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海蠣餅,也就是一個普通人兩手的食指和大拇指互相搭成一個圓大小。
即便大花和二花吃得很慢,非常細緻的細細品嚐,她們手裏的海蠣餅也很快就吃完了。
明霞笑著看兩個小姑娘意猶未盡地抿著油汪汪的小嘴,舌尖偷偷舔著嘴唇上的餘香,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們的小腦袋,說道:「現在吃飽了,我帶你們去逛一逛。」
其實她們在這座小小縣城裏逛街,跟許多人去旅遊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樣是走馬觀花。明霞牽著她們的手,像是一個導遊,給兩位小遊客指出她們路過的每一處地方。
二花來過一次,比她姐熟悉,但她也一樣逛得眉飛色舞,還不時湊到大花的耳朵旁邊,說起她上次逛鳳城縣時,知道的事情。
「阿姐,你看,這裏就是體育場,周教練他們都在裏麵練球。」
「阿姐,這個地方就是縣政府,專門管這裏人的,娘說的。」
很多地方其實在二花這個年齡來說,其實並沒有更清晰的概念,她也隻是記憶不錯,把明霞上次說的話複述出來而已。
大花此時的狀態,也上次初到鳳城縣的二花一樣,眼睛看耳朵聽,就算有不理解的事物,明霞來不及解釋,就記在腦子裏,隻不過,她在碰到一處地方時,眼神中冒出了與別處不同的火花。
「娘,我們去能去那兒看看嗎?」
她們一行三人原本站在鳳城縣的城西的一座石塔前。這座古塔青石為底座,花崗岩為塔身,共計十三層高,石塔上有精美雕塑,應該算是鳳城縣的一處景致。
明霞到這裏倒不是專門為了看塔而來,過來這邊是因為鳳城縣的新華書店就開在此處,明霞帶孩子過來,就算買不起書,但總歸讓她們感受一番滿屋書香,也不是壞事。
不過,她們還沒走進新華書店,大花看到街對麵的一個商店,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拉住明霞的衣角,希望能去那邊看看。
那邊是什麽店?
招牌上寫著幾個大字。
「鳳城縣竹編廠門市店」
遠遠望去,門店裏的東西不少。門市店看著不大,可擺放的東西也不少,,明霞能想到的日常竹製品,這裏都能看到。
大花既然感興趣,明霞自然不會拒絕。
牽著她們的手,穿過馬路。
六十年代的小縣城,路上自行車都沒幾輛,所以路人行走,也基本沒有交通規則的概念。明霞記得,她以前工作室就有一位小妹老家在南方一座不大的小縣城裏,據說是這些年才在部分路口安裝了紅綠燈。
竹編廠門市店坐鎮的店員,是一位上了年齡的大爺,頭髮發白,體型削瘦,背脊微微有些弓著。 他坐在店門前的一張竹板凳前,手裏正編著一個魚簍一樣的竹製品。
明霞她們走到店門,這位老大爺半分眼神也沒給,逕自做著自己的事情。
她們也確實沒打算在這裏花錢,便沒有出聲打擾他,隻自己隨意看看。二花最輕鬆,她看個新奇,目光掃來掃去。
明霞則心裏對比自己竹編和這些老手藝匠人的區別。
區別當然是有,單純從竹絲處理的細膩程度來說,明霞和大花這業餘入門的手藝,就差了一截。擺在檯麵上的竹製品,線條勻稱,編織緊實,表麵光滑,有些箱櫃還上了光亮的桐油,防蛀美觀。
專業選手跟業餘愛好者,果然還是有差距的。
不過,她們家的手工主編品也是有其優點。她們手藝雖不如這些磨練過多年的老篾匠精湛,但樣式創新度上更高,雖然細節粗糙了點,但也結實耐用,放在縣城裏可能會被這些領工資的老師傅比下去,可在白山鎮附近也算是能賣出去的。
即便如此,這個行業也隻稍微能補貼一些家用。
再過二三十年,等塑料製品普及之後,如今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竹篾製品的市場範圍會越來越小,慢慢走向沒落。
明霞看著蹲在那位老大爺旁邊的大花。小姑娘的肘子頂著自己的膝蓋,兩隻手托著下巴,看著老篾匠粗糙的手指,穿梭在勻稱的竹絲之間,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滿是別樣的神采。
剛才的想法在明霞心中一閃而過,略有點焦慮的念頭在大花專注的表情下,仿佛隻是一陣不太討喜的風,轉瞬就消失。
也許,她該慶幸,如今這個時代雖然物質水平較低,她也無需逼著孩子們隨波逐流,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千軍爭奪的獨木橋上,在千篇一律的基礎知識麵前,耗費自己年少的熱情。
隻要不強求孩子人中龍鳳,不期盼她們飛黃騰達,那又何妨讓她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你看大花小臉上的表情,很明顯,她看老大爺編竹絲的熱情,遠遠高於跟著自己學童謠數學時候。
明霞目光落在身邊兩位麵色越發紅潤可愛的小姑娘身上,忍不住揚起嘴角,眼眸裏的笑意再也沒藏住。
當了大半年的娘,也曾經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憂慮重重,夜不能寐,如今,就是眼前大花的表情,讓明霞糾結許久的想法霍然開朗。
作為她們的母親,何須過度思慮擔憂,奮起努力,為她們兜底就好。
人生倉促數十年,每日三餐,匆匆而過,最好的日子,就是平靜安穩的生活著,然後做著自己心頭最喜歡的事情。那高樓廣廈,那美衣華服,那金迷紙醉,哪及得這般踏實安心。<hr>
