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無敵,為了司令,殺!”
“殺!”
由於隻有一百多人分配到了炮兵的側麵來防守這些蒙古人,其餘的還要在正麵警惕隨時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攻擊,因此,一百多個老兵們組成的橫隊隻有區區一層的厚度,在一次火槍齊射之後,沒有能夠形成第二次的連續射擊,用密集的彈幕淹沒敵人,那麽隻用刺刀,來保衛完全沒有戰鬥力並且到處都是火藥桶的炮兵隊。
隨著副千總左克(雅庫特人)一聲怒吼,其餘上百名曆經考驗,對李滿江有著無比的忠誠的士兵齊吼一聲“殺”,趁著蒙古騎兵還處於排槍造成的混亂中的時候,起了白刃衝鋒。
“弓步向前,刺!”左克雖然是雅庫特人,幾年下來出了長相仍然顯得有些西化類與黃白混血之外,已經看不出一點點和其他漢人同僚老兵的差別了,他出身雄鹿部,是出名的勇士,因此對刺刀格鬥最有理解,加上他在艱苦環境中適應出來的底子,讓他成為義勇軍老兵裏拚刺刀最凶狠的幾個人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也是李滿江最青睞的白刃教官,天長日久下來,他仿佛已經把拚刺刀和教授新兵當成了習慣,連這個真正的生死關頭,也不忘記隨口念著拚刺的口訣。
“槍托劃弧,用力不遲疑!”說話間,他一把抽出紮在身前一個蒙古騎兵身上的刺刀,也不掉頭,就這樣右手握著槍托頸部,呼的一下,砸到了一個跌落馬下又爬起來準備拚命的年輕蒙古兵臉上,實木褐漆的槍托攜著整支火槍的重量和左克的臂力,頓時讓他的五官變了形,鮮血直流,頭昏腦脹,再也無法保持平衡,倒在地上扔掉武器抱著腦袋不住的翻滾。
“手腳並用,眼觀六路。”說著,他雙手舉著火槍,架住了一個中年模樣的蒙古兵砍過來的一刀,順腳從地下一下踹到了他的胸口,把他踹出好幾步遠暫時怕不起來了,然後眼角餘光一瞄,瞥見了一個從側麵陰測測的過來準備偷襲的也許還不到18歲的甚至還談不上戰士,隻能說是牧民的蒙古人,於是轉身踮起火槍一擲,正中腹部,那半大的孩子驟然遭到重創,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原本手上的腰刀早已經丟到一邊,隻知道用手握著插在他胸口的刺刀刀刃,想要拔出去,可是剛剛一動,就會劇烈的疼痛和大量的出血,讓他不得不放棄。
左克走上前去,中途還用別在腰帶上的手銃打翻了另一個見他空手,準備衝上來撿便宜的敵人。他走到那半大孩子麵前,毫無憐憫的拔出了被他手掌握著的刺刀,繼續尋找下一個對手。戰場上,來不得一點婦人之仁。
沒一會兒,左克就已經連續殺了七八個蒙古兵,同時身上也掛了彩,一道傷口左肩斜著切下來,直達右腰,饒是左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無比,也隻來得及往旁邊閃躲了一小步,讓自己不至於被砍成兩半。隨後他的左肩也被另一個蒙古人的狼牙棒敲了一下,幸好,由於缺少鐵器,這根狼牙棒隻是一根粗大的木棒,最前端有幾根釘子,而左克反應得快,搶到那蒙古人身前,讓自己的肩膀隻是被狼牙棒的中部擊中,隨後自己用腰間別著的匕捅死了敵人。即便如此,他的肩膀也完全麻木紅腫,幾乎覺得已經斷掉了。
