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自己將終生渴求這份傾慕,但他隻想放浪心帆,不去理會那些理智的聲音。
這倉促收下的軟墊將一如他狡猾地為自己留下那的一點點擁有她的可能,一個支撐他的殘軀,一個支撐他的幻景。比起這樣不堅定的拒絕,隻在自己的腦海裏貪歡半晌,實在不值一提。
你可真是卑鄙又無禮。沈敘在心裏罵了自己一句。
是夜,兩處寥落,一樣失眠。
沈敘在翻來覆去之後最終靠坐起來,隻點了一根小蠟燭,借著幽微的光剝了自己的中衣,目光在下身的傷痕上來回遊弋。右邊的斷麵是殘忍的弧形,連疤痕都是細碎層疊,找不出一條完整的,有些地方還有零星新傷,都是他不慎擦刮所導致。粗糙而有些發硬的皮膚裹著的不知是內髒還是骨頭,了無生趣,像一截雕刻都嫌無從下手的爛木頭橫在床榻上。左邊那一樁好歹有點人類肢體的影子,末端一彎縫合的痕跡拉直了可能比它本身都長,因為突然而粗暴的肌腱斷裂和長年累月的坐姿,它已經固定成了一個微微翹起的姿勢,固執地抬著頭。沈敘狠狠地把它按了下去,用鑽心剜骨的疼痛慢慢平復自己激盪的心緒。
沈卿卿則坐在床頭,窗外細雨綿綿,陪她度過此生第一個失眠夜。她在心中反覆回憶著與沈敘相處的每時每刻,努力地回憶著心跳漏拍的時刻,確認著自己非同往常的情緒究竟起於何處,是他的擁抱,他的安撫,他認真而堅決的側顏,他耐心而詳細的教導,還是他身上經久不散的藥香?
她找不到答案,畢竟冬雪靜謐,春雨無聲,無人知曉它們於何處匯入溪流,淙淙潺潺。
--------------------
丟了點自己的碎碎念去小傳裏頭了(*′i`*)
--------------------
感謝大家收看本期作者有屁放(*′i`*)
第53章
那天晚上之後,我和沈敘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當然,那些事在我心裏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我隻是在裝作忘記,不知道沈敘是否也是這樣。我也在配藥、抄方或者讀書的間隙試圖從他的眼眉之間找到一點端倪,無疑每次都失敗了。
沈敘平靜得像是攬月閣的一棵植物,他的一呼一吸都和這小小的院落融為一體,不急不徐,不慍不火,永恆而淡漠。
所以一開始我還有些微妙的尷尬,不敢看他,更不敢像以前一樣關心他。被他這樣的態度感染後,也逐漸放鬆了下來,從前怎麽樣,現在依然怎麽樣。
我們還是很親密,但仿若又隔著一條小溪,它歡快而湍急,細窄而優雅,我們對立兩岸,近得能看清彼此的每個眼神,卻誰都沒有機會跨過去。
心裏裝著事的感覺真糟糕。凡是跟他有關的事,聽到我耳朵裏,就是另一種意思了。
今日在山下跟著穀主隨診,他不過問我一句沈敘最近怎樣,我就忐忑了好久。明明他問得尋常,也沒有什麽別的意思,從前他也經常與我聊沈敘,聊攬月閣,但今天,我卻在他說出沈敘的名字之後手一抖,把落筆一捺寫出了格。
他摸著唇邊的鬍子,笑得眯起了眼睛。
我的心跳突然沸騰起來,砸在耳邊,一直到午後的第一個病人進來才緩緩恢復。
當然,不能為這些私人情愫影響了看診的判斷,這一點我還是清楚得很的,所以我蘸了蘸墨,繼續埋頭寫了起來。
寫脈案實在是集清心靜氣與有助學業兩大好處的一項差事。神思在時可以從診脈的記錄到用藥配藥再到預後回訪串起來捋清結構,走神時則可以權當練字,一筆一畫間,心裏再多雜事也能拋開。在穀主這裏隨診,我又帶了自己的一個簿子,遇到沒見過的案例或者聽到沒想過的問題時就私自記下來,回去考慮或者請教沈敘,他對我這麽做似乎也很讚賞。
況且,在穀主這裏與在攬月閣,學到的也不大相同。沈敘極擅長在用藥上斟酌考量,切脈也很細緻,用小刀的技巧更是純熟無比,別人不敢碰的病灶,他一雙巧手轉瞬能解,就別提解毒一門,簡直出神入化。而穀主醫病則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問診時慈祥親切,我若是代入病人來看,簡直會覺得是自家的老人在關切生活,但他手下寫出的卻是不折不扣的病史、預後,對同樣的一遍問診,我拿來他隨手記的和自己寫的對著看,很多地方都需要向他問過才能理解,疾病的由來可能是一個小小的壞習慣,患者無心透露的信息中也可能藏有還未露頭的隱憂,甚至一副藥下去的效果,都得根據病人的身體、精神乃至性格作出不同的預測,時常看得我連連嘆氣,沮喪不已。
「怎麽一到我這就哭喪著臉啊?」送走病人,端起一杯濃茶,笑眯眯的。
「您能看出來的這些,我怎麽完全想不到呢?」我趴在桌上,臉貼著紅木的桌麵,手裏把玩著穀主的鎮紙。
他喝了一口茶,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嘴角的皺紋咧成一個更大的笑:「等你活到九十歲,你也什麽都想得到。」說完,他又拿過我寫的簿子看了看,又道:「你這麽努力可以減半,四十歲也行。」
我翻了個麵,別過頭去。四十歲,兩個我還多,太遙遠了吧。
「沈敘總說我沒有他學習時努力呢。」沒來由的,這句話就脫口而出,等我想後悔已經晚了。
