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差食少,神疲睏倦,畏寒怕冷、四肢不穩、腹部陣痛,大便稀溏、喜溫怕寒,腹痛喜按......」
「你叫什麽名字?」季風文問。
「回季老,我叫劉東海。」
「喜溫怕寒,腹痛喜按,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季風文問劉東海。
「雲醫生剛才用水杯滾動,其實就有摁壓的意思,水杯是溫熱的,孩子感覺到舒服。」劉東海回答道,說話的時候都有點緊張。
「好,回答的不錯。」
季風文道:「在診斷的時候,做醫生的一定要心細,考慮到方方麵麵,避免疏漏,眼力,細心是一位醫生必備的。」
說著話,診室內,雲珩又說話了,季風文也不再說,讓所有人都聽著。
「孩子瘦弱,先天不足,是不是小時候很容易生病?」
「是。」孩子的媽媽點著頭。
「畏寒怕冷,四肢不穩,說明脾陽不振,運化不利,腹部陣痛,大便稀溏,大便次數多,說明寒濕停止,完穀不化,中氣不足,喜溫畏寒,腹痛喜按,唇淡色白.....脈沉細,這是脾腎陽虛,運化不利......」
雲珩一邊打著字,一邊道:「小兒胃脘疼痛,先天不足的比較多,大都是在母腹中受寒,或者後天脾胃虛弱,這都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想要治根,需要一段時間。」
「嗯。」
孩子的媽媽點著頭:「我知道,謝謝雲醫生。」
「治療主要以健脾和胃,運化寒濕.....」
說著,雲珩把列印好的方劑蓋章簽字,然後遞給孩子的媽媽:「先吃上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後再來複診。」
「謝謝雲醫生。」孩子的媽媽接過處方,道著謝。
示教室內,季風文同樣給學員們分析著。
「孩子消瘦,從體型就可以看出,先天不足的可能性很大,然後根據症狀,逐層分析......脈證結合,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往往和偏食有關......」
第780章 雲醫生坐診(中)
門診的患者病情各一,主要還是常見病患者,雲珩一邊坐診,示教室,季風文針對每一位患者的情況偶爾點評兩句。
「在平常的診治中,作為中醫人,首先要有好的思維模式,在麵對患者的時候不要被表象迷惑,根據患者的脈證來臨證分析。」
一群青年醫生一邊看著雲珩坐診,一邊聽著季風文的提點。
雖然三十位青年醫生都是來自三甲醫院,可平常在自家醫院,想要這種學習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醫院裏,沒有幾位上級醫生有如此耐心。
一個人的心態變化往往也是跟隨自身境遇而變化的。
在學校和進入社會,一個人的心境變化是最大的,畢竟學校和社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麵。
在學校的時候,可以安安靜靜的坐著學習,有著老師教導,可大多數人卻無心學習,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承擔生活的壓力,不知道社會的艱辛。
可一旦從學校走出,再向父母伸手要錢就沒有那麽理直氣壯,自己就要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也不會像學校的同學那麽單純。
經歷了學校和社會的完全不同之後,大多數人的心境都會有所改變,一些人甚至會開始後悔,自己上學的時候為什麽沒有好好學習。
今天,示教室內的青年醫生,至少都是畢業兩年左右的醫學生,哪怕雲珩的幾位同學也都在醫院時間不短了。
每天被上級醫生嗬斥,被領導訓斥,甚至還要麵對患者的瞧不起,如今再次有學習提升的機會,而且還是如此難得的機會,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如饑似渴。
「坐吧。」
診室,雲珩招呼又一位患者坐下。
患者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老人是被兒子攙扶而來的。
走進來的時候,老人走的很慢,麵帶倦容,麵色發紅,唇色暗紅,顯得幹燥。
「老人家哪兒不舒服?」
雲珩招呼老人坐下之後,溫和的詢問道。
「發燒。」
老人說了一句,老人的兒子就在邊上補充:「我爸發燒已經有一陣子了,在診所還有三院都看過,一直沒什麽效果。」
「來,胳膊放上來。」
雲珩招呼老人把胳膊放在就診桌的脈枕上,一邊伸手診脈,一邊問:「發燒,出汗嗎?」
「出汗。」
「除了發燒還有哪兒不舒服?」雲珩又問。
「嗓子幹,喉嚨疼,沒力氣。」
「有沒有咳嗽或者流鼻涕?」雲珩又問。
「沒有。」
老人搖了搖頭。
「大小便怎麽樣?」
「有點便秘,小便的話不多,顏色很黃。」
雲珩詢問了一些情況,等診過脈,然後拿起壓舌板。
「來,嘴巴張開,我看一下喉嚨。」
「咽喉紅腫,舌質暗紅稍紫,舌苔薄黃且少,脈略浮數。」
檢查過後,雲珩一邊說著,一邊在電腦上輸入老人的症狀。
「老人家這是溫熱病。」
雲珩一邊打字,一邊對患者和患者家屬說道。
「雲醫生,什麽是溫熱?」患者的兒子詢問道。
「春氣通於肝,春病在頭,這一陣在六氣中屬於濕熱季節,因而為溫熱、風寒病互見的一個時段。」
雲珩解釋道:「在中醫外感病中,示意六氣所在的時段來定疾病的病名的,傷寒以六經辨證為主,溫病則以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為主。」<hr>
