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和王洛京被兩位老人關進了四合院,但是有些事情卻並不會因為這樣而終結,當古北口的蘋果積壓問題,由於夏言的緣故,被媒體大範圍的曝光以後,立即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畢竟蘋果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被不法商販惡意操縱價格的事情,還是普通老百姓所不能忍受的。
更別說老百姓們還聯想到了過去一段時間的薑、蒜和綠豆食鹽等其他糧農產品的價格波動,綜合此類種種,民眾的不滿情緒頓時如同開了閘的洪水一般,洶湧的在網絡上彌漫,在各大新聞論壇上,但凡是有關於糧農產品價格被操縱的帖子,其點擊量至少都是以千萬來計算的,踴躍回帖著更是不計其數。
就好像老百姓們對自己身邊糧農產品價格的關注,一夜之間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讓人瞠目結舌。
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外國媒體都打出了
“不可思議”的標語;在國內,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機構,無不是在把精力盡可能的放在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糧農產品的價格上,而非是原來的經濟發展。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中央政權和各級政府由於廣泛的控製了媒體,同時升遷的管道也與老百姓無關,所以對於民意輿論什麽的,肯定不看重。
其實不然,畢竟大多數的官員都是想名利雙收的,就是像和珅這樣的大貪官也都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老百姓那裏留下一個好印象的,至於如今的黨政幹部就更不用說了,否則他們如果真不在乎的話,他們是根本用不著去做任何民生方麵的麵子工程和親民工程的,也用不著對著媒體作秀,展現自己是如何的勤政愛民,為民著想的。
所以,在各級政府的幹預下,全國各種糧農產品的價格一下子降到了新千年以來難以置信的最低點,就拿老百姓最為關注的豬肉價格來說,就從過去的十六七塊,普遍降到了十三塊以下,至於其他糧農產品得降價幅度,也都是很明顯的。
當糧農產品的價格突降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以後,全國的老百姓,尤其是城市居民,明顯感覺到了生活的寬裕,原來買菜可能還要為一毛錢的差價貨比三家,但是現在,就連最挑剔的買菜阿姨,也都能大方的不和商販砍價了。
一時間,全國各地一派喜氣洋洋,無不享受著這種難得的低物價所帶來的準小康生活。
同時在另一方麵,老百姓也沒有忘記給他們帶來如此實惠的恩人,也就是那位帶領古北口鎮得果農們在國家發改委門口賣蘋果的傳奇副鎮長夏言了。
在國家出奇的沒有幹預下,夏言一下子就成為全中國的幹部明星,全國各地都在傳頌著夏言的豐功偉績,他在發改委門口與北京城管對峙的場麵甚至被一些網友改編成了好幾個站上廣為發布。
可以說,對於全國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不怎麽關注時事政治的老百姓們來說,他們可以叫不出如今黨國最高領導人的姓名,但卻一定知道夏言這個名字。
可是夏言成名以後另一個問題卻接踵而來,許多媒體為了獲得第一手的采訪資料而奔赴古北口這個小鎮,然而這個時候夏言其實早已被李萬虎關進了四合院當中,所以在古北口鎮政府裏雖然還有夏言的職位,但是夏言這個人,卻再也找不到了。
這個情況一經紕漏,立即引發了全國人民的聲討,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他們哪裏能想得到政治高層政治裏麵門門道道,他們隻知道夏言是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官,為了老百姓的生活能過的好一些,隻是因為敢於站出來直麵官場乃至社會的黑暗,就被一些戳到了痛處的貪官給秘密抓了起來。
一時之間,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全是為夏言鳴冤的帖子,甚至還有一些人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灘諜戰為模板,將夏言被那些貪官加害的事情寫得活靈活現,把夏言塑造成了一個光榮的國家英雄。