殘酷的白刃戰讓失去了度優勢同時又沒有很好的防護的蒙古騎兵們損失慘重,他們被擠壓在這下載的空隙間,左麵被一群瘋子一樣的拿著刺刀長槍的紅衣戰士拚殺著,而右麵也不斷一直遭受著已經變換了陣型的貝塔石的部下排隊槍斃著。
不斷的傷亡,兩麵受敵,地勢的狹窄,驚躁不安的馬匹四下的擠擁,中間沒有遭受打擊的騎兵們的手足無措。讓他們亂成一團。
不斷有蒙古人倒下,而來自中間的擁擠也同時在不斷的把裏麵的騎兵們擠到外圍,沒多久,在殺傷了相當敵人之後,老兵們在近身格鬥中也是各個帶傷,頗顯狼狽。
然而卻沒有太大的傷亡,隻有幾個老兵因為傷重而被戰友搶了下去到後麵由醫生治療,其餘的老兵們雖然也是各個帶傷,血染軍服,卻憑借著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相互協作配合的豬突亮劍的精神,成功的震懾住了數量比他們多了幾倍的蒙古騎兵,讓他們不敢一擁而上的拚命。
炮兵陣地的情勢依然是岌岌可危。
終於,有幾個炮組的炮兵們,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推著臼炮冒著危險到達了老兵們的戰線。
幾乎是抵著蒙古人的馬,臼炮以差不多完全平射的角度,開炮了。
幾炮下來,蒙古人死傷更加慘重了。
然而卻給他們抓住死去的同胞留出了空隙的機會,在幾個“勇士”的帶領下,一舉掉轉馬頭,從來路衝了回去。
這一跑,立刻就起來連鎖反應。
之前在被反包圍,無處可逃擁做一團的情況下,這些蒙古騎兵終究還能在無法投降的情況,找出一些覺得走投無路把心一橫和義勇軍拚命的人來。而這會兒有人帶頭衝出了包圍,也就是帶來了一條生路。所有的騎兵頓時再也顧不得身邊的同胞和戰友,也不顧近在咫尺的敵人,紛紛朝著那個可能逃出升天的空隙湧去。
空隙就這麽大,而兩邊雖然就是薄薄的紅色人牆,蒙古騎兵們卻沒有任何勇氣去嚐試從那邊衝突出去,在所有人都焦急的爭先恐後的逃命的時候,大廳小門的效應出現的(當一個人滿的大廳著火的時候,所有人都隻顧著衝出去,可是門又相對於所有同時湧過來的人潮來說太小,最終的結果要麽是踩踏,要麽是所有人都逃不出去)。
起初是一個兩個身份在部落中高貴一些的貴族們帶頭,隨後幾乎所有的騎兵們都拿出武器,瘋狂的砍殺靠近自己左右的任何同僚戰友。
沒多長時間,最後一個已經受傷嚴重的蒙古人終於衝出了這個地獄一樣的包圍圈,這時候,被他們自己所砍死砍傷的同伴,已經大大的過了義勇軍啥殺傷的數量。衝進來的上千名騎兵,逃回去的不足3oo人。
義勇軍繼續向前推進,受傷的戰士們在經過簡單的治療之後,能偶繼續作戰的回到了戰場上,不能繼續的就停留在了後方。
這三路騎兵的失利,讓科爾沁聯軍內部再次生了分裂的爭執。
阿拉善在三路騎兵都遭受失敗之後,立刻就準備撤退,伺機再戰。
而以班第為的其他這時候則突然難了。甚至一直以老成持重的形象處在阿拉善和班第兩者之間的卓哩克圖親王鄂爾齊也站出來旗幟鮮明的站到了班第那一邊。
班第的理由非常有鼓動性:“不行,不能這麽撤了。咱們各家王公的家養騎兵牧民在那裏打生打死,你阿拉善坐擁最大的一部分兵力,卻憐惜羽翼,隻是一味派咱們的兒郎們去送死,這可不成。你說退兵,這出兵原本就是你提議的,今日你手下未一兵一卒去和對麵的紅衣賊人交戰,就要撤走,哪有這道理。莫非你是故意如此,好將咱們各家的好兒郎都害死了,日後你右翼中旗一家獨大,正好侵占咱們的草場水源和牛羊麽?”