好奇怪,幹嘛提他。我心想。<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這倉促收下的軟墊將一如他狡猾地為自己留下那的一點點擁有她的可能,一個支撐他的殘軀,一個支撐他的幻景。比起這樣不堅定的拒絕,隻在自己的腦海裏貪歡半晌,實在不值一提。
你可真是卑鄙又無禮。沈敘在心裏罵了自己一句。
是夜,兩處寥落,一樣失眠。
沈敘在翻來覆去之後最終靠坐起來,隻點了一根小蠟燭,借著幽微的光剝了自己的中衣,目光在下身的傷痕上來回遊弋。右邊的斷麵是殘忍的弧形,連疤痕都是細碎層疊,找不出一條完整的,有些地方還有零星新傷,都是他不慎擦刮所導致。粗糙而有些發硬的皮膚裹著的不知是內髒還是骨頭,了無生趣,像一截雕刻都嫌無從下手的爛木頭橫在床榻上。左邊那一樁好歹有點人類肢體的影子,末端一彎縫合的痕跡拉直了可能比它本身都長,因為突然而粗暴的肌腱斷裂和長年累月的坐姿,它已經固定成了一個微微翹起的姿勢,固執地抬著頭。沈敘狠狠地把它按了下去,用鑽心剜骨的疼痛慢慢平復自己激盪的心緒。
沈卿卿則坐在床頭,窗外細雨綿綿,陪她度過此生第一個失眠夜。她在心中反覆回憶著與沈敘相處的每時每刻,努力地回憶著心跳漏拍的時刻,確認著自己非同往常的情緒究竟起於何處,是他的擁抱,他的安撫,他認真而堅決的側顏,他耐心而詳細的教導,還是他身上經久不散的藥香?
她找不到答案,畢竟冬雪靜謐,春雨無聲,無人知曉它們於何處匯入溪流,淙淙潺潺。
--------------------
丟了點自己的碎碎念去小傳裏頭了(*′i`*)
--------------------
感謝大家收看本期作者有屁放(*′i`*)
第53章
那天晚上之後,我和沈敘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當然,那些事在我心裏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我隻是在裝作忘記,不知道沈敘是否也是這樣。我也在配藥、抄方或者讀書的間隙試圖從他的眼眉之間找到一點端倪,無疑每次都失敗了。
沈敘平靜得像是攬月閣的一棵植物,他的一呼一吸都和這小小的院落融為一體,不急不徐,不慍不火,永恆而淡漠。
所以一開始我還有些微妙的尷尬,不敢看他,更不敢像以前一樣關心他。被他這樣的態度感染後,也逐漸放鬆了下來,從前怎麽樣,現在依然怎麽樣。
我們還是很親密,但仿若又隔著一條小溪,它歡快而湍急,細窄而優雅,我們對立兩岸,近得能看清彼此的每個眼神,卻誰都沒有機會跨過去。
心裏裝著事的感覺真糟糕。凡是跟他有關的事,聽到我耳朵裏,就是另一種意思了。
今日在山下跟著穀主隨診,他不過問我一句沈敘最近怎樣,我就忐忑了好久。明明他問得尋常,也沒有什麽別的意思,從前他也經常與我聊沈敘,聊攬月閣,但今天,我卻在他說出沈敘的名字之後手一抖,把落筆一捺寫出了格。
他摸著唇邊的鬍子,笑得眯起了眼睛。
我的心跳突然沸騰起來,砸在耳邊,一直到午後的第一個病人進來才緩緩恢復。
當然,不能為這些私人情愫影響了看診的判斷,這一點我還是清楚得很的,所以我蘸了蘸墨,繼續埋頭寫了起來。
寫脈案實在是集清心靜氣與有助學業兩大好處的一項差事。神思在時可以從診脈的記錄到用藥配藥再到預後回訪串起來捋清結構,走神時則可以權當練字,一筆一畫間,心裏再多雜事也能拋開。在穀主這裏隨診,我又帶了自己的一個簿子,遇到沒見過的案例或者聽到沒想過的問題時就私自記下來,回去考慮或者請教沈敘,他對我這麽做似乎也很讚賞。
況且,在穀主這裏與在攬月閣,學到的也不大相同。沈敘極擅長在用藥上斟酌考量,切脈也很細緻,用小刀的技巧更是純熟無比,別人不敢碰的病灶,他一雙巧手轉瞬能解,就別提解毒一門,簡直出神入化。而穀主醫病則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問診時慈祥親切,我若是代入病人來看,簡直會覺得是自家的老人在關切生活,但他手下寫出的卻是不折不扣的病史、預後,對同樣的一遍問診,我拿來他隨手記的和自己寫的對著看,很多地方都需要向他問過才能理解,疾病的由來可能是一個小小的壞習慣,患者無心透露的信息中也可能藏有還未露頭的隱憂,甚至一副藥下去的效果,都得根據病人的身體、精神乃至性格作出不同的預測,時常看得我連連嘆氣,沮喪不已。
「怎麽一到我這就哭喪著臉啊?」送走病人,端起一杯濃茶,笑眯眯的。
「您能看出來的這些,我怎麽完全想不到呢?」我趴在桌上,臉貼著紅木的桌麵,手裏把玩著穀主的鎮紙。
他喝了一口茶,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嘴角的皺紋咧成一個更大的笑:「等你活到九十歲,你也什麽都想得到。」說完,他又拿過我寫的簿子看了看,又道:「你這麽努力可以減半,四十歲也行。」
我翻了個麵,別過頭去。四十歲,兩個我還多,太遙遠了吧。
「沈敘總說我沒有他學習時努力呢。」沒來由的,這句話就脫口而出,等我想後悔已經晚了。
好奇怪,幹嘛提他。我心想。<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