對此,中央的領導人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他們怎麽也不可能把夏言被關在軍委大院的事情說出來,就算這個情況確實是在幫助夏言,在如此群情激奮之下,再加上政府信用的缺失,老百姓也很難相信,說不得民怨還會進一步的升級。
所以,不管是中央媒體還是各級政府,都隻能在這件事情上裝聾作啞,小心翼翼的遮掩過去了。
隻是從上到下,無論是國家級首長還是鄉鎮的基層幹部,他們都是想破了頭也不明白,夏言究竟是怎麽獲得全國老百姓如此支持的。
其實中國的老百姓都是很善良的,隻要當官的能真心為老百姓的生存考慮,能做出幾件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好一些的事情,老百姓自然而然的會支持和擁戴你,為你說話。
然而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整個官場卻無人理解,或者說明明有人理解,但是卻怎麽也不願意這麽去做。
不過夏言由於這時仍然被關在四合院當中,中斷了一切同外界的聯係,所以並不知道外麵所發生的一切。
當然,夏言不知道外麵的事情,卻並不意味著外界會將他遺忘,對於整個官場而言,有人恨他入骨,相信要不是有李萬虎老人和國務院在護著,天知道那些惱羞成怒的貪官和奸商會對他做出什麽事情來。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則是認為夏言一年三連跳的升遷道路,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神話,就連在中南海,也同樣有人對他念念不忘。
在國務大樓內,一位中年男子在寬闊的走廊內大步流星的走著,周遭路過的人無不駐足行禮問好,而他則是微笑著點頭回應,這個人就是即將接管整棟國務大樓的人——國務院第一副總理李恪強。
能叫得動作為政治局常委第七人的李恪強,那人的身份自然也不會低了,李恪強在穿過了一條長長的回廊以後,才來到一扇很古樸的大門前,大門上那寫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辦公室”的標牌很明確的顯示了這裏的主人是誰。
這個地方李恪強並不是第一次來了,事實上自從在人民大會堂,他和習副主席一同被**推出台前以後,作為接班人的他,就要經常出入這個辦公室。
但是隨著換屆時間的一步步逼近,李恪強卻突然有些害怕接近這個辦公室了,尤其還是在這個多事之秋。
自從接任了特別小組的組長以後,李恪強便開始從北京開始,持續向外擴散的整頓起了全國的糧農產品價格問題,中組部、中紀委、公安部和檢察院配合出擊,在雷厲風行的雙規了一些黨員幹部,以及將一些投機商繩之以法以後,才終於創造了讓全國的糧農產品價格普遍回落了至少十個百分點的奇跡。
雖說戰果輝煌,但是在其中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尤其是官商勾結的現象嚴重,很多黨員幹部利用職務之便,經常給自家從事這方麵得親戚大開方便之門,同時打壓其他商販,讓市場價格不得不跟從他們的腳步走,這點在政府定點采購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然而知道歸知道,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卻非常的麻煩,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取證困難,畢竟這是在質檢時候的問題,很難確定到底有沒有違規。
就在李恪強如是想著的時候,他已經走進了總理辦公室,並由辦公室的秘書帶路,走進了裏間溫總理的辦公室內。
正在批閱文件的溫總理抬頭看了李恪強一眼說:“恪強同誌來了,你先隨便坐一下吧,我馬上就忙完了。”
“溫總理您先忙。”李恪強如是說著,然後便退到了沙發上坐下,李恪強有些忐忑,因為對於他們這些高級領導人而言,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否則是很少會在一起開會的,可今天溫總理卻親自打電話讓自己趕過來,李恪強很擔心自己究竟是什麽地方沒有做好,讓對方不滿意了。