這話說得非常的毒和側地,自此以後,班第和阿拉善的臉龐肯定是直接扯破了。可是這一番話也真正在的說出了實際情況,加上一點點極端惡意的揣測,立刻就讓所有的王公們都相信了。實際上,對於阿拉善一味派其他王公的手下去做這種傷亡巨大的攻擊,各家早已有不滿,不過是礙於阿拉善土謝圖親王,科爾沁之主的特殊位置而不敢直接難而已。這時候有班第這個地位同樣崇高的親王出麵,其餘的郡王,台吉之類的,自然是紛紛讚同。
“你胡說,血口噴人!”阿拉善被班第說得氣血上腦,臉色氣得紫。他在分派進攻任務的時候,的確是有點小心思,耍了手段,可是這會兒他提議撤兵,伺機再戰,卻不是處於私心,而的確是從戰局考慮。
現今的情勢已經非常明顯了,這些紅衣步卒看似不著厚甲,卻有著犀利的火槍火炮,在遠程上完全壓製了蒙古勇士們的騎射,而即便是近身肉搏,那種古怪的槍劍也威力頗大,加上敵軍各個悍不畏死,勇悍之氣尚在蒙古勇士之上,此時靠著騎兵腳程快,打馬走人,暫避鋒芒,再議計策才是正確的選擇。
甚至,阿拉善還從倭內的信裏知道,這支自號“義勇”的匪軍,人數並不多,大約也就在三四千人上下,如此算起來,這裏恐怕就是他們的主力了,畢竟他們占領了不少城池,都要派兵留守,如果自己這邊能夠拖延住,等倭內大軍攻破了匪軍老巢,這些人成了無根之萍,到時候無論是勸降還是想辦法打敗他們,都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了。
可是,班第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多的解釋也隻能成為演示了。
怎麽呢?阿拉善一時難以決定。
歡喜天見此情景,當然得為主分憂,他顧不得班第特殊的地位,哼聲道:“班第王爺,您何必苦苦相逼。撤兵命明明就是時下最好的選擇,您卻一味糾纏,無非是為了那幾百個牧奴丁口罷了,此戰過後,我家王爺定然會把丁口雙倍奉還,如何?”
原來,阿拉善在之前,曾經問計歡喜天,如何讓他的部落強盛。歡喜天給他的答案是人丁,和牛羊越多越強盛。然而人口光靠自然的繁衍肯定就快不了多少,見效太慢。加上歡喜天也迫切需要阿拉善的賞識和器重,他於是使出了大殺器:釋奴。
蒙古部落中有不少人是奴隸,稱為牧奴。當阿拉善試著搞了一陣之後,獲得了普通牧民身份的奴隸們爆出了極大的勞動熱情,對阿拉善的感激也成為了衷心的表現。極好的效果讓他十分的開心,於是幹脆擴大到整個右翼中旗。甚至影響到了周圍幾個旗。班第就有幾百個奴隸逃跑到了阿拉善那裏被他收留。兩人的仇恨由此結下。所以,在體製內搞改革,通常都是非常惹人仇恨的。
可是班第怎麽會在這種情況下承認自己是因私費公。他冷笑道:“哼,我堂堂達爾罕親王,怎麽會把區區幾百個奴隸看在眼裏。倒是你歡喜天,給阿拉善出了那個主意之後,右翼中旗不但人丁興旺,甚至連旗兵也大為精銳了。我們的部下不行,可是阿拉善你搞了那個什麽革新搞了這麽久了,養著幾千精銳,難道還對不了這區區兩千步卒?說出去誰信啊!”阿拉善的部落兵們的確要精銳不少,相當多的騎兵都披著棉甲和鎖子甲,武器也製式相對統一,甚至有著幾百持五尺釘槍的槍騎兵,顯然是仿著大清朝還是後金的那會兒的八旗建製設立的。
阿拉善被擠兌得實在無奈,於是隻得一狠心,咬牙道:“好!既然各位叔叔伯兄弟都疑我,那我也隻能證明給你們看了。”他轉身用冷得寒的聲音對歡喜天說道:“你去傳令下去,讓各部都準備好,是騾子是馬,終究還是要拉出來溜溜的。”
“殺!”
