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你看著處理吧。」
頓了頓又說:
「你且把這件事給別人善後,午後再來一趟,朕另有要事交給你。」
說罷,手指捏緊了手中奏疏。
刑司主事走遠了,小太監看皇帝扔下奏疏,適時遞上茶水。
「榮德,」皇帝叫道,另一位年紀更長些的太監迎上來,「傳話去,朕感念沈老大夫為國效力,懸壺濟世,特許葬於京外,立碑紀念。碑文你讓禮司隨便找個人寫了算了。」
「是,」榮德深深行禮,「陛下,此事就不再查了?」
「當日朕疑心他私自調查宮廷秘辛,連同他那些徒弟徒孫一起,怕不止他一人而已。可沈老大夫畢竟是白身,動用赴命使查案未免大張旗鼓,又要被朝上那群老頭議論。倒是皇後提出來交給刑司是個好法子,不過越查反而越覺得是朕和皇後多心了。他為自己查問也不是沒有可能,既然沒了證據線索,不必再為這一點事浪費人力物力。」
「是,奴即刻著人去辦。」
這邊事畢,又一小太監抓住機會稟道:
「陛下,皇後娘娘連日身上不好,方才為難了一個醫官,說是治病不力,打發出宮去了。」
皇帝剛撿起奏疏,眉心緊蹙,十分不耐煩道:
「醫館本就分屬內廷,皇後自然有權處置,你們沒有消息可以不報,少拿些雞毛蒜皮的應付朕。」
小太監第一遭近身當差,被這並不嚴厲的語氣嚇得連連磕頭。
--------------------
給自己要點海星qwq
第107章 歸去有山青
許纖走在醴都的街頭。
醴都多雨,商販人手備好了雨棚,一到這樣細雨飄灑的日子,街邊的各色雨棚湊成一條條擁擠的連廊,把行人網進去,能比尋常多賺出一二成收入。
她遊離於幹燥的安全之外,任憑雨絲舔舐頰邊的碎發,黏在臉上。
她不知道的是,幾根白髮悄悄露了頭,被濕漉漉的烏鬢襯得驚心刺目。
她身著靛色官服,手中的小藥箱搖搖晃晃,走得失魂落魄,像極了一個因為辦事不力被逐出宮廷的落魄小官。
耳邊還迴蕩著那個天下最尊貴的女人跪在佛前說出的囑咐。
「此事若讓那群皇上的心腹赴命使去查,怕是不查出點什麽沒完。本宮已藉故把這案子交到刑司,刑司主事不知血魂散之事,皇上也無法告知,即便細查,也查不出什麽。這兩日朝中另有大案,皇帝也顧不上了。本宮就放你出宮去,望切勿忘了你我之約。」
又聽她補了一句:
「本宮對隱仙穀與血魂散的瓜葛毫無興趣,隻閑說一句,聖意不可猜,隱仙穀未必萬全,相關之人,還是盡早避一避。」
相關之人,許纖腦海裏閃過沈卿卿的笑臉,一直陪她走出宮門,走到這醴都的街頭,向城外而去。
她怎麽樣了呢?上次見到她,還是健康歡快的小姑娘,時光一晃而過,沈敘寄來的書信裏,隻提一兩句她的身體學業,她自己的信則絮絮叨叨都是學醫的感悟,不真實到她都快忘了這個自己帶大的孩子是什麽樣。
快要見到了,卻不敢見到了,她也不知道要怎樣向她解釋穀主的苦心,又怎樣陪她麵對嘶吼著撲上來的死亡,再怎樣為她找到下一個藏身之處,讓她安安心心度過餘生。
事成之前,滿心是顧慮,每一步都想踩到踏實。如今塵埃落定,腳步卻虛浮得要命,隻能沿著既定的歸途,憑直覺走著。
手心裏發出沙沙的細響,她低眼一看,是沈卿卿為她做的那個菊花香囊,被她攥得久了,隔著繡樣,碎成屑末。
連湧上心頭的巨大的悲傷,此刻都顯得那樣遲緩。
她在一片廢墟之前站定了。
十天前,這裏是熟悉的穀主舊宅,今日,幾位男丁用帕子包著頭,掄起形形色色的工具,將它肢解殆盡,夷為平地。
迎上來的人穿著尋常服飾,麵無髭鬚,是那位小太監。
他消息倒通,許纖剛被革職,隻走幾條街的功夫,他就已經知道,不再對她周全禮數,開門見山道:
「沈老的遺骨寄放在城外寺內,明日將在那裏為他做法事。皇上特賜的哀榮,您也來麽?」
哀榮,許纖在心中冷笑,穀主不在乎,她更不在乎。
這一路思緒太多,想開口都要先嘆口氣,把迷霧吹散一些,才能讓自己的聲音傳出去。
「不了,謝謝您。」
她木然地轉身離去。
京郊的寺裏,守靈的和尚看不出年紀,一抬頭滿額橫紋,提不起眼皮,渾噩得沒聽她說清意圖就開了價,反覆幾遍,又翻了倍。
「一樣的棺槨一套,你還得自己出。這個數隻能讓你帶走這個。」
她甩下遠超那個數字的一包銀子,拂袖離開,去自己名下的診所叫兩個弟子,再去租一輛車,還有一個約定等著她兌現。
「多的您拿著,此事勿與任何人說。」
和尚看著她遠去的背影,答道:
「無人會問的。」
回城中的路上,隱隱聽得街邊圍著的人群中,一個說書先生正講得激昂。
「話說那前朝的沈將軍英雄神武,駐守西南從無敗績,又有神醫相助,出入敵陣十餘載竟毫髮無損。此回就從沈將軍慧眼識才說起。話說當年的醴都城……」<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頓了頓又說:
「你且把這件事給別人善後,午後再來一趟,朕另有要事交給你。」
說罷,手指捏緊了手中奏疏。
刑司主事走遠了,小太監看皇帝扔下奏疏,適時遞上茶水。
「榮德,」皇帝叫道,另一位年紀更長些的太監迎上來,「傳話去,朕感念沈老大夫為國效力,懸壺濟世,特許葬於京外,立碑紀念。碑文你讓禮司隨便找個人寫了算了。」
「是,」榮德深深行禮,「陛下,此事就不再查了?」
「當日朕疑心他私自調查宮廷秘辛,連同他那些徒弟徒孫一起,怕不止他一人而已。可沈老大夫畢竟是白身,動用赴命使查案未免大張旗鼓,又要被朝上那群老頭議論。倒是皇後提出來交給刑司是個好法子,不過越查反而越覺得是朕和皇後多心了。他為自己查問也不是沒有可能,既然沒了證據線索,不必再為這一點事浪費人力物力。」
「是,奴即刻著人去辦。」
這邊事畢,又一小太監抓住機會稟道:
「陛下,皇後娘娘連日身上不好,方才為難了一個醫官,說是治病不力,打發出宮去了。」
皇帝剛撿起奏疏,眉心緊蹙,十分不耐煩道:
「醫館本就分屬內廷,皇後自然有權處置,你們沒有消息可以不報,少拿些雞毛蒜皮的應付朕。」
小太監第一遭近身當差,被這並不嚴厲的語氣嚇得連連磕頭。
--------------------
給自己要點海星qwq
第107章 歸去有山青
許纖走在醴都的街頭。
醴都多雨,商販人手備好了雨棚,一到這樣細雨飄灑的日子,街邊的各色雨棚湊成一條條擁擠的連廊,把行人網進去,能比尋常多賺出一二成收入。
她遊離於幹燥的安全之外,任憑雨絲舔舐頰邊的碎發,黏在臉上。
她不知道的是,幾根白髮悄悄露了頭,被濕漉漉的烏鬢襯得驚心刺目。
她身著靛色官服,手中的小藥箱搖搖晃晃,走得失魂落魄,像極了一個因為辦事不力被逐出宮廷的落魄小官。
耳邊還迴蕩著那個天下最尊貴的女人跪在佛前說出的囑咐。
「此事若讓那群皇上的心腹赴命使去查,怕是不查出點什麽沒完。本宮已藉故把這案子交到刑司,刑司主事不知血魂散之事,皇上也無法告知,即便細查,也查不出什麽。這兩日朝中另有大案,皇帝也顧不上了。本宮就放你出宮去,望切勿忘了你我之約。」
又聽她補了一句:
「本宮對隱仙穀與血魂散的瓜葛毫無興趣,隻閑說一句,聖意不可猜,隱仙穀未必萬全,相關之人,還是盡早避一避。」
相關之人,許纖腦海裏閃過沈卿卿的笑臉,一直陪她走出宮門,走到這醴都的街頭,向城外而去。
她怎麽樣了呢?上次見到她,還是健康歡快的小姑娘,時光一晃而過,沈敘寄來的書信裏,隻提一兩句她的身體學業,她自己的信則絮絮叨叨都是學醫的感悟,不真實到她都快忘了這個自己帶大的孩子是什麽樣。
快要見到了,卻不敢見到了,她也不知道要怎樣向她解釋穀主的苦心,又怎樣陪她麵對嘶吼著撲上來的死亡,再怎樣為她找到下一個藏身之處,讓她安安心心度過餘生。
事成之前,滿心是顧慮,每一步都想踩到踏實。如今塵埃落定,腳步卻虛浮得要命,隻能沿著既定的歸途,憑直覺走著。
手心裏發出沙沙的細響,她低眼一看,是沈卿卿為她做的那個菊花香囊,被她攥得久了,隔著繡樣,碎成屑末。
連湧上心頭的巨大的悲傷,此刻都顯得那樣遲緩。
她在一片廢墟之前站定了。
十天前,這裏是熟悉的穀主舊宅,今日,幾位男丁用帕子包著頭,掄起形形色色的工具,將它肢解殆盡,夷為平地。
迎上來的人穿著尋常服飾,麵無髭鬚,是那位小太監。
他消息倒通,許纖剛被革職,隻走幾條街的功夫,他就已經知道,不再對她周全禮數,開門見山道:
「沈老的遺骨寄放在城外寺內,明日將在那裏為他做法事。皇上特賜的哀榮,您也來麽?」
哀榮,許纖在心中冷笑,穀主不在乎,她更不在乎。
這一路思緒太多,想開口都要先嘆口氣,把迷霧吹散一些,才能讓自己的聲音傳出去。
「不了,謝謝您。」
她木然地轉身離去。
京郊的寺裏,守靈的和尚看不出年紀,一抬頭滿額橫紋,提不起眼皮,渾噩得沒聽她說清意圖就開了價,反覆幾遍,又翻了倍。
「一樣的棺槨一套,你還得自己出。這個數隻能讓你帶走這個。」
她甩下遠超那個數字的一包銀子,拂袖離開,去自己名下的診所叫兩個弟子,再去租一輛車,還有一個約定等著她兌現。
「多的您拿著,此事勿與任何人說。」
和尚看著她遠去的背影,答道:
「無人會問的。」
回城中的路上,隱隱聽得街邊圍著的人群中,一個說書先生正講得激昂。
「話說那前朝的沈將軍英雄神武,駐守西南從無敗績,又有神醫相助,出入敵陣十餘載竟毫髮無損。此回就從沈將軍慧眼識才說起。話說當年的醴都城……」<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