也許在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中,溫總理基本就是個悲情總理,因為大家對他最深刻的印象,無非就是在各個國難現場,溫總理落淚的畫麵,似乎這位總理大人除了掉眼淚以外,就沒有做過其他什麽有用的事情一樣。
但是作為他的第一副手,李恪強可不會這麽想,終歸一個隻會抹眼淚的草包,是不可能坐上國務院總理這個位置的。
對於李恪強來說,溫總理帶給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老練的政治手腕,也許他沒有前任朱總理那麽光彩奪目,鐵腕治貪,但是那種隱性的軟刀子,卻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尤其是在09年到11年這兩年間,溫總理不聲不響的就完成了全國主要幹部的大換血工作,將四零後的幹部,幾乎都逐出了權力舞台,至於剩下的另一些,在換屆以後也是一定離開的。
可以說未來黨國權力的平穩更迭,這位帶著悲情標簽的老人,是絕對的幕後設計師。
不一會,溫總理已經批閱完文件起身,來到李恪強的麵前,李恪強忙不迭的要起身,但是卻被溫總理按回了沙發上,隨後溫總理坐在了李恪強的對麵,輕抿了一口秘書端上來的長白山人參花茶,才說道:“恪強同誌,用不著緊張,其實今天找你過來,就隻是想和你聊聊天罷了。”
“難得溫總理有如此雅興,我剛才還在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夠好,等著溫總理的批評呢!”李恪強語氣輕鬆,但是在心裏,仍然還是緊繃著一根弦,對此,人精一般的溫總理自然能感覺得出來,但是卻不點破,直接問道:“聽說恪強同誌在南京見過夏言?這個年輕人恪強同誌認為如何?”李恪強雖不知溫總理怎麽會突然問起夏言,但仍然老實的點頭說:“不瞞溫總理,我在南京的時候確實見過夏言一麵,也聽過他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有拚勁,有韌性,也懂得審時度勢。更重要的是,他不像我們其他很多的幹部同誌一樣,進入體製以後就很快的腐化墮落,在他心中有一個底限,他可以低頭,但是絕不會妥協。”溫總理哦了一聲,眯起了眼睛:“看起來恪強同誌對這個夏言的評價很高嘛!”李恪強沒有回應溫總理的說法,事實上他也根本來不及回應,溫總理便接著說道:“最近網絡上可都在為這個夏言鳴冤叫屈,讓我們盡快釋放他出來,對於這件事,不知道恪強同誌你怎麽看?”
“我認為這是好事,”李恪強回答說,
“以前每當有幹部失蹤,網絡上的群眾總是幸災樂禍認為被雙規了,不管承認與否,因為黨內很多同誌的腐化,讓老百姓們對我們產生了極大的不認同,而現在終於有一位幹部能讓全國的群眾力保,我認為這是改變我們的幹部在群眾心中印象的一個好的開始。”
“但是恪強同誌,你難道不認為這個夏言,他做事太隨心所欲,根本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嗎?”溫總理問。
李恪強笑道:“是有那麽一點,但是溫總理,夏言這個小同誌不管做什麽,也都是在為我們整個黨政領導團體考慮,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溫總理您可能並不知道,在南京的時候,那個小家夥曾給我提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設想,他說太祖完成的是建國大業,鄧公完成的是改革大業,而**和**完成的則是發展大業,而未來,我和習書記則是要完成更加艱難的反腐大業。”聽著李恪強的話,溫總理突然眼前一亮:“發展大業?反腐大業?這個夏言果然是個有趣的年輕人呀!”溫總理如是說著,然後想了想,接著道:“恪強同誌,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研究過夏言的一些履曆,但是我覺著,這個年輕人表現出了不應該在他這個年紀就有的成熟和穩重,更加難得的是他的判斷和掌控能力,不管是在他發跡的廬江縣,還是後來在南京和這一次的蘋果事件,他都能把局勢把握得恰到好處。”
“溫總理的意思是李老在刻意栽培他?”李恪強問。溫總理搖頭說:“應該不可能,雖然夏言很早就認識了李居朋,他們的關係也一直很好,但是以夏言的心高氣傲,恐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是不知道李居朋真實的家庭背景的,至於他對局勢的把握能力,我認為他恐怕是對政治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嗅覺吧,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成就他現在的地位,並不是難事。”溫總理一席話把李恪強說得是一頭霧水,作為一位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他很難想象,這位國家總理,就真的是在和他不帶任何目的性質的純粹聊天,而且談論的對象還隻是一個副縣長。