由於隻有一百多人分配到了炮兵的側麵來防守這些蒙古人,其餘的還要在正麵警惕隨時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攻擊,因此,一百多個老兵們組成的橫隊隻有區區一層的厚度,在一次火槍齊射之後,沒有能夠形成第二次的連續射擊,用密集的彈幕淹沒敵人,那麽隻用刺刀,來保衛完全沒有戰鬥力並且到處都是火藥桶的炮兵隊。
隨著副千總左克(雅庫特人)一聲怒吼,其餘上百名曆經考驗,對李滿江有著無比的忠誠的士兵齊吼一聲“殺”,趁著蒙古騎兵還處於排槍造成的混亂中的時候,起了白刃衝鋒。
“弓步向前,刺!”左克雖然是雅庫特人,幾年下來出了長相仍然顯得有些西化類與黃白混血之外,已經看不出一點點和其他漢人同僚老兵的差別了,他出身雄鹿部,是出名的勇士,因此對刺刀格鬥最有理解,加上他在艱苦環境中適應出來的底子,讓他成為義勇軍老兵裏拚刺刀最凶狠的幾個人之一。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也是李滿江最青睞的白刃教官,天長日久下來,他仿佛已經把拚刺刀和教授新兵當成了習慣,連這個真正的生死關頭,也不忘記隨口念著拚刺的口訣。
“槍托劃弧,用力不遲疑!”說話間,他一把抽出紮在身前一個蒙古騎兵身上的刺刀,也不掉頭,就這樣右手握著槍托頸部,呼的一下,砸到了一個跌落馬下又爬起來準備拚命的年輕蒙古兵臉上,實木褐漆的槍托攜著整支火槍的重量和左克的臂力,頓時讓他的五官變了形,鮮血直流,頭昏腦脹,再也無法保持平衡,倒在地上扔掉武器抱著腦袋不住的翻滾。
“手腳並用,眼觀六路。”說著,他雙手舉著火槍,架住了一個中年模樣的蒙古兵砍過來的一刀,順腳從地下一下踹到了他的胸口,把他踹出好幾步遠暫時怕不起來了,然後眼角餘光一瞄,瞥見了一個從側麵陰測測的過來準備偷襲的也許還不到18歲的甚至還談不上戰士,隻能說是牧民的蒙古人,於是轉身踮起火槍一擲,正中腹部,那半大的孩子驟然遭到重創,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原本手上的腰刀早已經丟到一邊,隻知道用手握著插在他胸口的刺刀刀刃,想要拔出去,可是剛剛一動,就會劇烈的疼痛和大量的出血,讓他不得不放棄。
左克走上前去,中途還用別在腰帶上的手銃打翻了另一個見他空手,準備衝上來撿便宜的敵人。他走到那半大孩子麵前,毫無憐憫的拔出了被他手掌握著的刺刀,繼續尋找下一個對手。戰場上,來不得一點婦人之仁。
沒一會兒,左克就已經連續殺了七八個蒙古兵,同時身上也掛了彩,一道傷口左肩斜著切下來,直達右腰,饒是左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無比,也隻來得及往旁邊閃躲了一小步,讓自己不至於被砍成兩半。隨後他的左肩也被另一個蒙古人的狼牙棒敲了一下,幸好,由於缺少鐵器,這根狼牙棒隻是一根粗大的木棒,最前端有幾根釘子,而左克反應得快,搶到那蒙古人身前,讓自己的肩膀隻是被狼牙棒的中部擊中,隨後自己用腰間別著的匕捅死了敵人。即便如此,他的肩膀也完全麻木紅腫,幾乎覺得已經斷掉了。