即便大花和二花吃得很慢,非常細緻的細細品嚐,她們手裏的海蠣餅也很快就吃完了。
明霞笑著看兩個小姑娘意猶未盡地抿著油汪汪的小嘴,舌尖偷偷舔著嘴唇上的餘香,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們的小腦袋,說道:「現在吃飽了,我帶你們去逛一逛。」
其實她們在這座小小縣城裏逛街,跟許多人去旅遊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樣是走馬觀花。明霞牽著她們的手,像是一個導遊,給兩位小遊客指出她們路過的每一處地方。
二花來過一次,比她姐熟悉,但她也一樣逛得眉飛色舞,還不時湊到大花的耳朵旁邊,說起她上次逛鳳城縣時,知道的事情。
「阿姐,你看,這裏就是體育場,周教練他們都在裏麵練球。」
「阿姐,這個地方就是縣政府,專門管這裏人的,娘說的。」
很多地方其實在二花這個年齡來說,其實並沒有更清晰的概念,她也隻是記憶不錯,把明霞上次說的話複述出來而已。
大花此時的狀態,也上次初到鳳城縣的二花一樣,眼睛看耳朵聽,就算有不理解的事物,明霞來不及解釋,就記在腦子裏,隻不過,她在碰到一處地方時,眼神中冒出了與別處不同的火花。
「娘,我們去能去那兒看看嗎?」
她們一行三人原本站在鳳城縣的城西的一座石塔前。這座古塔青石為底座,花崗岩為塔身,共計十三層高,石塔上有精美雕塑,應該算是鳳城縣的一處景致。
明霞到這裏倒不是專門為了看塔而來,過來這邊是因為鳳城縣的新華書店就開在此處,明霞帶孩子過來,就算買不起書,但總歸讓她們感受一番滿屋書香,也不是壞事。
不過,她們還沒走進新華書店,大花看到街對麵的一個商店,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拉住明霞的衣角,希望能去那邊看看。
那邊是什麽店?
招牌上寫著幾個大字。
「鳳城縣竹編廠門市店」
遠遠望去,門店裏的東西不少。門市店看著不大,可擺放的東西也不少,,明霞能想到的日常竹製品,這裏都能看到。
大花既然感興趣,明霞自然不會拒絕。
牽著她們的手,穿過馬路。
六十年代的小縣城,路上自行車都沒幾輛,所以路人行走,也基本沒有交通規則的概念。明霞記得,她以前工作室就有一位小妹老家在南方一座不大的小縣城裏,據說是這些年才在部分路口安裝了紅綠燈。
竹編廠門市店坐鎮的店員,是一位上了年齡的大爺,頭髮發白,體型削瘦,背脊微微有些弓著。 他坐在店門前的一張竹板凳前,手裏正編著一個魚簍一樣的竹製品。
明霞她們走到店門,這位老大爺半分眼神也沒給,逕自做著自己的事情。
她們也確實沒打算在這裏花錢,便沒有出聲打擾他,隻自己隨意看看。二花最輕鬆,她看個新奇,目光掃來掃去。
明霞則心裏對比自己竹編和這些老手藝匠人的區別。
區別當然是有,單純從竹絲處理的細膩程度來說,明霞和大花這業餘入門的手藝,就差了一截。擺在檯麵上的竹製品,線條勻稱,編織緊實,表麵光滑,有些箱櫃還上了光亮的桐油,防蛀美觀。
專業選手跟業餘愛好者,果然還是有差距的。
不過,她們家的手工主編品也是有其優點。她們手藝雖不如這些磨練過多年的老篾匠精湛,但樣式創新度上更高,雖然細節粗糙了點,但也結實耐用,放在縣城裏可能會被這些領工資的老師傅比下去,可在白山鎮附近也算是能賣出去的。
即便如此,這個行業也隻稍微能補貼一些家用。
再過二三十年,等塑料製品普及之後,如今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竹篾製品的市場範圍會越來越小,慢慢走向沒落。
明霞看著蹲在那位老大爺旁邊的大花。小姑娘的肘子頂著自己的膝蓋,兩隻手托著下巴,看著老篾匠粗糙的手指,穿梭在勻稱的竹絲之間,黑白分明的眼睛裏滿是別樣的神采。
剛才的想法在明霞心中一閃而過,略有點焦慮的念頭在大花專注的表情下,仿佛隻是一陣不太討喜的風,轉瞬就消失。
也許,她該慶幸,如今這個時代雖然物質水平較低,她也無需逼著孩子們隨波逐流,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千軍爭奪的獨木橋上,在千篇一律的基礎知識麵前,耗費自己年少的熱情。
隻要不強求孩子人中龍鳳,不期盼她們飛黃騰達,那又何妨讓她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你看大花小臉上的表情,很明顯,她看老大爺編竹絲的熱情,遠遠高於跟著自己學童謠數學時候。
明霞目光落在身邊兩位麵色越發紅潤可愛的小姑娘身上,忍不住揚起嘴角,眼眸裏的笑意再也沒藏住。
當了大半年的娘,也曾經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憂慮重重,夜不能寐,如今,就是眼前大花的表情,讓明霞糾結許久的想法霍然開朗。
作為她們的母親,何須過度思慮擔憂,奮起努力,為她們兜底就好。
人生倉促數十年,每日三餐,匆匆而過,最好的日子,就是平靜安穩的生活著,然後做著自己心頭最喜歡的事情。那高樓廣廈,那美衣華服,那金迷紙醉,哪及得這般踏實安心。<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