溫總理似乎看出了李恪強的疑惑,所以他接著說道:“知道嗎?恪強同誌,其實我挺羨慕你的,能在你的任期內,碰到一個這樣的政治怪才。”如果說溫總理剛才的話還隻是讓李恪強一頭霧水的話,那麽現在,就絕對是目瞪口呆了。
不過溫總理卻並不在乎自己的話給李恪強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震撼,繼續道:“其實哪個領導人不希望自己名垂青史呢?當初**想武力收複台灣,朱總理鐵腕治貪,目的無非都在此。而我在上任之初也是想要繼承朱總理的衣缽的,但是無奈朱總理的手段太激烈了,鬧得下麵人心惶惶,如果不采取一些懷柔手段,隻怕就要發生武力抗法的事情來了。”
“後來,當權力平穩過渡以後,下麵的貪官為了自保,已經結成了鐵板一塊,中紀委不好下手,我也不好親自過問,所以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個人能無所畏懼的幫我踢開這塊鐵板該多好,我一定會拚了老命的護著他的。”說到這裏,溫總理突然幽幽一歎:“但是可惜的是,我等了十年,都沒有見到有這樣的人出現。我們的幹部都太聰明,太貪戀權位了,很多人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什麽狼心狗肺的事情都幹得出來,讓這些人反貪?簡直是笑話,就算有一些心有正義的人不時的冒出來,最終也會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裏和其他貪官一起同流合汙了。”
“所以,恪強同誌,現在想想我還是挺羨慕你的,在你即將到來的任期內,居然能碰到像夏言這樣的人才,如果夏言能早出現個十年,我想現在中國的情況隻怕就應該會有一個嶄新的變化吧!”李恪強聽著溫總理最後這一聲感慨,久久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一些什麽。
而除此之外,溫總理和李恪強這一次正副總理間的對話,究竟會對夏言的未來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也沒有人可以預測。
(83中文網.)
畢竟蘋果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被不法商販惡意操縱價格的事情,還是普通老百姓所不能忍受的。
更別說老百姓們還聯想到了過去一段時間的薑、蒜和綠豆食鹽等其他糧農產品的價格波動,綜合此類種種,民眾的不滿情緒頓時如同開了閘的洪水一般,洶湧的在網絡上彌漫,在各大新聞論壇上,但凡是有關於糧農產品價格被操縱的帖子,其點擊量至少都是以千萬來計算的,踴躍回帖著更是不計其數。
就好像老百姓們對自己身邊糧農產品價格的關注,一夜之間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讓人瞠目結舌。
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外國媒體都打出了
“不可思議”的標語;在國內,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機構,無不是在把精力盡可能的放在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糧農產品的價格上,而非是原來的經濟發展。
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中央政權和各級政府由於廣泛的控製了媒體,同時升遷的管道也與老百姓無關,所以對於民意輿論什麽的,肯定不看重。
其實不然,畢竟大多數的官員都是想名利雙收的,就是像和珅這樣的大貪官也都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老百姓那裏留下一個好印象的,至於如今的黨政幹部就更不用說了,否則他們如果真不在乎的話,他們是根本用不著去做任何民生方麵的麵子工程和親民工程的,也用不著對著媒體作秀,展現自己是如何的勤政愛民,為民著想的。