殘酷的白刃戰讓失去了度優勢同時又沒有很好的防護的蒙古騎兵們損失慘重,他們被擠壓在這下載的空隙間,左麵被一群瘋子一樣的拿著刺刀長槍的紅衣戰士拚殺著,而右麵也不斷一直遭受著已經變換了陣型的貝塔石的部下排隊槍斃著。
不斷的傷亡,兩麵受敵,地勢的狹窄,驚躁不安的馬匹四下的擠擁,中間沒有遭受打擊的騎兵們的手足無措。讓他們亂成一團。
不斷有蒙古人倒下,而來自中間的擁擠也同時在不斷的把裏麵的騎兵們擠到外圍,沒多久,在殺傷了相當敵人之後,老兵們在近身格鬥中也是各個帶傷,頗顯狼狽。
然而卻沒有太大的傷亡,隻有幾個老兵因為傷重而被戰友搶了下去到後麵由醫生治療,其餘的老兵們雖然也是各個帶傷,血染軍服,卻憑借著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相互協作配合的豬突亮劍的精神,成功的震懾住了數量比他們多了幾倍的蒙古騎兵,讓他們不敢一擁而上的拚命。
炮兵陣地的情勢依然是岌岌可危。
終於,有幾個炮組的炮兵們,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推著臼炮冒著危險到達了老兵們的戰線。
幾乎是抵著蒙古人的馬,臼炮以差不多完全平射的角度,開炮了。
幾炮下來,蒙古人死傷更加慘重了。
然而卻給他們抓住死去的同胞留出了空隙的機會,在幾個“勇士”的帶領下,一舉掉轉馬頭,從來路衝了回去。
這一跑,立刻就起來連鎖反應。
之前在被反包圍,無處可逃擁做一團的情況下,這些蒙古騎兵終究還能在無法投降的情況,找出一些覺得走投無路把心一橫和義勇軍拚命的人來。而這會兒有人帶頭衝出了包圍,也就是帶來了一條生路。所有的騎兵頓時再也顧不得身邊的同胞和戰友,也不顧近在咫尺的敵人,紛紛朝著那個可能逃出升天的空隙湧去。
空隙就這麽大,而兩邊雖然就是薄薄的紅色人牆,蒙古騎兵們卻沒有任何勇氣去嚐試從那邊衝突出去,在所有人都焦急的爭先恐後的逃命的時候,大廳小門的效應出現的(當一個人滿的大廳著火的時候,所有人都隻顧著衝出去,可是門又相對於所有同時湧過來的人潮來說太小,最終的結果要麽是踩踏,要麽是所有人都逃不出去)。
起初是一個兩個身份在部落中高貴一些的貴族們帶頭,隨後幾乎所有的騎兵們都拿出武器,瘋狂的砍殺靠近自己左右的任何同僚戰友。
沒多長時間,最後一個已經受傷嚴重的蒙古人終於衝出了這個地獄一樣的包圍圈,這時候,被他們自己所砍死砍傷的同伴,已經大大的過了義勇軍啥殺傷的數量。衝進來的上千名騎兵,逃回去的不足3oo人。
義勇軍繼續向前推進,受傷的戰士們在經過簡單的治療之後,能偶繼續作戰的回到了戰場上,不能繼續的就停留在了後方。
這三路騎兵的失利,讓科爾沁聯軍內部再次生了分裂的爭執。
阿拉善在三路騎兵都遭受失敗之後,立刻就準備撤退,伺機再戰。
而以班第為的其他這時候則突然難了。甚至一直以老成持重的形象處在阿拉善和班第兩者之間的卓哩克圖親王鄂爾齊也站出來旗幟鮮明的站到了班第那一邊。
班第的理由非常有鼓動性:“不行,不能這麽撤了。咱們各家王公的家養騎兵牧民在那裏打生打死,你阿拉善坐擁最大的一部分兵力,卻憐惜羽翼,隻是一味派咱們的兒郎們去送死,這可不成。你說退兵,這出兵原本就是你提議的,今日你手下未一兵一卒去和對麵的紅衣賊人交戰,就要撤走,哪有這道理。莫非你是故意如此,好將咱們各家的好兒郎都害死了,日後你右翼中旗一家獨大,正好侵占咱們的草場水源和牛羊麽?”