「你叫什麽名字?」季風文問。
「回季老,我叫劉東海。」
「喜溫怕寒,腹痛喜按,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季風文問劉東海。
「雲醫生剛才用水杯滾動,其實就有摁壓的意思,水杯是溫熱的,孩子感覺到舒服。」劉東海回答道,說話的時候都有點緊張。
「好,回答的不錯。」
季風文道:「在診斷的時候,做醫生的一定要心細,考慮到方方麵麵,避免疏漏,眼力,細心是一位醫生必備的。」
說著話,診室內,雲珩又說話了,季風文也不再說,讓所有人都聽著。
「孩子瘦弱,先天不足,是不是小時候很容易生病?」
「是。」孩子的媽媽點著頭。
「畏寒怕冷,四肢不穩,說明脾陽不振,運化不利,腹部陣痛,大便稀溏,大便次數多,說明寒濕停止,完穀不化,中氣不足,喜溫畏寒,腹痛喜按,唇淡色白.....脈沉細,這是脾腎陽虛,運化不利......」
雲珩一邊打著字,一邊道:「小兒胃脘疼痛,先天不足的比較多,大都是在母腹中受寒,或者後天脾胃虛弱,這都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想要治根,需要一段時間。」
「嗯。」
孩子的媽媽點著頭:「我知道,謝謝雲醫生。」
「治療主要以健脾和胃,運化寒濕.....」
說著,雲珩把列印好的方劑蓋章簽字,然後遞給孩子的媽媽:「先吃上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後再來複診。」
「謝謝雲醫生。」孩子的媽媽接過處方,道著謝。
示教室內,季風文同樣給學員們分析著。
「孩子消瘦,從體型就可以看出,先天不足的可能性很大,然後根據症狀,逐層分析......脈證結合,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往往和偏食有關......」
第780章 雲醫生坐診(中)
門診的患者病情各一,主要還是常見病患者,雲珩一邊坐診,示教室,季風文針對每一位患者的情況偶爾點評兩句。
「在平常的診治中,作為中醫人,首先要有好的思維模式,在麵對患者的時候不要被表象迷惑,根據患者的脈證來臨證分析。」
一群青年醫生一邊看著雲珩坐診,一邊聽著季風文的提點。
雖然三十位青年醫生都是來自三甲醫院,可平常在自家醫院,想要這種學習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醫院裏,沒有幾位上級醫生有如此耐心。
一個人的心態變化往往也是跟隨自身境遇而變化的。
在學校和進入社會,一個人的心境變化是最大的,畢竟學校和社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麵。
在學校的時候,可以安安靜靜的坐著學習,有著老師教導,可大多數人卻無心學習,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承擔生活的壓力,不知道社會的艱辛。
可一旦從學校走出,再向父母伸手要錢就沒有那麽理直氣壯,自己就要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也不會像學校的同學那麽單純。
經歷了學校和社會的完全不同之後,大多數人的心境都會有所改變,一些人甚至會開始後悔,自己上學的時候為什麽沒有好好學習。
今天,示教室內的青年醫生,至少都是畢業兩年左右的醫學生,哪怕雲珩的幾位同學也都在醫院時間不短了。
每天被上級醫生嗬斥,被領導訓斥,甚至還要麵對患者的瞧不起,如今再次有學習提升的機會,而且還是如此難得的機會,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如饑似渴。
「坐吧。」
診室,雲珩招呼又一位患者坐下。
患者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老人是被兒子攙扶而來的。
走進來的時候,老人走的很慢,麵帶倦容,麵色發紅,唇色暗紅,顯得幹燥。
「老人家哪兒不舒服?」
雲珩招呼老人坐下之後,溫和的詢問道。
「發燒。」
老人說了一句,老人的兒子就在邊上補充:「我爸發燒已經有一陣子了,在診所還有三院都看過,一直沒什麽效果。」
「來,胳膊放上來。」
雲珩招呼老人把胳膊放在就診桌的脈枕上,一邊伸手診脈,一邊問:「發燒,出汗嗎?」
「出汗。」
「除了發燒還有哪兒不舒服?」雲珩又問。
「嗓子幹,喉嚨疼,沒力氣。」
「有沒有咳嗽或者流鼻涕?」雲珩又問。
「沒有。」
老人搖了搖頭。
「大小便怎麽樣?」
「有點便秘,小便的話不多,顏色很黃。」
雲珩詢問了一些情況,等診過脈,然後拿起壓舌板。
「來,嘴巴張開,我看一下喉嚨。」
「咽喉紅腫,舌質暗紅稍紫,舌苔薄黃且少,脈略浮數。」
檢查過後,雲珩一邊說著,一邊在電腦上輸入老人的症狀。
「老人家這是溫熱病。」
雲珩一邊打字,一邊對患者和患者家屬說道。
「雲醫生,什麽是溫熱?」患者的兒子詢問道。
「春氣通於肝,春病在頭,這一陣在六氣中屬於濕熱季節,因而為溫熱、風寒病互見的一個時段。」
雲珩解釋道:「在中醫外感病中,示意六氣所在的時段來定疾病的病名的,傷寒以六經辨證為主,溫病則以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為主。」<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