所以,在各級政府的幹預下,全國各種糧農產品的價格一下子降到了新千年以來難以置信的最低點,就拿老百姓最為關注的豬肉價格來說,就從過去的十六七塊,普遍降到了十三塊以下,至於其他糧農產品得降價幅度,也都是很明顯的。
當糧農產品的價格突降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以後,全國的老百姓,尤其是城市居民,明顯感覺到了生活的寬裕,原來買菜可能還要為一毛錢的差價貨比三家,但是現在,就連最挑剔的買菜阿姨,也都能大方的不和商販砍價了。
一時間,全國各地一派喜氣洋洋,無不享受著這種難得的低物價所帶來的準小康生活。
同時在另一方麵,老百姓也沒有忘記給他們帶來如此實惠的恩人,也就是那位帶領古北口鎮得果農們在國家發改委門口賣蘋果的傳奇副鎮長夏言了。
在國家出奇的沒有幹預下,夏言一下子就成為全中國的幹部明星,全國各地都在傳頌著夏言的豐功偉績,他在發改委門口與北京城管對峙的場麵甚至被一些網友改編成了好幾個站上廣為發布。
可以說,對於全國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不怎麽關注時事政治的老百姓們來說,他們可以叫不出如今黨國最高領導人的姓名,但卻一定知道夏言這個名字。
可是夏言成名以後另一個問題卻接踵而來,許多媒體為了獲得第一手的采訪資料而奔赴古北口這個小鎮,然而這個時候夏言其實早已被李萬虎關進了四合院當中,所以在古北口鎮政府裏雖然還有夏言的職位,但是夏言這個人,卻再也找不到了。
這個情況一經紕漏,立即引發了全國人民的聲討,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他們哪裏能想得到政治高層政治裏麵門門道道,他們隻知道夏言是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官,為了老百姓的生活能過的好一些,隻是因為敢於站出來直麵官場乃至社會的黑暗,就被一些戳到了痛處的貪官給秘密抓了起來。
一時之間,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全是為夏言鳴冤的帖子,甚至還有一些人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灘諜戰為模板,將夏言被那些貪官加害的事情寫得活靈活現,把夏言塑造成了一個光榮的國家英雄。
對此,中央的領導人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他們怎麽也不可能把夏言被關在軍委大院的事情說出來,就算這個情況確實是在幫助夏言,在如此群情激奮之下,再加上政府信用的缺失,老百姓也很難相信,說不得民怨還會進一步的升級。
所以,不管是中央媒體還是各級政府,都隻能在這件事情上裝聾作啞,小心翼翼的遮掩過去了。
隻是從上到下,無論是國家級首長還是鄉鎮的基層幹部,他們都是想破了頭也不明白,夏言究竟是怎麽獲得全國老百姓如此支持的。
其實中國的老百姓都是很善良的,隻要當官的能真心為老百姓的生存考慮,能做出幾件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好一些的事情,老百姓自然而然的會支持和擁戴你,為你說話。
然而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整個官場卻無人理解,或者說明明有人理解,但是卻怎麽也不願意這麽去做。
不過夏言由於這時仍然被關在四合院當中,中斷了一切同外界的聯係,所以並不知道外麵所發生的一切。
當然,夏言不知道外麵的事情,卻並不意味著外界會將他遺忘,對於整個官場而言,有人恨他入骨,相信要不是有李萬虎老人和國務院在護著,天知道那些惱羞成怒的貪官和奸商會對他做出什麽事情來。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則是認為夏言一年三連跳的升遷道路,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神話,就連在中南海,也同樣有人對他念念不忘。
在國務大樓內,一位中年男子在寬闊的走廊內大步流星的走著,周遭路過的人無不駐足行禮問好,而他則是微笑著點頭回應,這個人就是即將接管整棟國務大樓的人——國務院第一副總理李恪強。
能叫得動作為政治局常委第七人的李恪強,那人的身份自然也不會低了,李恪強在穿過了一條長長的回廊以後,才來到一扇很古樸的大門前,大門上那寫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辦公室”的標牌很明確的顯示了這裏的主人是誰。
