻能睜一眼,閉一眼。」
德宗帝靠在扶手沉思,蒼老的外表下,似有蟄伏的猛獸緩緩磨著爪牙。他無聲地笑了,嘆道:「原來是這麽回事啊。鍾馗,方小杞,原來都是為著玉石案來的。朕,也有興趣弄清楚那批玉石落入了誰的腰包!」
遲小乙微微色變。
德宗帝前傾身:「你查到的,盡管去報給竇文。方小杞嘛,不用動她,就是要他們仇人相見,針鋒對決!」
遲小乙眼中怔了怔,遲疑地說:「聖上,方小杞隻是個小姑娘,她有什麽能耐與竇將軍挑釁?」
「莫要小看人。」德宗帝啜著茶,笑了起來:「後生可畏。」
*
穿著大理寺公服的方小杞和鶴三娘被攔在邢府大門口。
自江漳一案後,刑部與大理寺的關係日趨惡劣,守門的刑部差役態度極差,不肯放行,高聲道:「遇害者是我們刑部的人,案發之後,也是我們先到的,案子自然就歸我們管,大理寺的人來做什麽?」
方小杞說是走馬上任,實際還是個小官差,無法與他爭論案子歸誰管的問題,隻道:「兄弟,我們不是來搶案子的,隻想進去看看!」
差役斥道:「兇案現場豈能容人隨意出入?」
鶴三娘往前一飄,紅蓋頭輕晃,幫著說話:「這位小哥,三娘看你喪眉小耳,印堂發黑,一見就覺得親切,行個方便,通融通融,放我們進去吧。」
差役小哥嚇得魂飛,竟然要拔刀:「你不要過來啊!」
門內傳來話聲:「何人在外喧譁?」
差役回身稟道:「稟尚書大人,是大理寺的差役和仵作,非要闖進去。」
大門緩緩打開,沈書允站在門內。方小杞是第一次與沈書允正麵相遇。隻見沈書允立在門後麵的陰影裏,靴底白邊被血汙染紅,一身深紫官袍顯得顏色格外沉鬱,臉色也隱隱發青,仿佛在兇案現場浸透了死氣。
他的目光陰鬱地掃過門外二人。
方小杞和鶴三娘行禮,方小杞道:「大理寺小吏,參見尚書大人……」
話未說完,沈書允打斷了她的話:「沒錯,這案子該是大理寺的。」他嘴角冷冷一撇,「易遷急著見閻王,竟急成這樣!」
鶴三娘一聽,喜道:「易大人與閻王爺定然能十分投緣。」
沈書允的臉色更青了!大理寺究竟是個什麽鬼地頭!
他忍無可忍,不再看她二人一眼,揮了一下手,對手下令道:「咱們的人全部撤走,從此刻起,邢府滅門案由大理寺接手!」
呼啦啦一陣腳步響,刑部所有人都撤了出來,轉眼間沒了人影,人去宅空。光線忽然暗下,黑暗似從大宅深處滋長蔓延,陰風裹著血腥氣從洞開的大門口灌出來。
方小杞打了個哆嗦,抬頭看看天色,這才意識到自己草率了。她原以為,刑部的人從今早已經進了現場,就算要轉交大理寺,也得走個手續流程。
她隻是想帶著鶴三娘先過來看看現場,免得時間長了,一些痕跡被破壞。沒想到沈書允如此不是東西,竟然甩手就走,連一點交接都不肯做。
而方小杞急著來看現場,忘記時辰,這時候天就要黑了。
懼意湧上心頭,她有些懊悔顧慮不周,對鶴三娘說:「三娘,咱們還是讓易大人先派些人過來,再……」
一回頭,隻見一道紅影朝門內飄去。鶴三娘已經迫不及待地進去了!
方小杞攔也攔不住,喊也喊不回,隻能硬著頭皮往裏走,不久前的一腔熱血已被陰氣沖得七零八落。
她跨進大門,往裏走了幾步。手捂在心口,那裏藏著聽山寫的辟邪符,哆哆嗦嗦小聲叫道:「鶴三娘……你在哪兒呢?」
鶴三娘的身影早已興沖沖地消失在大宅深處。
方小杞戰戰兢兢環顧,一瞥眼間,看到門房的小屋門開著,榻上被子底下躺臥著人形,地麵積著大片暗紅。
屍體果然都在,並沒有移走!以往進入命案現場,她都是跟沈星河一起。這是第一次沒他相陪,進的竟就是滅門慘案的現場,著實是個巨大挑戰。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