這話說得非常的毒和側地,自此以後,班第和阿拉善的臉龐肯定是直接扯破了。可是這一番話也真正在的說出了實際情況,加上一點點極端惡意的揣測,立刻就讓所有的王公們都相信了。實際上,對於阿拉善一味派其他王公的手下去做這種傷亡巨大的攻擊,各家早已有不滿,不過是礙於阿拉善土謝圖親王,科爾沁之主的特殊位置而不敢直接難而已。這時候有班第這個地位同樣崇高的親王出麵,其餘的郡王,台吉之類的,自然是紛紛讚同。
“你胡說,血口噴人!”阿拉善被班第說得氣血上腦,臉色氣得紫。他在分派進攻任務的時候,的確是有點小心思,耍了手段,可是這會兒他提議撤兵,伺機再戰,卻不是處於私心,而的確是從戰局考慮。
現今的情勢已經非常明顯了,這些紅衣步卒看似不著厚甲,卻有著犀利的火槍火炮,在遠程上完全壓製了蒙古勇士們的騎射,而即便是近身肉搏,那種古怪的槍劍也威力頗大,加上敵軍各個悍不畏死,勇悍之氣尚在蒙古勇士之上,此時靠著騎兵腳程快,打馬走人,暫避鋒芒,再議計策才是正確的選擇。
甚至,阿拉善還從倭內的信裏知道,這支自號“義勇”的匪軍,人數並不多,大約也就在三四千人上下,如此算起來,這裏恐怕就是他們的主力了,畢竟他們占領了不少城池,都要派兵留守,如果自己這邊能夠拖延住,等倭內大軍攻破了匪軍老巢,這些人成了無根之萍,到時候無論是勸降還是想辦法打敗他們,都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了。
可是,班第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多的解釋也隻能成為演示了。
怎麽呢?阿拉善一時難以決定。
歡喜天見此情景,當然得為主分憂,他顧不得班第特殊的地位,哼聲道:“班第王爺,您何必苦苦相逼。撤兵命明明就是時下最好的選擇,您卻一味糾纏,無非是為了那幾百個牧奴丁口罷了,此戰過後,我家王爺定然會把丁口雙倍奉還,如何?”
原來,阿拉善在之前,曾經問計歡喜天,如何讓他的部落強盛。歡喜天給他的答案是人丁,和牛羊越多越強盛。然而人口光靠自然的繁衍肯定就快不了多少,見效太慢。加上歡喜天也迫切需要阿拉善的賞識和器重,他於是使出了大殺器:釋奴。
蒙古部落中有不少人是奴隸,稱為牧奴。當阿拉善試著搞了一陣之後,獲得了普通牧民身份的奴隸們爆出了極大的勞動熱情,對阿拉善的感激也成為了衷心的表現。極好的效果讓他十分的開心,於是幹脆擴大到整個右翼中旗。甚至影響到了周圍幾個旗。班第就有幾百個奴隸逃跑到了阿拉善那裏被他收留。兩人的仇恨由此結下。所以,在體製內搞改革,通常都是非常惹人仇恨的。
可是班第怎麽會在這種情況下承認自己是因私費公。他冷笑道:“哼,我堂堂達爾罕親王,怎麽會把區區幾百個奴隸看在眼裏。倒是你歡喜天,給阿拉善出了那個主意之後,右翼中旗不但人丁興旺,甚至連旗兵也大為精銳了。我們的部下不行,可是阿拉善你搞了那個什麽革新搞了這麽久了,養著幾千精銳,難道還對不了這區區兩千步卒?說出去誰信啊!”阿拉善的部落兵們的確要精銳不少,相當多的騎兵都披著棉甲和鎖子甲,武器也製式相對統一,甚至有著幾百持五尺釘槍的槍騎兵,顯然是仿著大清朝還是後金的那會兒的八旗建製設立的。
阿拉善被擠兌得實在無奈,於是隻得一狠心,咬牙道:“好!既然各位叔叔伯兄弟都疑我,那我也隻能證明給你們看了。”他轉身用冷得寒的聲音對歡喜天說道:“你去傳令下去,讓各部都準備好,是騾子是馬,終究還是要拉出來溜溜的。”