這個地方李恪強並不是第一次來了,事實上自從在人民大會堂,他和習副主席一同被**推出台前以後,作為接班人的他,就要經常出入這個辦公室。
但是隨著換屆時間的一步步逼近,李恪強卻突然有些害怕接近這個辦公室了,尤其還是在這個多事之秋。
自從接任了特別小組的組長以後,李恪強便開始從北京開始,持續向外擴散的整頓起了全國的糧農產品價格問題,中組部、中紀委、公安部和檢察院配合出擊,在雷厲風行的雙規了一些黨員幹部,以及將一些投機商繩之以法以後,才終於創造了讓全國的糧農產品價格普遍回落了至少十個百分點的奇跡。
雖說戰果輝煌,但是在其中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尤其是官商勾結的現象嚴重,很多黨員幹部利用職務之便,經常給自家從事這方麵得親戚大開方便之門,同時打壓其他商販,讓市場價格不得不跟從他們的腳步走,這點在政府定點采購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然而知道歸知道,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卻非常的麻煩,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取證困難,畢竟這是在質檢時候的問題,很難確定到底有沒有違規。
就在李恪強如是想著的時候,他已經走進了總理辦公室,並由辦公室的秘書帶路,走進了裏間溫總理的辦公室內。
正在批閱文件的溫總理抬頭看了李恪強一眼說:“恪強同誌來了,你先隨便坐一下吧,我馬上就忙完了。”
“溫總理您先忙。”李恪強如是說著,然後便退到了沙發上坐下,李恪強有些忐忑,因為對於他們這些高級領導人而言,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否則是很少會在一起開會的,可今天溫總理卻親自打電話讓自己趕過來,李恪強很擔心自己究竟是什麽地方沒有做好,讓對方不滿意了。
也許在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中,溫總理基本就是個悲情總理,因為大家對他最深刻的印象,無非就是在各個國難現場,溫總理落淚的畫麵,似乎這位總理大人除了掉眼淚以外,就沒有做過其他什麽有用的事情一樣。
但是作為他的第一副手,李恪強可不會這麽想,終歸一個隻會抹眼淚的草包,是不可能坐上國務院總理這個位置的。
對於李恪強來說,溫總理帶給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老練的政治手腕,也許他沒有前任朱總理那麽光彩奪目,鐵腕治貪,但是那種隱性的軟刀子,卻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尤其是在09年到11年這兩年間,溫總理不聲不響的就完成了全國主要幹部的大換血工作,將四零後的幹部,幾乎都逐出了權力舞台,至於剩下的另一些,在換屆以後也是一定離開的。
可以說未來黨國權力的平穩更迭,這位帶著悲情標簽的老人,是絕對的幕後設計師。
不一會,溫總理已經批閱完文件起身,來到李恪強的麵前,李恪強忙不迭的要起身,但是卻被溫總理按回了沙發上,隨後溫總理坐在了李恪強的對麵,輕抿了一口秘書端上來的長白山人參花茶,才說道:“恪強同誌,用不著緊張,其實今天找你過來,就隻是想和你聊聊天罷了。”
“難得溫總理有如此雅興,我剛才還在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夠好,等著溫總理的批評呢!”李恪強語氣輕鬆,但是在心裏,仍然還是緊繃著一根弦,對此,人精一般的溫總理自然能感覺得出來,但是卻不點破,直接問道:“聽說恪強同誌在南京見過夏言?這個年輕人恪強同誌認為如何?”李恪強雖不知溫總理怎麽會突然問起夏言,但仍然老實的點頭說:“不瞞溫總理,我在南京的時候確實見過夏言一麵,也聽過他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有拚勁,有韌性,也懂得審時度勢。更重要的是,他不像我們其他很多的幹部同誌一樣,進入體製以後就很快的腐化墮落,在他心中有一個底限,他可以低頭,但是絕不會妥協。”溫總理哦了一聲,眯起了眼睛:“看起來恪強同誌對這個夏言的評價很高嘛!”李恪強沒有回應溫總理的說法,事實上他也根本來不及回應,溫總理便接著說道:“最近網絡上可都在為這個夏言鳴冤叫屈,讓我們盡快釋放他出來,對於這件事,不知道恪強同誌你怎麽看?”
“我認為這是好事,”李恪強回答說,
“以前每當有幹部失蹤,網絡上的群眾總是幸災樂禍認為被雙規了,不管承認與否,因為黨內很多同誌的腐化,讓老百姓們對我們產生了極大的不認同,而現在終於有一位幹部能讓全國的群眾力保,我認為這是改變我們的幹部在群眾心中印象的一個好的開始。”
“但是恪強同誌,你難道不認為這個夏言,他做事太隨心所欲,根本沒有一點組織紀律性嗎?”溫總理問。
李恪強笑道:“是有那麽一點,但是溫總理,夏言這個小同誌不管做什麽,也都是在為我們整個黨政領導團體考慮,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溫總理您可能並不知道,在南京的時候,那個小家夥曾給我提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設想,他說太祖完成的是建國大業,鄧公完成的是改革大業,而**和**完成的則是發展大業,而未來,我和習書記則是要完成更加艱難的反腐大業。”聽著李恪強的話,溫總理突然眼前一亮:“發展大業?反腐大業?這個夏言果然是個有趣的年輕人呀!”溫總理如是說著,然後想了想,接著道:“恪強同誌,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研究過夏言的一些履曆,但是我覺著,這個年輕人表現出了不應該在他這個年紀就有的成熟和穩重,更加難得的是他的判斷和掌控能力,不管是在他發跡的廬江縣,還是後來在南京和這一次的蘋果事件,他都能把局勢把握得恰到好處。”
“溫總理的意思是李老在刻意栽培他?”李恪強問。溫總理搖頭說:“應該不可能,雖然夏言很早就認識了李居朋,他們的關係也一直很好,但是以夏言的心高氣傲,恐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是不知道李居朋真實的家庭背景的,至於他對局勢的把握能力,我認為他恐怕是對政治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嗅覺吧,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成就他現在的地位,並不是難事。”溫總理一席話把李恪強說得是一頭霧水,作為一位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他很難想象,這位國家總理,就真的是在和他不帶任何目的性質的純粹聊天,而且談論的對象還隻是一個副縣長。
溫總理似乎看出了李恪強的疑惑,所以他接著說道:“知道嗎?恪強同誌,其實我挺羨慕你的,能在你的任期內,碰到一個這樣的政治怪才。”如果說溫總理剛才的話還隻是讓李恪強一頭霧水的話,那麽現在,就絕對是目瞪口呆了。
不過溫總理卻並不在乎自己的話給李恪強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震撼,繼續道:“其實哪個領導人不希望自己名垂青史呢?當初**想武力收複台灣,朱總理鐵腕治貪,目的無非都在此。而我在上任之初也是想要繼承朱總理的衣缽的,但是無奈朱總理的手段太激烈了,鬧得下麵人心惶惶,如果不采取一些懷柔手段,隻怕就要發生武力抗法的事情來了。”
“後來,當權力平穩過渡以後,下麵的貪官為了自保,已經結成了鐵板一塊,中紀委不好下手,我也不好親自過問,所以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個人能無所畏懼的幫我踢開這塊鐵板該多好,我一定會拚了老命的護著他的。”說到這裏,溫總理突然幽幽一歎:“但是可惜的是,我等了十年,都沒有見到有這樣的人出現。我們的幹部都太聰明,太貪戀權位了,很多人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什麽狼心狗肺的事情都幹得出來,讓這些人反貪?簡直是笑話,就算有一些心有正義的人不時的冒出來,最終也會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裏和其他貪官一起同流合汙了。”
“所以,恪強同誌,現在想想我還是挺羨慕你的,在你即將到來的任期內,居然能碰到像夏言這樣的人才,如果夏言能早出現個十年,我想現在中國的情況隻怕就應該會有一個嶄新的變化吧!”李恪強聽著溫總理最後這一聲感慨,久久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一些什麽。
而除此之外,溫總理和李恪強這一次正副總理間的對話,究竟會對夏言的未來產生什麽樣的影響,也沒有人可以預測。
(83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